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旅

工作进入繁忙季,每周会有小可爱们到校研学。上周临时接到通知,有五名小可爱要来学校,周五到县城,安排车辆,计划七点起,八点出发。我过于兴奋,五点行了,躺在床上,无所事事。

好不容易挨到七点二十,和校车司机前往乡镇,接送学生到校,研学最无趣的部分估计是学校介绍,多数情况是看视频,老师们讲的很少,差不多完了,老师们和学生聊天,一对一答,气氛开始活跃,很多时候我也不喜欢单一的教学方式,坐在教室很困、很无聊,如果能将课堂变成对答式的教学,或许学生的兴趣会好很多。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死亡诗社》里的老师,他在课堂永远充满激情,学生们很喜欢他的课。

理论部分结束,小可爱们松了口气,开始跟随我们的老师参观教室。我们的学校和其他学校不一样,以技能为主,教室的设置也不一样,讲台是灶台,教室也不一样,有的是理论教室,有的是实操教室。我第一次进学校,由领导带领参观学校,也很新奇,后来才知道,教室里的烹饪设备,全是定制的,价钱在七位数以上,这单是设备,不包括教室的整体装修。估计许多学生也不了解,他们在教室里每天所用到的设备有多奢侈。

整个研学的环节,我最喜欢的还是做蛋糕,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进学校开展劳技课,老师叫学生们做寿司,很简单的一道料理,同学们用自己的手,将米饭做成心目中的样子,这种成就感,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

这次研学的同学做的是蛋糕,胚已经做好,奶油也打好,他们要做的是抹奶油和裱花。西点老师逐个示范,告诉他们怎么用抹刀才能将奶油抹平,一层胚,一层奶油,像是做夹心饼干,等到最后,奶油全部包裹胚,再开始裱花。

裱花很难学,有很多形状,手要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很好的水平,有的小可爱老师一教就会,有的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怎样,能第一次独立完成,已经是很难得的事。

蛋糕做好,老师早已准备好盒子,将他们制造的蛋糕放进去,等他们带回家,与自己的家人共同享用。

我每次接学生研学,看他们动手制作食物,只觉得无论是谁,在这个时候都是很认真的样子,他们不是去解决一道无法理解的难题,因为手上的活儿,只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没有练不成的,这和天赋无关,与自己是否勤奋有莫大的关联。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15 日

新东方,好老师

在时代的铁拳下,新东方挨了一拳,股价大跌,元气大伤。经过长达半年时间转型,在直播的风口中,有逆风翻盘的趋势,看报道,新东方英语的股价最近上涨 100%。

俞敏洪在挨锤后,做得最正确的事是:留了足够的余粮给员工,没有让跟着他的人挨肚子。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是我在民营企业里少见的老黄牛,股价大跌,没有抱怨,从头开始,肯定有很多艰难,他做直播,站在一线亲自带货。

一般人要挨了揍,估计早退休了,俞敏洪不退休,继续工作,从头起步。他很清楚自己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或者说,只要对新东方英语有过了解的人,也明白这家企业受到的无妄之灾,但这能怪谁呢?这是能说的吗?可以好好讲道理吗?显然是不能的。

从头起步吧,换赛道。从老师转身成为带货直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心理压力是一种,要知道,在我们国家,老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行业,我做教育,在招生的过程中,许多女生如果学习一般,家长会为她们选择读幼师专业。

我问过一些家长,为什么倾向幼师。有家长说,女孩子学幼师,一是工作体面,老师是受人尊敬的工作;二是无论大城市还是县镇,都有幼儿园,工作不愁。唯一的缺点是工资底,相比薪资待遇,更多家长在乎的是好称谓。

突然卖货,一般人很难适应。俞敏洪倒很从容,和团队一起在镜头前卖产品,直播和讲课不同,面对千百万人,时间长,没有固定的台本,这是件很难的事。

我手机卸载了抖音,通过视频号,看过一些俞敏洪的直播,现在每次打开视频,推荐给我最多的是董宇辉老师的直播,他结合自身的经历,阅历,读过的书,加上出众的英语,走出一条别人无法竞争的脱口秀直播,他的直播,个性鲜明,无人能复制,偶尔看他讲到动情之处,倒觉得这是性情中人。

不得不说,新东方老师的英语水平确实是国内少有,要将一门外语熟练讲出来,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远比一般人多,可见学好英语有多重要,你做直播,哪怕是一张方锅脸,也比其他人有竞争力。

界面新闻最近采访董宇辉,问他最喜欢卖的是什么,他回答:书。最近在读什么书,他说,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采访最后,记者问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我前天和昨天晚上下班的时候,楼下天桥底下,晚上有几个人无家可归躺在路边睡觉,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有办法的话,你们真的有资源,能不能通过一些力量给那些人一个住的地方。」

你看,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自己还在生存线上挣扎,还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知道新东方英语为何倒下,但这事儿没法讲理,现在,反而更希望它能浴火重生,让更多好老师,重回三尺讲台。

江津白沙中学蛮横记

江津白沙镇

这是我做渠道招生惊魂动魄的一夜,也是迄今为止遇到最蛮横无理的一次。

重庆江津区白沙镇,距离主城约一小时车程。以前我没去过江津,对它的印象源于一款小吃:米花糖。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过,我和三名同事开车从重庆主城出发,到江津区白沙中学开展招生工作。

最近我们频繁下区县,只为等学生下晚自习,在校门外宣讲,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白天学生几乎不出校,只有下晚自习学生多。

下午六点过,我们到达江津区白沙中学。天色尚早,学校外有条商业街,我们找了间店吃晚饭,吃完在学校外的停车场做准备工作,计划分两批开展工作,两两一组。

我和领导一组,其他两名同事一组,商议已定,稍事休息,各自提着物料,前往校门口搭展位。当晚风很大,我们竖立的展架不停摔倒,领导费了很大劲儿,最后靠两坨物料吊住,才顶住狂风吹拂。

不觉时间来到八点半,陆续有家长在校门口聚集,我拿着宣传单页,发给家长。突然,不知从哪儿走来一位肥汉,挺着肚皮,对我们大吼:「谁让你们在这里摆摊的!」我浑身一抖,受到惊吓。他嗓门之大,震耳欲聋。吼完,他从兜里掏出手机,先给领导拍照,再拍我,拍完又大吼:「赶紧收了!」嚣张之极,言语间无比傲慢。我们连连答应,正准备收物料,谁曾想猛地走到展位前,直接用他那双手,以迅雷之势将我们摆放宣传物料扒拉在地上,这怎么收?我胸中无名之火冒起。这还不够,他又蛮横地去扯我们搭好的展架,肆意破坏,态度非常野蛮,这还能收?做完这一切,还不够,他用脚踩在物料上,双手绕胸,领导派头十足。我心中无名之火瞬间冲上脑门,气急了。这世上真有如此嚣张跋扈之人。

江津白沙中学

领导上前交涉,问他是谁,他自称是白沙中学的老师。领导问他:「既然是老师,那把你的证件拿出来看看。」他掏裤兜,漏出一小角,我们还没看清,他立马收回,怕暴露自己。直到现在,他一不敢出示相关证明,二摆出盛气凌人的态度暴力「执法」,三对我们大声呵斥,言语嚣张傲慢。我忍不住了,向他回吼:「你是不是要比声音大!难道在学校对学生也是这样的态度!我们已经说收摊了!你动什么粗!现在我问你,怎么收!你来教我,怎么收!」校门口不少家长亲眼目睹事情发生,我对他们说:「各位家长,这人说他是白沙中学的老师,有人认识吗?这所学校的老师,像阶级敌人般对我们,难道他在学校也是这么对待学生的?我们是老师,他自称是老师,请问他的师德何在?」家长们在旁看,熟识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肥汉听了,不仅不悔改,还威胁我们说:「今晚别走!等我叫人!」他从兜里掏出手机打电话。我也来气:「走!今天不把话说清楚,赔礼道歉,我还真不走了!」领导此时也在打电话报警,请他们过来。

吵闹期间,学生和家长不停从我们身边走过,我看着他们踩过物料,心如刀割。原本一场通过沟通能解决的事,到现在已闹到无法收场。

打完电话,领导提醒我,先拍照取证,等后面再说。肥汉听说拍照,有些怕了,赶紧捡物料往草丛里丢。

江津白沙中学

拍完照,我们三人站在路边,看家长和学生回家。没过多久,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位女性,站在树边,她说,做这事是违法。我听了,问她,如果是违法,那请你把那条法律法规背出来。她不说话了。过一会儿,她又说,我们招生没有证明文件。我纠正她,我们是招生,但我们是派发宣传资料,证明文件是进校做宣讲用的,难道大街上发传单,还需要开证明,我跑这么多区县乡镇,还是头次听说。三言两语,她不停转换话题,我从没见过如此避重就轻之人。现在的问题是,肥汉无凭无据,来路不明,以学校的名义,暴力「执法」。

我和前来的女性辩驳间,肥汉站在路边,不停打电话,等到我另外两位同事来了,警察来了,他也没叫来人。

江津白沙中学

两位警察走来,我们上去交涉,他们问明情况,说这是小事,不要计较,现在是招生的关键时期,大家都不容易,要相互理解。等警察协调完,我们去捡丢在草丛里的宣传资料,一辆白车开来,下来三人,我们又是一番争辩,警察在旁打圆场。我去捡物料,一些蒙上灰尘,展架已损坏,不能用了,但我们还是收拾好一切,开车离开。

从肥汉闹事至终,我没看见他出示任何证明,他到底是何目的,为何如此蛮横无理,我不明白。

回主城的路上,领导说,他听见有位女的悄悄对身边人说,如果真允许他们发宣传资料,说不定很多学生要去他们学校读书,坚决不能让他们发。这更奇怪了,如果这人是白沙中学的老师,我们去招生,为什么会如此暴躁。

不过这些事已经不重要了,肥汉今晚所做的一切,有辱「老师」这一称谓。

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至今,遇到最蛮横的一次,万万没想到,第一次来江津,会遇到位如此「为人师表」的「老师」。

我最常用的手机应用

我的 iPhone 每周会弹出各类 app 时间统计的提醒,想也不想,微信肯定排在第一位,从来不会改变位置。

什么时候我开始使用微信?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微信和 QQ 相互关联,我就有了一个微信号。

现在微信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它承载了我工作至今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以前有强烈的好奇心,注册微信时,喜欢抱着学习的态度加好友,当年加了很多人,希望能向每一位广告行业的前辈学习,向每一位非本行业的人学习,向未知领域的朋友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微信上,我通过 「keso 怎么看」 的一个留言回复,找到了终生学习的老师,人生不再迷惘,更不用跌跌撞撞地四处碰壁。

我和人的交流,因微信相连,实在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我也从来不敢想象,当年父母打电话要读秒挂断,有了微信,开启视频通话,和他们随便聊天会花上半个小时。朋友圈里一个人的悲喜,也成为了了不少人的晴雨表,不过现在很多人只看不发,亦或是广告满天,偶尔有人发表心情,反而觉得是件铁树开花的喜事。

微信到底是什么呢?

微信是一个创作工具,我在微信公众号里通过赞赏、广告等方式有了自己工作之外的点滴收入;

微信是一个交流工具,它连接了我的家人、老师、朋友、同事和互联网上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

微信是一个娱乐工具,视频号正在变成我每天会打开消遣,发表抄经视频的娱乐场;

微信说一个搜索工具,我看着搜索框一点点变大,一点点拥有强大的搜索能力,甚至其他搜索引擎找不到的文章,会在微信里寻找;

微信是一个系统之上的体系,小程序里各种应用,已经能满足不少人的日常和娱乐所需;

……

张小龙说,希望人们用完微信即弃,然而一个社交工具如果有了情感的束缚,要随时丢弃,是很艰难的一件事。

微信改变了我的生活,今年我甚至在自己的 atimelogger 里设置一个「刷微信」的时间,希望到年底看看自己能在这上面花多少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微信在不断丰富,变得多元的过程中,会越来越难用。我反而并不这么认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微信的每一个设计,经过不断的思考。好的设计,要么让人无法感知到它的好,要么会隐藏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

前两天和同事讨论删人的问题,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微信不支持好友互删。如果你做过测试,会发现不少人在删人时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意识到自己后悔了,要偷偷加上怎么办。之所以会让人不能互删,就是希望在删错人,知道自己后悔时,通过这一功能在对方无法察觉时加回来。

微信的设计与交互,一直从善出发,不断进行细节化的改进,包括:朋友圈删除修改、群引用、标签等。这些细微的改变人们无法感知,但微信却正是靠着这些点滴改变,让我会停留在这里(哪怕我很克制的在使用)。

一个 APP 有多友好?这十年里,它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没有开屏广告,这也是张小龙所倡导的:「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微信有缺点吗?肯定有的,一个 app 不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但所有的改变,都需要一点点时间,我不着急,多点时间和耐心,相信微信团队在产品迭代的能力上会有更令人惊艳的表现。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1 月 19 日。

办公室里最让人烦心的事

心灵奇旅》中有一个片段,用灵魂阐述人如何沉寂于创作,当人在专注一件事时,灵魂会到另外一个地方,近似乎神游。看到这里,我不免觉得和灵魂沟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写作。用心写的文字,除了能带给别人温暖,自己也能得到治疗。可是我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现在,每当我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写文案,内心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千万不要有人来打扰我。是的,如果说我在办公室里最心烦的事,写文案不被人打扰,或许是头号重要的事。

工作以来,我很少有能一大段时间沉浸于文案创作,经常会遇到中断工作的情况。文案又是一门很奇怪的工作,不像设计、摄影、SEM 等,能一边聊天,一边工作。如果在进行文字创作,一个人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不能被打断。如果有人强行中断,忙完其他的事,再回到座位前,又要花很长时间冷启动。

在创作过程中,会极度消耗精力,等到完成,从神游中回来,内心会有一种轻飘飘的放松状态。我很喜欢这种状态,尤其是看见自己花心思,用尽心力创作的成果,会无比喜悦。

可是我却很难在办公室里享受这沉浸的时刻,哪怕是片刻的沉浸感也是奢侈的。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文字的感受也在脱敏,节奏太快,创作者无法倾注心力。现在,要快速完成工作,我每天在与焦虑搏斗,毕竟文案是一种近乎销售的职业,当一家企业不停追求数据,那文字会变成附属品。

写到这里,不免发现,我有很长时间没有在沉浸在一种创作的状态中,自己似乎快要和灵魂失去沟通。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1 月 13 日。

关于虚假和夸张的思考

刚工作出来那两年,限于能力有限,我曾从事过一段医疗行业文案。

做医疗行业的文案,自然要去了解各种治疗方法,我刚工作,什么都不懂,每次去看医院的治疗方法,看一些医疗科技,发现许多技术完全没有听过,不觉惊叹我国医疗技术的先进。看得多了,不禁有疑问:这么高科技的医疗器械,耗资不菲,公立医院没有,一家民营医院怎么买来的?

并不是我看不起民营医院,而是我入行时,接受的培训中,有一点是:医院以盈利为目的。既然是盈利为重点,不是以治病救人为前提,那会舍得投资吗?从我的观察来看,大多数民营医院舍不得在医疗器械上进行投资。

很简单,盈利驱动的医疗模式,注重赚钱,自然会把钱投在赚钱的盈利模式上,最快的方式自然是做营销,而治病救人的医院,会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目的不一样,带给人的影响也不同。

呆久了我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先进仪器,多数情况是概念包装,一个简单的医疗器械,通过营销包装宣传,能成为一种新技术,有时没有技术,也可以用一些概念性的词语,进行包装。包装后,医疗设备会对外宣传为「技术升级」。

去看病的患者,有个特点非常明显,多数人不会等到发病去医院,只会等到实在是忍受不了,影响到了生活才去看病,这种焦急的心情,不免会有「病急投医」的心情,此时去医院,加上医生诊断,自然会选用更「先进」的治疗方法。

随着对行业的不断深入,我也知道搜索引擎上的绝大多数医疗文章并不来自医生手笔,医生看病还来不及,哪儿有时间在网上写文章,做科普呢?为此我从来不在某度上面搜索医疗相关的内容。

做文案这一行久了,往往会陷入很艰难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为了生活压力,会做许多迫不得已的事;一方面会去自我说服和催眠自己。尤其对于虚假和夸张,更是难以分清。每个人的道德感不一样,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在我看来,经过包装的医疗器械或许是虚假宣传,但在其他文案眼中,这或许真是技术升级。在这个社会,要坚持守护一些美好的品德,是件非常艰难的事,而去融入并理解这个社会的允许规则,随着它的起伏行动,才是生存之道。

赫尔佐格拍过一部名为《在世界尽头相遇》的纪录片,片子的最后,一大群企鹅在极度严寒的冰雪世纪里行走,有一只走着走着,忽然调转了步伐,背离它们,向着相反的地方离去。它到最后是生是死,我并不清楚,不过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总有人要学着与群体保持距离,去做一些看起来常人无法理解的事。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1 月 07 日。

我和朋友讨论的最后一个重要的话题

2020 年的倒数第二天,各类 APP 开始给我推年终终结。今天早上我来到办公室,打开 iPhone,弹出一个提示,叫我观看影集。

iPhone 相册有一个「回忆」功能,会通过计算,抓取图片,生成影集。图片一张张轮换,看着自己今年拍的照片,往事历历在目,不少事我自己已经忘记,通过图片滚动的方式,再次出现在我脑海。

看完后,我一时高兴,向骆老师展示这个功能。骆老师是摄影老师,用安卓手机,我一直在向他炫耀 iPhone 有多好,趁着这个机会,让他眼馋。

骆老师听了,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这不是窃取隐私,连忙说这功能不好。我和他辩论,说这是做了保密协议的。他说,既然苹果公司能调用照片,那么就有使用权。我辩不过,加上同事陆续到来,你一言我一语,说苹果这一功能是窃取了用户的隐私。

到了上班时间,我坐在电脑前,总觉得不对劲,如果苹果能利用这一功能,在 iPhone 上调取图片,那是否意味着用户的隐私会被随意使用。再一联想,按照百度李彦宏的说法,我国人不注重隐私。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会不会抓住这一把柄,利用这一功能将苹果告上法庭。这里面有太多的漏洞,太多技术问题,我想不明白,只能打开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

这一查,我就明白了,在苹果官网上写着这一功能的使用介绍,提到如何确保用户隐私: ……为了创建「回忆」,「照片」会使用机器学习来分析您设备上的图库。您的数据不会发送到 Apple,因此您的回忆会保持私密,只有您能看到。

这意味着数据只会学习,不会传输,类似于进行了强制的阻断。不过苹果会不会泄露隐私呢?我在一篇名为《苹果这功能没了!你手机里的艳照保不住了!?》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2016年,在南加州恐怖袭击案中,苹果曾拒绝FBI的要求——解锁与枪击案嫌犯有关的iPhone,FBI 希望苹果制作无加密版本的 iOS,以便 FBI 可以访问设备上的内容。苹果拒绝安装后门,库克还发布了公开信重申立场,这最终导致苹果陷入长达数月的法律诉讼。最后FBI找到了一家可以帮助其解锁手机的第三方,才撤回诉讼不了了之。 

可见苹果面对政府要求,并不会妥协。FBI 为了破案,解锁 iPhone,「找到了一家以色列的第三方公司,花费130万美元破解了嫌犯的 iPhone。」

当然,iPhone 并不是牢不可破,文章还提到政府部门如何破解隐私: 「FBI 已在近期利用使用了 GrayKey 成功解锁了最新的 iPhone 11 Pro Max,并且将之用在了嫌犯的身份认定。而苹果也拒绝对GrayKey进行回应。」

也就是说,用苹果产品,要隐私泄露,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才能获得,哪怕是美国政府,苹果也不会给面子。从目前来看,苹果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

不过这是在国外,国内呢?库克作为商人,去年做过一件事,他为了大陆市场的销售份额,在贵阳建立了数据中心,作为一种妥协,到最后还是抵不过利益的诱惑,而他的这一做法,如同他自己曾评价 APP Store  所言,APP Store 上的 APP 是否能上架,不是苹果所能决定的,这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行为(大意)。

可见用户所有的隐私,已经在商人面前标好了价钱。

注: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30 日。

如果我是一天的领导,我会做什么

清晨起来,我会早早的来到办公室,梳理一天的工作,查看每个人前一天的工作内容,制定接下来一个月所要做的工作。

我喜欢和主动做事的人一起工作,也就是说,根据不同人的工作能动性,进行合理的安排,知道自己接下来做什么,主动找事做的人,我会倾向于给他多一些自由的时间,如果一个人过于懒散,我会找他开几分钟小会,给他安排今天的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如果接下来有活动,我会牵头,花大约半个小时时间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因为我做的是创意性的工作,发挥各自的能动性,从成员的发言中,引导大家进行发散性讨论,最后由我执笔,汇总成方案。

忙完这一切,差不多就到了中午。此时我会和团队去吃午饭,期间聊聊各自的生活,尽量不去谈工作方面的事。从各自的闲谈中,知道他们最近生活的样子。由于我是喜欢独处的人,此时多会倾听,并不发表意见。

午饭过后,我会找平时友好的同事散步聊天,询问最近的工作进展。散步有助于讨论问题,增进感情,不过在午休的最后半小时,我俩会回到办公室,进行短暂的休息。

中午醒来,我会泡一杯咖啡,开始和客户联系,阐述自己的创意方案,聊完这一切,根据客户的意见,进行修改。忙完,差不多到了下班时间。我会去询问同事最近的工作进展,以及遇到的问题,设法帮忙解决。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时间内做完手上的事,然后每个人都能在下班时间准时下班。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我所设想的计划当领导,这一天,我只能按照常规操作完成当天的事情。除此之外,并不能做太多的事。

还好我不是领导。

注: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13 日。

老 朱

公司有两位姓朱的同事,一位小朱,一位老朱。老朱今天离职了,在群里默默地发了个红包,退了出去。

老朱的职位是公司的竞价(SEM),每个面试这一职位的人,进来前会考试,许多人考不过,能过的,也是在及格线左右徘徊。老朱来面试,一口气考了七十几分,令人惊讶。

我和老朱认识,一是工作有交接,二是早上到校,会在公交车站遇上,途中聊天,有些了解。

老朱的前份工作是在一家民营医疗行业,用他的话说,算是比较清闲的职位,不是很忙,领导只看每月的结果,只要整个月的数据好,其余时间较为随意。

我记得他入职是今年八月,当时正是招生的高峰期,他每天很焦虑,仿佛刚接手一个新项目,倍感压力,我时不时看他的数据,消费很高,甚至有些往常很好的数据,到他那里也会变得异常。用他自己的话说,熟悉账户需要一段时间。可哪里有时间给他熟悉呢?要知道,招生的高峰期就只有几个月,九月中旬一过,今年已成定局。

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老朱没少操心,各种调整账户,整理数据,每次开会,他的表是最详细的,分析问题仅仅有条,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只是开完会,开始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很奇怪,有一次就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一个玄学的问题,能分析问题,不一定能解决,市场的规律并不会按照一个人所做的计划去走。我对竞价的了解不多,听他说的神神叨叨,总觉得花钱解决不了,那做什么能解决呢?

由于今年的整体数据不理想,领导看得紧,竞价是公司的重中之重,效果不好,就拉去开会找问题。过完秋招,有次走在路上,老朱和我说,自己差点没扛过来。我问他是什么促使他挺过来的。他说,总觉得这事儿没做好,不甘心,今年是临时上场,没摸到行情,明年就好了。

谁曾想,今年还没过完,他离职了。走之前在群里寒暄了几句,为了不使人气氛太冷,特意在群里发了个红包。

老朱在公司,除了和组长交流密切,一直独来独往,中午吃饭,他总是一个人找个地方,不和我们同桌。页面效果不理想,也不找我讨论修改,真是一个另类的人。

只希望他已经找到了下家,不是裸辞,毕竟今年的冬天比往年冷。

注:SEM,英文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简单来说,SEM 就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网络营销,利用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在人们检索信息的时候将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企业通过搜索引擎付费推广,让用户可以直接与公司客服进行交流、了解,实现交易(来源:百度百科)。

注: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03 日。

我无法改变别人想法的时候

是的,写下这个标题,我开始明白,自己走的是条窄路。

我记得在 15 年微信公众号开始火热时,和身边的人说,应该开一个微信公众号,不论是赚钱还是不赚钱,至少这是一个发声的机会,更何况 15 年如果用点心,还有很大的机会成功,相比现在来说,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

身边有极少的人,听过我的建议,去开了号,之后写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放弃了。这事儿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想明白了,多数人在看不见回报,逐渐放弃,或者自认为才华不够,不敢下笔。我多想告诉他们,不管写多少文章,每当我坐在电脑前,脑子依旧不知道下一个字会怎么蹦出来。我之所以觉得写作有趣,愿意不停下下去,并不是我写的有多好,而是这种无法控制的感觉,令我着迷。

我的思想并不深邃,我的文笔并不优美流畅,我的文字并不是我所想……我只是装作写得很好,或者说,我只是在表演,用自信的方式去演一个觉得自己写得不错的角色,谁知道我哪天演不下去,放弃走这条路。

其实做微信公众号,重要的是有一个发声口。每天忙完,好好沉淀自己的想法,做归纳,总结,慢慢形成文字,这会成为一生中很宝贵的财富。它不需要你去注册域名,学建网站,认识英文代码插件,只需要用打开公众号的界面,注册一个号,学习发文章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进行自己的商业模式试探,尝试经营一个品牌,去学着怎么引流(这会很难),毕竟微信的 slogan 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我通过叫身边人开微信公众号这事儿,明白我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毕竟大多数人并不会觉得时间有多宝贵,更不会明白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我认清了这个事实,知道自己走的是条窄路,往后所有的事,只管一个人走下去。

注: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