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1
2016 年 8 月 14 日,深夜,我面对再次熄火的 T2 手机,无力地坐在书桌前,脑子里不断冒出「明天上班,没有手机怎么办?」的问题。思前想后,我一狠心,买了人生第一步 iPhone。
这是部低配版 iPhone 手机,是我当初工资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按照屏幕尺寸划分,它也是乔布斯时代最后一部小屏手机,至此,手机尺寸已经变大,完全背离了乔布斯提出的「一手掌握」的初衷。
现在看来,这是好是坏,尚有争论。从使用习惯看,大屏幕已经成为主流,人们能忍受裤兜撑大,双手操作,重量增加。为的仅仅是满足看电影、玩游戏的畅快体验。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使用这部低配版 iPhone 手机,它使我感受到科技的温度。每当我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字,总能得到正确的反馈,屏幕材质所传递出的好感,使我不自觉地敲下无数长文。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身边人换手机的频率加快,我始终握着小屏手机。无数人从劝我换一部手机,到嫌弃它,这一切仿佛没多久才发生。很多人无法明白,我宁愿换手机电池,也不太情愿换手机,有一个原因是它太好用,已经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三年多的时间,我依靠 64G 内存,装了很多 App,存了很多图片,微信数据也在一点点增加。慢慢地,换过的电池也开始老化,空间存储几度告急,我不得不及时清理空间内存。
纵然如此,每一次系统更新所带来的体验,从未让我失望。优化的细节,触碰反应的速度,快到无法述说。苹果公司仿佛总有一种魔力,更新系统,总是那么优雅,善解人意,
iPhone 还教会我,放弃看单个硬件的优势,一切不谈硬件和系统结合的电子产品,就是耍流氓。它还告诉我,一个好的生态,需要一定强制干预,如果任其发展,隐私泄漏不说,产品美学就是一道扣分题。更重要的是,我使用 iPhone,丝毫没觉得自己所花的费用超过自身消费水平,反而这些年,在它的帮助下,解决了无数工作上的难题。
现在,我人生中的第一部 iPhone SE 退役了,它会静静躺在桌子抽屉里,成为我的纪念。我将带上新的 iPhone,踏上新的旅程。
200422
每年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前几天看新闻数据,报道 2019 年国人的人均纸质书阅读数是 4.1 本。这个数据包含教辅类的书籍。
这份数据调研并不准确,样本也有很多问题,但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人们的阅读数不足是很明显的事。
阅读数是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阅读指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肯定的。一个人只要保持每天读书,一年下来,阅读的数量并不会低于这个数。数量反而是衡量一个人阅读的基础,没有阅读量,就没有办法谈读书。
我知道,这里有人就要出来鸣不平,说自己一年只读一本书就行。试问什么书要读一年?按照我的阅读速度,《红楼梦》一个月内能读完,《市场营销管理》一个半月读完,《资治通鉴》一年至少能读六本,《鲁迅全集》能读一半。无论怎样,一个人一年也不止 4.1 本书。
何况在阅读这些书籍的同时,还顺便夹杂其他书读,大部头的书一次性读完本就是件费劲的事,必须学会调节,才能走到终点。
那又有人说,一本书贵在精,不在多。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依旧是以阅读数取胜。《红楼梦》我读了两遍,还是不同的版本,这算几本书?《科学的广告》我读了三遍,换了好几家出版社,有家出版社甚至还换了名字,叫《文案圣经》。我从 17 年开始,每年会读一遍《圣经》,去年底甚至开始抄写……阅读一本书的次数,其实和阅读多少本书并没有太大区别。我反而觉得选择什么样的书反复读,更为重要。
如何判定一本书值不值得读?在第三期好中文的课上,王老师讲了「哥白尼原则」,计算一下。鲁迅的作品,有 95% 的把握说,至少持续 2.56 年,最多 3990 年;《论语》的寿命至少还有 62 年,最多 94300 年;和合本《圣经》至少是 2.6 年到 3939 年……
一本书值不值得反复阅读,已经通过数字有了直观的展现,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