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在我这里住了一天,早上五点便提着箱子匆匆忙忙地走了。今天是元宵节,我是帮他买完票后才发现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当时买票的时候我还在想,怎么有这么多票,现在才明白个中缘由。
我读《唐诗三百首》时,记得最清楚的一首关于元宵的诗是苏味道写的《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我晚上走在回家的路上,看那火树银花的树闪着光,看着看着,这句诗便从脑海中蹦出来。只是那“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是看不见的,沿街只有几个流浪歌手在嘶吼。好的是夜晚可以很长,玉漏是不会催人早归的。
这首诗我很喜欢。可惜的是现在我们过的元宵节,没有趣味。节日的气氛是没有的,满网络的祝福和商业SHOW多了,人情却淡了,我看那无心的短信满天飞,有时候真想把这些人拉黑,到现在还有这种冲动。
生活没有乐趣是最可怕的,大多数人这一天的时间多是在上班,或者请假去电影院、商场里面度过。没多少人会和家人一起走走,至于猜灯谜这种雅兴的活动,还真被人抛弃得差不多了。人们就喜欢简单粗暴的游戏,感觉就像是靠它能发家致富一样,其实那只是一时的热闹,这之后还是冷冷清清的。
我小时候喜欢元宵节比较多,因为春节那几天要上坟,我不喜欢上坟。元宵节我感觉是小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我们会去“偷青”。晚上的时候大人小孩,都会跑到人家的菜地里去“偷菜”,这一天是没有人管的,随便你怎么偷都好。偷过之后,第二天也不会有谁骂你,因为这是好兆头。
当然也有不愿意让人偷的,那家人会头天在地里浇上屎尿,偷的人如果摸到,则自然知道这家人不允许别人偷。这是种极为有趣的游戏,感觉像是在做贼,却又不像。
这习俗现在还有没有,我是不知道的。想来就算有,去“偷青”的人也不多了。
偷青还有一点就是:菜不能多偷。因为规定是偷的菜必须在当晚煮好,全部吃掉,第二天就不能再吃了,不吉祥,所以一般偷青,都适可而止。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小时候是没有意识到长大后的不快乐,对于元宵节的概念,也不知在何时逐渐淡漠。时间走得太快,这仅是春节普普通通的一天,节日的气氛总抵挡不住时间的冲击。夜晚一过,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当我再次打开网络,那些关于元宵的记忆,想必又会被其它讯息给带过。
到底这一天是怎么过的,我自己都不清楚。好在现在,我能看见那短暂的烟花,听见或近或远响起的鞭炮声,这或许是对春节15天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