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学写段子,读这本书就够了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图片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是我读的第一本外国人教脱口秀创作的书,读了三分之一,我很确定,它是一本真正能教人成为脱口秀演员的书。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用书里的方法学写段子,刚开始有些阻碍,再后来,写顺了,发现掌握一种诀窍,关键的是,书里的许多方法,和我以前读过的写作技巧方面的书,有很多相通的原理。

要理解脱口秀,先要明白,人为什么会发笑,简单来说,人发笑,得到的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答案。如果要讲一个笑话,先要学会铺垫,慢慢酝酿,得到超出预期的结果。用现在的话叫埋梗,你的笑点好不好,要看你的梗是否能出乎意料。

 笑话要有效果,必须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如果不能让你先形成预期就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这就是笑话所做的事:让你预期一件事情,然后用另外一件事情制造意外。

事实上,许多小说和电影,全部遵循埋梗的原则,我喜欢的两位反转大师:欧·亨利和希区柯克,全部是埋梗的高手。好的段子,有启发与寓意,使人能久久回味,不时想起,还觉得好笑。

知道原理,如何写?书里也给出相应的方法。段子的创作,首先要有想法,想法来自哪里?自然是生活。我们每天出门,见到的人,遇到的事,全是写脱口秀的原材料。多数情况,开始写,会觉得这也能写,那也能写,想多了,反而不知道怎么下笔。我相信,哪怕是多年的脱口秀演员,开始冷启动,也会有类似的过程。

我的做法是,选定一个目标,按照书里的步骤进行创作:

Step 1选择一个铺垫,列出各种假设:「对于这个说法我有什么样的假设?」

Step 2选择一个目标假设,找出连接点:「是什么使我产生这个目标假设的?

Step 3列出几个对连接点的再解读:「除了目标假设以外,还有什么针对这个连接点的再解读?」

Step 4选择一个再解读,完成故事2:「关于这个铺垫,有什么具体的情境可以解释我的再解读?」

Step 5写一个可以解释这个故事2的笑点:「在铺垫之余,还需要什么信息来讲清楚我的故事2?」

每一步,会延伸出许多点,每个点,又会发展更多的点,这时,不用着急,任由思绪发散,等到实在想不出,再开始理逻辑。

需要提醒的是,写段子,逻辑很重要,哪怕是编,也要经得起推敲,脱口秀演员,为什么叫演员?自然是能以假乱真。段子不好笑,还能改,如果逻辑有问题,那肯定是一次失败的段子。逻辑藏在细节里,这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如果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可以尝试从喜欢的事物开始写,明星八卦、挤公交、上错车、办公司玩笑……我觉得脱口秀最大的魅力在于,每个人有自己的经历,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去创作,你看《脱口秀大会》上面的演员,他们每期会定一个主题,每个人上去讲的段子,舞台风格,语言语气等,全不一样。写段子,能让人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

一个好的脱口秀演员,要勤奋,善于思考,用我朋友 Lucy 的话说,优秀的脱口秀演员,每天都在想怎么写段子,完全沉浸其中。逗人笑不是件容易的事,否则也不会有很多喜剧演员患抑郁症了。

我从七月底开始写段子,每天写一条(十月太忙,有几天没写),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我不太在意,唯一使我在意的是,我写出来,能不能将自己逗乐。取悦别人太难,那取悦自己总行吧?

我也不追求完美的段子,毕竟天天写,时好时坏是件很正常的事,如果不好,睡一觉,醒来继续努力。承认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做个勤奋的段子手,不丢人。

经过几个月的创作,现在我变得坦然,写段子成为生活的调剂,以前我看见一件事,会赶紧写下来,发朋友圈,现在却会在脑子里酝酿,琢磨能不能写成一个段子,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存储很多的段子,写完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还要修改,反复打磨,这又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循环了。

一个简短的段子,如何变长呢?《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里有一种类似于卡片创作的方法:「你的笑话可以通过卡片分组的方式来整理进不同的目录。如果你已经用笑话勘探器写下你的笑话,根据你的话题前提,它们通常就已经是一个类别了。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从一个前提得到的笑话反而会与从其他话题得到的笑话更加匹配。」

我的段子多和跑步、单身、相亲、工作有关,它们是一个大体系,如果以后要组成一个故事或很长的内容,只需要从其中提取内容,重新打磨,找到契合点。

如果你对脱口秀感兴趣,想试试写段子,读这本书就够了。

《看不见的剪辑》:动起手来,开始剪吧

看不见的剪辑

深夜读完《看不见的剪辑》,是本好书,有理论,有实践,相互结合,印证,能透过剪辑师的角度看见电影之美。

电影是一种艺术,具有声光电影,剪辑师的作用是将一堆拍好的素材,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里面需要的是高超的技巧。要写好电影剪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好,作者鲍比·奥斯廷(Bobbie O'Steen)是一名优秀的剪辑师,她剪辑的《世界上最好的小女孩》获得艾美奖提名。父亲是著名电影剪辑师理查德·梅尔(代表作《虎豹小霸王》),丈夫为好莱坞传奇剪辑师山姆·奥斯廷(代表作《唐人街》《毕业生》)。她还有机会采访到许多优秀的剪辑师,这本书所谈的剪辑内容,绝大多数是第一手优秀剪辑师的创作心得。

图片

书的前半部分是理论,介绍剪辑工作,比如剪辑师要不要去片场,这需要看导演的安排,有的导演需要剪辑师跟随,有的则不需要。还有剪辑师如何剪片子,印象最深的是初剪,影片拍完,剪辑师差不多要先剪一个初版,给导演过,再决定要不要补拍镜头。

前半部分的知识如果没有实际剪过片子,一般人难以明白,比如机位的摆放,声音和音乐的进入,如何欺骗人的眼睛等,所有的理论知识中,其中景别概括要注意,这与其他的书分类不同,这本书分为:

大特写镜头 (tight close-up ):截掉部分下巴和头顶

特写镜头(close-up):头部

近景镜头 (dose shot ):头部至肩部或头部至胸部

中近景镜头(medium close shot ):头部至腰部

中景镜头/中全景镜头(medium shot/medium fall shot ):头部至膝部

全景镜头 (full shot ):全身

中运最鏡头 (matum long shor):中等距商表现小群体或某个地理位置

远景镜头 (long shot):地理位置全貌

相比我读过的其他编导书,作者的分类更详细,更有利于镜头的表现。

了解理论,才能更好进行实战,作者列举了《毕业生》、《唐人街》、《后窗》、《法国贩毒网》、《十二怒汉》、《体热》、《一夜狂欢》和《虎豹小霸王》等作品,一个作品解决一个问题,其中涵盖喜剧、悬疑、动作、推理、情色、蒙太奇等等。

图片

庆幸的是,书中的电影,多数我看过,电脑里也有片子,看的过程中,打开对照书本学习,对剪辑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许多我以前看电影忽略的地方,比如《毕业生》里有一个镜头,摄影机是从女人膝盖下方拍摄,人的视角根本不会从这个点进入,可摄影机架在那里,观众却不会觉得突兀。还有《十二怒汉》里有一个镜头是补拍的,剪辑师切的动作很快,观众也看不出来。类似的场景太多,只有专业的,或者只有亲自剪片子的摄影师知道内幕。

整本书里,我觉得最受益的部分是最后一页:

现在你阅读了所有的剪辑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动起手来,将它们运用到你的剪辑中。你可以选择永远旁观剪辑的过程,但只要你没有真正和一部电影「较量」过,你就不会知道每个剪辑师在必须面对数不胜数的决定时该如何抉择:我该从哪儿开始剪切?该从哪儿结束?我剪切掉什么?剪辑工作是没有真正的准备阶段的,训练来自于实战。

……

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人你的亲身经验中提炼出自己的智慧见解,你可以确信:五年后你将成为比现在更优秀的剪辑师。将所有技巧和手法都掌握,其美妙之处就在于你一旦开始剪辑,并学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时,它们就会变成你的第二天性。

无论如何,要学会书里的剪辑内容,最重要的还是动手,现在我已经初步学会 pr 的使用方法,接下来会尝试用书里的方法试着做几个剪辑方面的训练。

《复眼的映像》:日本的「莎士比亚」

复眼的映像

《复眼的映像》是桥本忍一本回忆录,他在书中记录了日本战后一代黄金编剧的创作历程,最重要的是黑泽明之间的关系。

我喜欢黑泽明的电影,看过他三部电影:《生之欲》《罗生门》《七武士》,无疑不是影史上的杰作。三部电影的编剧正好是桥本忍,书中关于编剧的技巧写的最多的篇章,正是这三部电影。

《罗生门》的剧本是桥本忍和黑泽明第一次合作,起初,黑泽明看上的是桥本忍创作的《雌雄》,由于剧本篇幅太短,没有办法拍成电影,黑泽明要求桥本忍改长一点。桥本忍极力表现,一口答应,可改来改去,翻遍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也没有找到修改方法。最后还是黑泽明亲自修改,确定好剧本,才能在银幕上看见这部电影。

《生之欲》是桥本忍写的最顺的剧本,黑泽明找他,告诉他写一个只能活七十五天的男子,他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一想法,他俩逐步将框架完善。这是我第一次读到剧本创作的过程,起初,有想法,通过想法去完善故事的概念,再去搭建框架,等故事雏形没有问题,最后才开始写剧本,《生之欲》可以说是书到渠成的一个剧本,电影拍出来也大获成功。

到了《七武士》,黑泽明和桥本忍的高光时刻到来,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看过两遍,对于故事的印象很深。我抱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才知道《七武士》的创作也差点流产。

黑泽明原准备拍一部武士切腹的电影,整个团队通过查资料,桥本忍剧本已要完成,却卡在一个极小的细节:德川时期到底是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两餐。如果是一日三餐,剧本中,午饭那场人物谈话的重头戏没有逻辑问题。遗憾的是,查遍资料,德川时期是一日两餐。剧本只能夭折,这个故事不能拍。

有了这次失败,黑泽明才想到《七武士》,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篇章,桥本忍详细描写了黑泽明如何带领编剧完善剧本,从闭关,写作时间,人物设定,形象设计等方面,详细展示这部剧的创作过程。这是非常详实的编剧创作手册,难掩兴奋之情。

《七武士》使黑泽明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导演,桥本忍更是国宝级的编剧。接下来,黑泽明的至暗时刻来临。

黑泽明使用编剧有个原则,一般只合作两部剧,桥本忍破例合作了三部,在《复眼的映像》后半部分,黑泽明似乎迷失创作方向,到达顶点,再拍电影,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他甚至抛弃以前惯用的剧本创作模式,重新用一套写作剧本的方法。桥本忍在很长时间里无法明白,直到黑泽明拍了《梦》,他去看完,才知道黑泽明是在向艺术家的创作方向迈进。

读完后半部分,我脑子里冒出另一位导演:李安。近几年李安拍的电影水准不高,很多人不明白,其实看看黑泽明,不难发现,导演到达一种顶峰,会去探索未知领域的拍摄,过程注定困难重重,要突破,必须有失败,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再次超越。

与其说《复眼的映像》是桥本忍的回忆录,不如说他写的是与黑泽明并肩创作的影史回忆录,书里有日本战后最强的组合,正是有了他们,日本电影才得以在世界立足。如果说黑泽明是世界级的大导演,那么编剧桥本忍,必定是日本的「莎士比亚」,他和黑泽明所拍的《七武士》,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学院的教科书影片,无论是不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要了解整个电影史,必定无法忽视他俩所创造的这一杰作。

《好的咖啡》:咖啡的味道

好的咖啡

这是一本相对专业的介绍咖啡制作的书,主要是讲如何泡一杯好咖啡,要从豆的种类、来源、制法、产地等了解,再了解烘焙的方法,进而到蒸煮的技巧,水质的选择等等。

到底什么是好咖啡,对不同人来说,味道不一样,像我这类喝速溶的人,只能喝出甜与苦,真正品咖啡的人才能尝出更多的味道。

这本书的作者是咖啡师,写的内容偏制作,而非科普,如果是资深的咖啡热爱者,读它没错,我只会喝速溶的人来说,还是不太适合读。

图片

外国人对咖啡的研究像是做学问,这好像是他们天生的性格所致,总能将一些玩意儿由简单复杂,最后又回归简单。

泡咖啡也是如此,从咖啡豆到成品,每一项不是经过精密计算,其实每个人的味蕾不同,欣赏的咖啡味道也不一样,怎么能这么精确的去做事呢?

外国人觉得能,拿咖啡来说,这是一个大品类,先进行细分,咖啡豆的种类,研究地理、气候、日照等因素,再进行研磨方法,萃取工艺,水温的研究……泡好后的咖啡,还要分香味:水果、花香、巧克力、坚果、香料系。他们做学问,不停对咖啡进行研究。

书里提到几篇研究咖啡的论文,有些佩服这群热爱咖啡的人,一旦痴迷,不回头。

《电影编剧的秘密》:国内没有天才导演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活着》的导演是张艺谋,《霸王别姬》的导演是陈凯歌,那两部电影的编剧是谁?估计很难有人能回答。

《电影编剧的秘密》是一本访谈录,由王天兵和芦苇的访谈集结成的一本书。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编剧,芦苇的在业内的名气和荣誉,已无需多言,他先后写出《活着》《霸王别姬》《白鹿原》《狼图腾》等剧本,已经是享誉海内的人物。

王天兵和芦苇是多年好友,他俩的谈话有许多惺惺相惜的情景,无论芦苇谈什么,王天兵都能接上话,偶尔也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读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芦苇是如何写出《活着》和《霸王别姬》。他讲到,创作这两部电影(所有电影)前要读很多书,了解写作时代,创作时,要学会融入人物,编剧在写的过程中,脑子里已经将所有角色演过一遍,作品写出来,交给导演,进行讨论,修改。剧本不是一个人完成,通常由好些人进行磋商,定稿。

在芦苇看来,「小说与电影是两个行当,小说通过阅读想象完成,而电影通过视听完成」,我非常赞成。罗杰·伊波特也曾说过「一个把思想放在画面之上的导演注定只能达到二流水准,因为他所抵制的正是电影这种艺术的本质。铅字才是思想的理想载体,电影则是为了影像而诞生的,最杰出的影像必定能引发无数自由的联想,而不是受制于某些狭隘的特定目的。」好的导演和编剧,注定是用镜头表现作品。

芦苇不仅是好编剧,还是一位有理想和抱负的人,整本书里,谈论的重点是国内电影,在芦苇看来,中国的电影,技术不是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剧本和演员,剧本如果不好,无论怎么也拍不出好电影,演员是电影的灵魂,如果表演不行,再怎么也出不来好电影,而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导演(第五代)不好好讲故事,演员不好好表演,两头都占,自然拍不出优秀的电影。

整本书里,芦苇谈如何写剧本,也谈国内电影的各种问题,他说,一个编剧,最好是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在写《霸王别姬》,由于从小喜欢昆曲,从而将自己的这一兴趣爱好,移植到京剧中。《活着》里,葛优的形象,也是他有过农村生活,经历过那个时代,这些全是他的机遇。

我在阅读这本书,还能感受到他对电影的热爱,比如他喜欢的电影,会去反复看,记笔记,「笔记第一项是剧本的特点,第二是导演的特点,第三表演,第四演员,第五音乐。这是电影基本要素,要从这五个角度分析。」好电影不能只看一遍,要反复看,芦苇除看电影,还要尝试画一部电影的构图,这些全是笨功夫,苦功夫。

如果要说整本书里最吸引我的部分,除芦苇的剧本创作,或许是他对每部电影的看法。不得不说,芦苇的剖析直来直去,好不避讳,他说陈凯歌,创作状态在拍《霸王别姬》前后是两个人,说张艺谋,是五代导演中最注重的导演,拍完《大红灯笼高高挂》,拉着他总结了二十多条经验,是非常有前途的人。

在芦苇看来,国内的导演没有一位是天才型选手,全是经验型,找好了班子,努把力,能拍出好电影,如果没有找好,拍出来的片子,真没法看。这也是很多拍出杰作的导演会失误的原因。

《电影编剧的秘密》是本好书,芦苇和王天兵的谈话,打开了我对创作的一片新天地,书里我圈了许多他看过的书和电影,他俩谈电影,谈绘画,谈文学,天空海阔,自由浪漫,他们对莎士比亚(编剧必读)、黑泽明、纳博科夫的喜欢,实在是太对我胃口。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好书。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透过段子看世界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作为业务学习,读完《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书的内容不多,重复的内容太多。

书的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脱口秀工作介绍,第二部分是问答。两个独立分开的部分,读到后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很多内容是重合的,如果你是在没时间,读完前半部分,后面一部分不读也行。

脱口秀是一种表演,既然是表演,那就不要太当真,这是整本书,或者说脱口秀的核心。书里谈到的工作方法,管理内容,怎么写段子,是次要的,在李诞看来,如果从事脱口秀这份职业,最好的办法是当成一份工作与生活不分家的职业,不管什么时候也要思考写段子的事。

好的段子手从来不靠灵感,如果灵感来才写,那绝对不是一个脱口秀演员该有的工作方法,我很赞同,艺术创作与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小的灵感,或许是生活中的洞察。

李诞在书里说,要学脱口秀,每天起床,先写段子,写好再花时间改五遍,这或许是很好的方法,别看很多人在台上不停抛梗,台下绝对是下过苦功写和练。

写段子有没有技巧?我个人的感受是没有。李诞说,人人能说五分钟的脱口秀,八百字作文的数字,看似不多,要写好很难,并不轻松。

如果说技巧,我的感受是,创作段子,不能太真,也不能太假。真是要学会将故事包装成笑话,假是在真的基础上逻辑自洽。无论用谐音梗,还是抖包袱,上台讲脱口秀的人,故事逻辑很重要。

书里讲脱口秀技巧的少,多是工作经历,里面提到一些技巧,比如双人互改,逐字读稿,对视频不停练习,开读稿会等,大多是写作、翻译里的合和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四个字可以概括:勤能补拙。天天写,不停练笔,这也是我坚持每天写段子的原因。不要带太大的压力负担,如同书中所言,「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写起来,写不好你还写不坏吗?有了坏的,才能有好的。」

其实每天写段子,很难有写出彩的地方,我在写前,脑子里会先有个画面,知道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有了画面,人物(自己),讲故事,如果写得好,自己在心里琢磨,会发笑,画面感十足,写得不好,只能想办法做铺垫。

我常用的方法是导演希区柯克和作家欧·亨利总结的经验,丢一个错误性的方向,最后关头来一个反转,让人觉得有意思。现在我正在想办法突破自己,看能不能在告诉事情前提的过程中,将整个段子变得生动有趣。

做脱口秀演员,要幽默风趣,下苦工,确实能练出来,李诞说:「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我反而觉得,为什么不学一流,模仿一流,成为二流呢?《刻意练习》也提到,学习的最好办法是找业内顶尖高手,用一万小时定律,不停学习,写作、表演、音乐、绘画……无一不是如此。

段子的写作,方法也多,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下笔写,写完改,做不到他人满意,逗自己开心还不行吗?和黄西的书一样,李诞在书里也提到脱口秀和相声的区别:「脱口秀是现实主义(至少目前是)创作,相声很多时候(不知有多少无奈成分在)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这话太空了,还真不如黄西分析得透彻实在。

如果要说区别,除形式外,脱口秀更注重个人风格,强调人的个性独立,看《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每个人说话的节奏,方式方法,没有一个是重样的。逻辑自洽的真实性、语言动作的幽默性、独特的个人舞台风格,或许才是学脱口秀的重要原因。

不论如何,一个人怎么写段子,那他就是在如何观察世界,其余什么价值观,道德观是否正确,或许不是最重要的。福克纳曾在1956年接受《巴黎访谈》时说:「只要完成作品,他可以完全抛开道德,不惜去抢、去借、去讨、去偷……作家唯一该做的就是对艺术负责。」做一名合格的脱口秀演员也应该是这样。

《缅甸岁月》:善良可抵漫长岁月

缅甸岁月书

「假如当时我真的有志著书的话,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写什么样的书。我要写的,是自然主义风格的鸿篇巨制,以悲剧为结局,而且要有语出惊人的譬喻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还要辞藻华丽,追求文字音韵的美感。事实上,我第一部完整的小说《缅甸岁月》就是这么一本书。」

——乔治·奥威尔

《缅甸岁月》是乔治·奥威尔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以亲身经历,写成的一本书。透过小说,读者能通过想象,亲历缅甸,了解十九世纪末,英国殖民日薄西山的一段往事。

故事发生在缅甸一个名叫乔卡塔的小镇,当地名叫乔卡塔的法官正在筹划一起害人案,从这个案件,引入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的诸多纠纷。

一位名叫约翰·弗罗利的英国人,从小颠沛流离,造就了他孤僻的性格。他在缅甸,酗酒,包养情人,终日浑浑噩噩,他本以为这是余生,直到一位从法国来的英国女孩伊丽莎白来到小镇,给他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燃起了希望。

弗罗利很快坠入情网,他和伊丽莎白一起聊天、打猎,两人关系日渐亲密,但两人心中始终有一些观念不合。佛罗利对缅甸文化热爱并欣赏,伊丽莎白却认为那是粗鄙蛮横的文化。两人观念不断交锋,直到武警中尉威洛到来,伊丽莎白在舅妈的挑拨下,得知弗罗利包养情妇的事,从而投入尉洛怀抱。

尉洛是一名浪荡子,伊丽莎白苦等他求婚,谁知道等来的是不辞而别,伤心失意的她不得不再次投入弗罗利的怀抱。这原本美好的结局,由于乔卡塔的破坏,使得弗罗利名誉扫地,被迫杀掉他心爱的狗,吞枪自杀。

乔治·奥威尔的笔下,缅甸法官不是好人,为了上位,不惜做出任何错事。整本书里,他没有悔过之心,只要达成目的,用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

伊丽莎白是我不喜欢的角色,她从法国来,身无分文,为了自己内心的高贵,对缅甸的一切文化,没有正眼瞧过,更谈不上融入,弗罗利自杀身亡,她嫁给行政副长官麦克格雷格,过上养尊处优,骄横跋扈的富家太太生活。

整本书里,弗罗利是最善良的存在,他热爱阅读,接纳缅甸文化,对缅甸人抱有同情,能在乔卡塔实行计划时,为他的缅甸医生朋友提供保护,力荐他成为俱乐部会员。哪怕弗罗利脸上有胎记,也是整本书中善良的人。唯一遗憾的是,他爱上了一个不理解他,追求名利的女人,从而导致自己声败名裂。

乔治·奥威尔没有给弗罗利留下美好的结局,他对弗罗利的描写,对这段故事的描写,帮助他认清自己以后的路。多年后,他在杂文《我为何写作》回忆这段往事写道:「我先是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上挣扎了五年(在缅甸担任英国皇家警察),然后我经历了贫穷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这让我更加痛恨权威,也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劳动人民的存在,而缅甸的工作让我了解到帝国主义的本质,但这些经历并不足以让我树立明确的政治方向。」从此,乔治·奥威尔所写的作品,始终在为底层人民说话。

如果说有什么比爱情、自由更宝贝的东西,那或许是在经历一切磨难之后,一个人内心所保有的善良了。

注:

本文写于 2022 年 08 月 20 日

修改于 2022 年 03 月 30 日

《刻意练习》: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是本畅销书,读完第一章,才明白书在讲脑科学。

这本书由一位心理学家和一位科学家合著,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证明一个人通过走出舒适区的练习,能达到顶尖高手的水平,我读完才明白,书的重点是「刻意」,而非练习。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每个人只要花费时间和训练,通过一种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练习,都能成为行业领域里的佼佼者。它和传统练习所不同的是,人在经过一定练习,需要进入更高阶的状态,脱离原来的练习方法,寻求更容易让人突破的方式,一层层进步。打个比方,通过刻意练习,能让流水线工人升级到技术工人,前者所做的工作简单反复,后者需要不断学习,逐步提升。

书里有许多破解天才少年的案例,通过深入研究,多数少年在童年时,无意间获取刻意练习的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适当引导,孩子自然会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我从天才少年的案例中,获得最大的启发是,优秀的老师会让孩子少走弯路。前段时间看王楠和孩子对练乒乓球,世界冠军亲自给孩子当教练,自然会让她胜过常人,如同书中所言:

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也就是说,在那一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杰出的从业者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使他们与其他刚刚进入该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明显地区分开来。

其次,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学生提高他的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一个人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找到行业内的杰出人物,天才少年要么有优秀的教师培养,要么会自己去寻找优秀的老师指导,杰出人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能帮助人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改进他们的训练方法。「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和大多数学习类的书不同,《刻意练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以「积跬步,至千里」的方法进行训练,最终才能达到长期训练的目标。

这是一本很系统的脑科学书,但不知道在制造、贩卖焦虑的时代,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刻意练习。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有感

网上有两本很火的苏东坡传记,一本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本是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每次讨论传记,会有不少人说他写的不好,又或是翻译糟糕,胡乱引用等等。

林语堂是国学大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如果翻译很糟,有多糟,我目前没有看见中英文对比,不知道是不是人云亦云,退一步讲,翻译再糟糕,有没有林语堂一半的功力?如果有,也值得一读。

林语堂是 1895 年出生,李一冰是 1912 年,两位作家不是同时代人,手里掌握的史料也不同,后者肯定比前者多,毋庸置疑。这好比现代人读司马迁写的《史记》,从三皇五帝开始就错漏百出,能否定司马迁的地位吗?脱离时代进行否认,我不赞同。

此外,林语堂是苏东坡的粉丝,文笔极佳,对苏东坡的偏爱是自然的,历史上也不是没人做过这事。司马迁就将项羽列在《史记·本纪》中,也是对他的偏爱。

无论如何讨论,我反而觉得以上不是关键,我不是史学家,不是非要弄清楚对错,读《苏东坡传》,我只想透一看他的魅力。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我影响很大,他曾在书里写苏东坡学古文的方法:「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是用这种方法。」不难看出,苏东坡幼年学文,下过苦功,学古文走不得捷径,一代文豪如此用功,相比中学课本上那点知识,真算不得什么。

对于文笔的要求,书中也有记录:「……他父亲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以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我不喜欢读矫揉造作,故意堆砌词句的书,正是受到这段内容的启发,「浅白易明,高雅简洁」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如果实在达不到,那先从不用感叹号做起。

苏东坡机遇不佳,一生颠沛,但他心胸旷达,交游甚广,无论名妓、高僧、诗人等,都愿结交,落魄时,不改其乐,失意时,能自我舒解,伤心时,乐天自在……我以前读苏东坡的诗词,只觉他生活悠哉,了解过写作背景,才知道那全是郁郁之作。他的诗词能流传千古,不是对境遇一味抱怨,反而将自己的内心藏得很深。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有太多我喜欢的段落,如果要选取其中一段,无疑是苏东坡成立救儿会的事:

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向富人捐钱,请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一个旷达、潇洒、豪迈、慈心、善意的苏东坡,谁能不爱?这些全是我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收获。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读后感

读完《学好数学并不难:代数篇》,我继续第二本《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相比第一本,《几何》有些难。这也不能怪作者,几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远比代数复杂,后面有些不明白,如果实在不明白,也不用前行读,精华篇章是前几章,尤其是讲几何学由来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学几何,几何的意思却不明白,反而这本书很清晰明了说清楚几何的定义:不用数字计算。

没有数字,只能靠点、线、面等进行计算,日常生活中,比如丈量土地,确定尺寸等,用的全部是几何学知识,这是最公平的丈量方式。

读完最大的感触是:没想到以前学的一些公式定理来源《几何原本》一书,正是有了它,才有以后几何学的发展。

作者对比了《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前本书没有给定义做分类,后一本做了分类。别小看这么一个分类,没有分类,意味着,书里有几百条公式定理,需要熟练掌握,才能巧妙运用。

这就是几何学难学,复杂的地方,不能归类,只能不断运用,学会触类旁通,才能将几何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几何的变化无穷无尽,《几何原本》高出《九章算术》的原因。

我记得读书那些年,数学课本做过分类,这犯了几何学的大忌。不过这也不能怪教科书,总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把《几何原本》里的知识全部学一遍吧。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学不明白数学,学不懂,而是在教学方法上出了问题,通过错误的方式教孩子,自然会得到错误的结论,这是几何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今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两本书读完,我对数学有了些亲切感,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充满无穷未知的奥秘。最重要的是,数学是最接近真理的学科。一道题,如果会解,按照步骤写完,对的始终是对的,错的怎么也骗不了人。

突然有点后悔学生时代没有学好数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学科比数学更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