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梦回东京,回忆奇缘

熬夜看完《梦华录》,没想到最后八集还挺有意思,从故事逻辑来说,还是有很多问题,但这剧不是正剧,言情戏多一些,算是古代的偶像剧吧。

这部剧不能按照正剧的标准去评判,毕竟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知道古代制度的严苛,阶级森严,女性要想出头是很难的事。

《梦华录》的优点在于用四位女性(后面有位骗子加入)的角度,表达了一种对封建制度的抗争,站在女性的角度讲故事,很难得,故事的整个结构虽然是男权社会,但已经弱化了男性的能力(主角除外)。

古人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每个人在古代要想翻身是不容易的,顾千帆算是厉害的吧,如果不是他爹的帮衬,连她母亲都不能归回正位,至于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电视剧不是历史,肯定不能按照历史的角度去写,如果这样,赵盼儿怕是连自己的那个村庄也走不出去,怎么可能到东京。

一部电视剧,能有这么高的完成度,更何况让人看见女性的独立,不靠男人养活,也不摆烂,不躺平,和命运作斗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不能苛求太多。

在整部剧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赵盼儿她们从杭州茶摊开店,一直到东京开酒楼,显示出一种不屈的抗争。我混迹的一个群,有群友说,《赘婿》里也是开店。我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很多国产剧,最终的归宿是言情和餐桌。

《梦华录》里有许多关于食物的镜头,《好先生》里的孙红雷是米其林星级厨师,《风起洛阳》的王一博是美食评论家,我最喜欢的《走向共和》开头的镜头便是李鸿章吃鱼……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以食物为引子,将故事串联,是很有意思的事。

《梦华录》最精彩的是最后八集,有一集赵盼儿酒楼开业,为招揽客人,用歌舞酒食,配上古代名画,演绎了一出食色生香的美食盛宴,让花大价钱前来的文人雅士觉得钱花得不冤。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段落,唯一有点小遗憾的是,摄影师的镜头切换文人雅士太多,给舞者的画面太少。

整部电视剧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隐喻在剧中缺失。开头是以夜宴图为引子,到中间部分,有很大段落的故事与夜宴图无关,等到即将结束,夜宴图再次出现,欧阳旭带着它回到东京,才进入正题。

隐喻缺失,没有核心,故事变成空中楼阁,只能用许多旁枝末节去填补,这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我之所以觉得最后八集好看,无非是夜宴图回到视线,哪怕这幅画所有的秘密已经解开,依旧是故事的指引。

凌晨三点过,我看完整部剧,睡前没来由一想,哪怕现在的服装道具做的再精美,估计再也看不见《大明王朝 1566》《走向共和》这类型的电视剧了。有朋友对此评论:「我认为社会倒退的一个标志是人们不再羡慕更年轻的人,而为自己早出生而侥幸。 」

忽然发现早出生一些年岁真是件幸福的事,有那么多值得回味的经典。庆幸,赵灵儿和赵盼儿的扮演者都是刘亦菲。年轻人在梦回东京,只有我在怀念仙灵岛中的那段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