文案到底怎么了 2015-03-26

那篇关于走心文案的文章出来后,我看得激动不已。可等到再看时,便冷静下来,心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经那些在大街小巷流行的文案,都未曾走过心,它们只是定位很好,走心的我现在脑子里也没想出来几个。于是我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国家大多数成功的文案都没怎么走过心。我想这是有原因的。


最近又加了两三个创意总监的私人微信,我估摸着是有偷窥癖的,没事就去加这些大咖,加进去就有事没事翻他们的朋友圈,虽然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发些毫无用处的生活琐事,但偶尔冒出来零星的智慧,还真让人眼前一亮。我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也只有在他们的朋友圈里,不会晒自拍照,听罗辑思维,发些有的没的心灵鸡汤,或是包治百病的干货。都混成精了,再相信这些那就太傻逼了。

我常在他们的朋友圈里看见一些对这个时代文案绝望的话语或文章,说做文案这行现在没啥前途(大多数都转型了),还不如去做个段子手,聚集一些粉丝会混得更好。想来他们那个年代是真好,诗人都去做文案,写出来的文案都很优美,现在看来,都还令人兴奋不已。

我也觉得那个年代好,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想些没脑子的文案。能让人走心与怀旧,从而又有技术含量,会字斟句酌的文案现在是很少看见了。这还真是一件悲哀的事,其实这或许是因为文案确实没有特定的标准,甲方只需要效果,谁有效果就去投谁。艺术和欣赏性,又不能赚钱,有什么用呢。

和一群里的甲方说这问题,话不投机,半句嫌多。我是觉得她是那种尖酸刻薄的甲方,还洋洋得意的说自己一直在甲方混,不知道什么叫高逼格,真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好在我也不是她的乙方,如果是,分分钟把她打成shi。想来甲方就是能出这种人,乙方才变得越发艰难,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外行领导内行。

我承认,这一行确实越来越不好混,越来越难混,老大有事没事就叫你分分钟想一个段子,有事没事就叫你写一篇臭不拉几的文章……你拿着微薄的工资,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穿行在这毫无生气的城市里,不能享受阳光,只能在狭窄的办公间去思考那些你未曾接触过的产品。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一直在YY。因为没办法改变,所以要么忍受,要么转行。

想来,这确实是一种悲哀,就像曾经那些70后批评80后不懂事儿,80后说90后没担当一样。现在的文案,或许就是都是些不懂事和没担当的,不然为什么都来做文案,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