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我的工作是文案,自从踏进这个行业,每个月,我会读一本和广告相关的书。长年累月下来,许多书读下来,差不多已忘了,唯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本书是:《科学的广告》。

去年我打开手机阅读器,开始重读之旅,在最新的这本书的腰封上赫然写着「这本书如果不读7遍,任何人都不能去做广告。」

我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开始读第三遍,可以很肯定的是,前两遍的阅读之旅并不愉快,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采用传记的方式回顾职业生涯,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发现书有多少价值。直到我读到这其中的一段话,才发现这本书里全是做广告的重点:

广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销售。一则广告是否能够盈利,完全取决于它的销售情况。广告追求的既不是整体的效果,也不是让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更不是为了帮助其他的推销员。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和身边的从业者讨论广告,多从文案、设计、洞察等方面探讨问题,但一个好广告,是否有效,最终的结果还是销售。不论用什么方法,采取何种措施,在销售的数据面前,它才能算是有效。

商家永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才会使用各种方式方法去验证一条广告的实效性。我读了很多遍才慢慢明白,我们以前所讨论的广告太理想化了,只存在于自己单方面的想象中,然而我们批评,甚至觉得低级的方法,其实是通过多方测试,从商业角度证明了它的效果。

在这边书里还提出了一个很经典的文案方法:数字+优惠。我将这个方法扩展为:品牌名+数字+优惠,而且用于工作中,有了很不错的效果。

做广告,最重要是知道常识,既然是常识,就应该用一种普遍认同的方法去做。比如我在写文案,会引用很真实的数据,且注明来源。至于优惠的花样,在科技进步的时候,那更是多种多样,拿现在直播带货来说,促使人下单的,难道不是空前的优惠折扣吗?当明白了这些常识性问题,再写文案,自然会无往不利。

我在阅读第三遍的过程中,仿佛一只迷途的羊羔,找到了心中的指引,也知道,所有的付出与收获,并不像行业内的人所描述的那么光鲜亮丽。我给这本书划了许多的重点,第一次如获至宝,再不像往常那般踩在轻飘飘的云朵上,而是很安稳地踏在地上,跟随它前行。

这本书不仅是文案宝典,广告销售秘籍,还教会我一个很智慧的道理:

诚然,人跟人之间在智力上会有些许区别,但更大的差距还是在于勤奋的程度。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时间是另一个人的两三倍,他的收获也会是另一个人的两三倍。他犯的错误会更多,取得的成绩也更多,无论成败,他都会有所收获。如果说我在广告界比别人爬得更高一些或者成就更多一些,原因并不是我在能力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我比别人更加勤奋罢了。可以说我牺牲了生活中其他的一切才换来了自己在广告行业出类拔萃的地位,也可以说大家应该同情我而不是羡慕我才对。

如果你是广告从业者,或者还在写文案,请记得这本书要封上的忠告:这本书如果不读7遍,任何人都不能去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