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中学时是不怕死的。2008年汶川地震那一次,我在课桌上睡觉,学校的房子摇摇晃晃,桌子也跟着摇摇晃晃。我醒来后,发现全班的人都醒了。后来不知是谁先跑,反正等我出来,全校的师生已经跑得像疯狗一样快,就怕楼塌了。
我们当时在学校的最高层,五楼,看着身边疯跑的人群,我没跑,如闲庭若步般下楼,心想,楼如果塌了,从五楼跑下去也来不及。就这样,我慢悠悠地走下来,什么事儿都没发生。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地震这个概念,庆幸的是学校的楼没塌,不幸的是数百公里外的汶川、北川这些地方塌了。我们学校无一人伤亡,跑得像狗一样的老师和学生,安然无恙。
我当时没跑,是觉得生无可恋,死就死吧,反正也就那样。现在想起可笑,自觉潇洒,却愚不可及。如果换做今日的我,我会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因为我不能死,生命中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若是就这样“嗝屁”了,我只会后悔。
生、老、病、死在我看来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人生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无法预测你明天是否会生病,是否会死去。我们从生下来,便是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死可以自然死去,也可以意外死去。病若不是绝症,那却不用担心,该好的自然会好,不能好的那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世间再大的问题,都没有这四种问题让人头疼。
我以前不怕死,就觉得生无可恋,反正考不上大学,书也读不好,能混一天是一天。庆幸的是最后混了个大学,在大学喜欢上了读书,就觉得如果要死,一定得把一本书读完再死。以至于现在朋友推荐一本书,我都会问,是不是在连载。如果是,我就不看,不管有多好看,多牛逼我都不看。我无法预测自己与作者到底谁先死,只能先假定我跑不过作者。
或许是做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事情,我总觉得人生下来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当你不愁吃喝时,就应该想想其他有趣的事情。无奈我跟朋友说这个道理,他们都说自己快死了,快饿死了,快穷死了。以前还和他们争辩一下,后来发现没用,就懒得说这个话题。再后来我发现他们不是愁吃喝,是愁怎么挣钱,怎么把自己搞得高大上一点。我想,那是他们的使命吧。虽然我不认同,但喜欢就好,追求钱也是一种活下去的生活方式。人若不去追求一样东西,活着就没有动力。
曾有朋友问我,什么是活着的动力。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想想,如果说活着的动力,或许就是你持之以恒地去做你认为你应该,或者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喜欢看书,就去看,喜欢挣钱,就想办法去挣,喜欢当流氓泡妹子,就去当去泡……当然这个喜欢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喜欢,今天觉得不错就去做,明天觉得不爽就不做。这不叫喜欢,更不叫持之以恒。喜欢一件事是你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我想孔夫子这句话说得很好,“未知生,焉知死”。在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何而生时,就先不要去想死后的事情。对于逝去的人,我们心存敬畏,更多的,应该想想自己该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