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古诗文有感

我上学那些年,很不喜欢读古诗文,老师会要求背完古诗文才允许回家。更令我头疼的是文章后面的解析,总觉得古人写文章,哪儿有这么多需要表达的意思呢?从上月起,心血来潮,我每天睡觉前会读一些古诗文, 近日才慢慢明白,那些所有关于风花雪月的句子里,实则有许多的大悲大苦。

我以前很喜欢古人骑马仗剑走天涯的句子,读来豪情壮志,热血冲头。等我看多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影片,不免悲痛,当一个人真正奔赴战场,明知是一去不归的路,在生死之际即将来临前,又有什么值得豪情的呢?这些诗句,或许是他们保家卫国不得已的职责,又或是在死亡来临之际,给自己一个潇洒的理由,至少不让后人知道,一个人在死亡来临前有多么的恐惧。谁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令人敬仰的美名呢?这些关于战争的诗句,兴许不是壮志豪情,而是一种反战的悲悯。

古人写诗文,喜欢寄情于花鸟山水。我以前走马观花,自觉诗句漂亮,读来令人向往。现在细看那些诗句,方才明白,诗文背后的人,或被贬,或流放,或生离死别……人生悲欢离合,常在一瞬之间。他们在人生遭难之际,一反常态,没有大书特书自己的悲苦,反而用一种难以言说的心境,寄情于花鸟山水。

一个人在人生的逆旅之中,难免遭遇困境,很多人面对境遇,会选择出游。苏轼曾经过屈原庙,写过一篇《屈原赋》,这篇赋读来慷慨激昂。我去查背景资料,苏轼这篇赋写于父亲去世,两兄弟送父亲之柩回乡途中,可见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苏轼才气横溢,常不得志,一直遭贬,四处飘零。他的笔却流露出一派天真,许多的诗文是在仕途失意、妻子离别、兄弟诀别、贫困交迫时所作,这时的悲凉心境有多少人能明白呢?苏轼写的诗文,如果不去查一查他生平之际遇,很难体会。

我常听人称颂古诗文,从遣词造句方面去解析,我不知道这有没有问题,但我更愿意相信,好的诗文,或许是它将一个人的感情藏得深。旁人看见秀美风景,壮丽山河会为之心旷神怡,只有少数看见内心悲苦,明白人生艰难,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人生多悲苦,周遭境遇不如意之时,读读古诗文,遥望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依旧释放豪情,寄情山水的人,他们才是值得结交一辈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