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孤岛

书桌

五一节来临前几天,我在网上分批次购买了一些纸箱,准备在节日期间整理房间里的书,为搬家做准备。

我的房间塞满了书,借用我妈的话说,以前姥姥当医生,喜欢买整箱整箱的药放家里,现在我买整堆整堆的书。她看见我的书很多没有拆封,会觉得这是浪费,「如果不买书,完全能在重庆首付一套房。」

想来也是,我试着做了个估算,如果我每年存三万元,工作这些年,哪怕按照如今重庆的房价,真能首付一套房。别看一个月存两三千块钱并不怎样,积少成多,省吃俭用,买房对我来说,确实不是件难事。

我个人的生活消费很低,除了买书,日常几乎没什么开销。或许在别人看来,书似乎并不贵,如果每个月保持买书的状态,再加上读书日、618、双十二这些节日,一年下来,这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开销。我不停买书,花掉了工作赚来的绝大多数钱。

我自然会有贫穷的念头,年龄增长,也会担心老了犯病没钱治疗,只是买书这事儿,形成习惯,反而难戒。买书,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我没有买房,却获得了许多精神的快乐,我在租所里建立了一座精神孤岛,每当我心情烦闷,上班疲乏,焦虑不堪,躲进书堆,会获得无穷的乐趣。阅读还使我成为更好的人,我也在不停反思己过,修正自己的观念与言行。

如果要说买书有什么不快,或许是房间里的书越来越多,我读书的速度有减无增,出版商出书的速度之快,我哪怕用一百辈子,也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这个假期我在家里整理书,把原本堆积的书放进纸箱,每次要花将近两个小时,往常我很讨厌做家务,可整理书却不觉得累,看着自己一本本买回来的书很亲切,时不时在书堆里找到一两本绝版的书,发现一些藏着的签名书,再看看每本书的价钱,对比旧书网的售价,有种赚到了的愉悦感。我始终觉得书不会白买,花出去的钱,迟早会通过另一种方式赚回来,我获得的,又岂止是一本书而已?

整理书的过程中,我妈问我,买这么多书,怎么不叫人来参观。我说,千万不要来,家里的书太乱了。她又问我,这么乱怎么睡得着?我说,乱归乱,每天看着这些书,我睡得比谁都安稳,这是我的精神孤岛。

或许我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内心的丰腴,又有几人能比呢?买书,读书,真是人生的两大乐事。

夜读古诗文有感

我上学那些年,很不喜欢读古诗文,老师会要求背完古诗文才允许回家。更令我头疼的是文章后面的解析,总觉得古人写文章,哪儿有这么多需要表达的意思呢?从上月起,心血来潮,我每天睡觉前会读一些古诗文, 近日才慢慢明白,那些所有关于风花雪月的句子里,实则有许多的大悲大苦。

我以前很喜欢古人骑马仗剑走天涯的句子,读来豪情壮志,热血冲头。等我看多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影片,不免悲痛,当一个人真正奔赴战场,明知是一去不归的路,在生死之际即将来临前,又有什么值得豪情的呢?这些诗句,或许是他们保家卫国不得已的职责,又或是在死亡来临之际,给自己一个潇洒的理由,至少不让后人知道,一个人在死亡来临前有多么的恐惧。谁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令人敬仰的美名呢?这些关于战争的诗句,兴许不是壮志豪情,而是一种反战的悲悯。

古人写诗文,喜欢寄情于花鸟山水。我以前走马观花,自觉诗句漂亮,读来令人向往。现在细看那些诗句,方才明白,诗文背后的人,或被贬,或流放,或生离死别……人生悲欢离合,常在一瞬之间。他们在人生遭难之际,一反常态,没有大书特书自己的悲苦,反而用一种难以言说的心境,寄情于花鸟山水。

一个人在人生的逆旅之中,难免遭遇困境,很多人面对境遇,会选择出游。苏轼曾经过屈原庙,写过一篇《屈原赋》,这篇赋读来慷慨激昂。我去查背景资料,苏轼这篇赋写于父亲去世,两兄弟送父亲之柩回乡途中,可见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苏轼才气横溢,常不得志,一直遭贬,四处飘零。他的笔却流露出一派天真,许多的诗文是在仕途失意、妻子离别、兄弟诀别、贫困交迫时所作,这时的悲凉心境有多少人能明白呢?苏轼写的诗文,如果不去查一查他生平之际遇,很难体会。

我常听人称颂古诗文,从遣词造句方面去解析,我不知道这有没有问题,但我更愿意相信,好的诗文,或许是它将一个人的感情藏得深。旁人看见秀美风景,壮丽山河会为之心旷神怡,只有少数看见内心悲苦,明白人生艰难,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人生多悲苦,周遭境遇不如意之时,读读古诗文,遥望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依旧释放豪情,寄情山水的人,他们才是值得结交一辈子的好朋友。

2021 年 4 月影视书: 当我在 4 月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

四月一日

愚人节,想起张国荣,风不停吹,天不断飘雨,泪如雨下。趁天气好出门跑步,边跑边想,我想到张国荣演的《阿飞正传》,里面有句台词是「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张国荣唱的歌好不好,我不清楚,但他演的电影是真的好。他让愚人节多了一种寓意,属于一部分人共同的回忆。他在世界的这一边下了地,却在世界另一边一直的飞呀飞。

四月二日

很久没跑沙滨路。出门下坡,磁器口这段路修变了样,曲折坎坷,从密集的人群中穿过,来到熟悉的江边。

天还没黑尽,桥下的水已枯涸,跑过轻轨穿过的那座桥,有蓝色红色的灯光,不知道是何时美化,亦或是有其他作用。

刘老师前几天问我跑到过石门大桥没有。我说,这不是一顿饭的功夫。确实,跑完身体还没发热,天还没黑尽,我跑到桥下,又往回跑,直到天黑尽。

四月五日

白天停水,忙完事,喉咙冒烟,脑子里出现砂之女解绑后狂喝水的画面,起床开水龙头,水来了,匆忙喝完,看看时间,十点过。想到这两天遇见的糟心事,还是决定出门跑跑步,享受片刻聊胜于无的安慰。

四月七日

昨天开始倒时差,今天脑子发昏,出门跑步,身体各种不舒服,我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很多事情今天做不完,不用勉强非要做完,可以明天再做,一些事如果积累太多,那分段去完成,今天做点,明天做点,慢慢去做完,只要所有的事还记录在 atimelogger 里,那迟早要去完成。不用逼自己太紧,一点点的来。

四月八日

又有几天没有练俯卧撑。每次双手撑地的瞬间,我会不绝想起起初跑步的那些日子,似乎也是「三天跑步两天休息」般运动。我是很容易放弃一件事的人,只不过在一些事情花的时间较久,身边人会看起来觉得我坚持的很好。其实按照月来计算,一百公里一个月,不过是许多跑者十天的量,哪怕是每周跑三次,那也算不得有多坚持,无非是闲着没事干,出来溜溜罢了。

四月十日

网上买了条神奇的裤子,早上穿松垮垮,吃完午饭开始缩小,午睡醒来勒肚子,下班回家 ,肚子已有条勒痕,赶紧出门跑两圈,回来一穿,裤子又变得松垮垮。昨天晚上没有跑步,今天穿着浑身难受。我就这样松紧,松紧,不断和这条裤子作斗争。

四月十二日

今天中午用 20 毫升水,60 毫升可乐和 50 毫升醋兑了一杯饮料,据说喝着有蜂蜜的味道。我喝完一小口,小朱问我有什么感觉。我说,像是一股酱油味。下班回家,我家的猫闻着我身上的味道,躲得远远的。我闻闻衣服,发现酱油味由内扩散了出来,赶紧换上衣服出门跑两圈。

这一跑不得了,两圈之后整个操场像是一个巨型的酱缸。我边跑边听见两人的对话,一位说:「有没有觉得今天晚上的操场汗臭味特别地浓郁?」身边的那位说:「估计是哪个人的狐臭味吧。」我没敢继续听,大脚一迈,离他们远远的。

四月十三日

办公室里的 C 小姐开始她第 N 次减肥计划。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和 L 先生打赌十块钱,二十一天不间断跑步。

今天是她减肥的第三天,不知是不是我感觉出了问题,从上班起,她对我莫名好,有点向我暗送秋波的意思。

下班后,她发了条消息给我,问我能不能登陆她的账号跑五公里。我这才知道为什么她不停向我示好。我回她,没问题。

到家后,我换上装备飞奔到操场。跑完后截图给她。隔了一会儿,她发消息问我是不是被狗撵了。我说,没有。她说,我走一公里要花十分钟的人,五公里能跑进半小时吗?

得,跑太快还是我的错了。哎,我再走五公里回家吧。

四月十四日

跑步时想起电影《生活多美好》,片中的哥哥有着走出小镇的梦想,却在生活中不停选择留在小镇,以至走投无路跳河自杀,最后得到天使的救助,重新回顾往事,得到了幸福。

看完电影,始终觉得帮助别人是不理智的行为,今天明白了,帮助人之所以会让自己变得困难,那是因为一个人在分享自己的幸运,从而使人免遭灾难。这是一种无需回报的付出,但坚持到最后,始终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幸福。喜剧的力量是悲剧,悲剧的结局是爱。

四月十六日

昨天早上醒来,喉咙剧痛,第一反应是扁桃体发炎,洗漱完出门找医生,上班路上三家诊所没有开门,一路狂奔到学校,终于找到一家八点开门的诊所,拿完药赶紧去学校吃,下午喉咙开始消肿。

谁曾想 C 小姐到了下午开始打喷嚏,流鼻涕,不停抱怨说我传染给她的。我心想,既然我的病这么厉害,那必须给办公室每个人传染一遍,我忍着喉咙痛不停和同事聊天。

一夜过去,今天 C 小姐座位空荡荡,其他同事没事儿人似的,看来她的感冒和我无关,我是喉咙痛,她是流鼻涕,互无关联。不过为什么我今天晚上跑步不停流鼻涕呢?明天要找她好好理论一番。

四月二十一

将近一周的感冒进入尾声,这还是我跑步这么多年第一次病这么久,每天像是吃了十香软筋散,走路打偏偏。

生病这几天,我同事们可开心了,问我还跑步吗?我只能用精神胜利法回击,我跑步多年生一次长病,他们一年生几次长病,这些家伙,连病字的八种写法也不知道,还来嘲笑我?看,哪怕我现在是只病猫,在操场上依旧跑得欢。

四月二十六

自跑步起,最久的一次感冒好了。这几天一直病怏怏,想到每天晚上不能跑步便浑身难受。为了不使自己堕落下去,我翻出周星驰的《功夫》看了一遍,看完又翻出《九品芝麻官》看,原本的喜剧看出了悲剧的色彩,那些底层的小人物,谁不是挨过上层人士的毒打成长起来的呢?那被贪官错判的案子,又有什么值得令人开心的呢?周星驰是喜剧大师,他知道生活已经很惨了,为此将苦兮兮的生活包装成了喜剧,唯有如此,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才能流传下来。

四月二十七

作为一名吊儿郎当的跑者,为什么我会感冒?为此我去查了些资料。严格来说,感冒一词追根溯源是古人所造,多数人受了冷,会冷发寒,这是感冷而引起的症状。严格来说这病该叫「感寒」,不过有人误写,慢慢流传,感冒被人记下来了。

其实感冒和寒冷没什么关系,国外有医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在没有病毒的环境中,一个人冻得瑟瑟发抖也不会感冒,只有遇到病毒入侵才会感冒,而这病毒是冠状病毒,想想新冠,便知道为什么患了病毒性感冒会这么严重了。

感冒是会传染的,我猜测,跑步之后,会发冷,加上常在人多的操场跑步,此时免疫会下降,遇到病毒趁虚而入,不免感冒。还是老祖宗说得好,没事少去凑热闹。

四月二十八日

近一周没跑步,这几日感觉全无,找不到跑步的隐感,整个呼吸、节奏,全是乱的,速度也提不上来,非常糟糕的状态。这些也就算了,可恶的是,往常有人超我,只要一提速,分分钟甩那人好几圈,现在别人说超就超,我正准备提速,脚下无力,只能眼巴巴看别人越跑越远,可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四月三十日

掐点完成本月一百公里任务,天一热,整个人在操场开始发烫,春天凉爽的风吹过去,夏天的挑战来了,一年又一年,季节没变,我却有了改变。

附:4 月书单和影片广告

秒赞:奥美文案女王林桂枝20年创作技巧与心法 李诞 东东枪力荐

作者:林桂枝当当

读完林桂芝的《秒赞》,看整本书完全处在一种不敢相信的状态。看到书后面的一段话忽然明白了:书中的观点并非全为我个人所创,特此感谢快手、抖音、B站的各位UP主,淘宝、京东及其他电商平台无数的卖家和买家的启发……

我第一次得知林桂芝,还是她写出了“别说你爬过山 只有早高峰”这句文案,后面去看了才知道,那只是她给 MINIi系列创作的文案中的一张,后来去听了她讲的喜马拉雅音频课,她谈自己如何看一个品牌,讲了一个国外著名的品牌。我才知道,文案这活儿,不是写文案,而是对一个品牌的全局观。

既然这本书是《秒赞》,还结合了这么多人的启发,倒真算不得她的创作,只能说通过吸取不同人创作经验,从而合力写出这么一本书。任何文案如果按照这本书,或许也能提出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但关于方法论的底层,还是一个人对品牌的认识,人生的阅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这些才是创作文案的活力源泉。

我不是一个好文案,至今也没写出多出彩的文案,但这本书我很不满意,至少不应该是一位给 MINI 写文案拿得出手的作品。广告

历史的温度5 :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普通版)

作者:张玮当当

这系列书的最后一本,读完仿佛不知道要说什么。看了这么多人物和故事,对历史变得越发迷惘。人类到底要何去何从?历史的尽头是什么?历史是由什么所决定的?有时候一些小事,仿佛会酝酿无穷的力量,一些小人物,能撬动历史发展的进程。历史还在进行,我们现在正在历史之中,历史到底是什么温度,或许每个人各有回答。广告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作者:[日]石川啄木京东

第二次读石川啄木,慢慢有些明白,这本书的装帧很好,排版干净舒服,纸张也轻,拿在手机翻起来很舒服,更何况还是中日双语,以后要有机会学日语就好了。广告

《伟大的电影》

作者:(美)罗杰.伊伯特当当

将近三年时间读完这本书,为什么会读这么久,有必要说说。刚开始我只是看影评,看了几页发现对电影太不了解了。为此开始看电影,看一部电影,写一部观后感,写完再看这本书的影评。如此断续,三年的阅读观影之旅于今晚结束。在这三年里不说自己对电影有多了解,至少有些明白书里的电影为何伟大。透过作者的角度去看,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自己未曾看过的电影,它们像一座座雄伟的高山,爬完一座又一座。在电影诞生到现在的百年时光里,已经诞生太多杰作,我多么有幸能看见这些影片,它们在时光的流逝中经过了考验,作者反复看了几十遍,拉了无数次的片才挑选出来。因为这本书,我慢慢学会看电影,又因为这本书,我对写影评不再害怕。人生能有此书陪伴,何其美妙。广告

历史的温度4 馒头大师张玮作品 中信出版社

作者:张玮京东

喜欢执念这个部分,在这个部分里面,会发现人类在做伟大的事,去最深的海底,看最远的星空,甚至希望创造一个世界。相比现在,我们对世界脚步的探索,除了火星和宇宙,已经失去太多的色彩。二战后那时代每个国家不断赶超,迅速迈进,真是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可惜那个时代已经失去,留下来的人在前人的脚步声中变得越发局促,如同前几天一则,报道俄罗斯的一名宇航员写给未来人的信,上面的寄语是:你们现在已经到火星了吧。谁知道我们的火星之旅才刚刚开始呢?广告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

作者:陈黎 张芬龄当当

不懂日文,太难体会俳句的美妙,加之这本书里很多译注,读来磕磕巴巴,有些扫兴。有好多首的俳句蕴含我国的诗词,看来俳句的源头还是在我国。日本人的雅文化也独特,尤其是文字里许多含蓄的美,读来实在是有意思,只可惜我们现在的文化缺失了这一份美。

如果不是透过历史来看,当年的这部电影其制作之华丽,真是不敢想象。看电影的角色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男主角那绿色的丝袜上,那些打斗似乎也很好笑,连血也没有看见,最大的敌人就这么死去,而罗宾汉拿着已经弯曲的剑去救公主。我可以找出许多这部电影在打斗甚至转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看看拍摄时间,对于如此作品,只能给予原谅。正是有了全新的探索,以后的电影才有更多改进的空间,这是我对《罗宾汉历险记》的一点看法。

重温《十二怒汉》,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人性的光辉始终在那间小房间之中闪耀。一群人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辩论,从有罪到无罪,坚持无罪的那个人胜利了,勇于承认无罪的人胜利了。谁不愿意相信这个制度下的公平与正义呢?这才是真正的法律,这才是真正的公民自由。

重新演绎神话,目前看过很精良的制作,故事稍微有点儿瑕疵,总觉得低龄化严重,可以看着玩儿。

很好看的三角恋故事,厉害的是故事有头有尾,剧情跌宕起伏,哪怕是最后在庭审阶段,也有一段故作悬念的问答,现在像这样照顾首位呼应的故事技巧已经很难看见了。

电影院看完第二部,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善良与美丽,所以值得为他战斗。山姆的形象变得高大了。甘道夫变成了救赎主。

年轻时看《九品芝麻官》当成一部喜剧,换成粤语再看一遍,这分明是悲剧。周星驰将悲剧隐藏起来,反而用喜剧的方式去演绎,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很奇怪的电影,一开始以为是拍女人喝醉了酒,看到后面发现女的有精神病,再往后看,发现丈夫动不动就发怒,不会好好说话,或许他也应该去看病。结尾莫名不对劲,刚开始大吵大闹,到最后夫妻回归平常生活,送孩子去睡觉,收拾房间,仿佛一切的混乱没有发生。故事结束时,妻子问丈夫,爱不爱她。丈夫犹豫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她俩是一起生活,还是因爱而在一起生活。这电影里演员的演技真是绝,看起来真像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怎么能演出这么好,毫无痕迹。

一晃二十年,重映万岁。

图片

前面看还挺好,后面驾驭不住,崩了,连故事的时间线也很乱,到了最后,连「代表月亮消灭你」也来了,看得我冒鸡皮疙瘩。高开低走,通过小说来隐喻现实原本挺好的想法,可玩儿到这结局,真的很无语。

开放式结局,两个贫苦少年和棒球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马虎在美国学唱国歌,才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会唱这首歌。看完总觉得我们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少很多,庆幸有这么一群人执着地通过运动的方式,改变大山深处贫穷少年人的命运。哪怕是生活再艰苦,有这么一群人在努力,这个社会也是值得的。我只觉得善良的人活的太累,只愿他们在改变下一代和自己梦想的路上快乐前行。

看到最后一集,发现故事进行了一半。我不是很喜欢这部动漫,主要是打完一架,开始讲故事,打完,又开始讲。刚热血完没多久,心凉了一半,实在是不舒服。其它几季战斗场面多也就忍了,这季太拖沓了,没有耐心,看着累,我一直觉得这是部爽片,现在看完,觉得没意思透了。 

因为昨天直播放这部电影,收回了直播功能。才知道原来现在的电影已经不能露点,回想当年《泰坦尼克号》一刀未剪,那是多美好的一个时代。看这部电影,有好几个镜头看见了深山大道摄影的风格,单是摄影已经是很高水准的片子了。故事构建了一个封闭的沙环境,生物学家来考察生物,被蛮荒的村民丢在了一女人住的房子里,逃不出去,只有无尽的绝望,在原始欲望的呼唤下,变得驯良,这就是生活,是罗杰·伊波特说的,我们不能逃出沙坑,却总希望能将它变好,哪怕小的安慰也聊胜于无。看看昆虫学家,从捉虫子到希望去看看海,最后到捕捉乌鸦,看完这部电影,所有的一切也就明白了。

又是一部烧脑的电影,影片里有许多天使,故事展现了两位,一位为了心爱的女人,成为了人。现在要我具体谈谈,恐怕我的描述能力过于贫乏,我看到一个多小时才来了兴趣,然而这却是影史上的杰作。

秒赞:不满意,不买账

读完林桂芝的《秒赞》,看整本书完全处在一种不敢相信的状态。看到书后面的一段话忽然明白了:书中的观点并非全为我个人所创,特此感谢快手、抖音、B站的各位UP主,淘宝、京东及其他电商平台无数的卖家和买家的启发……

我第一次得知林桂芝,还是她写出了“别说你爬过山 只有早高峰”这句文案,后面去看了才知道,那只是她给 MINIi系列创作的文案中的一张,后来去听了她讲的喜马拉雅音频课,她谈自己如何看一个品牌,讲了一个国外著名的品牌。我才知道,文案这活儿,不是写文案,而是对一个品牌的全局观。

既然这本书是《秒赞》,还结合了这么多人的启发,倒真算不得她的创作,只能说通过吸取不同人创作经验,从而合力写出这么一本书。任何文案如果按照这本书,或许也能提出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但关于方法论的底层,还是一个人对品牌的认识,人生的阅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这些才是创作文案的活力源泉。

我不是一个好文案,至今也没写出多出彩的文案,但这本书我很不满意,至少不应该是一位给 MINI 写文案拿得出手的作品。

2021 年 3 月影视书 | 当我在 3 月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

三月一日

九点出门,操场开始热闹起来。开学了,学生们在操场或跑或走,我不能像往常随心所欲,要时不时避开人群,脑子无法彻底放空,速度一时半会儿也提不起来,只能慢悠悠晃荡。

今天开始准备四月报考的事,得知我唯一需要考计算的科目做了更换,心情大好,连身边的跑者超过我也不怎么在意了。

三月二日

昨天十公里用了一个小时,今天五十八分钟,久了不跑,速度骤降。跑步时和一位穿橘色短袖的大叔比赛,时而我在前,时而他超越。我一直很佩服跑第一的人,前面没有任何目标,只能暗暗和自己较劲,内心不强大是不可能的,跑第二要轻松许多,看着目标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甚至还可以借助第一名挡风,节省不少体力。我起初练速度,就是在操场上找目标,一个个的超越,每天超越一点点,经年累月自然会超过很多人。

三月三日

跑步时遇到一位喘着粗气硬跑的人,跑姿混乱,步伐沉重,不像是在跑步,反而是在受罪。他的白色外衣系在腰间,绕着操场内圈不停转悠,我跑到最后一公里,也绕进内圈,听他大口大口喘气,真想问他为什么连准备也不做就开始跑,这简直是活受罪。

三月七日

三天没跑步,浑身不舒服,今天发誓无论狂风暴雨也要出来跑。午睡醒来天已晴,穿上跑鞋出门,天大亮,跑完天已黑。

看新闻,两会召开,江苏一高级中学校长谈教育,提到两点:运动和读书。他用很长篇幅描述自己如何要求全校学生加强运动,读书略微带过。我听完不觉想起毛教员,青年时期毛教员酷爱运动,风雨无阻,甚至自己自创了一套锻炼方法,毕业时的论文也是谈体育的重要性。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年轻时的这副好身体,能帮助他过雪山,穿草地,游长江。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这并不是句空话。

三月九日

状态来了。跑了一公里,神采奕奕,按照以往的跑步经验,三五公里是热身,这时我脑袋有点儿沉,只能勉力向前。今天跑完一公里,整个人异常兴奋,第二公里试着加速,心情大好,赶紧按照这种感觉往前跑,生怕遗失了兴奋感。我听耳边沉重的喘气声,心里对那些还在寻找兴奋点的初跑者们说,祝你们好运。

三月十一日

休息一天,今天出来找不到状态,边跑边想,随便溜五公里回家,跑着跑着,遇到两位速度还不错的同学,跟了上去,我跑外圈,他俩跑内圈,就这么来来回回,跑到最后有一位说,最后一圈冲了,我也加快脚步跟了上去,跑完十分舒畅。这才是跑步应有感觉呀。

三月十四

最近身体各种不适,浑身发软,到操场跑步脚不给力,不知道是哪儿出了问题,想来气温逐渐升高,到了一个过渡的季节,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这周跑了三次,运动量不足,下周要努力了。

三月十五

朋友圈里黄沙漫天,重庆天空一片明净,原本准备拍一拍明亮的天空发圈,念头一起又放下,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没必要再添点怨愤。今天开始正式进入短袖时间,晚上跑步浑身发热,我柜子里的 T 恤终于可以见到明亮的阳光了。

三月十六

下雨天,操场路面湿滑,跑起来小心翼翼,不想弄脏鞋子,看见水洼有意避开,跑到后面又觉得没劲儿,也不管深浅,继续向前,踩着橡胶跑道,脚底像是抹了油,一着地便不舒服,哪怕阵阵凉风吹过,依旧毫无兴奋感。

三月十八日

这两日在忙于倒腾网站,眼看成功,又失败,昨天躺床上思索半天,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天找上不断提交工单,来来回回,终于成功。期间经历种种困难,好几次想找小莫帮忙,还是决定自己动手。晚上出门跑步,不觉心情大好,边跑边想,这种有阻力点的工作做起来才有劲儿,这才是我希望做的事,没有白白忙碌,不会抱有遗憾。

三月十九

昨天跑完开始做俯卧撑,今天再增加了平板支撑,这些肢体训练对我来说似乎很难习惯,往往跑完步,随意在操场溜达一会儿就回去了,不知道这次会坚持多久,但愿能养成一种习惯吧。

三月二十二

昨天吃太多,浑身不舒服,今天称重,又长了几两肉。减肥这事儿,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摄入和排除的加减法,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无非看谁能挺到最后。在一个随处充满美食的城市,这道算术题变得格外艰难。今天趁天气凉爽,赶紧出来溜两圈,消消脂,减减压。

三月二十三

今天和同事聊天,谈起称呼,在重庆,有大人带孩子上街,一般的称呼是:幺儿,到了一定年纪会称呼帅哥或美女。偶尔还会听到养狗的人喊幺儿。

在成都,大人带男娃儿上街,会称呼少爷或公子,带女娃上街,一般会称呼千金,养宠物的会称呼幺儿。

很多人讨论重庆和成都有什么不同,从语言用法上来看,确实有很多人不同的地方,神奇的是没有人会聊这个话题。语言多奇妙呀,它就像一座城市的街道名,往往一个称呼便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底蕴。不信,你把浣花溪路改为成都一路,好好体会体会。

三月二十四

昨天写完方言称呼的不同,忽然想起人生第一次出差去郑州的情形,我刚下飞机,看地图,发现郑州附近的城市有洛阳和邯郸,看见洛阳就想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邯郸自然会想到成语「邯郸学步」。这时才发现,小时候学过的成语,背过的诗句,会在脑海里自然浮现,纵然我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但心里却是火热的。

我知道,遥远的古代曾经有人给它们赋予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而我又极其幸运的获得过召唤。为什么人这一生要读点诗歌,学点成语,看些词句,因为人的灵魂会在某一刻和一些空间连接,这就是所谓的平行宇宙吧。

三月二十七

一放假,人变得极其懒惰,早上七点半起床,赶去学驾校,中午返回睡觉,睡完起床吃饭,回来继续睡,白天就这么过去了。

天黑出来跑步,心里想,如果不是每天有些必须要做的事,当条咸鱼还挺好的,唯一的遗憾是,睡太久会头痛。这辈子估计怎么过都不可能舒舒服服了。

三月二十八

适合跑步,适合睡懒觉的天气,每天从屋里挣扎着出来,一开始是后悔的,跑两圈,神清气爽,这种感觉像是一场拉锯战,不停上演。

气温升高,跑几圈,眼镜不停从鼻梁滑落,以前戴了防滑套,还没有如此强烈的感觉,丢掉以后,不停扶镜框,跑到最后两公里,索性取下眼镜,一片模糊地向前,今晚月圆,取掉眼镜,眼前瞬间出现无数个圆月。

附:3 月书单和影片

《历史的温度3》

读完第三本,再看发现套路慢慢,作者的写作方式已经固定,可是我到底是读了还是没有读?连我自己都模糊了。我知道,读梵高的死亡,不如去读他的日记;了解中美朝鲜战争,不如去看看当时的时代格局;看看山本五十六的死亡,不妨在现实生活中拒绝做赌徒……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读过历史的人终究会忘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育,不停踏入同一条河流。多读史使人明智,可惜很多人已经不会翻开历史,也不会觉得这些事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很悲哀。

《历史的温度2》

相比第一本,这本整个看下来,爱国之心太明显了。如果说第一本掺杂了许多其他情感,这本已经赤裸裸地凸显出一些很正确的导向,只能说,不客观,不中立,不喜欢。

《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书

因为考试才读的书,翻了翻,觉得特没有意思,我只希望考六十分,还是决定刷题吧。佩服那些愿意花时间在这本书上的人。

《程序化广告 个性化精准投放实用手册》

大致看了看,这本书不适合我。不了解程序化广告的可以读读,很多还是要上手学习才行,尤其是后面的内容,能做好一名竞价不容易,原本想买纸质书的,得,看来不用买了。

《历史的温度》

抽时间读完,还是觉得历史挺有趣的,其实一件事要写清楚,一篇文章是不够的,许多事情正说反说,或许有很多原因让作者占了一个角度,读起来有些茫然,历史真是这样?不,这只是历史的非常小的一个角落。

《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

睡前读物,读完书,我家的猫也安静了。

金刚大战哥斯拉

这电影还真得去电影院看,屏幕大,音箱效果好,特有劲儿。

电影侍神令

太难看了,实在是耐着性子看完的,相比之下,《晴雅集》还是要好些。

送你一朵小红花

故事太拖沓了,讲太多,全是些琐碎的小事,无法撑起这么长时间,砍到一个半小时,单讲一个人的故事或许会好些。易烊千玺的表演和刘浩存一比,高下立判,第一次发现女演员在带着男演员走。小红花的寓意也没什么变化,有些镜头和台词,存在可以模仿,痕迹太重了。不说了,说多了估计又有人要说我挑刺儿。

电影绿野仙踪

1939 年这部电影上映,现在回看,无论是精美程度还是讲故事的能力,依旧令人惊叹。童话故事有许多的隐喻,小时候看不懂,长大了看才慢慢明白。女孩遇见的稻草人,她俩的对话中,女孩问说稻草人没有脑子怎么会说话。稻草人说,有脑子的人也不一定会说话。再遇到铁皮人,他要去寻找心,其实在有心的人未必有心。到了狮子,他没有勇气,然而在帮助女孩的过程中,有了足够的勇气。智慧,善良和勇气,帮助女孩找到了回家的路,指引她到达温暖的地方。

电影日落黄沙

没有哪个男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完全纯粹的友情到最后一刻凸显了出来。这部电影放现在估计那几个摸女人胸部的片段不会出现,可问问自己,身为男人谁不会喜欢这样热血的片子呢?盗有盗义,为兄弟甚至愿意献出生命。影片最难处理的部分是结尾,一般的导演会在枪战片那部分结尾,留下一个悬念,优秀的导演会利用这个片段继续推动情节。生生不息,西部的牛仔又有新鲜的血液加入,新的英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日落黄昏,晚霞最美,黄沙漫天,西部有人。

电影阿凡达

十一年前的 3D 巨制,自从这以后,一部电影要是没有 3D 电影就算不得好电影。重温经典,也是第一次在电影院观影,才发现当年的特效放现在依旧会令人震撼,真实地让我相信有潘多拉这么一个星球,故事放在现在已经经得起考验。不过我发现导演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作为人类,他让坐在屏幕前的人同情一群外来生物,而这同情却利用了一个间谍似的人物,仿佛我们应该为这事感到羞耻。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他遮盖了我们看同类被打败的心情,反而理所当然的认为无论是谁,无论在何处,侵占他人家园的战争是不义的。

电影拆弹专家2

片子各种反转,最后刘德华还是当了英雄,其实很多地方可以再反转的,比如有一个劫匪没死,直接在控制中心杀了女主,制造意外,刘德华从水底逃出,露出一个邪恶的笑,制造他是大卫的错觉,续接第三部,这样更有意思。片子太顺了,看着没劲儿,只能看场面戏。

2021 年 1 月影视书总结 | 从坚持到习惯

我前几年跑步,一直是在坚持,时不时会有状态特别糟糕的时候,尤其是去年,好几次想放弃,可想到每个月还有一百公里在等我,又咬牙像个傻子一样将这一百公里清零。

到了年底,身体慢慢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如果我哪一天不出门跑步,第二天身体会异常难受,我试过几次,只要不跑,第二天会精神萎靡。我以前一直是坚持跑步,今年是身体驱动我去跑,哪怕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要出去溜几圈。

有趣的是,哪怕我特别喜欢,每次出门脑子里还会叫我呆在屋里,不过去操场跑两圈,会变得神采奕奕。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我的身体永远会给我一定的阻力去做这件事,不做不舒服,做了会得到很正向的反馈。为了明天能精神好点儿,花半个小时还是值得的。

附:1 月书单和影片

《孤独的价值》

我给孤独的一个定义是:被需要。

生活中我的存在感不高,和身边多数人所不同,下班只想早点回家。在屋里哪怕呆上一整天不说话,心情也会变好。和我相反的是,身边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不工作时,会和好友商量着去某个地方游玩。

不过对于从事一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与孤独共存,或许是通往前进的唯一办法。这些人往往沉在一个角落,默默做事,慢慢敲开黎明的一束光,从果壳里汲取营养。他们会与孤独共存,但没有人会知道,这期间是何种力量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的时光。

我在早年间读过一本关于观测彗星的书,提到一个人在天文台默默地做记录,等候彗星的到来。很多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人是如何忍受孤独,独自一人在那里做事。后来读关于基因方面的书,发现孟德尔也是如此,一个人在土地里研究豌豆基因。人类在文明与科学前行的路上,靠着一批批孤独的人向前点亮灯光,从而使大众获益。

或许,对于孤独来说,与其对抗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无法按下暂停键的生活。当一天的生活已经被排满,人自然会像一艘潜水艇般沉入海底,不被外界所干扰。不停忙碌,会忘记时间的存在,自然不会受到孤独的侵袭。

我觉得人类不断前行,最大的阻力或许是承认自己是群居动物,而那些闪着光芒的星,会远离群体,在一边独自思考,缓慢沉淀,积累。无论成功与否,这些人在一生中所贡献的财富,不比群体的力量渺小,而人类正是靠着与孤独为伴的人,一步步迈向文明之光。

《米原万里》

日本的翻译家文字俏皮可爱,这位精通俄语的翻译家生活真是有趣,或许做翻译家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去不用的世界,羡慕。文库本的内容少了,不够看呀。

《茨木则子》

书里有一篇讨论文字之美的文章,值得一读,这本书很值,很多诗歌,这两天上下班读,实在舒服。

《佐野洋子》

日本三毛,文字读起来太开心了,简直好玩,风风火火,有性格的人,目前读到过这系列中最有趣的人。

《每个人的 OKR》

出于好奇,简单浏览了下这本书,原来OKR 就是用目标去拆分计划,一点点推进实施,从而完成任务。KPI 之所以过时了,有一个原因是以结果为导向,从公司管理层面来说,一个 KPI 注重结果,如果不将过程细分下来,任务就完不成,这考验的是领导管理能力。之所以 KPI 不合理,有一个原因是,许多领导其实不明白每个岗位要花多少时间,从而会出现胡乱定计划的现象。OKR 有个好处是,先制定大目标,再细分下来,一步步去实现,这样全员参与,自己定计划,保证团队的高效运转。一个注重过程,一个注重结果,这就是两者的差异。不过对于公司来说,推行这套计划是很难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惰性,不可能将计划安排得满满的,只有那些十分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创造前所未有的效率。

《沉默的羔羊》

因为看了电影,看看小说,似乎小说里也没有说明白这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小说的内容要丰富许多,电影能有如此高的还原度,实在厉害,看小说完全没有注意到汉尼拔有多重要,电影却加重了汉尼拔的形象,这无疑是成功的。

《关于创意我有意见》

很多内容其他书里已经讲过了,现在再看这本书,发现好久没有看见有意思的广告了,现在的出街的广告真的很没意思。

《这就是 OKR》

看这本书,和上本书一样,依旧有很多案例,只是上本书的案例是国内的,而这本书是国外的,许多 OKR 的方法,其实每家公司所指定的计划和目标没办法一致,还是要根据不同的公司去事实,做这事是很难的一件事。还是觉得用这个给自身指定一个 OKR 是件很好的事,毕竟公司不可控的事太多,但个人能一点点修改,变得更加完美。

《失落的卫星》

面对未知的一段旅程,每天上下班读一点,两周时间读完。在我的印象里,中亚是一片神秘之地,满是黄沙,荒无人烟。读到后面,慢慢发现曾经和我们有过联系,蒙古帝国侵略了这个地方,苏联改变了这个地方,苏联解体后,和世界的联系往往和战争相关。

跟着作者的视野去旅行,读到后记才明白,原来前前后后花了九年时间去这个地方,读完对这片地方充满了向往,不算很了解,也不算迷惘,忽然有些期待此生去一次中亚地区。

作者用很轻松舒缓的笔调写了他的所见所闻,在这一路上,他肯定遇到很多艰难困苦,但却没有花大量的文笔写这些事,反而让我有种踏进这片神秘之地的冲动。旅行的意义是去看更多的人和事,游记的意义或许是让人对这个地方心生向往,哪怕它是地球上一个失落的卫星。

《天堂里的烦恼》

看到后面竟然不知道骗子是真心还是假意。说实话,谁能不爱上这么一位多金又风情的女人呢?导演后面真是神来之笔的结尾,佩服。

《神奇女侠 1984》

已经知道电影不行了,进电影院就是来看看女神,看看特效,然后不动脑子被欺骗呗。

《晴雅集》

王老师在朋友圈里说,《晴雅集》4 号电影院下线。前几天看和菜头的微信推文,才知道他是台词润色编剧,介绍了剧本改编的二三事。

元旦期间,我原准备去看《神奇四侠 1984》和《心灵奇旅》,但后面一部片子排片怎么也约不上。今天学完驾照,看时间,正好赶上《晴雅集》,脑子一热,买票直接进场。

《晴雅集》的改编自小说《阴阳师》,我没有看过小说,不过故事完整度很高,丝毫不妨碍我理解故事。电影架构了一个玄幻时代,从服装来看,有些日式+中式混搭的风格,很精致华美,一看就花了很多钱,但也很怪异,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朝代,更何况主角还要穿这样的衣服打斗。

电影开场几分钟便打斗,从祸蛇这只大主角的分身开始,此后的故事一直围绕如何找到真正祸蛇,因为祸蛇虽然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凶兽,但要附着在人的身上才能存活,也就是说,找蛇其实是找人。

故事很简单,但简单的故事要撑起两个多小时,就需要填充内容,里面开始设置各种故事情节,侦探悬疑,不停破案,到最后祸蛇重现。我喜欢看侦探片,主要是能跟随导演猜谁是最后的主谋,《晴雅集》出场的主要人物不多,到最后要么是公主,要么是女皇,而导演会故意用镜头去引导人猜测大反派,最后引出真相和猜想的不一致,这是看侦探片最有意思的事。

电影的故事完整度很高,基本上里面出现的事物,到最后注定会有个呼应,比如晴明无法结「守护咒」,后面如何结成,守护的是谁;一把名为「芳月」的剑,名字来历及如何斩杀祸蛇等。如果不纠结为什么这些人会法术,为什么这些人不穿衣服打架之类的问题,看作一部纯粹的商业片,会获得很好的愉悦之感。有的人也会有情感上的触动,我在电影院看时,隔着一个空位的女生就在那里小声啜泣。可见一部电影我没有感觉,不代表其他人不会受到触动。

这部电影的败笔在于,大多数人是绷着脸演戏,里面人物的情感实在是怪异。尤其是晴明和博雅的感情,实在是无法理解。

看到晴明和博雅相互道别,一轮月,一池江水,笛声响起,我脑子里不觉想起李白的《赠汪伦》。我想,关于晴明和博雅,导演或许要表达的是古代儒家的友情。事实上关于男人之间的友情,在古代是有的,李白和杜甫相互写诗;苏东坡和不认识的人在江风明月间喝酒;《红楼梦》里甄士隐送贾雨村银两为他送行……只是儒家的风骨和气度,以及所崇尚的男人之间交往的情谊,在这个社会上消失了,不了解,就无法感知,自然拍不出来。《晴雅集》里有很大一个问题是处理男人之间的友情,在表现的过程中,没有儒家的气度和作风,变成了一种眼目的暗示,口舌的针锋相对,纵然一身华美古装又如何?

《晴雅集》是讲妖和人的电影,里面提到妖也有情,我很想知道拍电影的导演,是否在这部电影中用了心,动了情,或者只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强撑这两个多小时?真希望这世界上有守护咒,导演心里想着什么,在守护什么,念个咒就一清二楚了。

《夺冠》

可能真的是平常喜欢跑步的原因,看见夺冠就激动的不行,记得以前看过的一句文案:别人跑步是想知道自己有多快,我跑步是想知道自己有多拼命。运动场上,如果不拿第一,还能做什么?人生有时候就是要寻求一些刺激。片子故事单薄,高分送给三场排球比赛了。

《一条安达鲁狗》

发现看了一部不知道在讲什么的电影,这部片子只有 16 分钟,还是两位大师联手拍的,只能说没有到境界。

《心灵奇旅》

去看《心灵奇旅》前,我和同事刘老师有过讨论,到底这是迪斯尼拍的,还是皮克斯?

我一直觉得迪斯尼是幸运的,尤其在读了《一生的旅程》之后,更加肯定了这一想法。迪斯尼的 CEO 罗伯特·艾格回忆和乔布斯谈皮克斯的收购时有这么一段记录:

……《变身国王》《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星际宝贝》《星银岛》《熊的传说》以及《牧场是我家》,我们将迪士尼动画在过去十年推出的一系列电影投射在屏幕之上,屋里变得鸦雀无声。其中有的影片在票房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简直就是灾难。而在口碑上广受赞誉的影片,更是一部也没有。在这段时间里,迪士尼动画已经损失了将近4亿美元的成本。

在同一时期,皮克斯却打造出一部接一部的精品,在创意和票房上获得双丰收。从科技上来说,皮克斯在创作中正在使用的数码动画技术,我们仅仅浅尝辄止过——而我们可是迪士尼呀!更重要的是,皮克斯与父母和孩子之间都建立起了坚固的纽带。一生的旅程

从小到大,每当有那个台灯般的小人在屏幕前跳动,我知道,关于梦想、勇气、正义、爱……这些人类追寻的美好品质会从身体里苏醒。从《玩具总动员》到《寻梦环游记》,没有哪一次我不为皮克斯的故事欢呼。

今天,当我再次坐在《心灵奇旅》大屏幕前,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说。

《心灵奇旅》是一个从灵魂角度追溯人生的故事。探讨灵魂是件不容易的事,但皮克斯在《寻梦环游记》中收获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次自然驾轻就熟。讲灵魂故事的好处是,我们谁也没见过灵魂,而内心的恐惧源于自己,不过皮克斯从来不释放恐惧,我第一眼看见那些天蓝色的圆球,有一种「真希望自己的灵魂也是这样」的感觉。

故事里,一位名叫乔伊·高纳的音乐老师在人生处处失意时,得到一次梦想的演出机会,却因失足掉进下水道摔成重伤,灵魂到了「生之来处」。每个灵魂会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兴趣,搭配性格,再重返人世。乔伊阴差阳错遇到了很难转世的「二十二」,这是一个数字,或许她曾经有名字,也或许在「生之来处」生活太久,已经忘了。

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回到身体,乔伊·高纳和二十二一起开始旅行。二十二不小心进入了乔伊的身体,乔伊不小心进入了一只猫的身体,从而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旅行。二十二在乔伊的身体里,帮他解决不少问题,一位不得志的人变得更为阳光开朗,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二十二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这两位相互帮助的朋友,他们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妙,寻找生活的意义。最后,乔伊·高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却没有获得喜悦,反而一片茫然,内心告诉他,梦想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才是。一个人能忘我的弹钢琴,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和生活交朋友。

生活是苦还是甜,每个人的感受并不一样,但在《心灵奇旅》一百多分钟的时间里,没有哪一刻我们不会希望自己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是的,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伤心有时,快乐有时,难过有时,高兴有时。当我们走进电影院,去看《心灵奇旅》的那一刻,每个人在黑暗的角落里,无不在为最后时刻的到来欢呼,哪怕这只是片刻欢愉。

我记得罗伯特·艾格第一次走进皮克斯,曾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场景:

……中庭的两边是狭长的用餐区,中庭尽头便是影院的主入口。有的人在悠然散步,还有人在三两成群地聊天,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大学学生会,而不是一家电影制作公司。创意的能量让这里生机勃勃,每个人看上去都适得其所。一生的旅程

你看,无论一个人地位有多高,能力有多大,对生活的观察,才是生活本身。这或许就是灵魂所存在的意义。

请记住:我们之所以相信自己有灵魂,那是因为一片树叶不会记得你触摸过它,但你会记得。

《人生七年1》

俗话说:七年看到老。这部纪录片每隔七年会去拍摄一下固定的几个儿童,不管贫穷、富有还是遭受灾难,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实在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片尾写的是:他们的未来会怎样?我们 2000 年再看结果。这是第一部,看完打个卡。

《人生七年2》

看完第二部,相比第一部的介绍,第二部穿插了孩子们七岁的回忆,现在他们开始迷惘,进入了青春期,个性也慢慢显露出来。第一部解决有一个聚会,原本期待第二部来个聚会,谁知道没有,或许导演也知道,这些孩子已经不适合在一起玩耍了。

《人生七年3》

人生到了 21 岁,结婚的结婚,流浪的流浪,读书的读书,迷惘的迷惘。每个人都是英国的未来,但不知道英国的未来需不需要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一句回答是,我希望每天早上醒来,会觉得这一天过得有价值,但我感觉不到。有多少能感觉到呢?追求人生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孤独的价值》书评:孤独与文明

我给孤独的一个定义是:被需要。

生活中我的存在感不高,和身边多数人所不同,下班只想早点回家。在屋里哪怕呆上一整天不说话,心情也会变好。和我相反的是,身边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不工作时,会和好友商量着去某个地方游玩。

不过对于从事一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与孤独共存,或许是通往前进的唯一办法。这些人往往沉在一个角落,默默做事,慢慢敲开黎明的一束光,从果壳里汲取营养。他们会与孤独共存,但没有人会知道,这期间是何种力量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的时光。

我在早年间读过一本关于观测彗星的书,提到一个人在天文台默默地做记录,等候彗星的到来。很多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人是如何忍受孤独,独自一人在那里做事。后来读关于基因方面的书,发现孟德尔也是如此,一个人在土地里研究豌豆基因。人类在文明与科学前行的路上,靠着一批批孤独的人向前点亮灯光,从而使大众获益。

或许,对于孤独来说,与其对抗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无法按下暂停键的生活。当一天的生活已经被排满,人自然会像一艘潜水艇般沉入海底,不被外界所干扰。不停忙碌,会忘记时间的存在,自然不会受到孤独的侵袭。

我觉得人类不断前行,最大的阻力或许是承认自己是群居动物,而那些闪着光芒的星,会远离群体,在一边独自思考,缓慢沉淀,积累。无论成功与否,这些人在一生中所贡献的财富,不比群体的力量渺小,而人类正是靠着与孤独为伴的人,一步步迈向文明之光。

2020 年 12 月影视书 | 又一年

昨天写完年总结,有些疲惫,做完余下的事,睡去。醒来已是新的一年。

2020 年最后一个月,整个世界都在盼着这一年赶紧过去,哪怕是最后一天,依旧无法理解的事发生。有人犯了错,有人在道歉,是选择原谅还是继续作恶,未来谁也不知道。

这个月我开始学古文,按照古人的方法,从点标点符号开始,一点点学,每天花半个小时左右时间,一页纸一页纸,希望到年底看看效果。

12 月我开始重新做一些新的规划,调整一些时间管理方面到问题,还有一些去年已经进行,今年还没完成到事,拿驾照就是其中到一项。上个月查自己的考试科目,多年前读书还有一科没有考,明年四月要去考了,把证书拿到手。还有就是以前买了许多的音频课,希望每天听一点,不求学到多少知识,只希望自己的钱不至于百花……我有很多的事要做,也有不少事做到一半就放下,希望在今年能有一个好点儿的学习计划。

这个月我思考最多的是怎去优化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所学的知识,因为我在阅读《摄影师手册》中读到一段话:一个好的摄影师,不论拍不拍照,每天会上街去拍一些照片(大意)。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好的摄影师会将自己的行为变成本能,而不是有了灵感采取捕获照片。写作也是这样,不管今天有没有写的,每天写一点,成为本能,等真正下笔,自然不会变得那么困难。

如果要说有什么遗憾,或许是在读书方面,诗歌类的读太少,希望今年有所改进。学习计划经常调整,今年要坚持执行。先做好这两样,如有余力,再做其他的事。

这世界上读书人的姿势,你都见过吗?(一) 2015-10-11

2015年9月初,我买了两本影集(特别喜欢的书我都会买两本),影集汇集了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看书的姿势。有的人站着、有的人趴着、有的人躺着……我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看着这些阅读的人,产生了某种不可言语的感觉。


我不知道他们读的什么书,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读书,只知道在那一瞬间,他们与书发生了联系,变得异常沉浸。


鉴于我在微信上会不时分享一些看过的书,以至于有位朋友在收到一张书签时,特意拍了张照给我。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她眼中的我,是这么一种读书的样子。

说来惭愧,我读书正襟危坐真是少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或是手捧着书,或是把书放在桌子上,或是双脚放在桌上,把书放在腿上阅读。当然,也有在厕所看书的姿势。

书读得久了,对于不时乘坐交通工具时看见捧书的人,会格外欢喜。我见过有人从包里拿书出来读,也见过用kindle、Ipad、手机等阅读的人。

每每这时,我会去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那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甚至还有一点点的虔诚。

看得久了,我就想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人,在触摸一本书时,都是这样的吗?如果有一天,电子书完全取代了书本,会有人怀念这么一个捧着书阅读的姿势吗?

今天分享这本书的前15张照片。如果你喜欢,可以去读库商城买一本,现在做活动,可以比我少花20块钱左右拿到手。说实话,我有些肉疼,并且因为喜欢,我还买了两本……

读书人的样子
这是二战时期的英国,在大轰炸之后,一位绅士拿着书走在街上。

读书人的样子
1943年,意大利那不勒斯

书里常常出现士兵读书的样子,我一直想弄明白,一位捧着《圣经》的士兵,在开枪的那一瞬间,都在想什么。

读书人的样子
1944年,意大利蒙特卡西诺

这是一名神甫手,西方教堂结婚时,站在中间的那个人。他的手里拿着的是一部书,在战争后,他觉得修道院唯一重要的物品。

读书人的样子
1946年,德国哈勒

每当看见一个人,在战后安详的坐着,手捧着一本书,就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仿佛外在的炸弹,无形的穿过他,他却与世无争。喜欢读书,有什么错呢?

读书人的样子
1947,美国芝加哥

初看不以为意,以为就是位小女孩在看书,后来发现这是一本杂志,小女孩不识字,把杂志拿反了。想想小时候的我们,也有被爸妈提醒书反了的那一刻。

注:杂志名叫《BEONY》,意为乌木,非洲裔美国人约翰·H·约翰逊创办,专注于非洲裔美国名人和政客的报道。这应该是摄影师所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当然被拍摄的小女孩肯定不知道这些。

读书人的样子
1946年,美国维克斯堡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耶路撒冷

一直很想知道他读的什么书,他是否还活着,杀了多少人,在端起机枪那一刻会想起什么。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匈牙利

原本是一次温馨的阅读,男孩女孩在听身边的女人讲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只有一位小孩子忽然发现记者在偷拍,瞄了一眼。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中国北平

那一年,北京还叫北平,那一年后,新中国成立。想想,文革也在不久后发生了……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芬南「圣诞老人的故乡」

阅读使人温暖。

读书人的样子
1949年,意大利罗马
读书人的样子
1949年,中国上海

我小时也有这种书,读小学的时候,拿去班上炫耀,同学们都借来借去,后来少了很多,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读书人的样子
1950年,德国慕尼黑

事实证明,多看书长得瘦,O(∩_∩)O哈哈~

读书人的样子
1950年,耶路撒冷

这老头一直让我想到姜子牙,不知道为什么。

读书人的样子
1950年,美国加州

这张照片很美,一开始看,我一直在看那失去光彩的眼睛,之后发现阳光照下来,有一种圣洁的力量。现在再看她身边的两个孩子,尤其是左边那个孩子,歪着头,盯着书,他想知道些什么呢?

注:部分文字来源于《读》

图片来源:玛格兰图片社

2020 年 11 月影视书 | 不吃晚饭

这个月又开始不吃晚饭,之所以说又,主要是从夏天开始,恢复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谁曾想这一放开,体重开始往上飙,一直往向上。今天称重,长了 10 斤。

我去年从 160 斤掉到 135 斤,这一次回到 145 斤。期间希望靠跑步瘦下去,谁知道每个月 100 公里的运动,体重依旧往上飙。没办法,只能靠节食减重。

月中看和菜头写的减肥文章,他每天也吃两顿饭。从食物的摄取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人类历史上幸福的一群人,不在温饱线上徘徊,有各类随心的食物品尝。加上先进的技术,许多食物进行精细化加工,再配上令人上瘾的调料,更令人胃口大开。

我们国家的食物美味,有一个原因是:无论什么都会丢到锅里油炸。大米饭进入体内,会转化为糖,长此下去,身体没有一刻停止消化,体重自然会不停往上爬。

我个人属于吃完饭容易犯困的体质,需要高质量睡眠,脑子才能恢复,反而一定的饥饿感,能使我脑子清醒。

如果不吃饭,这段时间空闲出来,就能做一些额外的事情,自然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于是每天下班回家,我回到家,打开电脑看电影,月底统计,不觉看了 15 部电影(其中 2 部是电视剧),这或许是我今年阅片量最多的一月。

当然,如果肚子实在是太饿,我也会选择吃晚饭,偶尔也会买些零食,对我来说,如果做这件事太过痛苦,我会立即止损,反而寻找一种持续,稳妥,不激进的方式,才是人生中最优的选择。

不吃晚饭如此,生活亦如此。

《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豆瓣评分

花很长时间读完一遍,惊叹此人论述逻辑的清晰,关于老年,友谊和责任,花很长时间去论述,文字质朴雄浑,铿锵有力,放到现在依旧不失其本质,时代在变,这些发着光的文字能流传后世,我能读到,三生有幸。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豆瓣评分

小津安二郎的书挺多,看完一遍又一遍,内容其实都一样,买一本就行,就当温故知新了。

《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豆瓣评分

柳宗悦的厉害之处在于发现了生活器物的美,找到了日本不同于其他国家美学的地方,这些都是开创性的见解。

《等待那个男人》豆瓣评分

写这本书的人估计没有考虑过我们这种完全不了解本人的读者。书里包含了大量和主角有关系的人物,再加上不断出现的歌名,看到后面有些晕。这家伙是同性恋、吸毒、打人……该做的坏事一样没少,但依旧不妨碍他受到歌迷喜欢。你要问我为什么?去音乐 app 里搜索「地下丝绒」,听了这支乐队的歌曲就知道了。

《因计算机而强大》豆瓣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有难度,主要是我的数学太差了。如果耐心读下去会发现,国外对计算机的研究确实厉害,二三十年已经在考虑用计算机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我当年学数学遇到的问题是,许多只是虚拟的数字,无法形成直观的图像,这本书里将数学知识用电脑来成像,数学变成了画 logo 一样的游戏。图像和数字对照,自然能引起孩子学数学的兴趣。我只是大致读了读,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只恨当年没好好学数学。

《少数派广告》豆瓣评分

今年读到过最好的广告书,每个入门的人应该读读,读完就知道,广告到底是服从销售,还是获取声量。品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品牌有用,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求的是低价。脑白金的广告好在哪里,又糟糕在哪儿。这本书解开了我的很多疑惑,其实做广告不复杂,能把一句话说清楚明白就行,但要做好这件事,遇到的困难,比登天还难。读完这本书,最好是想想到底自己适不适合做广告,是应该混下去,还是做一个专业的广告人。

《妙先生》豆瓣评分

故事不够好,连贯性太差,前面塞了几个善良人的故事,到后面已经脱节,和《大护法》的整体性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营造的一种哲思氛围不足,到后面已经很拧巴了。

《天气之子》豆瓣评分

新海诚有种神奇的力量,他编织的故事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他让人相信,在这个科技主宰的世界,神话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有一种人们无法理解的神奇力量,能连接这个世界,哪怕人们用尽一切办法,也无法找到这种力量的存在,只有少数相信并为之祈祷的人才能看见或使用它。不过这种力量一般人无法获得,必须是内心纯净的少男少女才能拥有。《圣经》里也提到,天堂是孩子们的。新海诚的作品也在体现这一点。

《沉默的羔羊》豆瓣评分

电影看到后面,惊吓、害怕、恐惧一阵阵向身体袭来,有趣的是,看似女主是主角,可汉尼拔一直在操控整个过程,这种巧妙的安排还能做到平衡,实在是很佩服导演的驾驭能力。看到最后,这场破案没有赢,女主抢了上司的功劳,汉尼拔逃了出来,结束又是一次开始。

《花木兰》豆瓣评分

看到后面我都觉得尴尬,国外的导演对我们国家的故事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八佰》豆瓣评分

难道没人发现这部电影里所有人是模糊的形象,故事也没有一个主线,强行塞了一匹马进去制造隐喻,从头到尾的煽情有点过了,这片子太自我感动了,我看起毫无感觉,不能因为摄影技术好就吹上天,毕竟电影是讲故事,不是比谁审美技术好。

《雨中曲》豆瓣评分

讲诉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度的故事,没有人不会因为片中的音乐而欢快。每当电影中的人物伤心失意时,一段音乐剧就能抚慰人心,这就是一种安慰。无怪乎当人难过时,听听歌,心里会得到安慰。这部电影放现在,里面的音乐也不过时,舞蹈的编排自然不用说,堪称经典。

《隐秘的角落》豆瓣评分

看过小说,再看电视剧,最大的感触是:这部剧里面的人物终于不再尬聊了。如果说作家提供了一棵杂草丛生的野地,那编剧绝对是地里的花匠,没有他的精心修剪,这片野地怎么能开出诱人的花香。其实小说结局要更有意思些,电视剧为了规则,做了妥协,理解万岁。

《姜子牙》豆瓣评分

故事的通病,总是打着拯救苍生和个人的名义做选择题,到最后别扭的结束了这个故事,有意思的是,许多反派变成了正派,正派反而是最坏的,姜子牙他们就是背锅侠,还是被人卖了帮人数钱的一类。

《后裔弃兵》豆瓣评分

第一个有感触的镜头是:女主哈蒙受邀参加女同学举办的派对活动,期间各种不适应,后面自行离开了。

第二个是她即将去俄罗斯比赛时,第一位教她下棋的校工死去,她看见地下室里关于她的各种新闻。

不得不说,美国这片土地实在是包容,一个天才起来了,帮助她的人已经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使他快速成长。俄罗斯虽然有很好的土壤,但是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局限性。美国这种任由人起来,骨子里就注定要吃这碗饭的人,只需要给予相应的外部环境,成才是很容易的,因为她要战胜是自己,可以对任何无理由的要求说不。

站在女权的角度,导演很好的使一个受歧视的女性,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焦点,连身为男性的我看了都不免叫好,这是何等精彩的一部剧。

每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其实都应该明白,社会总有那么些不合群的人,多些宽容和理解,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会做的无比出色。

最后还要说的是,美国在六七十年代,一个人已经能乘坐飞机飞来飞去,汽车、电视、吸尘器、电冰箱、电话等家用电器已经是家里的常用设备,这种实力,我只能说:资本主义真是腐败,别祸害那些天才儿童了,有什么都冲我来吧。

《我和我的祖国》豆瓣评分

看的时候有点儿小感动,可想想,我们国家用了这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最后也没见这个社会变好过。反正是交作业的课,领导和当官的能明白就行,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当下自身的问题。但这么一想又不对,毕竟我是交了税的人,很多钱花了,也没经过同意,所以还是要关心一下国家是怎么花钱的,花钱的意义是什么。

《热情似火》豆瓣评分

太奇怪了,看这部电影,全程的注意力居然在这两名男性,一位快言快语,一位善于调情。玛丽莲·梦露在他们面前,成为了一个花瓶。我喜欢这个故事,目前为止没有哪部电影能将反串、黑帮和爱情融合的恰到好处,连最后那镜头也令人捧腹。

《星球大战》豆瓣评分

重温《星战》,我看第一遍,发现电影的特效,服装等归于老旧,看着很没有性质,其实我儿时看奥特曼,也是如此,但童年时的我,并没有因为落后的特效而厌烦,反而不厌其烦的租碟子看。《星战》诞生的时间比奥特曼更早,意义更为重要。现在反过来看,发现后面的电影讲故事的能力远没有这一部认真,毕竟我们看后面的故事都知道,船长才才是主角,第一部他在故事过半才出来,这真是一个成功上位的励志故事。

《无间行者之生死潜行》豆瓣评分

香港的片子是真不行了,看到后面全面崩塌,已经到了蛮不讲理讲故事的地步了,往日的才华到现在还剩多少,实在是可惜。 

《星球大战2》豆瓣评分

看这一部,虽然已经知道结局,心依旧会有所期待,这里面的原力简直是无法解释的存在,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地方,仿佛没有光剑,就无法施展开。故事的最后并不光明,预示着接下来还有第三部,其实看到后面,《星战》会延伸出无限个故事。

《日落大道》豆瓣评分

看到快结局的部分,差不多已经知道对百里的这个人已经死去。我们从他死去的口中,得知了一个患了精神病,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过气演员,从他的角度,知道了她所有的事,知道他出于什么意外结交了这位过气女主角,更知道他在放弃困居在这间房里如何死去。但这是那些新闻媒体需要知道的事吗?看那些为了追逐明星报道的人,忽略池子里死去人,忽然发现所有的真相其实沉默在水里,这多像现在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多像现在不停制造垃圾信息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