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社会道路添堵 2015-09-12

我有不少朋友对重庆的印象十分美好,这自然令我这种生在重庆,并非城里人的重庆人骄傲不已。出于宣传的目的,重庆的三大品牌:火锅、美女、雾都,是朋友们知道最多的,来重庆,必去解放碑和瓷器口,必吃火锅,看看美女。若是冬天或下大雨,随便在哪儿抬头望望天,凡是能看到建筑物被云雾包围的情形,它们都超过了30层。当然,你若把灰蒙蒙的雾,认成霾,也不是不可以。

在重庆有句话:一栋房子修不到30层,都不好意思叫电梯房(这是我瞎编的,重庆楼高确实是真的)。除了楼高,就是道路问题,我每次喝酒打的回家,都会跟出租车司机聊天,说你们在重庆跑惯了,以后出去,肯定是抢手货。出租车司机听到这种话,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冉冉升起,一边把油门踩到底,一边扯着大嗓门说,那是,你最近看那《碟中谍5》了吧,那种飙车技术太小儿科了,你叫可撸死(汤姆·克鲁斯)到重庆来跟我们比比,估计他开车进了江北,就不知道解放碑怎么走。我看着司机那马力全开的兴奋劲儿,担惊受怕的说,是啊,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人计划修建的道路,也只有你们这种老师傅认得,这路也就和那「只管挖坑不管埋」的城管差不太多。说完后我还不忘提醒司机下雨路滑,开慢点儿。

大多数情况下,我为了不给道路添堵的人,会选择公交出行,以至于到现在为止我都没去考驾照。就算我爸妈就一直念叨着我学车,我还是坚持己见。学车于我爸妈而言,不外乎走哪儿方便,有了车,那就是「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行为,想去哪儿,呼啦一下,就去了。想回去,呼哧一下,就回去了。可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有考虑过重庆这种水管粗的道路通行问题吗?这种给社会「添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较而言,我通过理性分析,考虑到重庆这种交通系统和自身时间成本,任由他们轮流在我耳边轮流教育,我依然选择健康、绿色、环保、低碳的公交出行方式。

可对于重庆这个在地图上跟鸟屎差不多大,实则比鸡屎还大的地方,有时候就算是选择了一种出行方式,还是会堵车,比如今天我和一朋友同时从火车站出发,我跨越一个区,她从重庆回到湖北。我比它晚了将近半个小时,硬生生让我在车上读完了贾平凹的《朋友》。

作为一个有座位的人来说,堵车是一种休息方式。我个人比较喜欢在公交车上看书和睡觉,脑子昏昏沉沉,睡一会,看一会。除非是内心焦急有事,一般情况下我很淡定。大多数出行,我会选择轻轨,除非某个地方轻轨不通,只能任由公交车向前蠕动。学会开车在我看来并不是方便,而是不必要的增加许多麻烦。

可话又说回来,大多数人选择买车其实是一种不理智的思考方式,原本重庆修建的道路,是按照一定计划修建的,老话讲:路修10米,车卖百万(我瞎编的)。等到把路修完,路上飞奔的汽车已膨胀得不像样子。况且重庆大多数的道路,根本就没有计划过如此众多的汽车在道路上穿行。

当然我并不是说给交通添堵是不对的。在我看来,大多数需要出门办事的人或许才需要开车,比如没事就要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在城市奔波,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学会开车或许才是一种必要。

我爸妈说这是一项生存技能,在我看来,不是的。至少我不会开车,和生存无关,说不定还会加重了自身安全问题,毕竟我是个喜欢玩儿手机的人。我倒觉得不会开车给了我很多阅读的时间,毕竟在车上看书,能头不昏、眼不花这种技能我是练习了很久才学会的。

说来说去,重庆这路通不通畅,其实和「屁股决定脑袋」的人没关系,毕竟那种人都不会因堵车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