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陈丹青的《局部》(详细版) 2015-08-31

今天继续说说陈丹青的《局部》,这次是增补版。我准备分集好好说一说,可能在说的过程中,如果有偏题的行为,请见谅。

《局部》出了11集,我现在看到第八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浅显易懂的美术节目,我暂时还不知道如何形容这节目,至少它不是娱乐、综艺类节目,而人文方面也不是很强。姑且把它定性为美育类节目。

和其他节目相比,陈丹青在讲美术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用一种近乎于低的方式来谈,在谈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美术理念和美术想法在里面。我们从第一集就能明显的看出来。

第一集、

《局部》的第一集题目叫:千里江山图。我第一次看时,以为陈丹青就是讲画,因为我负责了一档美术类微信,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在说日本的设计、西方美术史,一般不敢涉及我们国家的美术。仔细看这节目,陈丹青讲《千里江山图》时,在读完题跋后,会顺带说一下,断句如果不准确,希望国学家海涵之类的话。这并非陈丹青的谦辞,而是我们国家的美术提倡书画一体,古人写东西,没有标点符号,今人在解读时,会从字到画,整个解读,所以断句不准确,影响很大,陈丹青在讲这幅画时,并没有放开来讲。

不过这毕竟是第一讲,有些生疏也是一定的,我们看后面的节目就知道,他越来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不说这个,继续说节目内容。我们国家的美术是不好讲的,其原因无非就是一些考证、主旋律、画作分析等等,都不好讲。除了这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撕逼太严重。有个词叫:文人相轻。这个词用到绘画上也是一样,艺术这东西,在我们国家很难说谁谁谁最牛逼,谁谁谁就是大师。就算是知道,写出来,也会有人去扒他们的黑历史。这里就不详细说了。陈丹青在《局部》的第三集里面已经提到,感兴趣的看了这一期节目,想要详细了解那幅《流民图》的,可以去网上查资料。

第一集,陈丹青其实是借《千里江山图》引出王希孟,表达的是年轻人在绘画上的天赋,列举一系列西方在艺术成就上非常牛逼、年轻有为的画家、音乐家、作家等等。从个人感触方面来说,陈丹青一是在鼓励年轻人,要有思想,要敢想敢做,当然这并不是说像一些互联网上一些90后那样吹牛逼,艺术与创业开公司是有非常大的差别。艺术可以是个人,企业必须全盘考量。

这里可以扩展一下,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多学美术的,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年轻人能画出伟大的作品?如果看过陈丹青在《锵锵三人行》上的演讲,我们会知道,他其实非常不喜欢讲美术,而一讲,便对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不满。你会从他的语言里会听到「学美术没什么用」、「画这么好干嘛,已经有摄像机,根本就没必要拥有这么多画家」等等。只要讲美术,他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他之所以不喜欢孩子学美术,最大的一点就是那些孩子不是真心喜欢画画,只为应付考试(也就是艺考),还有一点就是,画得好真的没用,画家并非比武,靠技艺取胜,而是靠纯粹美和思想。这一点他在《局部》后面几集里讲梵高,最为强烈。借用他自己说的,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是反艺术的。

我们不能说整个国家出不了美术人才,出不了伟大的画家。或许更多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关于艺术的培养是有问题的。

最后说一下,关于王希孟这个人,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是,这个人在史书中是没有记载的,而《千里江山图》没有其本人的款印,画上的题跋是蔡京所著。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美术难讲了吧!

第二集、

死亡到底是什么?在第二讲里,陈丹青讲了名叫《死亡的胜利》的一幅画。大多数时候,《局部》的标题可以忽略不计,陈丹青在讲一集时,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比如讲死亡,会涉及到中西美术的对死亡的看法,会涉及到美术的培养和教育,会涉及到战争等等。

说我们是一个破坏的国家,或许不那么为过,如果《死亡的胜利》这幅壁画出现在我们国家,被破坏成碎片后,会有人去修复吗?当然这幅画并不会出现在我们国家,因为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是《千里江山图》,并非《死亡的胜利》。大多数画寄情山水和人物,很少涉及死亡的命题。就算涉及死亡和鬼魂之类,中西方之间在绘画上的差异也会很大。比如在灵魂表现上,西方在表现灵魂时,会是赤裸裸,会用一杆称来称灵魂的重量,太重的就下地狱,轻的就上天堂。而我们国家会忽略这些逻辑,鬼魂是能穿上衣服的,这在西方美术是看不见的。

节目里讲到,《死亡的胜利》这幅壁画可以和敦煌壁画相媲美,那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许多历史原因,如果要了解,可以去看一本叫《美的历程》这本书,书里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各个层面讲诉了魏晋时期的书法、绘画、诗词等。一个时代它艺术形式的出现和产生,有其必然性,敦煌壁画之所以那么惊天地泣鬼神,也是如此。就正如节目中所说,梵高不可能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一样。

节目中提到的美术的教育问题,对此我是赞成的。对美的追求如同读书,需要人去引导。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识字,也不可能一生下来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纯粹的美。读书之所以要人引导,是因为现在阿猫阿狗,无论是谁都能出一本书,读多了那些人写的书并不好。美也是这样,需要人去引导,可惜的是,我们从小就没人去引导过如何认识美,接触美。如果有谁提起美,就是土豪、牛逼之类的语言脱口而出,仿佛学美术就高人一等,其实不是这样。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去对待美术,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陈丹青讲美术,我想就在上一堂美育课。

第三集、

讲中国美术,是一件蛮难的事情,这件事可以从政治、社会、历史等等各方面去总结、归纳。我们国家的美术喜欢撕逼,喜欢遮遮掩掩。陈丹青没有,于是第三集他讲了蒋兆和的《流民图》。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书里有一句画说的很妙:一幅画对于一个文盲的意义,好比一本书对一个识字的人的意义。我们每次去看美术展览,尤其是自己国家举办的展览,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展览都是在讲抗战,讲那些很壮烈的故事。借用陈丹青的那句话: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是《千里江山图》,而不是《死亡的胜利》。现今很少有人知道蒋兆和的《流民图》也是这个原因。

很多时候,去看美术史,会很有趣,比如画家画画,都是谁要求他画?谁出钱包养他们?为什么埃及金字塔里的壁画脸谱型那么严重,而到了希腊,又那么的光华璀璨,文艺复兴又那么喜欢抠细节,搞得那么繁复……这一一切的一切看下来都非常有意思,如果再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美术史,对比之下,会发现西方永远在寻求变化,在寻求逻辑,在寻找自我。我们国家大多寄情于山水和人物,很少将画作投向底层人物,千百年来出一个,却又被活生生扼杀。

《流民图》到底怎样,我们这里不去评价,借用孟德斯鸠的一句话: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一个人,从一个时代、一个世纪去看一幅画、一系列画,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画家有时候并不完全在画画,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点。

第四——八集、

第四集和第八集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我一起讲了。个人觉得这几集最有意思的是陈丹青说的两个问题:梵高的画为什么那么好看?一幅画怎样才算画完?

先说第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喜欢梵高的画,但为什么喜欢,没人能说清楚。大部分人一说梵高的画好,就说他用色喜欢用对冲的颜色,并且用的非常漂亮。要么就说《向日葵》,说他很大胆的把向日葵摆在画的正中间,大片大片的黄涂抹上去,令人着迷。无论怎么描述,梵高画的魅力,迄今为止,我没见人说清楚明白过。

陈丹青讲梵高,也没讲清楚。这并不是说他不知道,而是内心感受,已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他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憨」。在我看来,或许用纯粹美更好一些。梵高这一辈子画画,是真喜欢,他生平没靠画画赚过钱,没开过影展,更没人要求他去画画,去改画。他只是喜欢画,仅此而已。也就是是喜欢到纯粹的地步,使得他的画,美的自然,也正是纯粹的爱,才让他永远拥有一种孩童般的眼光看世界,孩童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梵高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不多不少,不增不减,老老实实。

很多画家终其一生都在追逐这种纯粹美。陈丹青也是,可惜很难达到。可以说这是画家一种终极追求,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很好笑,觉得如果是这样,那自己也能画画。要明白的是,画家在经过不断的绘画训练后,再走回原点,和就在原地踏步的人,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对美追逐的过程,除他自己,别人无法感受。

之后再说第二个问题,一幅画怎样才算画完。我当初看陈丹青讨论这个问题时,很惊讶,在我的印象里,画总有画完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完就拿出来了。后来才发现,他所说的完,已经上升到一种哲学上的高度,类似于人是怎么来的,人应该去哪儿等等。

美术到了「印象派」这一阶段,就变得无法琢磨,因为这一帮子人画画,基本上都是画给自己看的,画山、画水、画人等等,都是自己画着玩儿。他们不会为了谁去改画,就是为了单纯的快乐,当然这也导致他们过得都很清贫。

那一幅画到底怎样才算画完?没有答案,也可能有答案。不过我更多的相信,一幅画无论是画完,还是没画完,在每个艺术家看来,都有他特别的意义所在。我们不需要去纠结这个问题,太过于痴迷,反倒会把自己变得模糊。

最后,美术史没完,我只是抛装引玉,希望你能对美术感兴趣。谢谢你能看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