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父亲

我的父亲的工作是汽车司机,他爱车,能修车。以前还能修车。现在,汽车变得很先进,有许多系统与设备,只有专业的修理师才能修。我问父亲,为什么现在的汽车不能修。他告诉我,汽车有两万多个零件,这两万多个零件配上系统控制,要找到事故原因,是很难的事。

今年我考驾照,除了驾校的教练,父亲也是我的老师。他说,以前考驾照,要学半个月,三个月理论,三个月实践,当年路考很看重实际操作,不能熄火,忘记打灯只扣分,不会像现在对灯光要求这么严(我科三打打灯挂过),以前的车也不如现在先进,挂挡只能逐级减挡,不能越级减档。老式的车还有一个问题,熄火后,打燃很费劲儿,需要用摇杆。我父亲学车,教练为了让他们长记性,每次有人弄熄火,会让他们自己下去把车点燃。相比现在的车,那时学车的人,才真学到了开车的技术。

我学车,最大的感受是,理论与实践是相结合的,教练讲的理论,通过上车练习,会更深入的理解。不过还是有一些问题明白,比如挂挡,教练不会告诉你齿轮之间的作用。这些也用不上,毕竟科目二只挂一档,靠离火器带动车行驶。科目三除档位考试项目,其余全是二档行驶。我父亲说,真正上路的人,起步挂二档,速度一提,直接上三挡,如果技术好,三档起步也不是问题。

父亲很爱惜车,他说,你只有对车好,车才会保护你。今年我家有了车,车是我幺叔送的,开了十年,六万多公里。父亲说,这车再跑五年没问题。他拿到车,更换了内饰、机油、空调滤网、除尘网等,做了一些简单的保养。他很爱惜车,每月会定期洗一次车。

我拿到驾照,上路学车,开车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要注意路况,重庆的路很奇怪,许多井盖会安装在路面,车碾压过,车身震动,父亲多会避开井盖,据他的经验,经常震动的车,螺丝容易松动,如果出现事故,要排查原因很麻烦。如果下过雨的天行驶,路面会结硬泥,父亲开车会避让,原因是泥块如果卷入车底,进入一些关键零件部位,清洗麻烦不说,严重的会让车报废,这些都是驾校教练不会讲,父亲会告诉我的知识点。

开车最重要的是注意前方的距离,比如行人动态,要学会提前预判一个人从哪个方向走,这些在科四的理论考试中会涉及,不过真正的上路远比理论复杂,有的人在打电话,有的突然横穿马路,有的人对喇叭不敏感……人的动态太复杂,提前做预判是很重要的事。

我父亲开车有一个习惯,如果前面是大车,会想办法超车。他的解释是:大车在前面会挡住后面人的视线,如果靠太近,无法判断路况,很容易出事。如果实在没办法超车,那么跟车时,离远点,但这样远不如找机会超车好,毕竟大车在前方,视野不够开阔,始终是隐患。

父亲开了三十多年车,只出过一些擦挂之类的小事故,今年我拿到驾照,他退休了,开始教我上路。以前总觉得开飞车的人技术厉害,等到自己开车,父亲坐在副驾驶教我,才明白他才是真正的车神,跟他学车,不用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