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读古文?|每日抄经:民数记⑦(二)

我在许多场合说自己不读古书,昨天甚至和同事发生激辩。

不读古书这话有些绝对,但为了讨论问题,绝对点儿也没什么不好。我始终觉得,没有立场的讨论就是和稀泥,不管是网上还是线下,那种中庸的讨论没什么意义。

为什么我不读古书呢?从人物影响来说,鲁迅提倡白话文写作,表示不读古书。后来我看了一个溥仪讲话的视频,发现清朝皇帝讲话一口京片子,和现代人讲话无异。从那以后我就明白,古文和白话文是两种语言,并不相通,现代中文更倾向于说而不是写。

学习古文要花很大的成本,费很多功夫,不是专业研究的人,完全没必要去学之乎者也,何况现在也不是那个文绉绉的时代。有这时间多学点儿什么不好?如果我小时候多花时间学点儿数学,现在的工作估计就不会这么吃力。

许多人喜欢写一些风花雪月,岁月静好的文字,这是个人爱好,遗憾的是,我并不喜欢。我反而觉得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更甚前者。这也是许多人看微信公众号,会受到情绪影响转发文章的原因。

中文本就是一门逻辑结构不稳定的语言,如果还继续往下走,那更是一件难回头的路。更何况现代中文早就在不断吸取英文的写作风格,与其读古文,还不如多花时间学好英文。

简单来说,如无必要,抛弃学古文也没有不可,现代汉语和古文是两种语言体系,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我知道,有人肯定要唱反调,拿文笔之类的话来说事。得了吧,如果文笔好,那《三体》和《坏小孩》这类小说是靠什么走出来的?想象力才是创造力,文字就是用来实现脑海中想象力的工具。

如果非要读古文,我还是推荐王老师的书单:《资治通鉴》《史记》《杜甫诗集》《诗经》《唐诗》《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里也附上我崇拜的一位文案写的几句话:

……先看外国的,再看中国的,抓紧看上几年。看对了书,虽然不一定就能成为好文案,但至少人生是非常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