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数字背后的利益链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从程仁清(王阳饰)猜透范渊(吴刚饰)心思,将整个丝绢案和盘托出,谜底已经完全揭开,可以进入终章。谁知导演不准备快速完结故事,在原本精彩的故事线注水,给丰宝玉(费启鸣饰)安排一次意外的爱情线,又撮合丰碧玉(戚薇饰)和范渊,使原本充满轻喜剧味道的悬疑片逐渐变味,到后面更是故布疑阵,安排闹法场、逃命等剧情,原本一条线的故事,拆得支离破碎。
电视剧前面的故事堪称完美,由「人丁丝绢」税收开始,不停抽丝剥茧,拖出长达百年的税赋错误,以小见大,逐步展开,从算学问题,延伸出无数个人情世俗与官场斗争。
帅家默(张若昀饰)是一个算呆子,不通人情世故,潜心钻研算学。他为一位老农丈量土地,发现尺寸偏差,为弄清准确性,前去架阁库查阅资料,发现明朝仁华县平白无故多出三千五百两白银的税收,为纠正错误,他和好友丰宝玉踏上深渊,开始与官员缠斗。
电视剧前半段沿着悬疑与纠错展开,层层递进,布下各种疑阵,精妙绝伦,简单的算学问题,为何会变得如此复杂,那自然是掺杂太多人的利益,百多年前的错误,现在要推翻,自然不易,从错误开始,需要倒退到源头,中间的坏账、烂账要理清,不对的问题要找到症结,确实不易。
帅家默不通情理,认为错的要得到纠正,这是驱动故事前进的内核。电视剧中,当官的,流官要明哲保身,刚调任的想重回朝堂,知道真相的隐秘不说,利益相关的使劲儿搅浑水……帅家默怎么也不明白,简单的算学问题,为什么会遭到牢狱之灾,还给自己引来杀身大祸。
他不明白,也是观众不明白的,可到了剧情中途,程仁清在范渊的面前解释,得知朝堂上,内阁首辅换届,期望有所作为,将清丈土地作为一个试点,如若成功,就是大功一件,至于下面人的争斗与死活,朝堂之上的人是不管的。
电视剧精彩的地方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几经磨难,帅家默和丰宝玉的「人丁丝绢」案有了转机,官员终于答应重新丈量土地,谁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丈量土地,不是重新划分田地,而是将原有贫农的土地尺寸扩大,让穷人多缴税,富人的财富,依旧不变,平摊到穷人身上,实在是高明的招数。
看到这里,我想起曾经工作去县城,一位出租车司机对我说:「上面的政策,都是好的,完全是下面的人搞坏了。」可见做这种虚与委蛇的事儿,不是明朝才有,而是每个朝代都会出现。
帅家默心里的对,是简单的数字问题,数字背后牵涉的是利益问题,如果数字从源头是错误的,无论怎么算,它都是错的,一错再错,持续不断的错下去,自然会变成官逼民反的大事,他们正是咬住这一症结,才得以逃出生天。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拍的是明朝一个小切面,却是整个朝廷腐败的冰山一角,越是细微的地方,越会滋生贪污腐败,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唯有源头的问题弄清楚,算明白,才不会滋生腐败。
图片来源:《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剧照

人间清醒张颂文

张颂文
张颂文自电视剧《狂飙》后大火,最近在给电影《不止不休》跑路演。我无意间刷即刻,看见有人转载他微博上发的文字,觉得他真是一名清醒的演员。
我看张颂文的影视剧不多,没火前,他出演的大多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很难有令人深刻的印象,《不止不休》是他三年前拍的电影,也没有多少戏份,他在微博里写道。「很多网友给我留言说戏份不多,这样参加路演,票房不好会被人骂。」张颂文却觉得,票房不是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
自《狂飙》后,我刷短视频,不停刷到他以前给人讲戏,又如何演戏。他也谈自己的经历,放着赚钱的旅游事业不做,跑去考北影,当演员,毕业后接不到戏,不停被拒,不停去面试,从一个小角色到现在迎来事业的高峰,很不容易。
张颂文演戏到底有没有天赋?从演讲中能看出,其实是没有的。如果有,也不会被拒几百次也接不到戏,但他有一种许多常人没有的性格:坚韧。一个人被打倒数十次不可怕,倒了数百次,还能站起来,这份坚韧,已难能可贵。
从张颂文讲戏的一些教学片段看,他对许多影视剧里的角色做过分析,暗地里下过苦功,再加上自己去演戏,结合自身经历,能成功,也不是偶然。
一个好演员,既能讲戏,又能演戏,做到输入与输出,这是很难得的。我相信放眼全球,也没有几个人能两者兼备。能讲戏的的人,没有亲自演过,只能按照书里的教,不算是好老师。一个会演戏的,能讲好一出戏,让学生明白表演的精髓,也很难得。戏剧表演始终要结合实战经验,就像莎士比亚的剧本,如果他不在舞台沉浸,不停观看、修改、调整(估计还自己演过),很难达到演出效果。
我读过许多导演和编剧写的书,可看一名演员教演戏,很少,大多数只会讲自己的生平,从一名小角色到明显的历程,如果叫他们来分析镜头、拉片子、分析角色……估计在国内,这样的演员很少。
张颂文在微博上谈路演,提到路演的意义,说导演和演员去站台,底下的演员对电影一通夸,我读到他写道:「每次我都觉得很好笑,你以为观众傻啊,真不好看走出电影院照样在朋友圈骂死你。」拍手叫好。国内的电影烂成什么样子,对于开放的互联网来说,大家没有对比吗?
我以前看电影,也没有看评价的习惯,进电影院次数多了,才意识到许多国产电影根本没必要去电影院。现在豆瓣评分和小红书口碑是两大风评口,有意识的观众,稍微刷一刷,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口碑已经不受许多头部操控,由点及面地传播,它成为无数细流,不停蔓延。这是件好事,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倒逼影视行业提升,双向循环,毕竟没有人愿意花钱花时间去看一部烂片。
季羡林在2001年为北京电影学院题词: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张颂文在教学与演艺方面,很好地传承了北影校训。《狂飙》之后,他的演艺事业注定会越走越顺。
附:
图片
图片来源:《不止不休》剧照

《天才基本法》:鸡汤味十足 看太多打嗝

天才基本法

平行宇宙是漫威近年来常用的讲故事技巧,用这一技巧讲故事的优势是,能让许多看似不合逻辑的桥段,变得严丝合缝。

电视剧里的林朝夕(张子枫饰 )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职在一家学校教书。父亲林兆生(雷佳音饰)是位潜心研究数学的退学大学生,患有阿兹海默症。林朝夕在一次偶然的巧合中获得一张照片,和好友纪江(王宥钧饰)穿行到另一个宇宙(芝士世界),从而开始一系列改变人生轨迹的行为。

剧中有林朝夕有两次穿行,一次是和好友纪江,一次是和男友裴之(张新成饰),他们不断改变人生轨迹,使芝士世界里人物的命运变得越来越好。最后一次穿越,芝士世界里的裴之对林朝夕念念不忘,跑来找她,最终被劝回到芝士世界。

天才基本法
天才基本法

看完整部剧,我才明白,《天才基本法》所讨论的核心点是:亲情与爱情。有关天才与数学的关系,只是整部剧的注脚。整部剧过于心灵鸡汤,学生作弊,对体制不公,人才埋没……所有一切的故事,全部变成心灵鸡汤。林朝夕说,自己听够了心灵鸡汤,现在还能打嗝。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何尝不是?

父亲林兆生郁郁不得志,很明显是大环境造成;小学生学奥数,教育不平等,无人追问;艺人纪江与林朝夕的圈子设定,不合理,现实生活哪儿能随便遇上知名演员……更离奇的是,导演有一种魔力,能将种种的不合理全部归到自身问题,不停反思己过。我无法理解这些不合常理的故事结构。

图片天才基本法
天才基本法

不知道什么时候,讲故事变成煲鸡汤,回顾历史,在讲故事方面,中国人一直是非真现实主义的大师。一本《红楼梦》,能让无数人当作真人真事研究。真的一面不一定是假,逻辑合理,也能是一种真,「现代人都知道,黄河、长江的源头是青海,但古人就认为他们发源于昆仑山,并把昆仑山当成中国的圣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这在地理上真实吗?当然不真实,但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现实主义,是属于我们讲故事的美学。」

我们有太多讲故事技巧与方法,不过在《天才基本法》里消失了。如果一味输出鸡汤式讲故事的技巧,那我真希望送这些灌鸡汤的人去心灵宇宙,并祝福他们活在美丽新世界。

图片来源:《天才基本法》剧照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8 月 06 日,修改于 2022 年 09 月 13 日

走向共和:历史的漩涡

最后几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历史回到原点。《走向共和》历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民国成立,共和还是没能成功。

最后一集的重头戏是孙中山的演讲,他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花了十分多钟的时间谈自己的理念。现在看来,他说的话至今仍没有实现,要完成共和,就要推翻专制,推翻集权,这对于拥有两千多年封建主义的国家来说,实在太难。

电视剧的最后,原本建立的民国在袁世凯去世开始破碎,战争不断袭来,民众又要遭受苦难,没有人知道国家真正的出路在何方,大家又开始比谁的拳头大,谁说话的底气足。

其实这段历史我是知道的,但透过影像去看,孙中山花毕生的心血去做的这件事,实在是过于艰难。为什么辛亥革命成功后,距离共和的目标还是这么遥远?电视剧里,孙中山先生说,「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纵观整部剧,角度始终投射在上层人的视角去看问题,真正的民众到底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其实是很少涉及的。我记得有个场景,孙中山从日本回国,下火车,遭到段祺瑞的阻拦。他坐在行李箱上,和监守的士兵聊天。他告诉士兵,平均地权这个理念,曾经和袁世凯谈论过,但他没同意。人民的日子太苦了,没有地,没有粮,还在饿肚子,连基础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肯定没有办法谈共和。

孙中山希望先改变上层人的想法,由上至下去完成共和,然而上层人各有算盘,要推行下去,是很艰难的,他只有威望,没有实权,这是不行的。二次革命的失败也是如此。美国的南北谈判,也是在拥有实权的情形下,避免最小的伤亡进行和判。国情不同,无论孙中山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历史只能在漩涡里打转,一次又一次。

电视剧结尾,孙中山说,「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确实是事实,但他不明白的是,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会想尽办法,扰乱民众的耳目,剥夺民众的权力。只要民众是一盘散沙,共和的理念绝不会实现,它永远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一个形式,民众只能一次次地走向它。

写完这最后一篇观后感,我的耳边又响起电视剧的片头曲:「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向曙色。」

走向共和:笔墨斗争

慈禧崩逝,电视剧走向尾声,去世前,她毒死光绪皇帝,任命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长子溥仪继承皇位,要求张之洞提笔写诏书,定谥号。

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原因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为官后,每次张之洞上折子,她会亲自审阅。

古代朝廷,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文笔,文气与文风。康有为考科举,落榜的原因是翁同龢不喜欢他的文风,过于狂狷。

进入朝廷,如果一个官不会写文章,只能请师爷帮忙了。

走进共和》里有一段讲袁世凯与瞿鸿禨的斗争,导演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上奏折,弹劾。瞿鸿禨有位学生,名叫岑春煊,文笔了得,经常帮老师拟折子,弹劾朝廷大臣。我去查了资料,才知道电视剧对他的表现力不够,多着力他的落魄清廉,笔力方面,不如真实记载:

在任期间,岑春煊严肃吏制,建立警察制度,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人送绰号「官屠」,与「钱屠」张之洞、「士屠」袁世凯并称「清末三屠」。

电视剧里有许多表现文笔的段落,起初是外国记者,李鸿章抓住一个人的把柄,会请英国记者莫里逊执笔,通过外国人的报纸,传达到慈禧面前,引起重视。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差钱,曾为一名过世的商人写了八个字,换来八万两银子。袁世凯在落魄闲暇期间,请他的好友帮忙写兵书,只因他文采不好……

古代会写文章的人,堪比将帅,指挥千军万马杀敌。我每次看见这些段落,不免汗颜,相比古人,自觉给他们提鞋也不配。

很早前,我不明白古人的文章怎么会这么好,后来才发现,他们下过苦功,幼年背书、抄书、断句,打下基础,这之后才开始学作文。学好汉字是需要下苦功的,并非三年五载能学会,十年八年有小成,已是很了不起的事。

学习是一回事,古人对汉字的态度也是一个原因,在《清代与传统文化》里有段介绍:

中国人对汉字简直可以说是崇拜。按照他们的说法,创造文字乃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不会用脚去踩字纸;为了促进这种崇敬,惜字会雇人走街串巷地去收集废纸,并以祭祀一般的庄严肃穆将它们放入祭坛中烧掉。这些祭坛被称为「惜字塔」,几乎在传统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城镇和乡村都能找到,如今只有一小部分被保存了下来。

写字,除了沟通交流,讨论国事外,古人相信文字具有神性,它沟通的是天与地,只有敬之、爱之、信之,才会花很长的时间学习,成为大家。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香囊会绣有「安」、「平」等字,过年时,家家户户会在门前贴「福」字。那是人们相信,文字是一道护身符,能驱邪避灾。

电视剧里,瞿鸿禨过于清廉,结伴人少,他自知与袁世凯斗争会失败,写了道弹劾自己的折子,交给学生岑春煊,叮嘱他卖个好价钱,过点好日子。岑春煊含泪收下,开价五十万白银。至此,袁世凯在丁未党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清代与传统文化》

走向共和: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孙中山和袁世凯,无论是历史还是电视剧,他们终会相遇。相遇前,两人中间隔着一个慈禧。

慈禧的角色极其复杂,性情捉摸不定,电视剧里,她时而英明,时而昏庸。杨度的评价很中肯:「一个国家要把一个人哄高兴,这算什么事儿?」

辛丑条约之后,慈禧忽然要维新,学国外的君主立宪,派人去考察。终于要迎来曙光了,我不禁感慨。

这期间,孙中山在外倡导革命,从夏威夷到日本,从日本到旧金山,不停找人,筹款,谈他的革命理想。孙中山应了康有为的评价,他背后的反骨,确实很大。后期康有为已经迷失方向,有很深的抱残守缺思想。梁启超身为他的学生,也不得不退出他那一派,转身投向革命。

走向共和》特别喜欢用对比的角度叙述故事,康有为对比孙中山,有一幕讲筹款,康有为将筹得的款项全部塞于自己的兜里,让演戏的人饿肚子。孙中山筹款,戏子们低声下气地说,自己也要养家糊口,还请他行行好。孙文听后,果断将捐来的钱给他们,还取下左手腕戴的表送给他们。相比康有为一心保皇,念及的是虚无的幻想。孙中山却知道,革命的火种,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筹钱,闹革命,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高高在上的皇位,而是普天下的人民。看到这幕,我才算懂得他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这不是一句口号,他是在脚踏实地践行自己的理念。

电视剧演到第三十八集,历史的走向已经清晰。依慈禧的性格,维新、立宪不过是心血来潮的念头,用袁世凯的话说,真这么干了,谁还哄「老佛爷」开心,要做这事,再怎么也要等她西去才行。

袁世凯的算盘打得好,可他忘了,革命的火种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四处蔓延,共和的理念正从穷苦的老百姓的心里滋生,那些清朝廷弃之不用的人杰,正在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走来。

「……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走向共和:忍辱负重

李鸿章去世,按理说是整部《走向共和》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导演克制,没有大肆渲染,反而通过慈禧的悲痛,刻画他的重要性。

剧集里,李鸿章给我的感觉是:忍辱负重。他创办北洋水师,甲午战败,签丧权辱国的条约,遭世人唾骂。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康有为要维新变法,创办机构,需要钱。李鸿章派人捐了五千两,康有为拒不接受,认为这是卖国贼的钱,受之有辱。

从慈禧的悲痛程度看,他知道李鸿章受了莫大的委屈,八国联军进京,直接让她带着皇帝一行人逃到陕西,为了回京,又要签协议,没办法,朝廷里只有李鸿章能担此重任,此时,他已身患重病。

签《辛丑条约》这幕拍得荡气回肠,谈判桌上,李鸿章激昂慷慨,先挑拨各国关系,再侃侃而谈,利用外交手段,尽量减少赔款。谈来谈去,最终还是要签字,原本签字的是庆亲王奕劻,他不敢下笔,踌躇满怀,李鸿章见状,走过来对他说:「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这卖国条约上, 就是千古骂名了。王爷,你还年轻,路还长着,由我来吧。」他接过笔,在众人的注视下,签了自己的名字。

我不清楚导演有没有抬高李鸿章,我只知道他刻画了与中学历史课本不一样的人物。功过是非,原由后人定论,李鸿章肯定是知道的。

我佩服他,一是他有实干精神,能上马杀贼,也能创办实业。二是通晓朝政,减缓争斗,与翁同龢的斗争中,明白「大臣不和,于国家终非幸事。」三是他能隐忍,哪怕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无视他人非议。四是善于接受新事物,无论是家里使用的器具,还是送给慈禧的显微镜,放现在,他也是一个老顽童。

电视剧里,孙中山去找过他两次,第一次没说完话,直接逐出门,第二次,孙中山劝他领导革命,甚至以总统职位相邀。李鸿章告诉孙中山,「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他知道,不管是维新变法,还是革命,都在推动国家向前,属于他的时代终将翻页。

共和,终将走来。

走向共和:甲午战争

看完《走向共和》甲午战争一集,夜不能寐。

要拍好这场戏,实在不易,导演前面做了太多铺垫,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清朝慈禧和日本天皇的饮食对比。前者极尽奢华,后者忍饥挨饿。这场戏拍了两场,一场是战斗前,一场是战斗后。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让日本打赢这场仗,并不是清兵口里所谓的「天不保佑大清」,实在是清朝花钱没有花对地方。

慈禧修颐和园的事大过北洋水师购买军舰,办六十大寿花对钱大过购买炮弹,更别说一群朝堂之上溜须拍马的人蛊惑人心了,办实事,真心要报国的人,没有用武之地,最后还落个屈死的下场。

日本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从天皇开始,宁愿忍饥挨饿,也要购买吉野号军舰,全民的气势,毅力以及战术,无不令人汗颜,这样的队伍,怎么会打不赢这场仗呢?

最可气的是,李鸿章在朝堂分析军事力量,翁同龢一干人全弄些「正义之师」之类的酸腐之词,丝毫不谈战略战术,后来打了败仗,谈议和,畏缩推诿,这样的人做官,实在是于国不利。

《走向共和》的伟大,在于它不仅照顾了上层人士的看法,还拍了北京城小市民的对话。有摆摊的人就说,不论怎么打,也不关老百姓的事,蒙古人骑着马来了,依旧学之乎者也,清朝人背着弓箭进来,照样汉化。哎,他怎么不想想,清军当年为了让汉人留辫子,干了多少屠城的事儿,历朝历代这些事还少吗,实在是愚昧至极,典型的阿 Q 精神。

写完,睡觉了,气得着不住。

走向共和:魔鬼细节

今天上网查资料,发现孙文曾经上书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晚上看第十集《走向共和》,末尾,电视剧里,孙文见李鸿章,谈自己的想法。其实按照清朝的等级制度,他估计连李鸿章的面也见不到,这么拍,或许是为了体现两个人的思想冲突。孙文真是一个激进派,言辞恳切,态度诚恳,满腔热血,李鸿章完全听不进他的话,没等他话讲完,下了逐客令。孙文虽心有不甘,走的时候,还是向他鞠了一躬。

从孙文的身上,不难看出西方绅士的影子,内心一团火,行为举止却十分优雅,第九集面见康有为,讲话途中,康有为插话,孙文用礼貌中带些客气的语言告诉他,在西方,如果提问,需要举手。康有为举手,提问,孙文这才做出回答。真是非常文明、儒雅的一个镜头。一个人的教养、胸襟、气魄,全在这些言谈举止中。

《走向共和》里有很多细节,全在演员的语言、肢体动作,比如太监称呼自己「奴才」,官员称呼「大臣」,皇帝称呼慈禧「亲爸爸」……这些言语可见阶级制度有多森严。

动作表演传神的太多了,随便举几个例子,太监无论何时,永远是弓背行走,比人低一等,大臣面对皇帝和慈禧,也是微微欠身,不敢喘大气。慈禧的演员也是一绝,一言一语,无不透露出威压,轻描淡写的话,反而令人发怵。李公公也很厉害,谄媚的表情,随时在脸上……

现在想来,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还是李鸿章和洋人谈办合资银行,一位奴才端着三杯红酒,走过来双膝跪在洋人面前,双手高举托盘,请他端酒。洋人吓坏了,赶紧站起来扶他,叫他不可。李鸿章说,这是大清的礼节,不必如此。洋人很不好意思,端起酒杯,放了一枚硬币在他的托盘里。

看完这一幕,我心有感慨,新旧对比,强弱对比,文明与野蛮的对比……这些冲突无时不在这部电视剧凸显。

可仔细一想,人权、公民、民主、自由……这些观念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走向共和》告诉我,清朝以前是没有的。

我,不过也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这些事,实在惭愧。

走向共和:孙文出场

走向共和》第九集末,孙文出场,这一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实在喜欢。

孙文的出场具有历史意义,导演安排他和康有为对话。孙文介绍自己是医学博士,康有为说,这里没有病人。孙文说,这里全是病人。康有为问他,什么病。孙文直截了当:愚昧之病。接着洋洋洒洒大谈特谈,自由、平等、博爱,最后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这番言论,放现在也令人激动。最后,康有为自然不同意孙文的药方。孙文就此别过。

同样是改制,康有为是保皇派,孙文是革命派。各有方法,都是为国,但意见不同,无法达成共识,只能各干各的。

我看孙文出场,正气凛然,目光如炬,康有为看似激进,实则犹豫,这番对谈,他虽不同意,但也没有反对,心里还是希望孙文能干成这事儿。

孙文的出场总使我想起毛教员,他一生也走过很多弯路,试过无数方法,最后才总结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干革命,不流血牺牲,不行,这是先辈们流血牺牲总结出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