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点击了朋友圈一文,标题是:你看过最奇怪的书是什么。出现在我眼前的第一本书是《塞拉菲尼抄本》。我惊呼,这本书其实是我梦寐以求想要购入的,只是书的价格太过昂贵,不得不让我一直垂涎。
这之后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聊,我说我看过的最奇怪的书是《尤利西斯》,这本书我曾经咬着牙看了四分之一,放弃了。完全找不到主线在哪里,很难想象译者是花了多大的精力去弄懂这本书,并将它成功翻译。意识流的作品,我到现在都不敢怎么碰。
另一同事说,《尤利西斯》还好,应该去看亨利·米勒的书,那才叫奇怪,我们就这样一直聊。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冯唐的书,我是没看过冯唐的,只知道他很牛逼,于是在他们的强烈推荐下,我打开冯唐的博客,看他的随笔。至于为什么不先看小说,我想是跟我喜欢读短篇有关系吧!小说太长,一不小心看进去,就无法自拔了。
我最初知道冯唐,是他写的《三十六大》和《活着活着就老了》,这两本书一直在各大电商网首页,火得一塌糊涂。我一向不是很喜欢推荐,就算是看见,也总是忽略。后来和朋友聊天,再看他的随笔,倒觉得这家伙写的东西还挺有趣,有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我权且说说看他的随笔之感想。
《鹿鼎记》给了冯唐生命的感动
金庸的小说,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射雕》、《神雕》、《白马啸西风》、《雪山飞狐》。《鹿鼎记》我也看,但只看过一遍。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最喜欢的还是《白马啸西风》,《鹿鼎记》是除了《书剑恩仇录》最不喜欢的一本书,金庸写得入世太深。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出世一点的小说。
近来是想再重读一遍《鹿鼎记》,总觉得当你入世越深,就更应该看这本书。无奈被一些书阻碍,只能把计划往后延。如果真要说生命中的感动,我耳边会有一句话一直萦绕: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古龙的《大人物》是有魔力的
我朋友很看不起古龙的《大人物》,说这本书一般。可在我看过之后,觉得这本书很不错,里面有诸多古龙妙趣横生的笔法,很值得玩味儿。我是觉得《大人物》是一本好书,没有朋友评价的那么差。当然我最喜欢的不是《大人物》,《欢乐英雄》才是我的最爱。读这本书,真的是“开心开心极了”。
迄今看古龙为止,还没有看见能超越《欢乐英雄》的书,就算是《陆小凤》、《楚留香》、《边城浪子》也要靠后。如果真要说魔力,我只能说《欢乐英雄》看一次,就会笑一次。
中国人不适合写小说
中国人写小说的问题,我以前和朋友争论过。我围绕很简单的点切入:外国的小说和中国的小说,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不在一个等级。冯唐在他的文里除了写到这个点外,还说了两点:第一是中国文字太清通简要,难负重。第二是中国文人外儒内庄,不吃苦。在这上面,我是很赞同冯唐的观点。
小说是不是牛鬼蛇神都能写的,但迄今为止小说的数量,每天都在成倍增长,但是质量上,却不敢苟同。我不知道这些小说在后世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如何产出这样大量的小说。唯有一件事我能肯定,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小说,能留下的,屈指可数。如果一本也没留下,我想那是最好的结局。
韩寒的小说没入门
记得第一次看韩寒的小说,是《三重门》,那时候看得我云里雾里,不知所谓,看了一半后就没看了,直接打包,邮寄给我远方的朋友,我是在她的建议下看韩寒的,可惜的是他的小说真没法看。
这之后过了很多年,我看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本书我看完了。或许是我才看完《陆犯焉识》,等到看韩寒的这本书,真觉得太过小儿科。
我一直都觉得韩寒不适合写小说,适合写杂文。冯唐给了韩寒精道的评价:韩寒的小说不入门,杂文小聪明。小说不入门我觉得是恰到好处,至于杂文小聪明,我觉得有些过了。
想必每个人对每本书,每个作者都有偏颇,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很喜欢冯唐的风格,唯一能让我佩服的,就是他随文里写的,文学的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