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注定是我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忍了差不多半年的怒气,最终在年前这几天爆发。如果说张泷的为人处世非常圆滑,而实际能力差很多还情有可原。但邹伟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他妈一塌糊涂。你写的文案牛不牛逼,新闻稿怎样,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水平如何。至于其他岗位做得如何,自有别人评价,我不是专业人士,不去评论。至少我现在微信能做到10W加,写文章有稿费,自己的微信有赞赏。我不说比别人强多少,至少邹伟在我面前,我随时可以把他打趴下。
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从周一开始到今天都在做活动,为了几块X展架,最后和这个傻逼吵起来,办公室的同事都在睡午觉,不好意思,打扰各位睡觉,当然,我知道有人是暗自窃喜,这很正常,毕竟这个傻逼真不受人待见。从我工作以来,见过的最傻叉的人。从他说“微信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做出来”,到“这几块X展架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做出来”,我不知道用何种语言去形容这个傻逼。若不是今天跟这个傻逼在交流过程中实在是无法理喻,我真不想和他对接。
现在想想,张泷把他招过来的目的,到最后只是把整个部门搞得乌烟瘴气,臭不可闻。而这个喜欢当和事老的家伙,是毫无主见的。或许我应该说,他站在管理的角度,只会帮邹伟说话,毕竟一个鼻孔出气。我交上去的内容,他现在越发不敢确认,只能战战兢兢的找邹伟过问,只能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能做决策的人,这是很正常事情,本来部门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在他的管理下,乱成一团,正好有个愣头青愿意来接,他还能过得舒坦,何乐不为,弃车保帅这一招,太正常不过。
跟邹伟闹翻后,我并没有懊悔、失落,内心暗自窃喜,眼前的阴霾一扫而过。我实在是高兴极了,我能感觉到各个部门那种暗自窃喜的兴奋劲儿,仿佛我帮他们出了一口气。不过事后想想,因为这件事,下午的整个活动都未参与,至于杨瑞在颁奖典礼写错学生名字,奖状上没有盖印章之类的错误,未经我接手。如果站在团队立场上,我是有责任的,但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并不意味着这次活动是失败的。
总的来说,从星期一我接手这个活动,什么都未确定,制定活动方案,之后活动方案在星期二被推翻,整个流程完全打乱,到星期三的匆匆忙忙,甚至晚上还在确定增加一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拍摄视频这一环节。到了今天,这注定是一场不算完美的活动。
很多时候活动是需要时间去策划的,就如同一本杂志,我在医院时,时间是半个月或一个月左右。当时间确定后,就写策划案,确定后填充文字内容,到后面去设计,最后审稿,教育制作方,到最后分发。这是简单的制作流程,有时间限制。
现在的情况是,随时需要做个什么,第一天说,第二天做,第三天就要出来。这个活动就是在张泷和我们3个文案的主力推动下去完成。而今天的活动过程中,小胖娃帮我搞定了奖状,青青和小雨各负责一个专业。好,就这样,如何去确保活动过程中不出纰漏。音乐、播音、表演、编导、舞蹈五个专业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每个教室的优秀学生人数,演讲时间,学生人数等都不确定,加之不少学生来或不来,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确定。这些随机因素不断产生,如果去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试问这样不出纰漏,谁能去保证?
我发现张泷、邹伟的思维很奇怪,一出问题,并不会去反省,自己在全局把控上有什么问题,而是直接问责,老子把这件事交给你了,你就去做好。那我去做,你总得给个方向可以不?总是一次次的对接,一次次的更改,一次次的变动各种计划?从还未开始到正在进行,已经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能在这种仓储的情况下把事情完成,已非常不错,还唧唧歪歪的去追责。这么牛逼那你只能请奥美来帮你做。
下班时跟杨瑞聊起这个话题,她说不认同我的想法,她觉得这件事就应该去做好。至少在我看来,她的想法很美好,不过她应该多想想,出这么多纰漏,究竟是为何?如果一把枪的瞄准器为校准,那子弹永远不会命中目标。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知是我太模式化,还是这些傻逼们太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