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就是把字儿写好? 2015-09-02

微信公众号登录界面上有一句slogon,叫「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冲着这句slogon,我关注了不少有意思的微信号,没事的时候我就会点开去看看,这些人都是很用心的在做微信,经营的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不高,也就几千,做的好的能有上万,相对小众。

说实话,小众的圈子很有趣,比如:茶道、刺绣、手工、汉服等等,还有一些静静做自己品牌的微信号,写写小诗,画一些小画放在自己的微信上,很用心。我很羡慕他们,好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讲自己喜欢的琴棋书画,不管不顾。也因为他们的随行,我会有一些困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靠什么为生呢?

这个问题我曾想过,他们肯定在现实生活中有自己的工作,可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吗?我不知道,或许喜欢,或许不喜欢吧。至少我知道,他们很喜欢在微信上面做自己。工作繁忙,就发一条很短的文字性的内容,忙完后再更新图文,不急。工作闲暇时,就好好的写字儿、排版、配图,看着很舒服。这种心境是怎样做到的,我学不会。

混的久了,也曾偷偷摸摸在各类群里碰见他们,毕竟喜欢这些小东小西的,圈子也小,会慢慢交叉到一起,

曾几何时,我曾试着去体会这种心境,发现自己做不到,如果微信的阅读量太低,就会想办法,脑子里总有一种要做就去把阅读量坐上去的念头。

因为有此念头,使我有过一次走狗屎运的爆发(不是这个微信号,公司的),那种刺激感来的真爽,以至于每次工作时我都看阅读量,当然,领导关心的是用户数,可我却只看重阅读量,做一个十万加是多爽的事儿。尤其是在用户基数不大时,做十万加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而这种成就感会随着用户数增多而递减,到最后毫无意义可言。

或许是一种冲动,也或许是发现这个世界上用心做微信的人不多。我一直觉得用心做事儿和阅读数的关系可有可无,这可以从圈子来说,比如刺绣这种太过小众的微信,就算是怎么努力,也不大可能成为大众喜欢的产品(有人帮推除外)。当然我也曾想过他们的微信应该如何做,可想归想,但最后终归会落到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原因。

后来想想,这些其实都和我运营公司的微信一样,属于艺术的范畴。在微信上,与人们息息相关相关的最好做,这其中无外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些都比较好做。但现实确是:鸡汤遍布朋友圈、创业经满天飞、高雅的黄段子到处流窜、干货这种不入流的玩意儿祸害无穷。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好好看过自己行业发送的内容的,有去好好分析它们为什么做不出来。至少美术,比如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绘画等等,其实有很多机会。推而广之,用一种角度去好好看一看其他人做的内容,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相比之下,那些小众而用心的人,比许多用户辐射广的人,用心太多,其实这是不应该的。

有时候好好做内容,不止是把字儿写好就可以。深夜发媸的徐老师会花四五个小时在排版上,你以为写几个字儿、或者随便到哪里找些内容粘贴复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