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平凡英雄》的预告片,差不多能猜出电影的结局。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句话可以概括:一群平凡人,护送断臂小男孩接好断臂。
《平凡英雄》是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由三幕戏组成,第一幕孩子断臂,第二幕护送过程,第三幕接好手臂。难点在于,如何从小故事中,提取更为宏大的场景。导演找到了一个角度:孩子的断臂作为内核,镜头转而凸显每一位护送的人。
电影的第一个冲突点是孩子断臂,叛逆哥哥阿卜杜(艾尔番·艾则孜饰)和母亲(阿孜古丽·热西提饰)争吵,干农活时,打开拖拉机,弟弟小麦(帕尔曼·帕热哈提饰)伸手捡竹蜻蜓,不慎割断手臂,愧疚的哥哥,带着弟弟,开始与时间赛跑,冲向去往乌鲁木齐的机场。
《平凡英雄》节奏很快,蒙太奇镜头很多,镜头跳闪频繁。电影从真人真事提取的案例改编,又蕴含亲子、母爱的关系在里面,很难不让人感动。李冰冰饰演的机长周燕,戴着口罩,演技依旧在线。我边看电影边想,这样的真人真事,到底有何种力量推着故事前行,又是什么力量,使我从电影的故事里跳出来。
从弟弟断臂开始,到哥哥开车,热心市民给他让路,再到交巡警为他开道,冲向机场,一干机务人员不停开绿灯,直到林永健饰演的唐伟说:「在任何规则下,为生命让道,是可以通融的,这样的事儿,下一次,还干。」我瞬间明白了,一个国家的规则制定,如果只有冰冷的条文,面对紧急情况,无法作出一些宽容的让道,其实是缺失的。
我会为之感动,或许是电影反映极少数真实个例,社会缺失有温度的管理,也是平凡事件改编成电影的原因。
情感是《平凡英雄》激发泪点的核心,也是它失败的地方,故事如果无法撑足一部电影时长,唯一的办法是多使用情感驱动,可是通过唱歌、回闪等方式讲故事,又让电影水准下降不少。多数情况,国人的情感是含蓄的,观众也不是傻子,不需要在强行煽情的地方煽情,更不需要在保持沉默的镜头前,讲一些正义的金句。自然过度,真情流露,反而更能带动观众情绪。整部电影,李冰冰的台词很少,每一句得体又合适,相比其他演员,拿捏得恰到好处。
电影放完,我一直不明白,它到底是如何驱使人们为之感动?我坐在沙发前想了一会儿,忽然明白,它会有感动的力量,那是电影里的人在灵活处事,比现实中按照死规则做事的人更有人情味。更重要的事,没有什么故事会比关心一个孩子的生命更扣人心悬了。这不禁使我想起罗杰·尹伯特的话:「一些流传下来的、能够为我们一看再看的电影,没有崇高的题材,亦无错综复杂的叙事手法。它们之所以流传下来,有时只因为它们像利箭一般,直刺我们的内心。」
图片来源:电影《平凡英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