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牢骚碎语|每日抄经:民数记④(一)

六月末,去年这个时候,正是秋招高峰期,每个人顶着压力工作。

今年疫情,中高考推迟,这意味着招生时间缩短,必须在少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今天开了一个短暂的会议,加上知道一些意外事件,后面的高峰期有些艰难。

我去年四月进公司,那时正是团队风头正劲时,没想到过完年,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半年来工作不减反增,工作屡屡失误,每次开会必被点名批评,这仿佛成了一种惯例。

有些工作的难处,只有身边的同事知道,但不好在会上帮忙说。我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哪怕如此,我每月日常工作表现依旧不错,就是整个大盘算下来,实在是有些乏力。

很多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会摄影、设计和 SEM,自己动手操作,说不定会比身边人好,这倒不是我自夸,而是多数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实在是不够,我虽然愚笨,好歹勤奋,而且公司有很多增长数据的地方,我自己就发现了两处,何况其他。苦于我只是一人,也苦于我并不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番事业。

哪怕不是一份值得奋斗的事业,哪怕我有自己要走的路,但依旧做得不会比身边的人差。

算了,今天挨了批,发发牢骚,等我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最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希望下个月我做的一些布置不会令我失望。

堕落与放纵|每日抄经:民数记⑤(一)

跑完步,写完月总结,今年正式进入下半年。

抄经进入民数记,这一卷开始就是两节五十段的章节,上周一直在抄,抄完人都麻了,加上拍视频,花了不少时间。为了学习,我不仅抄中文,连英文也一起在抄,相当于别人抄一遍,我要抄两遍。

今天去称体重,发现涨了三斤,这几天疏于锻炼,加上每天下班要吃晚饭,没有控制,开始反弹。其实减肥最重要的就是那句老话:管住嘴,迈开腿。我的身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像一个陀螺般不停转动。

不觉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真堕落了,随便怎么做都有理由。可当我真堕落下去,内心会不停挣扎,总觉得这么做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心里不断找平衡,最后还是放弃堕落,向着一个个目标奔跑。

人生有时候很难,怎么做也不会舒坦,我时不时也会放纵,还好,发现自己出了问题,能及时调整,今天没吃晚饭,还去跑了七公里,适当控制还是很有必要。

回忆,我们的美好!(日记43)

2010年10月20日
     准备写个同人小说,改变下自己的风格。今天试着尝试,码了几百个字,勉强把开始给屡出来了,不断地检查,不断地修改,希望写出自己喜欢的风格。
     没有大纲,没有题目,貌似犯了写作的大忌。只是心中的腹稿应该都设计好了,只是怎样让它出现在纸上,很纠结。好在有个开头,人物也不多已经确定好了。角色的定位是关于校园的。不过总觉得事情似乎是很平淡的走向,没有什么起伏。想想会使文失色不少吧。
     不过这些应该都不是问题,等写好了发出来看下反应再说吧。

2010年10月21日
        散文,平淡朴素的文字,看着很温暖。每天在睡前会看一点,很简短的一点,那些真情流露的文字,如同每个人的日志一样,对于生活、感情,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或许,这些文字,不是写给别人看的,只是自己随心涂鸦而已。
     《撒哈拉的故事》和《梦里花落知多少》都是三毛的散文集,只是前后的反差很大,一部温馨,一部痛苦,我有取舍的来回翻阅,看着看着便觉得三毛这一声所拥有的幸福,似乎是要她用下半辈子来偿还。只是为什么她不去寻找另一段感情,而要一直沉浸在以往的悲伤中。我没谈过恋爱,有些事真的很难去感觉。
     不清楚,不明白,对于感情,我总是懵懵懂懂的。看了太多的分离,会觉得跟两个人相处是一件让人惶恐的事,我不太明白现实中的价值观,与有些人对感情的态度,我寻觅一个可靠的人去改变我现在的观念,无奈这种白痴的想法没人能帮我,我只能一个人慢慢地往前摸索。
     这算不算是消极地对待感情呢?

生活随感|每日抄经:民数记③(二)

早上九点被电话吵醒,醒来头痛欲裂,接完电话,吃了一颗止痛药,继续上床睡觉。

原本准备睡一小会,谁知这一觉睡到中午。醒来看了看《圣女贞德的受难》,看了一会儿头又开始痛起来,没有办法,只能先按下暂停键。

我下楼买了包感冒冲剂,喝完继续躺床上睡觉。这一睡又是一下午,想想一天下来自己什么都没有做,时间在不停流走,却不能做些什么,非常痛苦。

不知道怎么回事,头会痛,难道是我昨天跑步淋了雨,还是我睡太久身体不习惯?我发现身体会治疗自己的懒病,如果稍微懈怠,头会发痛。

我很少生病,这这意味着打乱我第二天的计划,对我来说,生病是非常不好的表现,而我每天会有既定的规矩,如果受到干扰,会非常的不舒服。今天原准备看一部电影,看完一本书,学一些五毛特效,头一疼,只看完了电影,其他事完全没办法做。

还是早早睡觉,明天上班。

写在好中文第四期结束|每日抄经:民数记③(一)

好中文第四期结束了。我从第一期开始,一直在上王老师的课,每期都有惊喜,谁能想到这一走就是四期。

很难说我在王老师的课上学到了什么。因为要学的实在是太多,王老师的课,随便一节,深入下去,就是一生。何况每学期有二十多节课(每期课表不一样)

今天的最后一课,王老师一口气从诗歌开始,讲到鲁迅和毛泽东,最后回归《圣经》。

我是在上好中文课开始学习《圣经》,从一开始的读,到抄写,在这本书上所花的经历,是其他书的好几倍。我发现越往前走,所遇到的学习阻力越大,学起来反而越艰难。按照课程难度去学,将所学用在工作中,又会变得轻松。可见学习是往难处,深处去学,使用时,才会变得轻松。一个人加大输入的难度,输出自然会变简单。这也是为什么王老师推荐的一些书不好读,我始终会坚持读下去。

说起读书,现在回头来看,我还有很多书没读完,《伟大的电影》这本书里还有十几部没看。《资治通鉴》读了一半,现在是搁置状态。《史记》还没翻开。《莎士比亚全集》翻了两个剧本,现在已忘光了。《诗经》没读。《杜诗详注》买来还没有拆封……我有太多书要读,哪儿有时间停下脚步,每日思考吃喝玩乐的事呢?

好中文的课也如此,学一期远远不够,必须长时间学,才能有所获。我常感叹那些急匆匆学完,投入生活迷惘与困顿中的人,也不知他们在人生的路上,找到另一盏灯塔,还是在十字街头徘徊。我只知道,自己迷惘的时间变少,心智变得越发坚毅。

是啊,我哪儿有时间迷惘。我有太多书要读,有太多技能要掌握,这些所有的一切,不是三五天会有所成,说穷极一生也不为过。

写到这里,不觉想起乔布斯所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这是我现目前最好的状态。

买手机还是要买大内存的|每日抄经:民数记②(二)

最近沉迷拍抄经视频,不知不觉手机云空间已满,升级了空间,直接提升到 200 G,现在每天要看看手机内存,进行不必要的清理。

做视频实在是太吃内存,我抄经至少是 30 分钟,这段时间一直拍摄,按照 1080 P 的效果,才拍三天,空间已经报警。说来也怪,越是追求完美的细节呈现,视频越大,比如蓝光碟的电影,至少是几十个 G。我看电影一般选择的是从蓝光碟压缩过的 720 P,这也要好几个 G。

前段时间看跑男,下下来的视频已经是 2160 P,已经是 5G 起步的容量,我有一个视频播放器还无法播放,只能换另一个。

技术升级,人的视觉体验变得无比细腻,技术上,却很难有那种既小又能保留各种细节的视频格式。

我最初看电影,喜欢下 MP 4,后来喜欢下 MKV 格式。不少视频网站,现在依旧还在用 MP4作为标准的输出格式。

太多人仰望星空,反而忽略了一些原本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

祝你平安回家

放假头天,我去医院做完核酸检测,踏上了回家的路。在去医院前,对于做不做核酸检测,我心里有过犹豫,按照政策的理解,从重庆市中心回成都,不需要做,因为这不符合「返乡人员」的规定。买票时,也并没有弹出需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的提醒,更何况每天从重庆往返成都的人如此之多,也没有任何规定出台。为了不被遣返,我还是决定去医院拿张证明。

当天回家的路上,异常冷清,三三两两的人坐在大厅候车,和往年热闹、吵闹的场景截然相反,哪怕是去年的大年初二(我初二返回),也比现在热闹。上了高铁,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站起来看了看,四周空空荡荡,零星几人。许多人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回不回家,我内心也有过纠结,如果不回去,会面临天天去吃罗森便当的局面。回家,能过上顿顿鱼肉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不回家我能自己安排时间,看书、看电影,随心所欲。到家会有许多事无法进行,书没办法读,抄经要找一个安静的场所,看外国电影只能等自己一个人时打开电视。因为这些需要独自做的事,会成为家里奇怪的存在。一个人回家不多和家人聊天,做这些事干嘛呢?

回家对我来说,会从独自一个人生活,退化成为小孩,躲进温暖的房间,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唯一所需要做的是多些耐心,听爸妈念叨。因为我爸妈眼里,只要没有成家,还是一个孩子。可他们没有看见我一个人独自生活和工作这么多年,所经历复杂的社会关系,依旧能尽全力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是成年人的表现。我的独立与坚持,正慢慢获得正面的回馈,然而他们始终用不去变化的眼光看我。

为什么选择回家?有一个原因是,我在公司的餐厅里有一个河南师傅,他说,不论如何也要回家,钱可以以后再赚,但一年见家里人一次,见一次就少一次。这句话在别人听来并没有特别之处,我却如梦惊醒。不论外面有多艰难,世事如何动荡,在多数中国人心里,家是一个温暖的归处,在没有信仰的国度,和家人团聚就是中国人心里最深的信仰。

我在回家期间一直在看《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导演找了英国各个阶层的孩子,每隔七年会采访他们,我看着纪录片中的人从孩子变成父母,人生在长大的过程中,不停为工作和家庭奔波,直至老去。多年来,我受到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许多人告诉我,西方人对家庭非常淡薄。我看过这部纪录片才明白,在维护一个家庭方面,西方人所付出的并不比我们国家的少,他们也会如我爸妈一样,为孩子们付出一切。

我在这部纪录片里获得巨大的冲击,并决定做出些许改变,试着寻找和家人为之相处的方法。

不论如何,今年过年对我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并不是疫情而特别,反而是我慢慢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家。

如果你还没有回家,或者不想回家,希望你记得:家是一种信仰。不远万里也要奔赴的信仰。那些早已回家团年的人,请珍惜当下的幸福时光,记得:少耍手机,多陪家人。

拍一个视频简单吗?|每日抄经:民数记②(一)

我和公司的摄影老师交流拍摄问题,他告诉我,拍摄最重要的就是打光。

昨天拍完抄经,我就发现屏幕过于亮,人的注意力会集中到屏幕上,格外刺眼。

今天回家,我调试了台灯和架子的距离,解决了这个问题。谁能知道稍微调整一下高低就会有如此效果呢?

其实我在抄经时就想过怎么做好,比如要不要在视频开始前出现字幕,写上:抄经笔记,然后这行字幕慢慢淡出,或像舞台剧开场一样拉开帷幕。

到底是选择音乐,还是抄完经,录入朗读的声音。最后结尾又应该怎么做。

……

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儿,真要做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真要按照计划去做,完全没有办法启动这一计划,毕竟我是要每天持续不停地更新。

最后,我决定按照王老师录博客的方法,从简而行,先走上正轨,路上遇到什么问题,我一点点调整,不断改进。

毕竟我是每天在抄经,哪怕是一周改进一点,一年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手机支架的拍摄问题|每日抄经:民数记①(三)

前两天下单买的手机支架到了,今天去取货,拿回来安装好,开始筹划怎么拍抄经视频。

我前段时间买过一个支架,主要是用来拍闷墩儿,打开组装好,发现还是太高,我估计拍猫要小津安二郎特制的三脚架才行。

原准备用这支架来拍抄经视频,谁能想到支架只能正面拍,无法仰拍。我准备将手机放书架上拍,谁知道书架太高,怎么放也不合适,试着调焦距,也不行,无奈只能买一个俯拍的支架。

支架买回来,安装好,手机放上去,画面要么太宽,要么就太窄,无法达成效果。我试了好几次,不断调整距离,到最后垫了一本书,才完美解决问题。

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论是拍照还是拍视频,要达成自己心目中的效果,要不断试验。我之所以觉得摄影摄像难,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脑子里所想的效果,不一定能拍出来,就算要拍,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已经远超我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电影和画册价格高的原因,有些效果和手法,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我看短视频,有一个感触是,许多人太过于炫技,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加了各种花活儿,用外表迷惑内心。不知道是短视频必须要快准狠,还是电影讲故事的拍摄手法不适用,许多视频已经背离电影里的镜头。

我是一个传统的人,希望先将固定镜头拍好,比如今天我拍完抄经视频,发现手机的屏幕光太亮,接下来准备看怎么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小山的随思录圣经·民数记1#每日抄经视频号

开通微信视频号|每日抄经:民数记①(二)

开通微信视频号这两天,发了许多视频。

至于为什么发,有一部分工作方面的原因,看一些数据,视频的数据和搜索数据现在已经是一半一半。再往后,视频会慢慢成为一种趋势。

我心中有一个还未证实的猜想,许多人是在靠视频的内容去做运营,我反而觉得提供内容的同时,基于人类本性的好奇心去做内容或许更为准确。

平台自然有推荐算法,但在推荐算法的过程中,那些沉淀下来的内容去哪里了?他们是像长尾词一样有着少量的流量在持续运转,还是直接被平台沉底?

视频的创作难度比写文章要困难许多,仅靠一个人很难完成,我在各个平台不停刷到重复的内容,是否是内容枯竭,要不停将沉淀的视频唤醒?又或是做一些运营方面的事,让许多人同时套用一个模板创作?

我始终觉得在视频内容的创作上,有一种简单且持续的判定方法。目前我只在 B 站上看见这种可能性。B 站的视频在不停流动,每天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流量产出,至于其他平台却很难看见。

一个好的平台,应该使内容不停在内部运转。这样才是刺激创作者不停创作的动力。

我心中还有一些猜想,还要些时间去尝试,希望能有一些正面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