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短视频中脱离低级趣味|每日抄经:民数记⑩(一)

昨天写完,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忽然想起这段时间在刷短视频,其实是在挑选自己喜欢的类型。

今天抄完经,翻了翻关注的用户,除工作关注的账号,真正值得关注的用户少之又少。平台上头部的号完全没有必要关注,那些卖货的有什么好看的?难道自己买什么,没有判断吗?实在不知道,同类产品,多选几个牌子,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我反而觉得,许多人购物,不是买产品,而是满足自己的收藏癖,就像我喜欢收藏书、电影、音乐、广告资料、摄影集、T 恤等。多数女性就喜欢收藏包包、口红。

从另一方面来说,看短视频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比如我看了这么多,关注的还是那些科普博物、猫知识、插花艺术、五毛特效制作、美食文化之类的创作者,还有那种剧情特别搞笑,故事性特别吸引人的创作者。

我和同事开玩笑说,自己希望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灵魂高尚的人。从选择短视频的角度来说,我还真比一般人的要求高。

其实很多人在追求搞笑、开心和有趣,我并不反对,但如果你是广告从业者,我的忠告来自于读过的《科学的广告》一句话:

……我们要用推销员的标准而不是娱乐的标准衡量广告。广告不是用来娱乐大众的。即使有人真的这样做了,他们吸引来的也都是些想找乐子的人,而这些人很有可能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人。

听说最近很多人在质疑直播带货的水分,你看,那些曾经吹微信公众号阅读数泡泡的人,现在和吹直播数据有什么区别。

短视频焦虑症|每日抄经:民数记⑨

短视频刷太多,不觉陷入焦虑。

一方面平台不断用算法给我推荐感兴趣的内容,起初我没有目的,会推荐许多美女,看过去看过来,发现除了好看,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多了其实也会厌烦,有一个原因是多数人在镜头前不断重复,这些人像巨大的机器,如同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里流水线上的工人。

再后来就是无休止给我推各种摄影摄像拍摄技巧。看来看去,我心中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些花里胡哨的技巧,没有故事的架构,毫无灵魂。我发现所有的拍摄技巧分享,真到了要用时,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技巧能学,用它来讲故事就不行。

这段时间又开始给我推各种猫。我不太喜欢这些家养猫憨憨的视频,更倾向于看那些科普猫知识的视频,讲解一些我无法理解猫行为的视频。

我非常不喜欢这种靠算法刺激我阅读的行为,所以时时警惕,每次出现一些大量雷同,或同一系列的内容,会开始警惕,去看另外的内容,看着看着,不觉又陷入另一个重复的境地,如此往复循环,如果不是工作原因,或许我早就卸载了这类迷惑心智的产品。

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是什么?|每日抄经:利未记㉗(二)

我最近在做一些视频测试,每天会花时间翻翻快手和抖音。

一直以来我没有明白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的筛选机制,也就是所谓的算法。我看资料,提到关于流量池的说法,通过不断计算,进行筛选,从而制造爆款。

这些算法的测评机制是什么?账户信息的完整性?视频的完播率?点赞数?点评?转发?等等。这些算法的叠加,一层层筛选,慢慢出现爆款。

抖音是靠节奏感强烈的视频制造爆款,快手是靠猎奇,或者说纪录真实生活。从两者的定位属性来看,前者完全是一个强运营打开的缺口,后者反而是近乎真实呈现出来的生活。

如果多看这两者的视频,会发现抖音上用滤镜和炫技的比快手多。快手的视频粗砺感要强。所以在抖音能火的视频不一定满足快手的筛选机制。

我发现许多人没有看见快手在纪录真实生活的努力,或者说,为了鼓励人们分享生活,快手有一个打卡领流量券的功能,这个入口过于隐蔽,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反而抖音没有这个功能。

抖音有一点我不喜欢,产品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扫描了我的通讯录,这不仅是手机号的通讯录,而是微信里的通讯录。按理说腾讯不会给头条接口,但是他们做到了。我觉得这侵犯了我的隐私。

顺嘴说一句,头条系的产品一定要谨慎使用,他们窃取用户隐私毫无顾忌。我做过许多防范,依旧会遇到隐私泄露的情况。完全不明白他们用的什么方法,试想这种方法如果用来做恶,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回到视频,既然用算法筛选爆款,那筛选的机制是怎样的?除了我所说的一些选择,有没有一种在满足部分要求后,恒定的推荐机制?这是我心中的一个疑惑。

我看过所有的资料里,人们说的算法多和流量池有关,两个平台却从来没有公布他们的推荐机制,但我却能明显看出他们推荐给我视频的不同。

我始终觉得,不管是搜索还是短视频,一定会遵循某种既定的逻辑结构,既然有逻辑,就有规律可循,能正推,那反推回去,遇到不合理的地方,是不是就是问题所在?这是我的猜想,不一定对。

一些采访的思考|每日抄经:利未记㉖(二)

上周五采访了四个学生,有三个失败,一个聊出点内容。

星期天开始写稿子,到今天完成三篇。我看了看录音时长,只有十多分钟,今天整理完的录音笔记少得实在可怜,只有五百多字。如此采访实在是敷衍。

我这几天边写边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一点能肯定的是,我完全不知道和新来的同学聊什么。我差不多已经能猜到他们的答案,问为什么要来学厨师。得到的答案是:喜欢吃,爱好厨师,有一技之长,工作无忧。问疫情期间在家里怎么过的,答案是:玩。如果已经报名的同学,会跟着老师学。我不清楚语文数学之类的课,线上和线下学习有何不同,但技能教学,没有老师亲手教,还真是不行。

我发现许多学生已经成了套模板的高手,聊天无法进行。

还有些地方值得怀疑,我采访过的学生,不怎么打游戏,也不追星。看电视剧看国产,但不追时下热门的电视剧,对明星的喜欢较为淡漠。喜欢腾讯视频,会员多是向朋友借,自己不充值。

他们的回答和我所观察到的完全不同,事实上我看见许多学生玩儿游戏,有时候在教室课间休息,玩儿游戏的学生会更多。

我边写稿,边整理思路,希望下次聊天能聊出点有意思的事。

首先要明确一点,许多学生接受采访,由于是师生关系,会较为拘束,这时就要告诉他们,我虽然是老师,但和教学的老师不同,没有他们要求严格。于此还要告诉他们,这只是一次聊天,不要有心里负担。

其次要准备好问题,一些基础的问题必须问,姓名,年龄,初高中是否毕业,怎么得知我们学校等等。这类问题看似基础,作为调查环节,必不可少。

之后可以聊生活方面的事,包括学校的生活和家里的生活。如果是新同学,学校生活会围绕老师、同学,比如怎么交到新朋友,老师对学生怎样,这里可以考虑追问,最好是要求采访者举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深入一点的学校生活,可以再问问以前中学的事等。家庭生活可以考虑问家里人对读职业学校的看法,反对或同意,如果是反对,到最后又是如何同意的。

家庭生活的涉及很广,涉及爸妈是否离异,有没有兄弟姐妹等等,这里也能展开聊,但提问时要注意,不要让人觉得是查户口的。我这里需要改正。

这些问题问完,再适度聊些未来的发展,怎么看待餐饮行业,虽然这个问题有些不切实际,但放在结尾,做一番畅想倒是可以。比如我采访的一个西餐学生就说,未来餐饮发展的趋势,是向着多元化,健康方面发展。这是他自己对西餐的理解。

新同学来学校很难聊,老同学熟悉环境了就好。我之所以觉得采访四个学生,有一个聊出点内容,就是老同学通过学习,一道菜怎么从不会到会差不多就能写一篇稿子。这就是通过系统学习烹饪知识和刚入行的区别。

希望下个月的采访会有所提高。

工作碎语|每日抄经:利未记㉑

200604

最近忙于活动,工作时间不断延长,今天下班回家已九点过,放下包,换上运动装就出门跑步。

计划今天抄经十段,一时没刹住,直接抄完。抄完才发现自己还没洗漱,倒腾完,已是深夜。

近来工作较为心烦,原有的欢乐气氛变得严肃,压力倍增,整个团队不和谐的声音日渐弥漫。

今天开一整天的会,原本不到两小时的月总结会,时间无限延长。一天下来,什么工作也没做。还好,我昨天提前做了些今天工作,开完会就做些收尾的事。

回想以前,如果面对今天这种情况,早撂挑子走人。我做文案,就是在找一个合得来的氛围,工作的压力倒不难,糟糕的是整个团队出现不友好的声音。如果不团结,做不成事。

我以前做事,过于自私,只管自己,不断向前跑。今年发现,自己工作有余力,帮帮身边的同事也挺好,正是如此,我这个有些刺头的异类,开始和大家聊得来。

通过和他们交流,我慢慢发现,多年来自己喜欢亲近的同事和领导,工作中勤恳、踏实、认真、努力。反而那些教我怎么取巧、偷懒、耍滑头的人,我是尽量保持距离。

奇怪的是,这类人在哪里都会存在,如果工作没有太多交集还好,如有交集,那实在是糟心的事。

搁以前,我早走了。这次我决定直接面对,奋起抵抗,绝不妥协。

广告是不是赚钱的生意?|每日抄经:利未记⑲(下)

200601

做广告是不是赚钱的生意?很早前看广告黑榜出了一份各大广告公司的财报,按照企业上市的标准,开广告公司真不是门划算的生意。

分析下来,有很多原因,不过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复利,也就是俗话说的「利滚利」、「驴打滚」。

从创意的角度看,一次创意使用完,再使用,无法得到第一次的正向反馈,只能不断产出创意,没完没了。

好的创意要可复制,比如可口可乐的瓶身广告,伏加特的瓶身广告、江小白的瓶身广告等等。再就是现在各种联名款产品,国潮产品等。

我不清楚到底是谁先做的这些创意,到后面不断有企业跟进,只是效果如何,多数企业做到后面没了结果。

看这些不断跟进的企业,其实不难发现,要出一个好创意是件多难的事。很早前看《十年》,作者就说,一个广告人,每年能出三个值得骄傲的创意,就是件很厉害的事。

说这些,其实是想说,做广告,除去少数人,多数人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广告是一门生意,要去思考商业模式,找到赢利点,才能慢慢找到一些赚钱的门道。

我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开始试着从生意的角度思考问题。

抄经
手抄经
抄经文

初入社会|每日抄经:利未记⑱(中)

200529

今天身体有些不舒服,实在太累,只想好好睡一觉。

抄经

200530

看报道,总理说,6 亿人月收入 1000 元。我忽然想起,自己出来,试用期时,拿的最低的一次差不多是 1300(或 1600)。

从那以后,每次进公司,听到不少实习生的工资数,远远不敢相信自己当初怎么熬过来的。

我记得找到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出来,由于是第一个全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人,特别高兴。

搬家不是件容易的事,物品不多,还是要来回几趟。我记得租房子喊了小莫去看,找来找去,看来看去,选择了一家有大约百多平米,用木板隔开的小房间。房间加上房东住的,有五间,房子没有装修,地面黑漆漆,凹凸不平,房间昏暗,墙上牵了根线,挂着灯泡,脏兮兮。洗漱间就一处,洗衣台一个,洗澡、洗衣服要错开时间。水费不用交,只交电费,不贵。

房东做路边烧烤生意。有的租客是服务员,有的是厨师,几乎都是做苦活累活的人。我的工作较为固定,早上按时上班,晚上按时下班。每次我下班,会看见房东准备食材,用泡沫塑料箱子装好菜品,放在拖板车上,准备好,他们吃完晚饭(其实是午饭),出门,卖烧烤。

我回来呆在屋里读书,到点会听到开门声,一般十点多,服务员和厨师会回来。偶尔也会晚归,好在各自比较安静,互不打扰,相安无事。

为什么会选择那里呢?一是那里距离公司近,就一个站,二是找来找去,没有更便宜的地方了。我住的地方,房租 400 元,除去电费和其他生活费,封顶也就 500 块。我进公司谈的工资是 2000 元。事后我才明白,原来所谓的工资,经过各种绩效考核计算,直接递减。这事儿告诉我三点,一是遇到这种公司,不要过于计较工资,永远有一种自洽的逻辑变相扣钱。二是尽量找直接谈扣五险的工作,哪怕少拿点也没关系,至少稳妥。三是,自身没本事,只能找到这种工作,所以要努力,去更好的公司,拿更高的工资。

我到现在对文案的绩效考核还有微词,所有我呆过的公司,到现在没有办法衡量文案的工作。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如果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或者觉得工资低了,要么谈涨薪,要么早点找下家。

生活费出去 500 ,按照生活最低标准来算,如何过下去?早餐一碗小面 6 块钱,中午吃食堂(记不得要不要花钱),晚餐吃砂锅米线 12~15 元不等,偶尔会吃盖饭。总共算下来,将近 600 元,也就是说,要在重庆活下来,怎么也要 1100 元。

我到现在还记得,每天会按时去附近医院旁边的铺盖面馆吃面,早上和晚上一直吃。吃到后面老板已经知道我不喜欢吃蔬菜,知道我喜欢吃三鲜砂锅米线,隔老远就开始打佐料。

我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了将近一年,断续吃了将近一年的砂锅米线,最后辞职,跳到另外的公司,直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与人合住过一间房。

抄圣经
手抄经

抠字眼|每日抄经:利未记⑱(上)

200528

领导今天统计员工入职时间。一晃眼,我已经在公司呆了一年多。原本准备等入职一年发个朋友圈。谁知道忙来忙去,忘记了。这意味着,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早上六点多起床上班,到现在也不明白什么动力使我坚持了下来。

我很少在一家公司呆一年以上。回头看,如果能在一家公司多呆些时日,熬下去,要么成了老油条,要么成了小领导。

成为老油条,自然是许多事已经熟门熟路,许多文案和创意开始陷入循环状态。只要按照既定的节奏和模式走就好。

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模式,每次觉得用的招数不断重复,没了新意,会厌烦。就像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结婚一样,我深知自己还在追求新鲜感的路上,没有稳定,甚至不厌其烦重复面对一个人,一件事的心情。我还在路上,没有办法暂缓脚步。

当老油条好不好?从一方面来说自然很好,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呆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一直做同一件事。这是各自的选择,有人宁愿遭受上级辱骂也不肯离职,有人没日没夜加班也不肯离职,有人为了只能做这一份工作不肯离职……这是每个人的选择。

我离职,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够了公司的管理。许多公司喜欢空降领导,动不动就调一位领导来,我生平遇到过两次这类事。

有一次是公司集团领导犯了事,为了自己不受牵连,找一受牵连的员工顶包。领导觉得他很忠心,就私自将他从另外的地方吊过来。

他来了之后,公司的气氛变了,上班开始摆谱,拿了一堆茶具过来,自斟自饮,不做事,有什么直接安排,也不从中协调。我前领导当时还在,碍于人微言轻,没有办法。我受不了,没多久就离职了。后来没多久,前领导也走了。

还有一次是跳槽后的公司,工作没多久,从外面招了一个领导进来。那家伙炒股,天天盯着自己的手机看,最喜欢做的事是改稿子。每次稿子交上去,他盯着一个字一个字的改。起初我还挺佩服他,但改过几次,发现不对劲。有些我觉得好的句子,他改过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语感。

为了测试他的能力,我有次突发奇想,找了篇人民网(或许是新华网)的文章,悄悄地放了一段进去,谁知道他居然照样能改。从此以后,只要遇到那些喜欢抠字眼的人,我会用这种方式去测试他的能力,把我逼急了,我稿子也不写,直接先找一篇文章丢过去,专门让他改。不是喜欢抠字眼?那就扣个够,我也乐得清闲。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抠字眼呢?而且怎么扣都说得过去。直到后来我看见王老师发的一张图才明白,原来中文的难就难在许多字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主语,还可以做状语和定语。逻辑结构太混乱了。

扣字眼好不好?许多人陷入「推敲」的困顿,反而碍手碍脚,到最后会把自己弄糊涂。哪里知道许多天才的语句,靠的是灵感,不是每个人,或者说时不时就有。想想每天工作要写多少字?有时候临时工作来了,上午决定,下午就要出来,时间也不允许「推敲」。或许追求准确、达意会更好。不考虑时间成本的抠字眼,毫无意义,在我看来,除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没有任何意义。

不知不觉又写到夜深,最近这段时间一聊职场问题,有些停不下来。我总觉得自己这些年没什么经历,写下这些文字才发现,原来自己经历过不少事。

明天要上班,最近工作压力开始了,留些体力,慢慢写。

抄经

关于采访的心得体会|每日抄经:利未记⑰

200527

我在读非虚构作品,最大的疑惑是:作者如何获取这些材料?

何伟的《江城》读起来,身临其境,我整个人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江边小城。《烟草的命运》如同一部斗争史,资料翔实,作者写起来却不枯燥。《打工女孩》里的女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每个人的信任,从而获取她们的第一手资料……

每次读这些作品,我心中的记者梦会被唤醒。

和这些作品相比,我的采访则仓促,简单许多。学校领导给我的规定是,每个月要采访四个人。我经常没有准备,跑到教学区,抽学生课间间隙做采访。

我的采访对象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是初高中生,第二类就是社会人士,三十岁左右。

采访有大概的几个问题,比如:从哪里知道我们学校的?是怎么来的?来的过程中,有没有去参观过其他学校?现阶段的学习怎样?老师教到什么地方了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不同的人,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喜欢聊天的学生,一个问题问下去,会说很久,有时我还要把他拉回来。有的学生是问什么答什么。

前面一种很好,聊着聊着基本上就知道怎么写。后面一类就要反复问,甚至聊到后面,还要回头再问一遍。因为我发现一个人只要消除隔膜,一个问题问两遍,会得到不同的反馈。

比如今天我写稿子的一位采访对象,我问他学了技术会做什么。他第一次回答的是:回家先练练手,再准备开店创业。我第二次问,他的回答是:准备去找家店帮手,做两个月试试。完全是两个回答,如何核实对方说的真假呢?

初高中学生很难聊,有一个原因是没有了解家庭情况,万一有的是单亲家庭,不小心碰到敏感话题,不好得罪。我一般是聊兴趣,电影、读书、游戏等等,慢慢聊。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和老师打招呼,拉出来单独聊。偶尔会有学生不好意思,可以叫同学陪伴。后者并不好操作,因为后期整理材料会很乱。单独聊天的方式最好。

初高中学生的好处是,比较好控制。在学生眼里,我是老师的身份,他们会很尊敬老师。头疼的是,学生时代要有独特,可挖掘的点实在太难。多数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和身边的人聊天。总不能问耍朋友的事吧?况且问了也不能写。

我后来和老师聊天,他们告诉我,和学生聊天,至少是两个小时,慢慢聊,取得信任,他们才会和你敞开心扉。当一位好老师,不付出心血是不行的。

至于社会人士就很好聊,一是这类人初高中出去打工,会经历许多事,做过许多职业,多数人很爽快。

我也遇到过不爽快的,比如这个月,我采访到一个人,聊来聊去不断躲闪我的问题。我问他哪里毕业的,他不说学校,只说学校的地址。我问读的哪所中学,他支吾半天,说八中。我再问他结婚没有。他反问我是不是在逗他。

我估算过,要写一篇稿子,要和人聊半个小时左右。这人只聊了十几分钟。

我为什么会选择他呢?主要是我在教室里,发现他很活跃,表现热情,一脸笑嘻嘻的样子。谁知道聊天才知道,疫情期间,公司精简人员,他没了工作,连房贷也交不起,只能出来重新学一门技术,赚钱还房贷。我忽然明白,原来一个人是否配合,只要和他聊上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有答案。

写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写新闻稿,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写,前期的采访很关键,选人尤其关键。还有就是采访会遇到很多问题。我的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和采访对象熟络,找到他的兴趣所在,让他很坦诚地说下去。

现在回头看我的采访,抛去商业软文的性质。和采访对象聊天的内容,许多敏感内容,要不要写出来?如果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写出来他身边人读到会怎么想?一个人陷入生活困境,但不想让人知道我该怎么处理?

有时候还是庆幸自己写的是商业软文,能做许多美化处理,不用面对一些职业道德上的拷问。

抄经
手抄经

医疗新闻应该怎么写?|每日抄经:利未记⑯(下)

2005262

最近在赶新闻稿,之所以用赶,主要是工作太多,任务压在面前,不赶不行。

我每个月要写四篇新闻稿,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新闻,有一个原因是作为一种宣传,或许称为商业软文比较合适。

很早前写这类稿子,如果实在是太忙,会自己瞎编一个故事,交差了事。只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才会去采访。

我记得很早前在医院,曾经遇到过一名年过古稀的老婆婆,她患了痔疮,来医院治疗,治好了,领导叫我去采访。这篇新闻就是个特例,年纪大的老人来治疗痔疮。

那老婆婆说很古老的重庆话,我只能听懂她的语调是重庆方言的发音,至于说什么完全听不懂,需要她身边的人翻译。

为表现医生的医术好,征得同意,她做完微创手术,当天就能下床活动。

我匆匆采访完,回去写稿子,由于材料不够,只能自己编一些,领导提了些意见。原本准备发,但多了个心眼,决定找当时人比较好,负责医保工作的医生帮忙看看。

她看完,有些犹豫,欲言又止。我说,没事儿,有问题就说。她指着我写麻药的那个地方说。严格来说,如果患者昏迷,不能进行手术,要在清醒状态下,至少是有意识才能进行麻醉手术。她建议我将「昏迷着推进手术室」,改为「医护人员的搀扶」。这样更为真实。

我赶紧道谢,回去修改,再发出去。

我之所以会写昏迷状态,有一个原因是小时候看电视剧,发现许多情景是人在昏迷状态中,直接推进急救室,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现在一想,为了夸大效果,估计除了医护人员,如果不说,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选择相信医生,稿子没有那么有煽动力,至少不会出错。

做文案的乐趣就在于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进入不同的行业,还能学到更为专业的知识。

本来今天要写最近遇到的采访问题,谁知道写远了,明天再聊吧。

提醒:任何医疗新闻,还是要浏览正规的医疗网站。某度是千万不能相信的,切记,切记。

夜晚的大树
手抄经
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