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朋友圈观察

十年前的四月十九日,微信朋友圈诞生,九月二十七日,我发了人生中第一条微信朋友圈,那天夜里,我抄完《春江花月夜》。如果不发这条信息,别说十年前,睡一觉起来,我连昨天做的事也会忘光。

微信里的朋友圈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十年时间,我已经从三言两语的文字,变成长文创作者。这是无法预知的变化。

我的朋友圈看去,十年时间,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变成了转发、广告的宣传阵地,按照一万小时定律计算,多数人在朋友圈里已「躺平」,也就是说,这是一万小时的流水线作业。只有少数人在展现生活,极少数在发表意见,传递思考。

我基本上每天会发朋友圈,早些年写不出精准的文字,心里有话,表达不出,只能写些云山雾绕的文字。这是我的问题吗?后来看张小龙对朋友圈的设计才明白,写字的门槛很高,拍照低,朋友圈特意降低创作门槛,只要会拍照就能发朋友圈。正是如此,越是喜欢用手机拍照的人,离文字表达的能力越远。至于转发文章,复制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更是让许多人彻底「躺平」。

我无意批评如此使用朋友圈的人,写字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我写字,有一个原因是生活所迫,以前从事文案工作,几乎天天在修改与写字间轮转。曾经我也喜欢转发别人的文章,后来发现,转发并不会提高创作力,我靠写字为生,任何降低文字表达的行为会让我警惕。

至今为止,我所混迹的平台,多数还是以文字创作为主,我的手机里可以没有任何图片、视频类的 app,但绝不能没有用文字表达的产品。

从我个人的观察看,十年朋友圈,多数人已经彻底放弃文字表达,沦为转发和晒图的机器,张小龙很成功的让人们放弃思考,逐渐成为情绪大过理性的物种。

庆幸唐朝没有朋友圈,否则我真的无法读到《春江花月夜》。我也很幸运,还在不停向难以企及的好中文攀登。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4 月 19 日

微信的引用功能

微信有许多隐藏的小功能,多数没有人使用,偶尔有人误触,才会打开彩蛋。

我个人很不喜欢的一个功能是 @ ,这种群提醒对方注意的方式,会心里别扭。遗憾的是,工作上会用到很多 ,偶尔在群聊过程中,也会有人喜欢用 @,特别是聊天,讨论,多数的话题根本没必要引人注意,更何况是闲聊,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呢。

或许是艾特功能简单方便,只需要长按住对方的头像,便能很准确发送消息。相比之下,引用没有这么便捷,多一个步骤,少很多人使用,这是设计中的大忌。

微信引用功能最初的版本,可以进行多次引用,比如有人在群里发了许多段消息,要回复,可以整合成一大段进行。我第一次使用,有些兴奋,觉得这是微信最牛的设计,堪比 Mac 的磁石插头。

多次引用很好,唯一的不足是,引用过多,会占用很大一片位置,几乎不会有人通过阅读上下文再次回复。估计微信团队发现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改变之后的引用,只允许引用一句话,并且位置和颜色也有调整。引用的文字在下,浅灰色,回答的文字是黑色。改进后,节约不少篇幅,更具有针对性。

我在群聊天过程中,很少使用 @,多用引用,如果是闲聊,没人回,也不介意,重要的聊天内容,自然会有人看见,通过引用的方式再次回应。聊天互不打扰,随聊随走,无伤大雅。

促使我思考引用功能,有个特别的原因是,最近在和学生单独聊天时,发现他们特别喜欢引用功能,一些重要且密集的对话,他们会用引用回复,每次我看见有学生引用,会下意识觉对方是一位很懂礼貌的学生,至少会关注对方说话的重点,并进行回应。

还有一点是,引用功能需要学习。我第一次看别人使用引用,琢磨了半天才知道使用方法。喜欢用 @ 的人,有一定的可能性是并不知道引用功能怎么用。

相比之下,孩子们的学习力旺盛,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不管遇到什么,总是要去试一下,每次看见他们使用引用功能,我脑子里会浮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话:「错了,大不了道个歉,又不会损失什么。」正是他的话,使我每次遇到困难险阻,会告诫自己: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永远别忘了: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 虚怀若愚)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4 月 03 日

我无法改变别人想法的时候

是的,写下这个标题,我开始明白,自己走的是条窄路。

我记得在 15 年微信公众号开始火热时,和身边的人说,应该开一个微信公众号,不论是赚钱还是不赚钱,至少这是一个发声的机会,更何况 15 年如果用点心,还有很大的机会成功,相比现在来说,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

身边有极少的人,听过我的建议,去开了号,之后写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放弃了。这事儿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想明白了,多数人在看不见回报,逐渐放弃,或者自认为才华不够,不敢下笔。我多想告诉他们,不管写多少文章,每当我坐在电脑前,脑子依旧不知道下一个字会怎么蹦出来。我之所以觉得写作有趣,愿意不停下下去,并不是我写的有多好,而是这种无法控制的感觉,令我着迷。

我的思想并不深邃,我的文笔并不优美流畅,我的文字并不是我所想……我只是装作写得很好,或者说,我只是在表演,用自信的方式去演一个觉得自己写得不错的角色,谁知道我哪天演不下去,放弃走这条路。

其实做微信公众号,重要的是有一个发声口。每天忙完,好好沉淀自己的想法,做归纳,总结,慢慢形成文字,这会成为一生中很宝贵的财富。它不需要你去注册域名,学建网站,认识英文代码插件,只需要用打开公众号的界面,注册一个号,学习发文章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进行自己的商业模式试探,尝试经营一个品牌,去学着怎么引流(这会很难),毕竟微信的 slogan 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我通过叫身边人开微信公众号这事儿,明白我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毕竟大多数人并不会觉得时间有多宝贵,更不会明白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我认清了这个事实,知道自己走的是条窄路,往后所有的事,只管一个人走下去。

注:本文写于 2020 年 11 月 29 日。

随思录(69)- 2016-05-10

上周瞎忙,牺牲双休,零零碎碎的把休息时间浪费掉了,不过是去做了两件事,发表意见和听人吹牛逼,想想真是头疼,况且这两件事还都是亲戚拉我去做,实在不好拒绝。

上个星期四我接到斌哥哥的电话,说是约个时间,谈谈新媒体运营方面的事儿,原以为沉寂两个多月后,他已顺利开始工作,没曾想前期碰到一些问题。我原想拒绝,可最后心软,答应了。就这样,星期五下午打了个电话,约好星期六上午九点半谈事,斌哥哥把嫂子约上,结果这一谈,谈到下午四点。

我多次说不喜欢开会,不喜欢吹牛逼,更不喜欢参加这样那样的创意人吹牛逼大赛。这些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创业,最重要的是热爱,热爱,不断的热爱,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思考,解决,思考。如果卖产品,就想办法把产品做好,如果卖服务,就想办法把服务做好。有事没事,找人吹牛,真解决不了问题。

我觉得我哥现在的情况是,先把他的产品做好,他的产品最主要是买感官和服务,有好产品,但是太枯燥乏味,不好,可以想办法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讲,如果前期做不到,就像他说的,用15分钟的体验,直接,赤裸裸的让孩子体验产品,之后想学,收费,慢慢教,教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产品,花时间在这方面,别整天东想西想的。

之后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也就是课程设置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花点小钱做些推广,如果没有,就用微信,把微信好好做一做,我看他们的菜单栏,功能介绍,内容填充等方面的内容完全是瞎搞,内容就不说了,太硬,没有可读性,功能介绍也不行,实在不行可以看看做得好的,像什么小道消息、秋叶、深夜发媸他们是如何写的,写出一些特色(我的功能介绍现在改了五遍,菜单栏不知道改了多少遍,微信就一产品,看似简单,背后水深。),至于菜单栏就不说了,后台能看见数据,根据每次的数据做改动就行。这是最明确的做法。至于其他推广方式,渠道,只能自己去摸索,这些不用说,一说就太大,毕竟现在做微信,也不像去年那样好做,不用心做是不行的。

至于什么吹夸夸的,完全落不到实处,如果实在不清楚,可以多看看微信团队,他们一直在做产品,做测试,完善细节(好像每样改动都会经历长达好几个月的测试、调研与反馈,公众平台的后台改动真的很大)。

至于昨天找人什么网红吹牛,我听他的意思,大概是两点:一是花钱投媒体,轻轨客和华龙网,二是用各种优惠政策吸粉。先说第一点,如果真花钱投,那费用预估多少?如果可以,直接交给广告公司来提案,比稿就行,这不是斌哥哥本意,投出去的效果也没法预估,毕竟广告界有句老话:我花了数十亿的钱,不知道这钱花到哪儿去了,但还是得花。

二是优惠政策吸粉,什么抢红包啊,送免费券之类,这类人是消费群体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有多少人啃花千多块钱让孩子学对成绩没用的产品?吸引过来的粉丝,有没有用呢?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最多增加点儿产品曝光度,这些还是很低级的玩儿法,还不如我自己搞几个跟科学相关的游戏,或者普及下天文知识,答题得奖,增强互动性和粘性有趣的多。我觉得微信是以强内容输出+强推广渠道为载体的玩儿法,但是大多数人是强捡趴活输出+弱智内容输出+强渠道推广。大多数本地号是这样玩儿的,全国性,或者说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不是这样。

现在想想,我觉得地域类的微信公众号,其实市场是很大的,稍微想办法做得好一点,基本上阅读量和吸粉(现在吸粉太困难了)不会太差,至于其他,先别想太多,把那些零零碎碎,或者以后要做的,全部抛开,直接轻装上阵就好。

随思录(68)-2016-05-16

终于有时间扯扯淡了。我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忙些什么,似乎每天都在忙,可想想到底有多忙,实在是说不出来,只能说我假装很忙。

最近这段时间,我好像陷入一种轻浮的生存状态中,这里面的原因,现在想来无非是工作做出一点成就。现在想想,确实太浮躁,我应该好好沉下心来,读读书,写写字,想着天空和云朵,想着大地和青草,想着美好无尽的往事。

一直以来, 我都觉得自己不是做大事的人,得点成就就骄傲,这是很头疼的事情。现在来看,新来公司,原本就没什么阅读数和粉丝数,能破千是很正常的事儿,倒是我喜欢大吹特吹。

我是把做微信分为商业和个人两种策略,商业无非是团体协作干事儿,想办法扩大渠道,做好内容,甚至失去自我的一种操作模式,现在的商业微信公众号,基本上都在讨好群众,做得肤浅至极,能提供有营养,引起人思考的号越来越少。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我们这个国家太多苦大仇深的事儿没办法找到宣泄口,只能用这种方式转移民众心中的痛。我们国家的人是健忘的,隐忍的,不喜欢去追究的民族,对于一个热点的发酵程度,很难去坚守。以前总觉得是人的问题,现在想想,或许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媒体失灵了,坚持追究责任的人得不到支持,狭义的个人主义等等。试想一下,如果社会给予这些较真人帮助,或许很多问题,不会拖到那么久解决。我们不应该在别人对正确的事较真时劝解放弃,至少应给予一定的帮助。可惜我个人力量甚小,帮不上忙,也抱歉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这些事,也会是劝解放弃的人,更可惜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太多,寻求一个中庸的解决之道,才是国家提倡,管理部门喜欢看见的结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清楚。读林语堂的《中国人》,倒觉得现在的人没办法在儒家思想中求些门路,只能将自己寄情于道家的山水间,亦或是投身佛教,求个平安。对于成功定义的狭义,也使得社会浮躁,至少我现在所看见的圈子,多数人为了创业,为了赚钱疲于奔命,商业模式也用得无耻之极,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喜欢用不少作作的做法,尤其是地域类的微信公众号,不好好的提供一些价值性,观点性的文章输出,提供的净是些乌七八糟的内容,阅读量还几万几万的。我想的是,如果能好好做内容,超过这些号,不难。可惜现实的问题是,我除了写微信内容,还要做推广、运营、市场方面的工作,真是可惜之极,如果能专注的内容上,我想会好多。

迄今为止,我对自身在公司所写的内容,不满意,一个是时间太赶,二个是思绪太乱。如果可以,真希望做个单纯的小编。可有谁看得上我这半吊子的文笔呢?我自己是看不上的,还得多写才行。

文笔是要多些多思才有的,只可惜现在大多数人享受轻阅读,看见谁提出个观点就到处转载。更为思想深刻的内容,在微信越发难以分享,传开。它逐渐变成商业模式操纵的,扯淡式的,人们传播毒鸡汤、直播视频、负能量(偶尔的新闻事件),全名畅快淋漓狂欢的地方。只是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我不清楚,有可能是我的微信公众号里加了许多信息不对等,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微商所致。这些人像流窜犯一样,删除、屏蔽后又来,来了,删除了接着来。他自己傻逼也就算了,害得我也不清净,真是伤透脑筋。

有时候,我是真怀念曾经微信刚起来时,能得到真正价值,有用的微信公众号,只可惜现在这些公众号越发难寻。我不知道微信团对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有,他们是否能想办法改善这种生态圈,如果不能,那真是糟糕之极。

如果有一天微信也垃圾满地,我想那些输出好内容的微信公众号,会逃向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曲高和寡。人还是要去喜欢和学习更美好,更有价值的东西,整天像个傻逼一样沉浸在名为鸦片的环境中,迟早完蛋。

随思录(65)-2016-05-05

我在进公司之前,想了一件事,如果这次把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做起来,或许可以考虑弄个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来玩儿。

一直以来,我做微信公众号,不喜欢把它商业化,现在看来至少我是不适合的,因为一旦商业化后,会面临许多问题,也会触碰许多自身底线。我是觉得商业化的微信公众号充满着献媚的角色(大多数是),尤其是前期为了吸引粉丝,要做不少讨好人的事。我不喜欢讨好人,如果喜欢,就关注,不喜欢取关,这样最好,就算是曲高和寡,那也无妨,至少自得其乐。

商业化的微信公众号很容易使人迷失,尤其是看着粉丝、阅读量、转发率等等一系列数据不断的起伏,内心焦灼无比,如同今天的经历,像是过山车般的忽起忽落。好在我有些经验在里面,在昨天推送的微信内容中,融入了些巧劲儿在里面,不然真是欲哭无泪。

上周,也就是老大极力想让员工让员工一对一推送微信,以促使人强迫关注。用他的话说,他这样做,很有效,于是乎蹭蹭蹭,粉丝数从400多跳到500多,也就是关注人数上升了100多个,这里就出现很大的问题,作为老大手里的资源,别人之所以关注,我想多是处于商业考虑,也就是买个面子。我是不同意这样做的,于是乎至今为止,也没有去群发短信,希望有人能关注,毕竟微信上有许多未曾谋面的朋友和良师益友,我不想用一些强制性手段令他们为难。再说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地域性的,我微信上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关注也无甚意义。

还好,老大也未强迫我什么,我依旧按照我的方法做事。结果不出所料,昨日推送后,取关人数和增长用户数,到最后持平,我今日看数据,取关15,增加15,这也就意味着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我做事,一般喜欢留后手,尤其是老大所做的决定与我相冲时。就在昨天推送过程中,我在后面加了两条这几日百度所作恶之事,这两条在今日成为我的救命稻草,下午花时间去各大群里做了些推广,到下班回家那一刻,有一篇约有400多的阅读量,传播力度还成,我便趁热打铁,转到同事群里,希望他们也帮忙转发,到现在阅读量攀升到600多,如果不出意外,一周之后的数据应该有1000多。如果说以前在学习做微信,所做之事,是在试探性试水,现在来说,倒是有条理许多,无奈的是不能专心去做一件事,我明明是个文案,现在又要做市场,运营,推广方面的事儿,这里面有些事做的好,有的做得不好,如果按照我自己的标准,肯定全部不合格,可有什么办法呢,一天24小时,我就算不睡觉,也不可能把每件事做得完美,只能在预定时间内,尽量做到最好,如此而已。

如果说老大花时间一对一,来了100多用户,那我就在今天下午,不仅把粉丝数稳住,还逐渐攀升至新的高度。想来还是我更有手段些。

至于人来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随思录(24) - 2016-01-02

新年的第一篇日记,感慨良多。从昨日写总结开始,到现在已过去整整一天。我这一天过得并不好,早上早早起床上班,之后是无休止的忙活,一直忙到下班还在加班当中。这期间在杨瑞的监督下做了三条微信。和我预期的一样,依然没破十万加,连破千都遥遥无期。

在我所效力的领导中,遇见过随行的,遇见过吊儿郎当,遇见过牛逼的,但没遇见有一个想法就扔一个想法过来的人。在办公室里的每位领导都觉得做微信很简单,如果简单,邹伟那二货还说两小时就能完成。我就呵呵了,这种没做过微信的人,脑子到底是怎样想的。

这一天我被三条微信弄得死去活来,一直没歇气,杨瑞早上闲赋一会,到中午,下午我的初稿出来后,便开始了没命的指导我修改。加班至晚上七点四十,发送两条,完成一条,还需今日改动。我是没耐心做这些事的。尤其讨厌做事自讲求效率,不顾人死活的工作方式。

想想其他认真耕耘的人,我们这种工作只能靠运气过活,什么策略、调查都不需要,直接为领导服务。领导满意就行,可文案的本职是要看效果的。现在想想,什么效果都没有。我总结虽能写满3000字,可那都是忽悠人的把戏,有什么用呢?如果看数据又会怎样。想想一年多来,连最基本的数据搭建都是一片混乱,明年还要开设分校,还要做教育。迟早要被玩儿死。

杨瑞在监督我做事儿的时候,我发现她确实比我耐心、细致,工作也比我认真。我或许是工作以来,不断被其他工作所打扰,从而导致在工作上,每写几个字,就喜欢跑到其他地方去。这是不该,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今天在她的强迫下我打起精神只做一件事,相比之下,效率提高很多。确实,我每次做事都会东想西想。如果能把这个毛病克服了,想必又能提升不少技能。

《那一座城》的主编说,他在写稿时,会告诉下属,在写的时候三个小时内不要打扰他。之后便安心创作,看来我也要如此,安安心心把一件事做好,不被外力所干扰。

谈谈微信「拍一拍」|每日抄经:利未记㉖(三)

微信上线了「拍一拍」功能,双击一人或自己的头像,被拍的人,头像会左右摇晃,手机会有轻微的抖动,还会弹出一个类似于撤回的提醒。

玩儿这个功能时,让我想起昨天上班刷微博,领导无意间看见,走过来拍我的肩膀,提醒我注意。

「拍一拍」是基于社交所产生的功能,但现实中我却不喜欢有人拍我。社交场合,拍人的肩膀是一种鼓励,是上级对下级,父亲对孩子所做出的一个提示性动作,一方面是夸奖,另一方面是提醒。

夸奖和提醒的拍不一样,夸奖是面对面,提醒是从背后拍。微信的拍一拍从对话窗口的场景看,是一种非常友好,面对面的拍法,也就是赞扬人。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小动作?我的思考是,网络上人与人的交流,从文字到表情,慢慢变得过于冷淡。上级交给下级的事,完成后,上级回复一个「收到」,没有拍一拍这种鼓励性的互动友好,所谓的「收到」到底是好呢还是坏?无人知晓,如果领导验收成果,回复一句「干得好」,是否情绪过于外露?反而拍一拍这一功能,较为友好表达了夸奖的意思。

不过随着社交活动的出现,人类所有的表达方式或许会幻化出与线下不一样的感情,就像以前过年才能收到红包,现在无论是工作、生活、节日等,无时无刻都会收到红包。红包的意义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还有一点我要说明的是,微信「拍一拍」这一功能的实现,被拍者头像晃动的同时,会出现轻微的震动。可见产品经理不仅对系统的互动有所了解,连手机硬件应该如何配合系统实现这一功能,也进行过思考。

微信的创意之处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守正出奇。这是微信厉害的地方。

微信和知乎的内容为王:如何在知乎上鼓起勇气回答问题 2015-09-05

我第一次关注知乎,是在邮箱里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邮件。说莫名其妙,是因为我有个不好的习惯,有事没事,会去各大网站上订阅邮件,慢慢的积累下来,每周都会收到不少有意思的邮件。我想这是广告狗的恶习,这种恶习被带到微信上,也就变成众多的订阅号(刚刚又取关一些,微信提醒无法关注更多……)。或许你会问,这么多我看得过来吗?看不过来。虽然我不是每天看这些微信号,闲暇翻一翻,也是一种乐趣。

有时候关注是一种动力,有事没事去看一看,会潜移默化研究一些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今天不说微信,说知乎。我第一次收到知乎的推送,出于对一个问题的好奇,点开了邮件。那封邮件问的问题特搞笑,我当时心里就觉得这是几句话便能答完。谁曾想点开后,面对我的是一种很理性的,一层一层去把问题的剖析的答案。我一边看内容,一边偷笑,没想到一个搞笑的问题,还能如此一本正经的回答,并且还是那种有理有据的回答,让人佩服专业性回答。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知乎,也慢慢了解到上面有许多专业权威的牛人在上面回答问题,有时没时的还能邀请到一些业内大咖,令人钦佩不已。

出于一种尊敬,或者说心里把知乎标榜的太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潜水状态,有时候碰上一些想回答的问题,又不敢,其原因不外乎我的回答只能是三言两语就能搞定,无法像许多业内人士去冷静分析,并给出有理有据的回答。

这是很残酷的问题,一个又臭又长,有理有据的长回答在知乎上会得到很高的评价(也有那种拥有众多粉丝后,为其点赞的大咖,这个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在不断挣扎的这段时间里,我是蠢蠢欲动的,其原因不外乎有二点:一、知乎上的回答,代表着我对一个领域的专业程度,也对我要负责的公司微信有一定帮助;二、个人喜欢挑战,尤其是写字儿这回事,我在运营自己微信时,每天1000字儿的训练已不能满足我,虽然我知道微信上面多是浅阅读,但我更愿意让自己的微信变成深度阅读,这对于我与关注我的用户来说,都是一种提高,我并不想让关注的我用户只得到一些很简单的知识,他们应该和我一同成长(抱歉,个人的微信运营的确实不好,没多少粉丝……)。

那是什么契机让我开始在微信上回答问题的?:工作。原因很复杂,暂时没办法展开讨论,也涉及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和个人对行业的思考,以后有时间再吹牛逼。

说回知乎回答,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回答问题是走了次狗屎运,做了一次过山车似的行业体验。这一次让我鼓起勇气,写了许多关于微信运营方面的探讨(其实没啥用,事实已经证明了,只能用来吹牛逼),写完后我觉得可以发到知乎上,于是就屁颠屁颠、兴高采烈的发上去。当然这一条提问上有很多大咖,什么深夜发媸、奥美的萌面赵圆圆、岳樱樱等。回答完之后,我留了公司和自己的微信号,觉得就此石沉大海。

可没过多久,下面出现一条评论,说「都关注了,多向你请教。」我一想,有戏。就此踏上知乎答问之旅。

因为这位看了文章的用户的评论,我开始去回答问题,期间关注过一些知乎用户,看的多了,我也发现一些门道,有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东西方历史、艺术都了解得滚瓜烂熟……我这个人还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算不相信一个人能向东邪黄药师一样,无所不知。或许这世界上有这种人,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不正常的。出于好奇,我就去点开一些人的回答,这一看我才发现,其实许多提问是有门道和诀窍的,比如很多人会去当搬运工(知乎上面的搬运工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会标明出处。),会去收集整理资料回答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式方法。勤快点,善于收集整理资料并不难。然而更进一步的,就是去分析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话说回来,刚开始正儿八经的回答问题时,我并未觉得这样做和做微信有什么关系,我想的只是引流,因为能耐心看完一长串内容的用户,除了微信,就是知乎。那些不看文章,直接跑进来就评论的用户我只在今日头条上见到过……

也或许是平生就爱瞎想,也或许是最近一段时间在频繁问答问题,也或许是那些点赞和评论不断出现,我忽然意识到,微信的内容和知乎的内容其实是可以相通的,比如曾有数据统计,微信上的长内容易于传播与转发,反过来,知乎也是这个道理(深层次的内容运营这里暂时不去讨论,以后有时间再说)。

抛开这些问题,再说说知乎上的一些问题:知乎上的问题并非都是理性的。这并不是说非理性的就不好。比如上次我看一个评论全国的主持人的,完全可以当段子看,大家也乐于当段子,这是一种回答方式,挺有趣。还有就是生活类的问题,我昨天看一个提问是「流浪小动物刚进门时和现在有何变化」,这些在发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它收集整理起来,都是一种很好的回答(其实我一直想知道回答此贴的人是不是早知道有这个帖子,拍照都已经拍好了,抱歉,我腹黑了)。

现在想想,大多数时候,并非我们不愿,或不敢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有可能是没找到方式方法,有可能对生活或身边的事、人关注度不够。当然,我想更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我们对一个行业了解的太肤浅,不够深入。

微信就是把字儿写好? 2015-09-02

微信公众号登录界面上有一句slogon,叫「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冲着这句slogon,我关注了不少有意思的微信号,没事的时候我就会点开去看看,这些人都是很用心的在做微信,经营的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不高,也就几千,做的好的能有上万,相对小众。

说实话,小众的圈子很有趣,比如:茶道、刺绣、手工、汉服等等,还有一些静静做自己品牌的微信号,写写小诗,画一些小画放在自己的微信上,很用心。我很羡慕他们,好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讲自己喜欢的琴棋书画,不管不顾。也因为他们的随行,我会有一些困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靠什么为生呢?

这个问题我曾想过,他们肯定在现实生活中有自己的工作,可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吗?我不知道,或许喜欢,或许不喜欢吧。至少我知道,他们很喜欢在微信上面做自己。工作繁忙,就发一条很短的文字性的内容,忙完后再更新图文,不急。工作闲暇时,就好好的写字儿、排版、配图,看着很舒服。这种心境是怎样做到的,我学不会。

混的久了,也曾偷偷摸摸在各类群里碰见他们,毕竟喜欢这些小东小西的,圈子也小,会慢慢交叉到一起,

曾几何时,我曾试着去体会这种心境,发现自己做不到,如果微信的阅读量太低,就会想办法,脑子里总有一种要做就去把阅读量坐上去的念头。

因为有此念头,使我有过一次走狗屎运的爆发(不是这个微信号,公司的),那种刺激感来的真爽,以至于每次工作时我都看阅读量,当然,领导关心的是用户数,可我却只看重阅读量,做一个十万加是多爽的事儿。尤其是在用户基数不大时,做十万加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而这种成就感会随着用户数增多而递减,到最后毫无意义可言。

或许是一种冲动,也或许是发现这个世界上用心做微信的人不多。我一直觉得用心做事儿和阅读数的关系可有可无,这可以从圈子来说,比如刺绣这种太过小众的微信,就算是怎么努力,也不大可能成为大众喜欢的产品(有人帮推除外)。当然我也曾想过他们的微信应该如何做,可想归想,但最后终归会落到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原因。

后来想想,这些其实都和我运营公司的微信一样,属于艺术的范畴。在微信上,与人们息息相关相关的最好做,这其中无外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些都比较好做。但现实确是:鸡汤遍布朋友圈、创业经满天飞、高雅的黄段子到处流窜、干货这种不入流的玩意儿祸害无穷。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好好看过自己行业发送的内容的,有去好好分析它们为什么做不出来。至少美术,比如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绘画等等,其实有很多机会。推而广之,用一种角度去好好看一看其他人做的内容,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相比之下,那些小众而用心的人,比许多用户辐射广的人,用心太多,其实这是不应该的。

有时候好好做内容,不止是把字儿写好就可以。深夜发媸的徐老师会花四五个小时在排版上,你以为写几个字儿、或者随便到哪里找些内容粘贴复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