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录(12) - 2015-12-05

这周有些乏力,脑力有些透支,主要是在想明年的事情。一年到尾,我总想做个总结,比如书读了多少本,微信运营得怎样(其实一塌糊涂),工作上的事情是否顺心,明年又在哪个地方等等。

脑子很乱,思绪也无处安放,只能在天空中飘荡,很惭愧,这个年尾总有太多的自卑感在里面,到现在为止唯一能坚定的便是过完年后辞职,重新找一份工作,在这个一眼看得见头,没有医保的地方呆着实在无趣之极。公司里太多为了工作而工作,要不就是一些喜欢乐趣之人。我并不觉得一家公司有为了工作而工作,不是为了喜欢或热爱而工作的人有什么不对,但是整个公司有太多这种人,那实在是无聊。作为一个创意部门,每天还会被高压政策所驱使,甚至连开个会都是死气沉沉,需要人提醒「开会时记得踊跃发言」,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工作的混乱和内心的无助、烦闷,外加现在隔三差五会和老杨吵一架。实在是没兴趣工作,至于什么努力把微信做到十万加,再多增加一些粉丝之类的,关我屁事。我当初做到十万加时,来了差不多八千多个粉丝,我有什么好处,给我把医保交齐了没?给我发奖金没?一个粉丝如果用价钱来衡量的话是多少钱一个?连我工作一年多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跟我谈再做一个,真当我傻吗?

这些气话不说也罢,最关键的是,我把粉丝数现在拉起来了,上面有想过应该好好去策划这个号没有?还不是想凭借一些机巧做些事情,无聊之极。对我来说,11月前的工作,算是热情所使,拼尽全力做好自是无疑,而现在对我来说,工作就是工作,按时把工作做好,不出纰漏,按部就班即可。无需再投入更多热情去做这件事,就算是投入,我也只会把热情投入到应该投入的地方,比如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我做事的原则很简单,如果我在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得到的成绩没有得到回报,甚至还被不断打压、低估等,要么想办法玩儿权术,要么直接走人。可工作这些年来,我一直未曾玩儿过权术,在每个公司的出走,要么是学不到知识,要么就是工作不开心。我从来也不是因为谁跟我谈工资,说给我加薪之类的话而留下来,要走就走。决定了就不会回头。

昨天晚上,睡前一直在思考做微信的事情,想来想去睡不着,打开微信刷订阅号,发现曾经关注过的微信号,有不少的阅读量都未曾增加。它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所写所思如同我开的这个微信一样,都是写给自己的话语,有朋友来阅读,自然是好(当然我的这些文章自不会有人阅读,在微信上也不符合微信的传播调性),若是没有,便随意发发牢骚无妨。我很欣赏这种一直在默默耕耘的人。想必我自己做的微信,跨度就太大了。一开始想靠个人魅力积累粉丝,经过差不多八个多月,没起来,现在改成了聊美术和文案的微信号。我深知自己在文字上毫无网感,让人读来不痛快。可惜,内心总有些坚持,让我继续这样做,毕竟这是喜欢做,喜欢写的事情。不能因为追求太多的粉丝而改变自我习惯,偶尔的尝试一下可以,但其主线还需保持自我一贯风格。很佩服那些一直在认真写字儿的人,如黄章晋、和菜头、六神磊磊、三表、王小峰这些人的文字风格。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会一直致力于此。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我在摇摆不定、跌跌撞撞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前途一片黑暗。曾经虎总说我没有道心,现在看来,此话不假,毕竟我至今还无法坚定不移的朝前走。

认识自己的短处,不断努力才是正确的道路。现在我的问题是,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却还不肯脚踏实地,脑子思想飞絮,飘忽不定,这实在是犯了大忌。

我是如何向冯老师学习的 2015-06-06

如果我记得没错,冯老师的微信号是我程序猿朋友推荐给我的。当时他对我说四个字:这人很牛。之后便离开代码界,开始自己的修道之路。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加他,也没想着会通过验证。毕竟曾有过被大咖拒之门外的情况。谁曾想没多久冯老师便通过我的申请,让我可以近距离与大咖交流。

与其说交流,我想这是单方面的,因为我找冯老师聊天的机会到现在只有一次,就前两天,他的微信公众号被封了,当时有些气愤,问他怎么会这样,他笑笑,没说什么。为此我还跑到腾讯交流群里找他们的工程师,后来证明这事儿与他们无关,其他的,你们懂的。

我一直很珍惜和冯老师聊天的机会,大多数 时间他很忙,没空跟我瞎BB。想想,除了找他们要快速走上成功巅峰的办法,还有什么可聊的呢?其实谁都不是速成的,就拿冯老师写字儿来说,如果真要追溯,就我在他的“闲思录”上看到的最早时间是2004年,这意味着他到现在为止写了15年。

什么叫喜欢写字儿,那些写三五年的,或许是在和文字耍流氓,只有那些一直在写,并坚持下去的人才想着和它结婚。想把微信做好,先下苦工,不是富二代,就别做那些早日成名的梦。多想想为什么冯老师每篇文章至少检查20遍,想想他有时候找一张图花的时间比写字儿的时间都长。这比你做任何事情都管用。

如果你常看冯老师的朋友圈、公众号和微博的内容,会觉得他语出惊人,可仔细一想,确实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我都会看见冯老师犀利的语言,但他朋友们却说在现实中是个安静内向的人。我觉得他的犀利是对真的追求,无论是对各种产品的改进上,是对摇滚狂热的喜爱,亦或是对中医的据理力争,都在追求一个真。似乎为了一个真,便可以得罪全天下所有人。

除此之外,那在向冯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于我而言,什么最重要呢。我觉得是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现在很多人在一遇到问题都只求干货,不求方法,想要锦囊妙计却不去求学问道,人这一辈子想要成功,除了下苦工外,更重要的是动脑子,整天想着吃和睡的那是猪,想着蹦上蹦下去玩儿的那是猴子。这些原本就只占据生活中一小部分时间的事情却成了许多人生命的全部。想想我们这个民族似乎一辈子都挣扎在饥饿线上,从未远去。

相对于独立思考,冯老师也会不时地推荐一些好书,比如:《新经济 新规则》、《创业维艰》、《文明之光》等等。我和冯老师第一次在朋友圈互动也是书,当时我在二手书市场淘了几本金庸全集(后来证明是高仿版)。他说家里有两套全集,不知这是气我呢,还是逗我,反正我是挺难过的。

冯老师还是一个有江湖气的人,是那种会对朋友肝胆相照,会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会做好事不计回报,如果你经常关注小道消息就知道,冯老师会时不时无偿地推荐一些微信公众号,我也通过他的推荐、转发等关注了不少有意思的微信公众号,这些,我想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现在小道消息的解禁遥遥无期,冯老师又新建了一个坏时代(微信号:TheBadTime),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也可以点击原文阅读,跳转坏时代。

在微信上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 2015-05-16

微信上所谓的价值内容,说白了,就是传播率高。你的文章好不好,评判的标准无外乎阅读人数多不多,转发率高不高。至于其他的,都是附加产品。很多人现在都陷在一个疯狂增粉的怪圈,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点开过自己的会话数据统计栏,看每天有多少通过订阅直接观看的。我的微信是没有多少的,大多数都是通过群发、朋友圈来的。

我并不否认粉丝数会带来一定的转发量,但随着微信公证号越来越多,每个人订阅的微信也就会越来越多,用户不会每次都点击你的微信观看,除非你能做到独一家,否则便如同和菜头说的那样,“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个人而言,做微信,建议做原创,如果你做不到,或者只会照搬抄袭的话,我相信你的微信不会有多少吸引力,用户的粘性也会很低。对于有价值的内容,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可言。总结了七条,仅供参考。

第一,做有趣的内容。你的内容是否有趣,我觉得做微信的人应该清楚,在微信上,能有转发量的,大多数还是内容有趣,如果你的内容无趣,那就想办法让它变得有趣一点儿。

第二,感同身受。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会让人感同身受,大多数心灵鸡汤之所以让人产生转发的欲望,在我看来还是用户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内心与文章的产生共鸣。

第三,学会排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简单明了的排版远比花里胡哨要好得多,如果想用排版来衬托你有多用心,建议多想想怎样把一篇文章写好。文章质量+简洁的排版,做到这两点,足矣。

第四,控制字数。如果你是靠写字儿运营微信的人,建议将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最多不超过5000字。要知道大多数用户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要想保证人们在一定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字数。如果你做不到像“大象公会”、“界面”之类那么高质量的内容,就先把1000字儿写好。

第五,图文结合。图文结合会产生有趣的效果,我个人在接触图文结合时,除了论坛,便是网易新闻,以前曾试着做过一次(公司做的),效果确实不错。不过现在我不喜欢了,毕竟太多做这种图文结合的内容,能做好的,真没几个。顾爷算一个,哈哈!

第六,引起话题。在做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试着想想,这篇文章发出去后,会有人评论吗?如果没有,那就重新写内容吧。

第七,做最没用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最有价值的,以后或许会成为最没价值的垃圾。试想一下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等,现在有多少人看过这些书的。你能说明白它的价值所在吗?

一个见证自我成长的微信 2014-12-26

当我再次登上微信时,心中不禁出现各种混乱不堪的咒骂。这咒骂来自于对微信的各种排版,让我感觉到这一年多来微信在后台排版上还是太弱,许多功能似乎都需要接口来完成。正好应了马化腾的那句话:微信是连接一切的接口。我深深地被这接口所折服。

看《微信思维》的那段时间,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微信的战略一开始就是圈人,把人圈多了,就可以想着如何玩耍。现在想想,如果开发一个APP需要几万到几十万的成本,那么直接通过微信嫁接则要方便与省钱许多。毕竟弄一个APP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APP的麻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用户习惯问题,我很少用APP,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阅读APP和新闻APP,其他的APP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比如规划不合理,经常崩溃,系统不兼容等等系列问题。微信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因为不管你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它就只给你最多三个位置(好像还有只弄一个或两个栏目的),让你自己合理分配子栏目,你怎么调都无法改变这个规则。就这样,完美地把所有的用户习惯统一到一点,你只需要接入微信,去推广二维码,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解决诸多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微信上面,然而微信的文本框还是一种只能做最基本的操作时,便让人无法理喻。我是在试用微信一年过后(两家公司间隔一年,我一般不负责公司的微信,条条框框排版弄到要死……),还能感觉到这种落后,以至于我在编辑公司微信时,发了至少20条预览。这其中最让我吐槽的除了微信弱爆了的编辑格式外,更多的是在思考:为什么许多微信公众号都要把内容做得花花绿绿,画一些不必要的框框之类无趣的东西在里面?为什么不做地干净、简洁?

这里我似乎有必要说明一下自己的微信,我现在自己玩儿的微信是按照懒散的性格来做的,因为喜欢和热爱,除了传一张图片,之后便是排版。我每天推一篇文章,做得最多的除了码字外,就是排版,但是排版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我做内容,我就想办法把内容做好,把每篇文章写好,每个标点符号用好。之后再看排字的时候我看着舒不舒服,如果我自己都觉得别扭,那别人肯定会别扭,因为我发文章前,我是自己的读者。

一开始我发文章时,学着其他图文排版方式一样,每一段会空两格,感觉这样排版还不错。可后来在学习别人的排版方式时,我发现许多微信号都不空格,直接抵满。我去研究了一下,似乎这样在手机上看起来,会更适合阅读一些。于是我也这样保持了下来,只是那些框框之类的东西,我一直没学会(这其中有懒,也觉得用户看的就是内容,画框框的意义是什么?我没想明白)。至于标注重点,我觉得就是断章取义,这样还不如写一段导语来得实在。

至于引导关注,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认真做过。一开始我没有任何引导,完了就是完了。后来在微信里加上原文阅读,其实连接的就是原文章,我也没有需要导入流量的网站,这样做又有何意义?于是做了一阵就不做了。

这之后我又在后面加了二维码,可是二维码比较大,我觉得影响我的观感,很不舒服。于是在几天前我偷偷地换掉,留下一段很逗比的话:没了,关注在上面,吼吼吼!

这段话出现后,到现在为止有4个人关注我的微信,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引导?可我觉得这句话太平,没有感觉,无法凸出我的微信作用。

想来想去,我觉得应该改成:这是一个想要证明自己能坚持的微信号,他的动力来自于你的关注。这段话是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灵感一现出来的,这就是动脑子思考的乐趣,你不知道下一秒会跳出什么灵动有趣的词儿和句子,非常有意思。

其实最初我在微信上发表文章,就是很简单的理由,证明自己,能坚持下去。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的失败,就是在被这个社会不断干扰,迷失了自己。到最后都找不到自己的本心,我只是不想变成这种人,所以找了种方式,来见证自己的成长。

想想,一个微信见证成长,让自己坚持下去。倒是背离了微信所说的: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我算什么品牌?这或许是我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我接触过的公司微信 2014-12-23

我接触微信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记得当时微信推出回忆界面时,我在朋友注册里排名第三,当然一开始只是觉得很新奇,并没有把它与工作联系在一起。直到半年多后,我换了工作。跳到一家医药网站,在里面做了3个月的微信,才开始有所了解。

说是了解,其实也只是懂一些皮毛,最主要的时间都是在写评论,或者去抄一些有趣的医药类的事情。一开始我很积极地去学习,到处去找做微信的方法,推广论坛之类的,这其中还看见过现在书卖得很火的“读客”在做推广,因为当时微信刚刚火起来,做推广的论坛并不是很多。

这之后我开始关注大量的微信,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了诸多做微信成功的案例,只是每一个案例真运用到公司的公众号上,却没办法嫁接。人都是这样,若能找到走捷径、免费的方法,都会这么地不择手段。

我一是出于刚进公司,急于表现自己,二是因为老总每天都关注着微信,想要很快看到效果的逼迫。我身为负责这个公众号的头号人物,却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我开始慢慢地积累自己的公众号,关注与互粉许多微信。这其中就导致出现许多死粉(当时老总也花钱买了一万的死粉)。这样数据做上去,看着非常的漂亮,可接到的咨询与互动,却少了很多。

这种情况差不多过了2个多月,这之后我开始明白在运营微信上的错误。最主要的就是太急于求成。我没办法满足老总那种日涨几千、几万粉丝的要求,只能一步一步地做好互动,想办法让老总在保持一个微信的策划内容上后坚持下去(当时我策划的时候是按天,一周七天,每天推出什么话题。),可这些都在老总的任性中不断地删改。我很难理解这种急迫的心情是如何产生的,似乎只要投出去的东西一天没有效果,就立马更改方案。

这之后我在试用3个月满,没转正后我便离职了。这其中除了工作上的原因,还有很多人事间的原因。离职后的第一件事,我便自己申请了一个公众账户。这个账户沉寂了很久,直到今年年底,我才正式启动,坚持每天都在上面发一篇内容。或是自己的心得、感悟,或是思考、读后感。

我没有将这个公众号定位,因为实在想不到如何去定位。我也没有怎么去做推广,就在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上面转发一下。一是出于时间的原因,我写完文章后(我到现在所写的文章都是原创的哦!)已经很晚;二是实在是没有经历再去做推广方面的事情。毕竟我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是有限。我也没想过一日涨数千或数万的粉丝。

这或许与我懒散的性格有关,故而现在我看到许多说一天多少多少粉丝,或者一个月就几百上千万的粉丝,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做着一夜涨粉的梦,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沉浸于这种概率性事件中。或许每个人都有理由,都有压力,都有挑战。但自己的公众号到底是个什么样?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有没有做好推广与策划?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

《微信思维》前一百页都说了些什么? 2014-12-12

我原本是想写一篇关于《诗人是最好的文案》的文章,这是我今早起来时的想法,然而到现在,却又觉得没有感觉。想想任何灵感在一瞬间闪过时,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不然等它过去,就真是后悔莫及。希望哪天我能回想起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也不便辜负我使用过度的脑子。

我近来在看《微信思维》这本书,这是我入手的第一本关于微信的书籍。书我还没看完,昨天今天共看了一百页,想来书的后面都是些案例之类的内容,现在说说我看到的这几个案例,倒也不会影响我的后续观感。

事实上这本书刚出来那一阵子我是热血澎湃,可面对普通版和特别版,我犹豫了很久,其原因就是这本书到底值不值50和100块钱。后来实在是忍不住了,便买了特别版(所以别找我借书,我肉疼!),等到书到手时,看包装感觉很用心,特别是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微信二维码,我扫描的时候提醒我是0302位用户,感觉还不错,这之后我书还被塑封口袋包裹着,我没急着拆封。直到昨天终于闲下来(其实就是把其他书看完),翻开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刚开始读序言,感觉还不错。说微信其实就是一个连接一切的借口,就像一颗大树,微信是树干,众多品牌、媒体、用户就是树枝,它们在上面开花结果,开花不结果,不开花不结果……当然,如果你吸收的养分和获得的光照充足,是绝对可以长得鲜翠欲滴,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采摘。

这之后便进入案例阶段,我从昨天到现在看了四个案例,每个案例给我的启发都不一样,比如第一个好药师,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送药的速度,利用自己的医药仓库体系,结合药店分部情况,利用微信的定位和二维码扫描,实现一小时之内药物送达。这个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地解决了人们急需买药的困难。

这之后便是联想,联想的案例就比较复杂,一开始他们只是想做客服,以为申请个号就可以,这之后发现不对,然后又做销售,结果发现线上的销售上去了,但是线下的销售又没了保证,还是不对,这之后又做服务,终于找到了路子,这就是书上说的,联想有几十个微信号,但真正发掘出功能性和商业性的,只有“联想服务”这个号。我估摸着就是做销售的时候申请了众多的微信公众号……

个人觉得联想的这一步棋下得非常之妙,联想服务号的功能,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在买了电脑后,扫描二维码,用户的所有购买数据,都通过二维码注册到微信上去,就连卖电脑的那位店员都有记录。这之后便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你遇上电脑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利用微信,得到专人解答。

如果说前面两个案例切入的是实用性和服务性,那唯品会就注重于“群体效应”和娱乐性。这我就不得不说说卖面膜这一摊子事儿。冬天到了,我朋友圈里面卖面膜的朋友又开始增多,很多时候我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扑在卖面膜这条道路上。直到今天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效应”,当一个人身边有一群卖面膜的人,如果自己不卖面膜,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再进一步说,就像一个人卖成功一张面膜,利用朋友的宣传,可以诱发下一个用户进行购买,一个接一个地扩撒,然后通过微信这大树,不断地辐射,获取成功。

我之所以要说卖面膜,其实是想说的是,卖面膜这么火,为什么大家都开始选择屏蔽?或许透过唯品会第一条法则可以看出一二。唯品会的营销法则第一条就是每天泡微博、微信、豆瓣看最新热点,然后结合当下潮流,制造话题,引起共鸣。网上关于卖面膜的都在说晒照,说体验感,在我看来似乎就是自说自话,感觉亲身试验后就能证明是纯天然无刺激产品,有时候说产品,我想更多的是找一个话题点,比如最近朋友圈什么话题刷地最多,然后想办法嫁接到卖面膜上,微信微博之类的又有什么话题有爆点,想想能不能用在面膜上。虽然大家都是卖面膜的,但为什么不能卖得与众不同一点?

第四个案例是关于小米的,在这里我不准备再说,毕竟小米的营销已经神话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网上已经有太多关于小米的营销,书里有一部分我曾经在其他书上看过,所以感兴趣的不妨动动手百度一下。

最后总结一下,书里的这四个案例,在做微信时,都遇到过困难,甚至有的在做不做微信,都做过详尽调研。微信当年把公共账户划分时,也想过取舍问题。对于数据的跟踪,有的已经详尽到每个用户的点击频率和次数,可以随时根据用户的点击量做调整。在这个微信时代,每个人都在去找干货,想去投机取巧,可看看这些案例,谁又是复制谁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