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错的 2015-03-22

读中学那阵,从同学的嘴里听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时,眼前为之一亮。那一刻似乎有扇门被打开,吹动着我内心焦躁的悸动。当时就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行万里路才是真的。打从那时起,我就不怎么看书了,更憧憬着到处去走走。

走,我是有条件的。老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我从小到大暑假都会去他那儿玩。走的地方多了,除了年岁渐长外,倒并未觉得走路为何不如读书,心中疑惑反倒越来越多,想到的说不出,说得出的,写不出。

我从小去的地方很多,但见识不多。我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后来网络兴起,看网上那些晒照的,写感悟,写旅游笔记的人才发现,原来都跟我一样,没啥见识。都是些走过的烟云,随时吹,随时来,也准备着随时散。路是走了,地方是去了,但脑子还是空的,能证明自己去过的,或许就只是那些引以为傲的照片。

一直在想这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行万里路,却没发现几个文学大师,倒是那些屁大股沉,喜欢静下心来写作的人,越发在文坛上牛逼得不行。想想,历史上喜欢走的人,真的很多。写《史记》的司马迁,写《水经注》的郦道元,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羡长江之无穷”的苏轼……实在是太多太多。想来不是现代人比古代人笨,一定是另有其原因。

解开我困惑的人是梁文道老师,他在一档节目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古代的人是不喜欢旅行的,他们走得远,大多数是被流放。这句话使我的困惑一下子通了,想想司马迁为何要走,他是为了著书立说,寻求真相。郦道元治学严谨,需实地考察。李白是不甘当那御用文人,终年游走在朝野之外。苏轼是被陷害,不得不到处迁徙,居无定所……

再看现在那些屁大股沉的文人,写《陆犯焉识》的严歌苓,她曾说,写这部小说时,去过大西北,去真正感受过,花费时间与经历做调查,才写成此书。写《老生》的贾平凹,是用做新闻的方式方法去写小说。至于莫言,他的根是高密,他的小说是高密,他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那片深沉的土地……

可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确实信不得。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我现在能查到的来源是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一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还有一说是宋朝刘彝在《画旨》中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且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人说的这句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谁记载过这么一段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都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时的文字描写,一个把曹操写得有些悔恨,一个把曹操写成大奸大恶之人。让人无奈。想想,历史上的文字确实增删减改不得,否则贻害无穷。

当然这世界上有那种不怎么看书就牛逼得不得了的人吗?我知道是有的,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伤仲永》,整天不看书,到处被人拉去胡吃海喝。我到现在还记得最后那句话: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