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为什么会喜欢梵高这幅未完成的画 2015-09-21

前段时间看陈丹青的《局部》,他花三集时间讲了梵高的一幅未完成的画——《海边渔夫》,可惜没讲懂,我也听得迷迷糊糊的。后来我想,或许艺术就是这样,永远无法琢磨,世界上很多艺术作品我们都未必看得懂,想得明白,至于这幅画的魅力,想必也是他个人喜欢问题。

但问题既已出现,我刨根的兴趣就没办法落下。这是个不好的习惯,越想明白的事情,就越要想办法弄明白。

因为个人兴趣爱好的转变,这段时间我在学学画。可等到正规学习时,我才发现各种不舒服的地方。说个最简单的,画方体和球体。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开始是画球体,后来把这些画拍个照,发朋友圈,学美术的朋友告诉我,说应该先画方体,再画球体。

于是我又重新学起,在我看来,学美术究竟是图个乐趣,好玩儿,当然也想去画好,比如我想画桌面上的台灯,或者笔筒,如果不经过正规学习,画不出来。这就像我想写诗一样,写不出来,没有感觉。但是画画和写作不一样,画画是一门只要经过系统学习就能达到的手艺,当然,如果想成为如梵高、莫奈、雷诺阿这些大师一样,这或许就不是手艺那么简单。

画画原本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可当我系统学习时,就感觉到各种不便。如果没学过画画的,看着方体摆在纸上,会觉得很简单。我没画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些事确实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拿画画来说,画方体,要去学透视、灭点这些知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灭点等知识,只有先有理论,搞清楚这些问题,再用手上的技巧不断向方体靠近,这才算完成。这是一个绘画的过程,学画画的人基本上都会经历。

方体透视关系

在画画的这段时间里,我顺便在看陈丹青的《退步集》,书里面也谈到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在学美术的学生,都是用照片在画画,那这是在「利用照片」,还是在「画照片」?书里举了个例子,比如库尔贝《画室》中的裸女,画家把她置身于照片中,这是在「利用照片」,而我们的学生是怎么画的,原原本本比对着照片画。这样的结果会影响到画画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画照片」。

库尔贝《画室》

相对来说,我们国家学习美术的学生,很少能看见过真家伙,能去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幅画的魅力所在,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实是一副很小的画,但通过各种复印技术,有的已失去本真(陈丹青说画过了,如果不去看原作,怎么能判断出来?)。还有就是《受胎告知》,我们在电脑上直接观看,没有什么感觉。可面对面观看这幅画时,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手的距离和桌子的位置,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照片无法看出来的。

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受胎告知》

依照陈丹青的观点,我们国家的美术在教育上是有问题的,按照他的理想化来说,欧美各个国家的城市都有美术馆,学生们接受美育教育,都会拉到各大美术馆去上课。「美术馆最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是它的社会角色,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一本活的大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听到,一些画家不远万里,跑到某地去看一幅画。只有近距离开眼,才能感受到画的魅力所在。

世界十大美术馆

从教育上来说,陈丹青认为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国情问题,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喜欢的学生,永远考不进清华美院。

话说回来,陈丹青之所以喜欢梵高《海边渔夫》,在他的《局部》里,其实隐隐有答案,比如他讲未完成的画作时,讲到毕加索为格特鲁德·斯坦画了一幅画,等到毕加索画好后,格特鲁德说这幅画为什么不像她,毕加索则回答道:「太太,我是在画画。你到时候会像这幅画的。」要知道,毕加索从小接受的都是最正规的绘画教育,可他毕生最大的心愿是:能像孩子一样画一幅画。可惜这个愿望实现不了。

格特鲁德·斯坦与藏品

陈丹青也一样,在《退步集》的一段访谈里,记者问陈丹青,最喜欢自己哪个时候的画作,他指了指墙上,说最喜欢一开始学画时的那些画,可惜现在画不成了。

或许,在陈丹青看来,所谓的画画,是随心所欲的画,画不画完并不重要,画的像不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梵高的《海边渔夫》体现出来的笨拙、憨厚、纯粹和随心所欲的那种心态打动了他。

毕竟,那曾是他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