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逼 2015-04-11

昨夜雨,不冷。和一群朋友剥花生米,吃烤鱼,谈天说地。上周我就想吃烤鱼,没吃成。去吃了老火锅,结果屁股火辣辣的疼了一周,血流了一周,至今也没弄明白是火锅的问题,还是天气变换得太快。

烤鱼桌上没什么话题可聊的,大都是朋友的女朋友一个人在发挥,歌颂伟大的平安保险是多么的平安。我们群起劝之,希望她脱离正道,回归邪道,一起过那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日子,别去接受平安的招安。她不听,硬说平安好,买了平安保平安,年年岁岁有平安,还说这是主旋律,朝廷颁布了许可证的,可以不买,但必须拥护。作为文明人的我们,不得不用转移话题的方式中断谈话。

这是一次和而不同的谈话,有些扫兴。

吃完烤鱼,走在湿滑的路上,我像个小贼似的跟朋友说,要当心你女朋友的思想,如果你倒戈相向,那咱们可就是集体沦陷,我先声明,允许你叛变,但不许劝降,我宁死不入主旋律。朋友听后没说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知道他是个耙耳朵,拍了拍他肩膀,没说什么,跟着叹了口气。

雨天不适宜散步,宜逛超市。男的逛超市买吃的,女的逛超市买吃的和用的,我和朋友逛超市聊天。他跟我说最近听到一首歌,说是啥“摩擦、摩擦”。我说这不是去年就火的歌,怎么现在才听,他说,作为一名伟大的挖煤工人,天天在深不见底的地球妈妈的血管里工作,能接受到流行文化的速度不比大城市。

我笑笑,说他夸张的有点儿过。他问我,这歌好听吗。我说虽然不在调上,但能接受。他说,我怎么就没听出来有多好听。我说,你没发现他唱歌的时候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吗。就像你早上起来时总想要晒太阳的小棒子一样,虽然没成功,但却从未放弃。他说这是生理反应,跟唱歌可不一样,肿胀是自然的,没办法控制。我说,人家不在调上也是自然的,不能因为听惯了主流,就不承认非主流,嫖过娼的明星我们都能给他机会,不在调上的歌为什么要批评。这是一个和谐社会,要用多元化的眼光去看问题。

朋友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我看他紧皱的眉头像得了便秘,就知道他没听懂。于是我换了个说法告诉他,这世界上有诗人,诗人写诗,但是写诗的诗人读诗不一定好听,李白、杜甫这些当年没录音器材,我们不说,就说现在的诗人。若真比声音,有几个比得上大裤衩那些播音腔。但你仔细去听诗人读诗,你会发现有一种力量,他们写诗的时候注入了感情,声音里面也会带着这种感情。

我觉得我的解释够装逼了,结果一看朋友,眉头更紧了,想必菊花也更紧了。我叹了口气,知道没法说,只能转移话题,和他闲拉白扯的说些其他问题,直到各回各家,各睡各床。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摩擦,摩擦”。记忆回到当时他被夹在舆论的漩涡中,其实我算不上喜欢这首歌,歌手也不是很喜欢。但有一点我很喜欢,那就是他的执着,喜欢唱歌,五音不全也要想办法唱歌,甚至要出专辑。这种有梦想,而不甘于被社会磨平的锐气,其实是很多人都没有的。网络上骂的,讨论的,都是没有勇气的,只能躲在屏幕上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没有梦想的人,就喜欢打击别人的梦想。鼓励的声音少,抨击的声音多,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结尾。

想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王小波写的一篇文章,他提到一个词:反熵。说的是投入的多,得到的少。王小波是个会写字儿的人,可以牛逼哄哄的说: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可“摩擦,摩擦”是个不会说话的人,一说话就乱,一乱就紧张,一紧张就要被嘲笑,一被嘲笑就容易群起而攻之。其实想想,喜欢唱歌不犯法,你爱听就听,觉得我唱得不好,笑笑就好,为什么非要出来逼逼呢。

我觉得“摩擦,摩擦”如果再遇到这种事儿,就应该说:我相信自己的音乐才能,我应该唱歌,你们越逼逼,我越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