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是什么?|每日抄经:利未记㉗(二)

我最近在做一些视频测试,每天会花时间翻翻快手和抖音。

一直以来我没有明白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的筛选机制,也就是所谓的算法。我看资料,提到关于流量池的说法,通过不断计算,进行筛选,从而制造爆款。

这些算法的测评机制是什么?账户信息的完整性?视频的完播率?点赞数?点评?转发?等等。这些算法的叠加,一层层筛选,慢慢出现爆款。

抖音是靠节奏感强烈的视频制造爆款,快手是靠猎奇,或者说纪录真实生活。从两者的定位属性来看,前者完全是一个强运营打开的缺口,后者反而是近乎真实呈现出来的生活。

如果多看这两者的视频,会发现抖音上用滤镜和炫技的比快手多。快手的视频粗砺感要强。所以在抖音能火的视频不一定满足快手的筛选机制。

我发现许多人没有看见快手在纪录真实生活的努力,或者说,为了鼓励人们分享生活,快手有一个打卡领流量券的功能,这个入口过于隐蔽,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反而抖音没有这个功能。

抖音有一点我不喜欢,产品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扫描了我的通讯录,这不仅是手机号的通讯录,而是微信里的通讯录。按理说腾讯不会给头条接口,但是他们做到了。我觉得这侵犯了我的隐私。

顺嘴说一句,头条系的产品一定要谨慎使用,他们窃取用户隐私毫无顾忌。我做过许多防范,依旧会遇到隐私泄露的情况。完全不明白他们用的什么方法,试想这种方法如果用来做恶,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回到视频,既然用算法筛选爆款,那筛选的机制是怎样的?除了我所说的一些选择,有没有一种在满足部分要求后,恒定的推荐机制?这是我心中的一个疑惑。

我看过所有的资料里,人们说的算法多和流量池有关,两个平台却从来没有公布他们的推荐机制,但我却能明显看出他们推荐给我视频的不同。

我始终觉得,不管是搜索还是短视频,一定会遵循某种既定的逻辑结构,既然有逻辑,就有规律可循,能正推,那反推回去,遇到不合理的地方,是不是就是问题所在?这是我的猜想,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