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为什么要读诗 2015-08-01

凡到休息日,阅读量不会太多。前几日为了阅读量取了些恶俗的标题,事实证明,标题很重要,当好一个标题党,哪怕是别人一看就是三流报社之类的标题都行。大多数人对内容没有辨识度,如果你把「惊呆了」、「震惊」之类的词语加上,再加几个感叹号、省略号,标题取得有争议些就更好。

说了这么,言归正传,说说今天要聊的话题——读诗。作为文案狗,如果你遇到一位上司叫你看顾城、席慕容、海子、北岛之类的诗,你记得感谢他。读诗,读不懂没关系,诗最重要在悟,诗人只负责写诗,至于读诗的人能悟出些什么道理,那是读诗人自己的感受。我不提倡讨论诗,也不提倡诗必须有一个标准的解释,它应该是发散型的,多读,当你心情失落或快乐时,如有一首诗忽然从你的脑子里蹦出来,其心和那首诗能融在一起,你就读懂了那首诗。

读诗还有两点好处:培养语感和形成画面感。诗之所以高雅,就因为读它时,不会磕磕碰碰,读起来如同吃一颗颗蚕豆,吃的时候嘎嘣脆,回味起来会觉得五味杂陈。其次就是画面感,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你能在这短短几十,或数百字当中,让你能有画面感,这是非常见文学功力的。所以如果你是文案,读读诗,培养语感,把文字变得有画面感。如果你做到了,那离成功也不远了。

说来说去,还是看一首诗吧,今天我在轻轨上读到的,余秀华的诗,大多数人只知道她的两首诗:《我爱你》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其实余秀华出过两本诗集,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诗,我说一首——《一个男人在我的房间里呆过》:

一个男人在我的房间里呆过

两只烟蒂留在地板上了,烟味还没有消散

还没有消散的是他坐在地板登上的样子

翘着二郎腿

心不在焉地看一场武术比赛

那时候我坐在房门口,看云,看书

看他的后脑勺

他的头发茂密了几十年,足以藏下一个女巫

我看他的后脑勺,看书,看云

我看到唐吉坷德进入荒山

写下信件,让桑乔带走,带给杜尔西内亚

然后他脱光衣服

撞击一块大石头

武术比赛结束,男人起身告辞

我看到两根烟都只吸了一半就扔了

不由

心灰意冷

刚开始读这首诗时,并没什么感觉,可多读几遍,我就会想,为什么这个男人要到她的房间来,为什么要在她的房间里看武术比赛。一系列的画面由烟蒂、烟味开始,一个看武术比赛的男人和一个读书的女人,其实是没有任何可交流的话题。女人是这么形容男人的:看他的后脑勺/他的头发茂密了几十年,足以藏下一个女巫。这是有多么不满与愤恨。可在谈自己看书,却用唐吉坷德中桑乔和杜尔西内亚这一段故事来隐喻这段过程,用一种近乎魔幻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悲戚。这是真的看书,还是在阐述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

在这间屋子里,或许发生过对话,或许一开始就沉默无语。到最后比赛结束,男人离开。那两根吸了一半就扔掉的烟头,有可能预示着男人的不耐烦,也有可能他并未想过会遇到如此对不上眼的姑娘。最后结尾的四个字:心灰意冷。可以想见女人公心里那的一丝悲哀与无奈,当然有可能是一种怅然释怀。

读一首诗,如果你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并不难。诗人在写诗时,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脑海中一瞬间的灵感所致。总之,读一首诗,最好的办法是把它读出声。哪怕小声默念出来,这都是极好的。

如何读懂一本意识流的书 2015-07-31

我曾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写过最难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尤利西斯》,这本书我读了约三分之一,到最后放弃了。其原因很简单,里面的字儿我都认识,但写得太飘忽不定,一直找不到里面的主线在哪里。在读的那一段时间里,我甚至怀疑译者是如何翻译这本书的。

从此后我对这种被称为「意识流」的小说落下了不好的印象,以至于那套我压床底的《追忆逝水年华》全集,到现在都不敢翻看。这世界上能把小说写得连主线都需要读者去梳理的书,或许是作家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

可这世界上就有如此机缘巧合的事儿,近段时间在Kindle上看一些关于诺贝尔文学奖书,其中有一本叫《喧哗与骚动》,美国作家福克纳写的小说。书名的意味我很喜欢,是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一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我当时翻看这本书时,第一次发现,原来在写作手法上,会有作者去描写一个白痴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这似乎是打开了我探究写作手法的又一扇门,如同当初看莫言的《檀香刑》,他把一位农村妇女那种泼辣、放荡,在骨子里浓郁的乡村妇女形象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一样。对于能准确把人物在语言、思想和行为上写得入木三分的作者,我由衷佩服,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对人物的观察上,更多的是他们能去挖掘一个人物,将它赤裸裸的,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福克纳在描写白痴班吉的过程中,如同一个躲在他内心角落里细致入微的观察着,班吉不能说话,只能用哭闹的形势表现情绪,但这并不方案福克纳透过班吉的所思所想,把他眼睛看见的、心里想的都跃然纸上。整个故事的情节在往前推进的过程中,班吉从小到大的回忆也不断闪现。小说中大量的对话来回穿梭,有时候上一句说话的内容,到下句时,已经是一个过去事件,更诡异的是,有的情节会忽然跳到一个看似和故事情节完全不相干的心里描写上去。福克纳在处理这些情节和心里活动时,却能很好的将它们放在最恰当的位置,让人阅读起来毫无生硬之感。他像是个在一团乱麻中抽丝剥茧的人,不断寻找与之对立却又能完美契合故事的那个连接点,将它们一个个毫无瑕疵的拼接在一起,使得这些情节在班吉、昆丁、杰生等人的不断回忆、叙述下,默默地走向悲剧。

除此之外,福克纳在写作上,除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描写故事,更多的是在描写人物内心独白过程中,那种看似不经意间、实则恰到好处的叙述方式,相较于大多数作者赤裸裸的表现极端心理的描写手法,福克纳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的渲染喧哗与骚动。一个家族在进行歇斯底里的挣扎后,最终摆脱不了自我内心的煎熬,摆脱不了整个大环境的趋势,逐渐地,不断地往越来越深的泥潭里面陷进去。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回应着《麦克白》里「没有任何意义」这句话。

我想,如果你想去了解「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可以读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他或许不是一位好作家,但他绝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你的世界没有一本好书 2015-07-11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阅读的横向与纵向性的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说,人在阅读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高度。如果你一直在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去试着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如果你一直在读言情网游之类的小说,可以去读读经典文学。有的人属于前者,一开始在阅读上就比别人高好几个段位,但有的人就不一定了,或者说现在大多数人都这样,整天抱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书,觉得那就是写得好得不得了的小说。更有甚者,对于一些作者不当的行径表示理解,这是多么的愚昧。

读书原本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可到了这个连四大名著都难读的时代,或许正是人应该反思的时刻。我并不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些什么,很多人这辈子什么都不缺,可偏又什么都缺。不缺的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世界里过着一种「温暖」的生活。缺的是没有那颗不愿意去学会提升一下自己阅读能力心,总觉得自己应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过着「木偶」一样的生活。

或许人天生就有一种「油盐不进」的性格在里面。这种性格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去反思,喜欢朝着一条不归之路往前走,自觉看过一两本不错的书就觉得了解了文字的优美,文笔的漂亮。那些如同星星般璀璨的经典挂在天上,一闪一闪的亮着,他看不见。只觉得月亮就是最大最圆最亮的,其实它不过是地球的跟屁虫。

在我看来,读书会有大部分时间是简单而快乐的,但也有困苦,一本好书,所包含的是思辨,你会发现它在启迪着你,让你学会质疑,学会看待这个世界,学会某些既简单又纯粹的道理。大多数人不明白,只觉得难读,不想读,甚至劝别人也不要读。

读书本就是件被动的事,尤其是读一本好书,你必须主动亲近它,不然就算是落满灰尘,它也不会靠近你。很多人活到现在不愿去试着亲近一本好书,似乎只有那些如同A片一样让人瞬间高潮的书才能让你欲罢不能,可惜的是,就算是连续高潮,你得到的也不过是暂时性的愉悦,到最后能走进你心里的,并不是肉体上的快感。

想想,当你有了另一半,你俩有了孩子,待到他嗷嗷待哺长到激素分泌的年龄,你手拿着「小时代」递给他,跟他说:「看这个吧,你妈(爸)就是从这上面得到的熏陶。」

你不会为你的教育感到羞耻?

「小王子」永远不会老 2015-07-06

知道周克希的人不多,知道「小王子」的人很多。我想他是成功的。

昨日下午三点跑到方所听了周克希的读者见面会,人很少,在我预料之中。我想他若不翻译「小王子」,知道他的人有可能会更少。好在我了解他并不是因为「小王子」,而是另一本书——「追忆似水年华」。这是曾经的书名,来源于「牡丹亭」:流年似水。

在周克希看来,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是普鲁斯特本意,他把它改成了「追寻逝去的时光」。

每一个译者,都对一本书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的在翻译过程中,会加入进自己的感受,有的则会更加真实的还原作者。傅雷是前者,周克希是后者。他们都是成功的。

我去听周克希的读者见面会,是想问他,为什么当初说要翻译完七卷「追寻逝去的时光」,现在却只翻译卷一、卷二、卷五。他给我的回答是,周克希时间有限,普鲁斯特太长。我并不是很满意这个答案,比如现在在开读者见面会,完全可以拒绝参加这些活动,去好好的翻译一本书。与读者交流虽有必要,可在一个读者看来,能将一部最喜欢的书翻译完成,或许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这个疑问我没当面提出,我想他有自己的考虑,毕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一直将精力耗费在一本书的翻译上,却有不妥。看来也只能期待以后有人会去做这件事。

在见面会现场,大多数人都冲着「小王子」去的。这本书我看过一遍,很喜欢,现在想看第二遍,可惜没有书。这是本很有哲理意义的童话故事书,我到现在都在想,如果我五岁到十岁看这本书会怎样,十岁到十五岁时再看这本书,十五到二十岁还看一遍这本书,一直看到我老去,会是什么样子。

可惜我接触这本书的时间太晚,我迄今为止都还记得看这本书时的清晰感,它完完全全是在借小孩子的口吻说大人的话。

这本书里透露出来一些哲理性的成人气息,让我失去了品读它的童真童趣。所以如果有可能,以后等我有了孩子,等到他还小时,我想我会念「小王子」给他听,当他长大识字时,会给他看「小王子」。

我希望他在这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能和我交流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让我知道他是如何看「小王子」的。

当然,若他不喜欢读这本书,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论语》是一本没有用的书吗? 2015-06-12

我最近听到不少关于读书没用的讨论,大多数讨论是在说书里面没有干货,读了也没有用,要不就拿“尽信书不如无书”之类的话来说事儿。我觉得读书有没有用在我看来是没有讨论的价值的,碍于很多人比较迷惑,我就说说我的观点。

说读书,肯定要拿一本书来说,我迄今为止所悟最多的书为《论语》,这也是我一直在读的书,相信很多人没读过。下面的观点是我个人从书的感悟与理解,主要围绕读《论语》有没有用来说。至于书中其他的大道理我也未明,也不便妄加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只选几个大家熟悉的句子,至于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便不在这讨论范围之内。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大意是说,做人不要花言巧语,不要口是心非,不要假仁假义,要以诚待人。我读这句话时,就想到我妈小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做人要老实,诚实,不要说谎话。小时候我是这么做的,可惜长大后就不敢这么做了,因为出入社会后,各种问题会变得复杂,这种老实,诚实和不说谎话是行不通的。坑蒙拐骗,偷扒摸抢的事情层出不穷。我若要像孔子说的做,我活不下去。

其实孔子说的仁心道理很简单,但我做不到,这能说无用吗?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曾经问过一位朋友这句话的意思,他直接了当地跟我说,这句话不对,是错的。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父亲是做坑蒙拐骗之类的事情,那么儿子还要跟随父亲的志向,这是所谓的孝吗。

当时我深以为信,也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后来多读几遍发现,这句话有深意,朋友的解释是站在儿子像父亲学习的角度去看问题,若是把角度换一下,其实可以这么理解:父亲在时,会看儿子有没有志向(若有,便纠正,循循善诱),父亲过逝后,儿子有没有不改其志向。若三年后不改父亲所教的道理,是孝顺的。

这是说读书是没用,还是你真正读懂过一本书?

(注:曾经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面也有这句话的解释,大意是说做要诚诚恳恳,不要当着父母一套,背着父母一套。他的解释和我这句话的解释不同,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如何去弄懂一个人,《论语》里是这么说的,先看一个人做事,再看他如何去做,之后再看他做事的内心是怎样想的,这样一个人就无法潜藏自己的内心了。想来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相处的原则。如何去看一人,只需要通过这三点,便可以清晰地了解他。我想很多人也是没有做到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我觉得最大的意思便在于,你可以把一段话单独拿出来说,也可以结合着看。我每逢读到“温故知新,可以为师”这段时,就喜欢想到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以前一直不懂为什么这句话会作为开篇,仔细一想,原来这句话可以作为《论语》总论,这句话说了三件事,一是如何学习,二是如何交友,三是如何做一个君子。学习是传道授业解惑,交友是为人处世之道,至于君子,我现在也无法解释,只能自行体会。其实我们能做好前两件事,已很不容易,至于第三件,还是望尘莫及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对这句话体味深刻,生活中我恰巧有2个很好的朋友,我和他们在一起,就会观察它们,向他们学习,比如有一个社交力很强,跟谁都聊得来,学识很多,心宽体胖。我看他时就在向他学习交际,如何与人打交道。当然他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不读书,天天打游戏。这一点我不从,不学。

另一位朋友讲义气,大方,只要能帮到的,必定会尽全力帮忙。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太过于要面子,太贪生怕死,想的比做的多,不肯脚踏实,做什么都必须要有必胜的把握,不肯担一点风险。这也是个不看书的人。

我觉得勤奋比做梦好很多,好高骛远比脚踏实地好很多,勇于冒险比十拿九稳好很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便是这么个道理。

说到这里我想也差不多了,若再说下去,就没有意思,我取其几句话,最主要就是想反驳“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觉得很多人读一句话都是马虎大意,不肯深究(当然深究有时候也不好)。这句话原是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 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这句话是如何把书名号去掉的,我不知道。不过也不影响我否定这句话,其实这句话并未说不信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说的“尽信书”。这个“尽”字何解?其实就是“全”,说的是如果你什么都去相信一本书,那还不如不读书。那么读书是为何?《论语》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为了思考,思考过后才不觉得迷惘,思考后不继续学习,就会变得迷惑。其实这句话更多的是教人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说不读书。

学习的定义,我想除了读书,还有就是像别人学习,像社会学习,向自然万物学习,但不管怎样,都要学会独立思考。

读书是为了耍流氓 2015-04-23

这是一个电商赚钱的日子,从早上到我现在码字这段时间,书的价格一直在变动,隔一会,价格或高或低,影响我的购买欲,左手摸完右手,到最后终于忍住,一本书没买,去KINDLE上捡了几本书,存着。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节日,更不喜欢一种被赋予了使命感,带着某种功利性的目去读书买书的坏习惯。

看不惯归看不惯,心里还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节日,至少能让许多不读书的人会觉得,我是不是应该买几本书读读。读书成为一种节日,不知道是一种悲哀,还是欣慰。

我想更多的是悲哀吧,如果一个人只在4月23日知道读书,那应该是失败的,不配读书的。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这快乐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感,再快乐的人都会变得郁郁寡欢。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自己不看书,不动脑子去思考,喜欢捡用别人说的话,觉得这就算是有学问了。像小时候读培根的《谈读书》一样,总觉得读什么书,就要懂什么道理,自觉会说几句名人名言,就知道名人是怎么思考的了。现在想想,《谈读书》里写的,大多我都不记不得了,只有一句话记忆深刻:读书使人充实。

我想这或许是读书最根本的原因吧,至于其他的明智、周密、准确之类的东西,只是充实的附属品。很多人在读书时已经本末倒置了,想象着一本书能让人一飞冲天,这恐怕是世间最大的笑话。

其实不读书也没什么,最多比别人多一些困惑,遇到问题不会想办法解决,不知所措而已。人不一定要读书,很多人不读书倒也平安喜乐的过了一辈子,这样的幸福,虽无趣,好在不争不怒。我自觉没必要谁都要读书,都读书去了,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谁去完成。

我以前是喜欢叫人读书的,现在不叫了,叫多了自觉没趣,特别是春天,不能叫,只有公狗母猫才叫。我自是不能与其等同,只能闭嘴,看书看手机。古人是书不释卷,我是手机不离身,在里面装许多的阅读软件,无论在哪儿都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哪怕在站台上等车等到想尿尿,又或是在轻轨里抱着钢管不跳舞。我会把手机掏出来,点开一个阅读软件,沉浸其中。

读书是一种习惯,没法教,习惯养成,便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而不可抛弃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我若不读书能活成什么狗样子。

最近跟朋友聊天,我都在叫他们不要读书。我是深受其害的,与其叫人读书,不如叫他们学会如何做梦,书读了,不会去思考,去实践,是枉然。梦醒了,至少还对生活抱有一些希望,想着:万一梦想实现了呢。于是又傻逼呵呵的想象下一个“伟大”的梦。

很多人想读书,但总觉得现在读书太晚了。我是不觉得晚的。今天看新闻,说一位老爷子60岁退休后,一口气把重庆三间书店的书都翻了个遍。这种生活,过得真惬意。若有一天我能活到那个岁数,想必也是这个样子吧。

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耳边又想起姥姥小时候在耳边念叨的两句句真言: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很遗憾,我是个读书子,不是个当官人。

我最大的愿望不是做官,是当个浪荡子,读书于我而言就是为了耍流氓,只是现在都用不上了,扫我雅兴。

为什么说读书的人是有错的 2015-04-18

我最近受冯唐的影响,会戏谑地说一些不找边际的话,近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读书是会反动的。为什么我会赞同这句话,最主要的原因是越读书,越发不自由。这不自由是思想的不自由。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运筹帷幄,可以决胜千里,可以调戏女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我们国家就有一些规定很奇怪,有许多书不让读,有许多书必须删减才让出版,这让我很难过。

其实读书没坏处,我觉得管得多才是坏处,有句粗话叫:管天管地,还管得着人拉屎放屁?拉屎放屁是没法管的,但你在哪儿做这种事儿有人管,还有人偷拍。读书也是这样,不能管你想什么,但是能管你读什么书。万一看了不该看的书,走极端怎么办。知识分子造反是很厉害的,一笔写上去,好与坏,正与邪,善与恶,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然为啥会有: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历史这东西,丹青笔墨,白纸黑字,是很难洗白的。

对于读书,我还难过的一点是求知欲的提高,书读到一定境界,会想办法提高。读着读着,会不能自拔,思想跳动,脑子灵活,会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会发现这个世界的规则秩序有问题,会发现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是不应该的。凡读书之人,总有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国,孔子是大同社会,马恩是社会主义。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不断向前,追求那个遥不可及的梦。

读书,或者说读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团结。其实为什么要怕人读书呢?读书人读进去后,就喜欢讨论,讨论好是一件雅事,讨论不好就打嘴仗,文人之间打架都纸来笔往,原来还拉帮结派,现在我看这种情况很少了,都是四处乱咬。碎片化时代,谁都不能说自己接受到了最正确的价值观。今天明白了最了不起的科学,懂得了乳房癌的自查。搞不好明天就会被推翻。读书人为了不被时代落下,不得不死命去追这些无聊的事情,又怎么会去想办法做更多的事。

其实读书人最大的麻烦不应该是读书,而是读完书去做事。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我觉得说得不好,不如古人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有人说前四项没办法掌握,我不觉得,我觉得前三项人是没办法掌握的,第四项积阴德人力还是可以做的,只是现在不好做。想来这五项也唯有最后一件事最好办,但也最难办。书读得好,就“活学活用”,读不好,就变成死读书了。

我就是读死书的,以至于总被我老师嫌弃,说我没有道心,但道心是什么,他没跟我解释清楚,就记得叫我读《论语》,一直读,读完后他来考我。怎么考都不对,没有道心。有次我不服气,我说都读了好几遍,还没读懂,你读了多少遍。他说,有几十遍了,现在还在看。最后还留给我一个潇洒的背影,甩给我一句话:《论语》可以读一辈子。我当时就震惊了,赶忙把丢在地上的《论语》捡起来继续读。读到现在越发糊涂,不通透,进了死胡同。

我想,归根到底,书没有错,读书的人也没有错,读完书,有道心,愿意起而行之的人是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