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录(26) -2016-01-19

锅里煮着从上周从广汉带回来的兔头,这包兔头在未开封时还能保存许久,现在开封,里面窜进去不少空气,现在只能保存一个星期了吧。

近来琐事居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烦心事,一遇到这些事,我内心都惶恐不安。现细细想来,是因为在我人生道路中,没有人能给我指点一二。如果是换手机,是换锤子还是一加,最后在征求小莫的意见后,还能做出选择。但生活和工作,只能自己去思考。

每天倒数放假的滋味并不好受,毕竟这是一种类似于懈怠工作的表现,脑海中反复思考着明年的规划,重新找一份工作,存钱,买单反,学学摄影,多读几本书,看还能不能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当然最好是在网上,因为线下若太熟络,必定会浪费我个人太多时间,这并非我愿。

一月份领到工资,毫不犹豫买了几本书,有一本《海子全集》,虽然在KINDLE里有这本书,想来还是要买纸质的,因为诗歌的书,可以一直看一直看,我愿意读诗的时候感受纸的温度,这点KINDLE无法代替。

想想,现在买的最多的书,都是一些没有电子版,或做得非常棒的书,还有就是一些不再发行的二手书。也正是因为在孔夫子买的多了,就这样加了一位做二手书书商的微信。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他在我底下留言,说他生平领导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全买了书。我很敬佩他,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像如此之人越发稀少,他敢于去追求,就像现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也与书有关。

我多想像他一样,可现在无法做到。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能有那么一天。

618 购物随感|每日抄经:利未记㉗(一)

618 实在不知道买什么,打开购物车看了看,买了几本书。

买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便宜,三百多块钱的书,打折下来只要一百五。我现在买书较为谨慎,毕竟许多书并不值得买纸质版,尽量做一些挑选。

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电子版会是一种常态,不过纸质版以后会如何发展,是成为收藏品,还是以其他方式存在,并没有一种具体的表现。从另一个情况来看,电子书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影响纸质书,反而买纸质书的人未减反增。

我现在读纸质书的时间较少,这个月一本纸质书还没看完,反而看完好几本电子书。我在思考,每天带一本书放包里,利用坐轻轨的时间去读。因为我发现最近的自控力下降严重,有必要通过沉浸式阅读,将自己的自控力拉回来。

可见电子书有许多好的地方,但从注意力来看,尤其是用手机阅读,会很容易滑去做其他事,需要有一种很沉浸式的体验。

好吧,明天就试试,放本纸质书在包里,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阅读。

这世界上读书人的姿势,你都见过吗?(一) 2015-10-11

2015年9月初,我买了两本影集(特别喜欢的书我都会买两本),影集汇集了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看书的姿势。有的人站着、有的人趴着、有的人躺着……我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看着这些阅读的人,产生了某种不可言语的感觉。


我不知道他们读的什么书,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读书,只知道在那一瞬间,他们与书发生了联系,变得异常沉浸。


鉴于我在微信上会不时分享一些看过的书,以至于有位朋友在收到一张书签时,特意拍了张照给我。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她眼中的我,是这么一种读书的样子。

说来惭愧,我读书正襟危坐真是少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或是手捧着书,或是把书放在桌子上,或是双脚放在桌上,把书放在腿上阅读。当然,也有在厕所看书的姿势。

书读得久了,对于不时乘坐交通工具时看见捧书的人,会格外欢喜。我见过有人从包里拿书出来读,也见过用kindle、Ipad、手机等阅读的人。

每每这时,我会去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那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甚至还有一点点的虔诚。

看得久了,我就想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人,在触摸一本书时,都是这样的吗?如果有一天,电子书完全取代了书本,会有人怀念这么一个捧着书阅读的姿势吗?

今天分享这本书的前15张照片。如果你喜欢,可以去读库商城买一本,现在做活动,可以比我少花20块钱左右拿到手。说实话,我有些肉疼,并且因为喜欢,我还买了两本……

读书人的样子
这是二战时期的英国,在大轰炸之后,一位绅士拿着书走在街上。

读书人的样子
1943年,意大利那不勒斯

书里常常出现士兵读书的样子,我一直想弄明白,一位捧着《圣经》的士兵,在开枪的那一瞬间,都在想什么。

读书人的样子
1944年,意大利蒙特卡西诺

这是一名神甫手,西方教堂结婚时,站在中间的那个人。他的手里拿着的是一部书,在战争后,他觉得修道院唯一重要的物品。

读书人的样子
1946年,德国哈勒

每当看见一个人,在战后安详的坐着,手捧着一本书,就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仿佛外在的炸弹,无形的穿过他,他却与世无争。喜欢读书,有什么错呢?

读书人的样子
1947,美国芝加哥

初看不以为意,以为就是位小女孩在看书,后来发现这是一本杂志,小女孩不识字,把杂志拿反了。想想小时候的我们,也有被爸妈提醒书反了的那一刻。

注:杂志名叫《BEONY》,意为乌木,非洲裔美国人约翰·H·约翰逊创办,专注于非洲裔美国名人和政客的报道。这应该是摄影师所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当然被拍摄的小女孩肯定不知道这些。

读书人的样子
1946年,美国维克斯堡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耶路撒冷

一直很想知道他读的什么书,他是否还活着,杀了多少人,在端起机枪那一刻会想起什么。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匈牙利

原本是一次温馨的阅读,男孩女孩在听身边的女人讲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只有一位小孩子忽然发现记者在偷拍,瞄了一眼。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中国北平

那一年,北京还叫北平,那一年后,新中国成立。想想,文革也在不久后发生了……

读书人的样子
1948年,芬南「圣诞老人的故乡」

阅读使人温暖。

读书人的样子
1949年,意大利罗马
读书人的样子
1949年,中国上海

我小时也有这种书,读小学的时候,拿去班上炫耀,同学们都借来借去,后来少了很多,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读书人的样子
1950年,德国慕尼黑

事实证明,多看书长得瘦,O(∩_∩)O哈哈~

读书人的样子
1950年,耶路撒冷

这老头一直让我想到姜子牙,不知道为什么。

读书人的样子
1950年,美国加州

这张照片很美,一开始看,我一直在看那失去光彩的眼睛,之后发现阳光照下来,有一种圣洁的力量。现在再看她身边的两个孩子,尤其是左边那个孩子,歪着头,盯着书,他想知道些什么呢?

注:部分文字来源于《读》

图片来源:玛格兰图片社

老彪 2015-08-05

老彪是我的大学同学,同居四年,同在一个屋檐下呆了四年。可惜的是,他身上大部分的优点我都没学会,唯独学会一样——看书

以前聊天,我跟很多朋友提起过他,现在却很少再提起,因为没人觉得爱读书的人可以去给莫文蔚搞演唱会,会去弄一个重庆大礼堂80周年的庆典。当然他现在在香港卫视当编导,我说了也没人会相信。

按照正常逻辑思维来说,一个人能在毕业后几年时间里不断往上跳,还一直牛逼哄哄的朝着更大的舞台上跳,是不可思议的,我一向喜欢把这种别人看来是神迹的技能归咎为读书。因为除了读书和性格好些外,我实在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办法能让他向上攀。跟朋友聊天时,我总会提起他喜欢读哲学和史学,喜欢李泽厚,且把他历年不同版本的《美的历程》都收集全了。

我很羡慕他,因为他把我一直想从事的工作全都玩儿了个遍,并且还不知疲倦地往更高的地方攀登。把我读不懂的书都读个通透,且没事就跑回母校找学校的老师求教。于他而言,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比不上读书重要。有时为了读书,甚至连工作都可以放弃的。原来我不是很理解这种做法,现在想想,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若任何事业绊住了自己梦想的脚步,宁愿高傲的放弃这些富贵,也要求得那一丝欢喜。读书是快乐的,求知、求道也是快乐的。至于其他的,都是附属品。这不是说不重要,而是不太重要。

至于读书的方法,老彪与我不一样,我读书是想求个全,巴不得把这世间所有的书都读完,弄懂多少,我是不会在意的。老彪不是这么读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细读、精读。毕业后我去过他住的地方几次,每次去,都会发现他床上的书还是老样子,若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有多少增加,只有他指出来,你才知道他又买了什么新书。

大多数时间老彪读都是史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二十四史已看完,谈天说地随便来。至于哲学,他很少跟人交谈,这并不是哲学家的深沉,而是他一出口,没几个人能懂。所以他常常说自己读书时很寂寞,如同独孤求败没有敌手一样,只能封剑归隐,求个一世英名。老彪虽现在无如此学识,但寂寞倒是真的,只因读书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读哲学,更是偏门中的偏门。

因他之所好,我也会偶尔去看一些哲学书,大多数时间看哲学,都如清风吹拂,看字忘意。稍有不慎,便要从头再来。这些年哲学书看了好几本,可哲学的门槛,我到现在都未摸到。

老彪的牛逼成了我的榜样,也成了我劝朋友读书的范例。我每次叫朋友多读书时,都用他来举例,可说不到三句话,大多数人开始露出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在他们看来,读书的人能一直往上不断爬,且还是读史学和哲学的人,基本上可以划定为奇葩一类,是学不来的。说得多了,他们会把老彪当成一个为了激励他们读书,我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

事实上这世界上真有这么一个人,若不是他,我也不会这么喜欢读书。想想,有时候「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句话,是很适用的。

如果你在这世界上能找到那个指引你,并潜移默化影响你为之努力奋斗的人,很不容易。还好,我找到了,且不断向他学习中。

我们终将老去 那些读过的书该何去何留 2015-05-17

在微信上看见一卖书文,按照我以往的判断,这是一则广告。细看之下,发现又不像,试想一下,三本书60元,包邮费,算20元一本,这怎么都不是划算的买卖。

文章中作者写道,即将奔赴纽约,这些它读过的书和没读过的,都准备以低价出售。按照我以往的性格,面对这种价格的诱惑,会很心动,可文章中说了一句话,却让我犹豫,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一本书的价值,唯有它被人读过,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如果你时常关注我微信的话,会知道我会把这辈子只看一遍的书送出去。这一方面是我爸已经很不喜欢我买实体书,按照他的话说,如果我再买书,楼会被压垮;另一方面我觉得书放在我这里价值确实不大,我已经看过,还不如送给没有看过的人。我觉得读书和分享,应该是并行的一件事,这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便莫过于书籍的分享,把自己的书分享给其他人,这并不会失去什么,说不定还会得到些什么。不过送书的前提是,那种书这辈子只读一遍。

可说到底,我的书是送出了,但有多少人在拿到书时,会把那本书看完,我也不清楚。每次我把书送出去会欢欣鼓舞,像把一块块甜蜜的糖果送给远方的朋友。可有多少朋友在接到糖果时,会觉得那是他想要的味道,我不知道。因为我知道这世界上有许多的人,要书并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藏书。

我第一次听到藏书时还很惊讶,因为在我的生命中,书买来,就是用来读的,如果不读,那就是浪费了钱,或者浪费了作者的一番心血。可我在网络中混迹,会遇到许多买书的朋友,他们确实不怎么读书,有的把书买好,外面的塑料套子不拆,直接放进书柜;有的会拆掉外包装,用鼻子闻一下,随手翻两页,之后再放进书柜。每次听到这种事情,我都会替那本书惋惜,总觉得他是遇到一位无情的主人。虽然这些买书不看的人决定了一部分书籍的销量,还是令我无法接受。

到现在为止,我都很奇怪他们这种做法,不知道他们买书的用意如何,如果说买来的书确实有收藏价值,会随着年岁升值,还情有可原。可在我看来,有许多的书实在是没有升值的空间,它们既不是孤本,也不是首版,更不是签名本。我只能以买书上瘾归纳这类人,亦或是这类人在内心想把自己装得像个文人。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种买书人。

说过别人,再说说自己,其实我也有这种买书不看的臭毛病,这种毛病大多数是电商搞活动积累下来的,当时为了便宜而疯狂买书。要知道,买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要把买来的书看完,却是很慢的事情。我这一辈子喜欢看的书太多,可人生太短,要么精研一门书籍,要么快速遍揽群书。我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这一辈子最大的挑战,想来想去,不得不先想办法把我现在所拥有的书看完,清理掉那些只看一遍的书。

在清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有些书,随着我渐渐老去,或者搬家,或者远行后怎么办。于我想到了一种更为妥帖的办法,将他们收藏到KINDLE里。这是我极不情愿做出的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决定,可也只有这种办法,能让我与知识相拥。

如果你还在买书而不读,或者床头还有一本你很久没翻看的书,请在每天睡觉前,翻10页就好,别总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愿阅读与我们同在。

《文化苦旅》中我最喜欢的三个故事 2015-05-06

梁文道先生曾在一访谈节目里说,如果这世界上还有文化学者,我心目当中只有两位,一位是周国平,另一位就是余秋雨。我听过此话,便把藏在手机里许久的《文化苦旅》拿出来读。

这原本是高中就该读的一本书,我没读,那时完全沉浸在武侠世界里无法自拔。现在亡羊补牢,每天翻开此书时,我都心有愧疚。好在余秋雨先生是不知有我这么个不识货的家伙,依旧用一种谦和的语调,向我讲诉着他心中,关于文化的事。

这本书我是站着读完的,每天上下班,在拥挤的轻轨上,从手机里打开这本书,我自然而然便沉浸在书中所描绘的世界。那时的我会屏蔽这人世间所有的吵杂,畅游在山川江河之间,游荡在诗书笔墨之间,就这样跟着文字,走走停停,不觉烦累。

《文化苦旅》可以说是一本游记,也可以说是一本随笔集。书的前半部分讲游历,将文化山川,讲历史典故。后半部分写作者生活间的一些琐事。我喜欢后半部分更胜于前半部分,毕竟那太过高远的历史只能让人企及。

夜航船

我第一眼看见此题目时,眼前一亮,心中欢快不已。余秋雨先生在写此篇前,提到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夜航船》。这本书我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得知,并在网上购得。

买回来时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书的前言曾写道,此书为天一阁稿本,经整理校对后得以出版。我当时对天一阁不知,以至于走马观花般把前言翻过,看序。

序里写了作者写此书的目的,讲了个故事,两人问答,一问,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一答,两个人。问者笑曰,且待我伸伸脚。我看到此处,哄然大笑,瞬间觉得此一问一答颇为有趣,心中直骂,连姓氏都搞错,真没有常识。

看完序言,我直接跳到正文,翻到第一页时,我瞬间傻眼了,书中所写“二十八星宿”、“纳音五行”、“九天”之类的常识我是一个不懂,再往后翻几页,勉强知道“日落九乌”、“夸父追日”之类的词语。其余的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背后忽汗涔涔,倒觉有人耻笑我没有常识。赶紧掩卷,将此书搁置,未敢再翻。

天一阁

读《天一阁》此文时,我脑海里一直出现凤歌《沧海》里天机宫的影子。我不知道凤歌写这本书时,是否读过天一阁的记载,倒觉这两者有相同之处。天一阁在鸦片战争时期遭受过一次大难,书籍被偷过,论斤卖,后被商务印书赎回,却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焚毁,损失上千本书。余秋雨先生写到此处痛心不已。天一阁原本取自易经“天一生水”,旨在用水灭火,可惜到最后还是未能免于火灾。

我读到此处,脑海中天机宫历代守护他们的藏书时的情景又出现在脑海里,花无媸为了书,宁愿死也不肯走。到最后还是梁萧说了一句:“书不在了,天机宫不在了,又如何?只要人还活着,天机宫的智慧便不会失传。”

我想,天机宫的智慧或许不会失传,但那些列祖列宗的心血,以后只能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里,颇为可惜。

藏书忧

每个读书人似乎都有藏书的癖好,余秋雨先生不例外,我也不例外。读书人看书,藏书是个好习惯。我朋友到我家里来,都像炸毛一样说,家里面书太多了。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打主意要借我的书,我知道他们是不读书的,只是看见我这里有很多书,突然来了想读书的兴趣。我不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客气,任人借书。我是不会借书的,当面说明,书不借,要看书自己买。朋友听过后都说我小气,实不知我内心也很纠结,因为我也不知道哪天一时兴起,忽然想读一本书,找不到,失魂落魄的样子很是痛苦。

我能体谅余秋雨先生的难处,但我却不会像他一样,做一个客客气气的和事老,若为了书,有时候得罪朋友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想,若有一天,人们会为了一本书发动战争,那或许是文明最大的进步。

2020 年 6 月影视书 | 不轻松

一年过半,这半年或许是地球上多数人过着艰难的生活,接下来的半年,也不会太轻松。

每天看新闻,发现人类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大劫难。看完后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一天天在工作中慢慢度过。

工作也不轻松,去年进入公司,今年四月底满一年,经历了有史以来无法忘记的过山车,现在回想起来,往日的辉煌似乎无人记得,市场是残酷的,只要不往前跑,迟早被淘汰。

我挺不喜欢这种工作节奏,但迫于生活压力,没有办法不往前走。偶尔和同事聊天,说我要是屈从了家人的安排,生活会有另一番变化。说完有些后悔,毕竟是一些发脾气的话。当初就是不喜欢受人安排,指示,才决定独自一人出来生活。

我之所以不喜欢安排,就是读书时,受够了无法自主掌握时间。不少人希望重回校园时光,我正好相反,想想读那些自己不喜欢读的书,面对成堆的作业,每天又必须六点爬起来,十一二点躲被窝的生活,实在糟糕。

反观出生社会,除去工作时间,其余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我能做计划,按照既定的节奏去生活。

回头再看,这半年我有什么变化?养了一只叫闷墩儿的流浪猫。在大街上跑步,期待重回校园跑道的那一天。上完王老师的好中文第四期。《圣经》的抄写,进入到民数记,这条路还很漫长。开始带一本纸质书在上班路上阅读,因为我发现用手机读书,弹出的不少消息是我无法分心。工作中,个人任务超额完成,虽然做得多,挨骂也挺多,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重要的是,我正在慢慢学着不一个人前行,而是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帮助身边人共同进步。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希望下半年我会做得更好。

附:6 月书单和影片

天生有罪豆瓣评分

前一秒,我还举着话筒,采访两位领导。后一秒,我已经站在一边,看操场忙碌的人群,脑子里没来由出现《天生有罪》的画面,第一次觉得人生糟糕的事太多,但我可以换一种心情去生活。

《天生有罪》是余晟以为公众号推荐的书,是特雷弗·诺亚写的回忆录,他是一位有色人种。整部书里,他用很幽默的方式叙述了生活在种族歧视地方的经历。

读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黑人和白人所生的孩子,会成为有色人种,在种族歧视的环境里,这类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处在非常尴尬的灰色地带。特雷弗·诺亚找到和他们建立关系的方式是语言。一旦他同族群人的语言和对方交流,对方会表现出不少好感,就像我们在外地,忽然听到有人说家乡话一样。

特雷弗·诺亚遭遇过不少性别歧视,但他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们所表现出的态度,所有的一切,源于她有一位虔诚信仰的母亲。她的母亲是基督徒,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每周日必须要去教堂。书的第一节就写了母亲为了去教堂,回家路上和他所遭遇的危险。他怪母亲不听劝,才将他们置身于危险之中。母亲却是一个豁达的人,原谅他对神的冲撞。

我站在活动现场的一瞬间,脑子里就出现特雷弗·诺亚母亲所发生的事,忽然明白,原来她的母亲在用爱去化解身边一切糟糕的人与事。

《圣经》里时常叫人要做一个有爱的人,要去爱别人,不求回报的爱。试问有什么无私的爱能超越母爱呢?当一位女人决定成为母亲的那一天,注定要学会爱人。特雷弗·诺亚有位好母亲,会为他找很多书给他读:

……我妈妈常常带着白人捐赠的盒子回家,里面装满了图画书、故事书,任何她能找到的书。她还报名参加了一个订阅会,我们经常能收到邮寄过来的书。通常都是那种指南书籍。譬如,如何成为好伙伴,如何变得诚实。她也买了一整套的百科全书……

他的母亲也是一位勇于反抗体制的人:

至于女人要向男人鞠躬的传统,我妈更是觉得荒谬至极,不过她也不完全拒绝,而是把这个动作做得很过火,以达到嘲讽的目的。其他女人会在男人面前很有礼貌地微微屈膝行礼,而我妈则会直接趴倒,蜷起身子,匍匐在地,好像在拜神一样,而且她会在地上一直趴着,趴很久很久,久到让所有人开始感到不适。那就是我妈妈。她不对抗体制,她嘲讽体制。

更是一位有爱人:

我发现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并非暴力,而是爱。爱是有创造力的行为。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就为他创造出了一个新世界。我妈就是那样对我的,然后我用我所有获得的进步,所有学到的知识,回过头来为她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给她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爱是什么呢?《圣经》里面一直在提倡:要爱人。怎么去爱呢?必须要去接受、忍受和承受,去关注、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因为爱是相互的。

我觉得生活一团糟,有一个原因是工作的混乱,所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严重干扰到我的生活。我一直希望离开人群,独自呆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然而整个社会却总有一股力量,拉着我融入。

因为过于自私,忙于奔跑,我时常忽略身边的人,甚至变得异常暴躁,完全无法适应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其实去多帮助、关心身边的人,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害呢?

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尽心尽力去帮助人,自己也会获得幸福。这是特雷弗·诺亚母亲教给我的道理。

罗伯特议事规则豆瓣评分

看书的介绍,孙中山曾经在起草会议制度时,用过书里的内容。看的过程中,买了本纸质书,准备好好学习一下。这次没有细读,粗略了一遍,发现要开会,还是件很严谨的事。我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知道怎么开会,提高开会的效率。读到后面,慢慢发现,开会就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这场会到底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我参加过许多的会,很多聊着聊着,完全和会议目的无关。书里所有的会议制度、会议规则,要执行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这个做什么都喜欢聊家常的社会环境中,更难开好一场会。

好的经济学豆瓣评分

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书,只能大致浏览。书里讨论的知识多是国外的案例,看起来晕乎乎。有意思的是,这本经济学书已经涉及到社会学的问题,这些问题讨论起来没完没了,设计的议题过于庞大,还是不具体了解了。

学会提问豆瓣评分

这是第二本俞军推荐的书,不得不说这位产品经理的书实在是不合我胃口。这本书叫《学会提问》,书里却没有任何关于提问的方式方法,反而是引导人怎么学会批判性思维。我听很多人提起过这个词,其实批判性思维用另一种解释更合适:多问几个为什么。人类所有的问题,经不经得起考验,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就会发现问题。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

书读到一半,发现产品经理所运用的许多方式方法和《市场营销管理》很像,后来想了想,许多人不就是在按照这本书去拓宽自己的渠道吗?再继续读,慢慢发现如果没有尝试过做一款产品,只能像跑马灯一样看这本书,还是要去亲自实践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做一个产品经理。

厨艺的常识豆瓣评分

一本关于烹饪的书,写了盐、烧烤、鱼子酱等调料和烹制方法的重要性。理论方面的内容较少,实践的地方较多,由于是西餐方面的烹饪方法,只能当菜谱看着玩儿。我决定每个月看一本烹饪方面的书,毕竟这是我现在的工作。

皇帝与秀才豆瓣评分

久闻史景迁大名,读完第一章,发现历史还能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读完书,才发现他从一个小人物身上,折射出一位帝王,一个时代的背景。透过这两个完全无法联系在一起的人物,能看见高高在上的帝王,为了使自己成为完人,做出了多少努力,一位喜欢道听途说的乡野小人,又无意间引起多少的争论。

雍正原本日理万机,谁知道会因如此小的事不断操心,实在是无法理解,可见他坐在那个位置上,是有多么的心惊,明明有时间去做更多事,为了曾静,花了十年时间,实在是不值。我第一次,发现一位皇帝如果所有的事要亲力亲为,确实没有办法管理好国家,这种大家族式,一刀切的管理方法,还是基于道德层面的统治,完全不可取。国家还是应该由法治去推动,基于此再去构建人性中道德的建设。我们国家不管是清代还是现代,过于依赖道德的约束,这种循环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反观曾静,如此一位小人物,道听途说一些事,害了自己不说,到最后牵动整个国家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许多事还是要学会明辨是非,但这事能怪他吗?我觉得不能。看他被抓进宫,不断阅读皇帝批示的一些奏折、文书,到后面悔过,可见他还不是一个过于糊涂的人。

阅读历史的好处就是能发现我们始终没有办法逃离历史所设定的框架,多希望这社会能再向前多进一步。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豆瓣评分

这片子看了几分钟,发现是美国版的《西红柿首富》,每天早上起来看十几分钟,看完也没觉得有多好。不清楚为什么沈腾要改编这部电影?难道是想把美国糟糕的电影排好?不是很好看的一部电影。

沉默的证人豆瓣评分

电影看到前面,还以为是围绕尸体解剖,还原真实事件的故事,看到后面,原来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警匪片。故事里面太多无法理解的地方,杀手虽然是赌徒,但一步也没有赢,就无法理解了。至于翻来覆去考验人智商的情节,丝毫禁不起推敲。

沸腾吧火锅豆瓣评分

故事过于短,完全没有办法令人沸腾,许多地方完全能展开,限于篇幅,只能蜻蜓点水说一说,好遗憾。

潘多拉的魔盒豆瓣评分

故事一开始就出现放荡的女子,看见她就知道,所有和她有关系的人,遇上了潘多拉的魔盒。由于是默片,分好几幕演她的故事,自然,遇上这个女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连法官也要为她减刑。最后一幕拍得很有戏剧性,杀手和她相遇,内心的恶魔到底是谁能胜过谁。最后导演给出了答案,原来所有的恶魔到最后只是为了救赎人的心灵。

圣女贞德蒙难记豆瓣评分

电影看完很震撼,导演太厉害了,居然用镜头全程拍贞德的特写,现在也不是谁能指着一个人的脸全程拍特写。再看其他审判的人,同情、怜悯、奸诈、阴险……全部写在脸上,真是一部史诗级的影片。

为什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错的 2015-03-22

读中学那阵,从同学的嘴里听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时,眼前为之一亮。那一刻似乎有扇门被打开,吹动着我内心焦躁的悸动。当时就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行万里路才是真的。打从那时起,我就不怎么看书了,更憧憬着到处去走走。

走,我是有条件的。老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我从小到大暑假都会去他那儿玩。走的地方多了,除了年岁渐长外,倒并未觉得走路为何不如读书,心中疑惑反倒越来越多,想到的说不出,说得出的,写不出。

我从小去的地方很多,但见识不多。我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后来网络兴起,看网上那些晒照的,写感悟,写旅游笔记的人才发现,原来都跟我一样,没啥见识。都是些走过的烟云,随时吹,随时来,也准备着随时散。路是走了,地方是去了,但脑子还是空的,能证明自己去过的,或许就只是那些引以为傲的照片。

一直在想这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行万里路,却没发现几个文学大师,倒是那些屁大股沉,喜欢静下心来写作的人,越发在文坛上牛逼得不行。想想,历史上喜欢走的人,真的很多。写《史记》的司马迁,写《水经注》的郦道元,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羡长江之无穷”的苏轼……实在是太多太多。想来不是现代人比古代人笨,一定是另有其原因。

解开我困惑的人是梁文道老师,他在一档节目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古代的人是不喜欢旅行的,他们走得远,大多数是被流放。这句话使我的困惑一下子通了,想想司马迁为何要走,他是为了著书立说,寻求真相。郦道元治学严谨,需实地考察。李白是不甘当那御用文人,终年游走在朝野之外。苏轼是被陷害,不得不到处迁徙,居无定所……

再看现在那些屁大股沉的文人,写《陆犯焉识》的严歌苓,她曾说,写这部小说时,去过大西北,去真正感受过,花费时间与经历做调查,才写成此书。写《老生》的贾平凹,是用做新闻的方式方法去写小说。至于莫言,他的根是高密,他的小说是高密,他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那片深沉的土地……

可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确实信不得。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我现在能查到的来源是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一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还有一说是宋朝刘彝在《画旨》中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且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人说的这句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谁记载过这么一段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都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时的文字描写,一个把曹操写得有些悔恨,一个把曹操写成大奸大恶之人。让人无奈。想想,历史上的文字确实增删减改不得,否则贻害无穷。

当然这世界上有那种不怎么看书就牛逼得不得了的人吗?我知道是有的,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伤仲永》,整天不看书,到处被人拉去胡吃海喝。我到现在还记得最后那句话:泯然众人矣。

穿过大半个中国我睡你 2015-03-19

喜欢诗,读诗和听诗都喜欢,但不喜欢解诗。小时候最怕老师解诗,关于作者的背景,写作宗旨之类的,听得我头疼。听完后还要背,背过后还要考试,填空考试。

《早晨》

读书时背的诗差不多都忘了,记得住的也就一两首。词句简单,直白的。忘记的,都是艰深难懂,老师过度解读的。像《阿黛尔的故事》里说的那样,凡是老师太过于解析的,我都不喜欢听,因为扼杀了我的想象力。我也是这样,为什么就要去解诗呢。诗歌不是让人去体悟的?

第一次感受到诗歌的美,不是在小学学“鹅鹅鹅”,也不是在中学学“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是在一冬日的早晨,我走路去上班,看见那白茫茫的雾铺满整个城市,阳光直射到有雾气的玻璃墙上,湿哒哒的地面上,反出的光,那是一整个冬日的朦胧。那一刻,一首诗如开水般,直烫进我的头颅里。这是顾城的诗——《早晨》:

穿过长满冰霜的玻璃

晨光已铺满大地

万盏灯火结束了工作

明亮的太阳正在升起

曾经读的时候,真没觉得顾城的这首诗有多好,但此时此景一对应,它的美,瞬间闪现。这是要多么质朴的文字,才能描绘出这日与夜,这光与影,这清晨与黑夜。

《过冬》

看的诗多了,喜欢上了听诗,听那些曾经写过诗的人读自己的诗。比如北岛,去年他读过一首诗——《过冬》:

醒来 北方的松林

大地紧迫的鼓声

树干中阳光的烈酒

激荡黑暗之冰

而心与狼群对喊

……

听见了吗?我的爱人

让我们手挽手老去

和词语一起冬眠

重织的时光留下死结

或未完成的诗

第一次听把我吓到了,他读得不好,平淡如水。不过他的声音很年轻,有劲儿,有气,带有点点磁性。这之后又听了几遍,忽然有了些感觉,再听几遍,发现北岛的声音似乎是在表现一种无奈,又有一些隐隐的期盼。不知是希望冬天早日过去,还是希望“果园的暴动”快些到来。

《我爱你》

被一首诗感动,是从来没有过的,直到余秀华读她的诗——《我爱你》。很多人都看过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却喜欢《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

提心吊胆的春天

这首诗很多人都读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演绎及情感在里面,但我没被感动过。直到今天听到余秀华自己读这首诗。她那磕巴的声音里,带有一种力量,仿佛能穿透心灵,她的喉咙发出的声音,有一种力量,像一把利剑,直接刺进我的心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对爱情的无奈与期盼,感受到她的提心吊胆。

我现在想,如果有时光机,我一定要带上录音笔,回到过去,让李白喝醉酒后,读读《将进酒》;让被捕的杜甫,读读《春望》;让坎坷的陆游,读读《卜算子·咏梅》……那是多么美好又惬意的事情。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会寄给你一本诗。因为我希望你也和我一样,喜欢诗。

读《穷查理宝典》有感:会读书的人,真有黄金屋

很久前读过查理芒格的一个故事,提及他和人见面,每次会早到一个小时。我按照这个方法,不论赶车,开会还是上班,会提前半个小时出门,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查理芒格的书,有许多投资方面的事,我看不大明白,只能跳过,不过在这些投资的故事中,他有一个投资观我很认同:投资一家企业,其实是在投资一个人,哪怕这家企业的估值低,经过我们考核,会按照实际情况去投,甚至会高于目前的估值(大意)。我不懂投资,蛋查理芒格的气度和胸襟,已经不是一般投资人所能拥有。

从长线看,投资是判断一家企业是否长远的标准,这家企业注定和领导人有密切关系。投企业就是相信那人能成事。这种信任的建立,有金钱交易,又何尝不是一种高于金钱的信任。

我佩服查理芒格的地方还有一点,那就是他读书,在书里,他身边人评价他和巴菲特,两人是行走的书柜(大意)。他两人身边有成就的人,无不喜欢读书。

反观我在网络上的观察,无论是行业内还是生活中,所比我过上好生活的人,无不嗜书如命。

其实每个人一月能读三本书,已经能超过朋友圈里绝大多数人,经年累月的积累,再凭借自身的勤奋与踏实,生活不会过得太差。

查理芒格与其说是投资界的成功人士,不如说他是一个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