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影视书 | 不休息

四月,春夏之交,工作繁忙,天气忽冷忽热。

从这个月开始,我每读完一本书,如同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会写很长的书评。月中旬,开始花在很长时间读一本书。以前一本书,不到一周读完,现在每天穿行在上下班路上,读完一本书,一周过去。

在家读书的时间也慢下来,村上的书,计划三月份读完,真正读完,一月过去大半,至于有些和读书相关的计划,也没有办法开展。

我喜欢按照已经规划的规律做事,这个月反而出现多次打破我作息规律的情况,使我反复调整时间。这有自己无法控制时间的原因,也有额外事情突如其来,闯入生活的烦恼。

希望下个月,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去生活,多读几本书,多看几部电影。

附:4 月书单和影片

叶问4

看完这个系列,从抗日到海军陆战队,一个打十个,慢慢也打不动了。最后一集的故事线不够,用了不少打斗场面,终于撑过一个半小时。后面两场打起来太仓促,没啥意思。

东西建筑十讲

看到最后一集,书店主持人介绍说,汉宝德先生平时说谁都可以讲,其实他是已经准备出书,把书写好,背得滚瓜烂熟后才敢开这一堂建筑史课。

现在回头看这一堂课,可以说是了解中西方建筑史的入门课。汉宝德先生从希腊建筑,一直讲到现代建筑。他是第一个讲明白怎么画黄金分割比例的人。他讲希腊建筑,说,那么大一块石头,人们为什么要去修,何况那些建筑也不住人。他解释说,因为当时的人民觉得神真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相信神,不会将建筑修那么牢固。正是不住人的建筑,慢慢出现人们议会,讨论的场所,形成了现代的会议制度和公共区域。反观中国建筑,他很严谨的说,汉唐前的建筑就是给人居住,所以一代代毁灭了再修。

汉宝德先生治学严谨,演讲中的建筑,基本上是亲眼去看过才敢讲,汉唐前的建筑没有见过,拿出来的修复图,他表示存疑。

讲哥特式建筑,他是第一个告诉我,哥特式的建筑,要去看它有没有撑着房顶的龙脊,有,就是哥特式建筑。这是迄今为止,不用:长、直、高、尖这类模糊不清的字词讲哥特式。

课堂上他还半开玩笑说,去西方看建筑,如果你不去看他们的天花板,不去了解他们怎么建房子,那去看什么?为此,他个人不喜欢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有一个原因是那些建筑过于方正,规矩,没有意思,还不如去看明清江南的山水园林,墙上的窗花,那些雕刻镂空,才是真正的变化无穷。

这堂课听下来,才觉得自己不了解中西方建筑,甚至该怎么看,如何看,看什么,还没入门。如同汉先生说,一座建筑,如果要细讲,一堂课是不够的。正是如此,他面对主持人的邀请,多次婉拒。

人生何其有幸,能通过互联网看见这么一堂有趣的建筑课。我准备再去看看先生出的那本书,再巩固一次课程,同时也为自己在听课过程中偶尔的走神致歉。

小喵的秘密

家有猫,前来学习一下,我家的猫对猫薄荷不感兴趣。真是奇怪。

打工女孩

先知道这本书,后知道何伟,最后知道这位作家是何伟的妻子。

何伟在《江城》里也写了村民,写他们的质朴热情,待人接物的和善。张彤禾写的打工女孩们都来自大山深处,一个个 16 岁到东莞打工,从流水线开始,有的成为文员,有的成为销售员,有的依旧挣扎在流水线上。每一位的经历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个女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她们学英语、学销售、学演讲……不断适应社会里的规则。我第一次感受到内心挣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鲜活的力量在土地上升起。

她们的命运也使我坚信,一个人稍微勤快点,会在这片土地过上不错的生活。从书里来看,每个女孩从农村出来,挣了钱,就慢慢有了话语权,能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不用被家人安排婚姻,也不用听家里人的话,被指使着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就像作者问其中一个女孩,如果可以,会选择回去吗?她会摇摇头。东莞的厂再不好,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也有干净的水洗澡。一个人走上文明的道路,就很难再返回原始的生活。

我喜欢这本书,有一个原因是高考结束,曾经有过一段去工厂工作的经历,我只做了半个月就跑了。我家人送我去的初衷是吃苦耐劳。我看见的却是无望的生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我每天看着他就害怕,怕到那个年龄,还要为生活奔波劳碌。

现在想来,我逃跑,就是觉得人生要不被别人摆弄,不管是进厂的那次逃跑,还是以后所做的各种决定。至少在一定范围内,要尽量过上不用操劳的生活。

和书里的女孩们一样,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她们让我看见了希望。

82年生的金智英

读完有点后悔,这是小说?上一次有如此感受的书是东野圭吾写的《恋爱的贡多拉》,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故事。

为这个问题想了很久,发现人生中有些书,尤其是市面上流行的畅销书,完全没办法读进去。有一个写作问题是,这些作者观察生活是很表面的,从文字就能看出,无法深刻去触摸一个人的生活。

《82 年的金智英》完全是如同流水账般的故事,按照年份去写一个女人,故事并没有完全铺开,读起来非常郁闷。

或许每个人阅读这本书的心境、经历不同,至少我没有办法融入到作者构建出来的世界。

那么,作者写的是真实的吗?从一些资料来看,做过一些研究,这些资料,原本不用写出来读者也会明白。作者非要把这些资料也写出来,就有些犯傻。

故事和文学的一条线,就在于作者下笔时,是否拥有将故事延展开的能力。生活是养料,不是按照实打实的手法写作,有取舍才是一本好小说。

这本书的文字过于粗糙,真是占了女权的便宜才会流行,但流行终会过去,经典才会留下。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在书里不断说,自己写美国,只写出一部分美国。读完才明白,他太谦虚了。

从成书年代看,这本书写成于二战前后,当时美国航空业发达,家家户户有汽车,富人居住的地方从城市中心慢慢向乡村扩散。至于电脑、洗衣机、电话等家用电器,已经不是新鲜的产品。单是这些描写,美国的经济、科技已不是一般的强大。

书里写了美国的经济、宗教、信念、爱情……读完才明白,以前了解美国人实在是太肤浅。如果不踏上那片土地,依旧不会明白他们对家人情感的淡漠,来自于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推动美国人一代强过一代,他们的精神领袖注定是白手起家,取得伟业的人。从另一方面来说,通向成功的道路,美国比我们国家更自由。

美国人独立,不依赖家人的性格,不一定好,如果社会环境出现重大变故,几乎不会有人帮忙。这就凸显出我们国家亲情社会的优势,遇到困境,亲朋好友会伸出援手。

那美国人为什么又喜欢多管闲事呢?这就要说到宗教,《圣经》里,耶稣所传递的就是一种舍己爱人的精神。美国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受到感召。正是信仰神,愿意运用科学造福人类,美国人才愿意不在乎实用和物质,强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费孝通的笔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人到底是如何建国。从历史来看,逃到这片土地上的人,多是国家的难民,他们的命运非常悲苦,只有到了走投无路,没有办法才会离开故土,跑到美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争取独立自由,不断向前,甚至想办法与以前的国家划清界限。这或许有些不近情面,但每一个抛弃底层贫民的国家,有什么资格嘲讽、挖苦、讥讽这些经历过苦难,靠自身力量建立起来的强大国家呢?

人类的问题已经够多,现在看来,这个世界并不会变得美好,甚至有些极端。还好,极端环境下,总会有一些充满生机的力量从肮脏的土地上升起。

俞军产品方法论

看过一些产品经理的书,发现不同产品经理,写出来的书完全不同。有的会讲实战,类似于教人一步步怎么做产品;有的只讲方法,看起来云里雾里;有的就是产品心得,回顾做产品的历程及思考。俞军的书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心得居多。

我自己的感受是,产品经理真没办法教,就像好的广告文案,带不出来好徒弟。产品经理需要一些勤奋,一些天赋,一些热情,再加上时代机遇,才能真正成就好的产品经理。

我到现在还没有俞军这种做产品经理的大局观,除了身体力行做好自己的事,团队的管理和协作,可以说是毫无经验。单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已经很费劲儿了,更别说去做额外的事。

我之所以对产品经理充满好奇,有一部分原因是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负责的是什么。现在来看,这个岗位或许和古代丞相差不多,既要统揽全局,又要身体力行去做事,还要学会衡量得失,实在是困难重重。

每一位好的产品经理,必定是充满热情的工作狂,生活中的观察者。多和这些人结交,好处多多。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一本短篇集,和以往读的有所不同,这本短篇集并不是无序随意出现,反而出现一些有规律可循的故事,明显的是有两个故事是在致敬《一千零一夜》和《变形虫》。村上的短篇总是莫名的结尾,毫无头绪,总觉得意犹未尽,仿佛有很多事还没写,像是开了个头。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很难下结论。还是长篇读起来有意思。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不知怎么回事,很难读进去的一本书。有一个原因可以肯定的不是,如此遣词造句的小说,确实是我所不喜欢的一类。

我看完,发现自己并没有受到太多触动,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是男性?无法从女性的视角理解这本书?

我看许多人评价,说这本书是关于性侵的小说。我反而觉得这是一条通向迷失之路,到最后疯癫了的故事。

很明显的一点是,房思琪十三岁受到老师侵犯,从那一刻起,关于爱和性的分别,在不断接受侵犯的过程中,逐渐迷失。

书里很详细,写了老师如何一步步达成目的,已经不难发现他是一位性侵老手。房思琪受到胁迫,出于害怕不断退让。一步退,步步退,便慢慢陷入「温良恭俭让」的怪圈。

房思琪所受到的文化教育,不难看出儒家文化的身影,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是她在退,身边所有人在遇到性侵,毫无办法的退让。要么决定视而不见,要么觉得丢人不敢报警。慢慢地,房思琪身边的人也处在一种迷失的状态下。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之所以读不进去,是因为书里从来没有人去为了不平争胜,房思琪如此,她的好友如此,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这个社会陷入「温良恭俭让」的怪圈,急需一场浩大,血腥的斗争给这条迷失之路开辟一条新航道。

谁能来做这事?不觉想起电影《熔炉》中的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

第一次觉得林语堂的书读起来有压力,前半部分所谈论的问题好复杂,宗教、科学、历史、文化上的对比,完全没办法一次性吸收。后半部分多是他人生的经历,读起来如沐春风。林语堂真是一位大家,写出来的文字自有一派随性的风格,可以说是东西贯通的学者,清朝到国民时期虽然混乱不堪,但能出来一批批灿若日月的人物,真令人敬仰。要学成林语堂这样,我恐怕是回炉重造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