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访的心得体会|每日抄经:利未记⑰

200527

我在读非虚构作品,最大的疑惑是:作者如何获取这些材料?

何伟的《江城》读起来,身临其境,我整个人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江边小城。《烟草的命运》如同一部斗争史,资料翔实,作者写起来却不枯燥。《打工女孩》里的女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每个人的信任,从而获取她们的第一手资料……

每次读这些作品,我心中的记者梦会被唤醒。

和这些作品相比,我的采访则仓促,简单许多。学校领导给我的规定是,每个月要采访四个人。我经常没有准备,跑到教学区,抽学生课间间隙做采访。

我的采访对象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是初高中生,第二类就是社会人士,三十岁左右。

采访有大概的几个问题,比如:从哪里知道我们学校的?是怎么来的?来的过程中,有没有去参观过其他学校?现阶段的学习怎样?老师教到什么地方了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不同的人,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喜欢聊天的学生,一个问题问下去,会说很久,有时我还要把他拉回来。有的学生是问什么答什么。

前面一种很好,聊着聊着基本上就知道怎么写。后面一类就要反复问,甚至聊到后面,还要回头再问一遍。因为我发现一个人只要消除隔膜,一个问题问两遍,会得到不同的反馈。

比如今天我写稿子的一位采访对象,我问他学了技术会做什么。他第一次回答的是:回家先练练手,再准备开店创业。我第二次问,他的回答是:准备去找家店帮手,做两个月试试。完全是两个回答,如何核实对方说的真假呢?

初高中学生很难聊,有一个原因是没有了解家庭情况,万一有的是单亲家庭,不小心碰到敏感话题,不好得罪。我一般是聊兴趣,电影、读书、游戏等等,慢慢聊。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和老师打招呼,拉出来单独聊。偶尔会有学生不好意思,可以叫同学陪伴。后者并不好操作,因为后期整理材料会很乱。单独聊天的方式最好。

初高中学生的好处是,比较好控制。在学生眼里,我是老师的身份,他们会很尊敬老师。头疼的是,学生时代要有独特,可挖掘的点实在太难。多数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和身边的人聊天。总不能问耍朋友的事吧?况且问了也不能写。

我后来和老师聊天,他们告诉我,和学生聊天,至少是两个小时,慢慢聊,取得信任,他们才会和你敞开心扉。当一位好老师,不付出心血是不行的。

至于社会人士就很好聊,一是这类人初高中出去打工,会经历许多事,做过许多职业,多数人很爽快。

我也遇到过不爽快的,比如这个月,我采访到一个人,聊来聊去不断躲闪我的问题。我问他哪里毕业的,他不说学校,只说学校的地址。我问读的哪所中学,他支吾半天,说八中。我再问他结婚没有。他反问我是不是在逗他。

我估算过,要写一篇稿子,要和人聊半个小时左右。这人只聊了十几分钟。

我为什么会选择他呢?主要是我在教室里,发现他很活跃,表现热情,一脸笑嘻嘻的样子。谁知道聊天才知道,疫情期间,公司精简人员,他没了工作,连房贷也交不起,只能出来重新学一门技术,赚钱还房贷。我忽然明白,原来一个人是否配合,只要和他聊上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有答案。

写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写新闻稿,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写,前期的采访很关键,选人尤其关键。还有就是采访会遇到很多问题。我的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和采访对象熟络,找到他的兴趣所在,让他很坦诚地说下去。

现在回头看我的采访,抛去商业软文的性质。和采访对象聊天的内容,许多敏感内容,要不要写出来?如果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写出来他身边人读到会怎么想?一个人陷入生活困境,但不想让人知道我该怎么处理?

有时候还是庆幸自己写的是商业软文,能做许多美化处理,不用面对一些职业道德上的拷问。

抄经
手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