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录(12) - 2015-12-05

这周有些乏力,脑力有些透支,主要是在想明年的事情。一年到尾,我总想做个总结,比如书读了多少本,微信运营得怎样(其实一塌糊涂),工作上的事情是否顺心,明年又在哪个地方等等。

脑子很乱,思绪也无处安放,只能在天空中飘荡,很惭愧,这个年尾总有太多的自卑感在里面,到现在为止唯一能坚定的便是过完年后辞职,重新找一份工作,在这个一眼看得见头,没有医保的地方呆着实在无趣之极。公司里太多为了工作而工作,要不就是一些喜欢乐趣之人。我并不觉得一家公司有为了工作而工作,不是为了喜欢或热爱而工作的人有什么不对,但是整个公司有太多这种人,那实在是无聊。作为一个创意部门,每天还会被高压政策所驱使,甚至连开个会都是死气沉沉,需要人提醒「开会时记得踊跃发言」,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工作的混乱和内心的无助、烦闷,外加现在隔三差五会和老杨吵一架。实在是没兴趣工作,至于什么努力把微信做到十万加,再多增加一些粉丝之类的,关我屁事。我当初做到十万加时,来了差不多八千多个粉丝,我有什么好处,给我把医保交齐了没?给我发奖金没?一个粉丝如果用价钱来衡量的话是多少钱一个?连我工作一年多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跟我谈再做一个,真当我傻吗?

这些气话不说也罢,最关键的是,我把粉丝数现在拉起来了,上面有想过应该好好去策划这个号没有?还不是想凭借一些机巧做些事情,无聊之极。对我来说,11月前的工作,算是热情所使,拼尽全力做好自是无疑,而现在对我来说,工作就是工作,按时把工作做好,不出纰漏,按部就班即可。无需再投入更多热情去做这件事,就算是投入,我也只会把热情投入到应该投入的地方,比如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我做事的原则很简单,如果我在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得到的成绩没有得到回报,甚至还被不断打压、低估等,要么想办法玩儿权术,要么直接走人。可工作这些年来,我一直未曾玩儿过权术,在每个公司的出走,要么是学不到知识,要么就是工作不开心。我从来也不是因为谁跟我谈工资,说给我加薪之类的话而留下来,要走就走。决定了就不会回头。

昨天晚上,睡前一直在思考做微信的事情,想来想去睡不着,打开微信刷订阅号,发现曾经关注过的微信号,有不少的阅读量都未曾增加。它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所写所思如同我开的这个微信一样,都是写给自己的话语,有朋友来阅读,自然是好(当然我的这些文章自不会有人阅读,在微信上也不符合微信的传播调性),若是没有,便随意发发牢骚无妨。我很欣赏这种一直在默默耕耘的人。想必我自己做的微信,跨度就太大了。一开始想靠个人魅力积累粉丝,经过差不多八个多月,没起来,现在改成了聊美术和文案的微信号。我深知自己在文字上毫无网感,让人读来不痛快。可惜,内心总有些坚持,让我继续这样做,毕竟这是喜欢做,喜欢写的事情。不能因为追求太多的粉丝而改变自我习惯,偶尔的尝试一下可以,但其主线还需保持自我一贯风格。很佩服那些一直在认真写字儿的人,如黄章晋、和菜头、六神磊磊、三表、王小峰这些人的文字风格。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会一直致力于此。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我在摇摆不定、跌跌撞撞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前途一片黑暗。曾经虎总说我没有道心,现在看来,此话不假,毕竟我至今还无法坚定不移的朝前走。

认识自己的短处,不断努力才是正确的道路。现在我的问题是,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却还不肯脚踏实地,脑子思想飞絮,飘忽不定,这实在是犯了大忌。

App 的弹窗广告意味着什么?|每日抄经:民数记㉓(二)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 App 有一个弹窗功能。这个功能基础的作用是提醒用户阅读消息,严格来说是重要消息。这是好处,但绝大多 App 弹出的消息和垃圾没什么区别。

我以前很讨厌弹窗功能,有一个原因是大多数消息没什么价值,新闻类的消息也如此,如果有什么重要的消息,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媒体早已疯传,没必要非要在第一时间知道。

消息也如此,我始终觉得重要的消息还是会打电话通知,发消息多是些没那么重要的消息。从个人角度来说,弹窗确实没有太多价值。

工作原因,近段时间我开了一些弹窗,前天早上睡梦中,迷糊发现从商业角度来说,弹窗极具价值。站在开发平台的角度,一个弹窗就是激发用户,现在用户获取成本高,只有不断激活老用户使用 App 才是解决的方法。这是开发 App 希望达到的效果。

从平台商家来说,弹窗的作用就是商家获取客户信息的作用。第一时间和客户取得联系,成功的几率就高出不少。

不过有一点商家或许没明白,既然 App 推送了用户信息给商家,用什么方式方法去留住客户?这就是用户属性的问题。

比如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入驻某平台,平台通过选择,有意向推送客户信息给商家。多数的沟通信息,会被客户判定为机器回复。为了不使客户认为是机器回复,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模拟人工回复。一般来说,推送的第一条消息是商家介绍,第二条消息就需要和客户产生关联,类似于问客户「你要学什么?」之类的问题。有强烈意愿的用户,会留言回复。不强烈,或者只是随意看看的用户,就会忽略。

进一步思考,有意愿但不那么强烈的用户如何激活?我个人的建议是再推送两条信息,这期间可以间隔 10 秒左右,进一步加强和用户的对话。也就是说,意愿强的客户,一般发两条信息会得到回复,次一点的,可以再推送两条,在销售的术语中就是:逼单。这种方法不能太过,如果一两次没效果,可以判定这位客户确实不是目标客户。

这是弹窗的一种玩儿法,另一种玩儿法就是让主动去推内容,让用户来找你,但不同平台的用户属性不同,使用时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还是要看具体的使用场景。

总结一下,弹窗对用户来说是骚扰,但对商家和平台来说,极具商业价值。

这是我的一点思考。

随思录(11) - 2015-11-30

从贵州回来已有三天,在贵州忙完艺术节,之后回重庆又是一档艺术节。昨日全部搞定,今明两日休息,休息时间已过去一天,睡一觉起来,又是新的一天。日子过得很快,可惜一事无成。

最近不知是心绪问题,还是其他原因,脑海里总想着辞职的问题,从未到贵州开始,脑子就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这是我从今年夏天,一直犹豫不决的一件事,其原因不外乎,再怎么混,这个没有创意,管理死板的地方,也没多大意思。我深知这里不是久待之地,工资问题不说,最关键是做了一年多(去年10月进公司),到现在五险还未买。而工资却以现金方式发放,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若不是对文案策划这一职业还有些留念,仅凭借这是一份工作的理念,我恐怕早已溜之大吉。可辞职是迟早的事,只是我辞职后,我该何去何从却成了一大问题。

在贵州的这几天,不是工作,便是思考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无非是到的第一天喝了酒,和小廖、小伍、小黎去贵阳转了转。同事多对贵阳印象不好,用“脏乱差”来形容,殊不知以偏概全去判断一个城市的好坏有失偏颇。至少在我到的第一天晚上,由小黎带着去转悠时,发现还是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至少那广场,那民族博物馆等等修建地还不错。而在贵阳步行,也不会像重庆一样到处上山下山。只可惜当晚手机没电,没法拍照,回来写微信也诸多困扰,不得不在网上找图片。

我在这里呆了一年多,迄今为止已把该打的杂都打了,而这一次比较有意思的是,当了一次灯光监制,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体验,也让我明白灯光在一场节目中的重要性,从而以后看节目时,我又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去看问题。

至于出差,对我来说最大不便,就是集体行动,我一向不喜集体行动,在这次要去贵州之前,原本定的人就不应是我。可惜后来每个人都有事,只能让我顶替,说实在我极不情愿,且我也深知集体出差不适合我这种比较孤僻的性格。真不希望再有下次机会。

而从贵州回来,一如既往的工作和给我哥写微信。在写日记之前,得到的信息是,我总共写的四篇微信稿,都有不合理之处。这并非我的原因,而是他在决策上的失误。刚在谈论微信运营的过程中,我就问道,产品是重庆的,是否要写得针对性一些。而他给我的明确指示是,不需要,随意写,前期运营不需要太过于有目的性。等到不断调整方向,写过四篇后,又回到原点,说是针对重庆地区。早知这样,何必叫我随意写。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不说就算了,做事情没有方向是最头疼的。我原本就不想做一些沾亲带故的事情,可每次遇到这些事情,总是会心软应承下来。今日去跟斌哥哥谈微信也是如此,可想到过年时会去他家吃饭,08年他顺带加塞地带我去世博会,就忍不住答应。一个哥哥的事情没摆平,又陷入另一个哥哥的事情。这一来二去,经济的问题且不说,倒是我自己的时间,白白浪费。

我自不知这是心软,还是内心总有些愧疚。可现在的问题是,已经答应的事,必全力以赴去做好,结果怎样,我亦未知。现已走上这一条路,也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不然还能怎样。

不知这算是一种挑战,还是我人生中要面临的折磨。凡是还是多往好处想,毕竟,他们用不着的稿子,我就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去,毕竟是我花费心血写出来的,不能就这样被肆意浪费掉。

随思录(6)-2015-11-04

不知怎的,我发现每天晚上的时间都不够用,从晚上七点左右回到家,看了两集访谈节目,一集动漫,画了会画,摆弄微信,顺便在书本上游离几页,一晚上的时间便已过去。我不知是效率太慢,还是做事情太过于专注,不知不觉时间便到了十二点钟。想想睡一觉起来又是一个明天,只能感叹时间被荒废的厉害。

这两天我开通了知乎专栏,变得更加繁忙了,加之豆瓣有人在推我的日志,倒让我有些应接不暇,每天会定期去知乎、豆瓣看看,无非是粘贴复制以前的文章。可就算是这种工作,也会浪费许多时间,今天在知乎上传两篇文章,编辑器里面的图片总是往上跳,浪费我不少编辑时间。至于微信,则把以前在公司写过的一篇粘贴过来,偷了个懒。

鉴于这两天在做搬运工的工作,我有幸一页一页的浏览曾经做过的美术微信,发现不少内容都挺用心的,那时候也正是我激情满满之时。原本以为做十万加后,上面会重视微信运营方面的事儿,顺便还会给我多一些奖金。这些完全没有,我是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是反水,暗渡陈仓。

这并非不我不愿意好好做事,只是我在做出一些成绩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我自是不会用心在上面。以前我或许把微信当成一件能投入极大热情,甚至是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来做,现在我是不会的,它只是我的工作,该怎样就怎样,把工作完成就好,其他的与我无关。我只要维持现有粉丝数不下降就好。

除此之外,对于最新公布的一些KPI细则我也是不满意的,比如微信阅读数不能低于上周阅读数的80%,意思是我上周做到10万+,下周就必须保证在8万+,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规则,自然是不合理的。

我只喜欢能快点把自己的微信做起来,哪怕是先积累到一万粉丝,让我能在底部栏挂一个流量通的广告,来点额外收入也好。

工作碎语|每日抄经:民数记㉒(二)

早上醒来,整个人不舒服。重庆的热得发烫,稍微动弹就开始流汗。

从家到公司上班,整个人极度不舒服,头有些昏沉,老想睡觉。

忙完一天,又累又乏,明明是星期天,却感觉像是上了一周的班。我这两天精神也不在状态,工作有些懈怠,还好,个人任务下周能完成,其余算是增加的。

我上个月工作任务完成不错,这个月基本上不慌不忙,没想到两天时间已差不多完成了。

我从三月开始有计划做些规划,一点点经营,现在这事儿已经难不倒我了。只是要和用户聊天,有些受不了。毕竟要做更大的事,不能只是我一个人去做,这样累死累活,也不能达到最大化,还是要靠技术去解决。

还好,我所有的事已经在慢慢准备,这个星期重新申请了一个域名,买了空间,准备重新做一个站去引流量。现在域名过审阶段,等一切准备完成,就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今天早点睡,明天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初步尝到建网站的甜头|每日抄经:民数记⑱(一)

二月份请小莫帮忙搭建的博客,在飞水的指导下,慢慢有了流量。

我不懂技术,只能用 Wordpress 搭建,具体的代码优化也不明白。所做的事就是单纯的每天去更新一篇文章,再弄点儿链接,至于怎么去做网站推广,似乎成为一件很头疼的事。

这段时间慢慢有了流量,今天查关键词,有一个「每日抄经」的词排在了首页。

其实这个词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我也是不经意做出来的。首页的收录也不是文章,而是标签页。我一直没明白标签的使用,只是每天去 site,发现自己更新了两百多篇文章,但却有四百多页的收录,看了才明白,原来标签页也会收录。这才明白,原来一个网站的标签也是有意义的。我胡乱写了很多标签,无意间做成了一个,接下来我准备试试有商业价值的词。

不过接下来要想想首页的关键词和描述应该怎么写。我准备把这个博客拿来做实验,作为学习,重新建一个商业性的网站,看看自己能走多远。

吃虾、弹窗和咨询|每日抄经:民数记⑭(三)

这几天因为冻虾事件,重庆的疫情开始升温。

有同事发了一份购买虾的名单,不知真假,仔细看,仅一个区的购买人数就异常惊人。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么多人喜欢吃虾。虾虽然好吃,不过太麻烦了,要用两只手剥,去头去尾。我吃虾姿势极为不雅,不想弄脏手,一般是头和尾直接用嘴巴咬掉,较为野蛮。

以前闲来无事,还有闲情逸致吃较为麻烦的食物,现在忙起来,只觉得过于麻烦的食物会浪费不少时间,能不吃就尽量不吃。我曾经计算过,一顿饭,三五好友,没个四五小时,无法结束,这整块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和跑步,是件多美好的事。

提起这么多人吃虾,不免觉得很多时候我理解事物过于片面,尤其是在数据面前。记得最清楚的是公司的网站弹窗,每次打开会弹出巨大的提醒,从用户角度来说,完全是反人类的体验感,但通过调查会发现,有百分之六十几的人会留电话,而且不少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很方便的事,至今不明白。

此类事情很多,我做文案到现在还有兴趣,正是因为许多事有无穷的魅力。

晕,接了一个咨询,忽然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不得不说晚上不睡觉的人真多,很多人半夜不去娱乐,想学厨师开店创业,内心是有多焦虑。

算了,睡觉。

为什么不能羞于谈钱?|每日抄经:民数记⑭(一)

今年开始,我慢慢试着赚钱。不是说以前不赚钱,只是相对赚钱,更多还是去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会选择拿较低工资,也要去一些公司的原因。

之所以开始学着赚钱,是想明白了很多事。有一件事是就是,学习和赚钱其实没有任何冲突。我工作以来,经历过不少公司,喜欢拿学习为托词,等我真正进去,别说学习和培训,就连上班读几页书的时间也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还是工作以外。

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自己进公司学习,多数公司也会用这样的话术和我聊天。回过头再看,最后还是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还有一种心理,就是一个人工作出来,要知道苦日子是什么滋味?也就是广告界常说的体验生活。其实工作就没有多少甜蜜,注定会伴随麻烦。若有,对我来说无非是做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很多时候,我有点羞于谈钱。我觉得维持基本生活,余下的钱能买几本书就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我却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赚钱的意义?钱多,是不是就能有更多买书和读书的时间?

从自身来说,赚钱最重要的就是能提升生活质量,能一次性付清所需物品的钱,就不需要用花呗和白条。反正到现在为止我自己也没有超前消费的观念。这也是不少同事贷款买房买车,又不得不出来工作的原因。我很庆幸不会为了这些事焦头烂额。

我要赚钱,也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至少在重庆,我该去的广告公司(高戈)已经去了。如果再往前走,只能离开重庆,去更高的地方。

不过今年我发现了有比做文案更有意思的事,因为文案有太多看不见,不确定和未知的成分,这并不符合我的个性,我反而喜欢能看见,弄明白的事,比如去跑数据,做更细致的运营和渠道方面的工作。我的个性不适合过于服务性的工作,反而将服务变成上门咨询更有意义。

还有就是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我不知道除了赚钱比较安全稳妥一点,还能做些什么事才不违规。网络上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要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并不容易,除此之外,只有赚钱才是一种暂时没问题的活法。

为什么不要去炒股?|每日抄经:民数⑫

我在不久前写过一位领导,说他喜欢抠字。为了愚弄他,特地找了一些权威网站的文章,让他一个个地抠。这家伙还有一个爱好我不喜欢,那就是炒股。

我不清楚别人炒股是什么样,但他是一个痴迷炒股的人,以至于每隔几分钟要看一次手机。至于吃饭、聊天,更是盯住手机屏幕不眨眼。

股票有什么好看的呢?不就是把钱丢进去,偶尔看看涨幅就好?到现在我也没明白紧盯屏幕的作用,好像盯着就能操控股市。

我不喜欢这家伙的原因,除性格不相投外,还有就是工作状态,试问一位隔几分钟就紧盯屏幕的人,能做好工作吗?这样的员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反正从那以后,我要是知道谁炒股,会尽量远离那人。

我不炒股,还有一个原因是读了何伟的《江城》,里面他谈到远在美国华尔街的朋友谈我国的股票,说他自己也看不明白股票的走向,既然专业人士看不明白,我这个进公司一年多,每月算绩效还要请教同事的人,进股市不是找死吗?何况我这人性格急躁,特别不喜欢一些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不确定因素太多,会很没安全感。

如何明白股市,怎么买股票?这是我最近服了《穷查理宝典》才明白的事。查理·芒格在书里说,买股票就是投资人,虽然投资的是公司,但一家公司的创业者性格怎样,决定未来公司的走向。投资是一件长远的事,不是今天利好就多买,不好就少买。只要长期是赚钱的,短时间内亏钱少很正常的事。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巴菲特谈投资可口可乐事,他说,之所以会投,是因为市面上产品随处可见,还有就是可乐喝了会让人上瘾。好的股市,和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论是芒果还是巴菲特,谈论的都是美国股市,至于国内是否适用,我没有买过股票,并不清楚。

反正不管怎样,一个新手入场,要先学会的第一件事或许就是交学费。

和小莫的闲聊|每日抄经:民数⑪(一)

一觉睡醒九点过。看睡眠时间,睡了五个小时。起床折腾一番,踏上去小莫家的路。

今年高考延期,使得我们所有的工作极度压缩,短时间完成招生的量,就必须花更多时间和精力。

我所在的公司有一点好,会提前做计划,这使得我也开始为往后个人任务做计划,也就是秋招后做准备。

做教育工作最重要的节点就两个:春招和秋招。其余时间要么开会学习,要么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这有点像春运,到了一定时间,会忙得不可开交。加上今年国家政策,职教院校扩招 200 万,有好有坏,好处是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去处。坏处就是不少学生开始抢生源。

我前后呆过两家教育公司,前一家始终没明白我们国家的教育为何,难道不是为了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成?很久后我才明白,教育是一门生意,一所机构要生存,在没有类似于国外慈善机构赞助介入的情况下,自然一切向钱看齐,能遇到好老师的几率,实在是凤毛麟角。

还好,我做的是招生方面的工作,与教授学生的重任没有太大的关系。

招生需要渠道,我内心有许多想法,需要技术去实现,不得不找小莫帮忙。

午饭前,聊了计划,商定措施,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环节。我并不知道是否真的能成,但既然决定,还是要去试一试。

饭后我坐车返回,顺便去书店逛了逛,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有在人群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