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天开车:惊魂一夜

雾天开车
幺叔家出来,快到凌晨一点,我和父母,大姑一行人开车从梁平区回屏锦镇。父亲喝了酒,不能开车。我开出去第一个转弯路口,忽然进入一片白雾中,完全看不清路。我去年六一拿的驾照,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父亲说:「别怕,向左转。」我只好打左转弯灯。
往前开了没多久,我发现不对劲,完全看不见路,立马将速度降下来,缓慢行驶,偶尔会遇到路边的栏杆,调整行驶轨迹,又或是有其他车在跑,我跟着它们跑一小段,之后又陷入白雾的阻挡。我父亲是老司机,一直跟我说:「往前开,别怕。」眼前一片白,不怕那才见鬼了。我想开回去,住幺叔家,但内心抱有侥幸,琢磨着估计只有区里有雾,开出去就好了。
我在侥幸又心惊的状态下缓慢行驶,偶尔看车速,不到20km/h,庆幸路上车不多,又临春节,区里的灯开得足,偶尔能看见路边的彩灯,还能将就着开。
不知道开了多久,估计半个多小时,开始出城,路上的车逐渐减少,有的车不敢开,直接返回掉头。我很紧张,按照父亲的指示,紧跟车屁股,同时打开应急灯,前罩灯不停变光,调节雾气浓度,车里开着空调,防止雾气盖住挡风玻璃,偶尔开开雨刮器,防止雾气凝结。雾气很大,浓度聚集。在区里偶尔还会有段雾散,开出城,几乎看不见路,如果没有前面的车,只能盲开。
我开得很慢,前面的车偶尔会跑起来,我追一段距离,又停住。父亲叫我不要跟太紧,如果前方有大货车撞过来,前后方的车都不安全,拉开车距,能最小化安全事故的发生。
开出城,雾气没有消散,反而更浓了。我跟随前车,发现它也在找路,时快时慢,仔细看才明白,前车的指示符是路中间的黄色实线,边开边找,如果看不见,减速观察。按照他的方法,我是不是也能尝试开?正想着,我父亲尿急,我只好停车,等他尿完,车跑没影了,终于到我自己找路了。一上路,我这才发现,完全是睁眼瞎。
前方的雾太大,无论怎样变换灯光,完全穿不透,路面的黄色实线,白色虚线,没有一条能看见,完全是盲开。我吓坏了,浑身是汗,汽车又是手动挡,左脚不停踩放离火器,酸软不已,更可怕的是,雾气包裹,四周无声,迷茫,寂静,偶尔车窗还会有丝丝冷气进入,我完全不知道前面会出现什么,歪歪扭扭地向前,不知所措。
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后面有车开来,从我面前超过,跟上它,我第一时间换挡加速,看它在前面引路,我的心才放下,恐惧感也在此刻消散。
我跟着车,穿过一个又一个场镇,要到家时,一辆红色「法拉利」超过我们,速度奇快,仿佛白色浓雾没有给它的视线造成任何干扰。前一辆车和我赶紧追上去,在它的指引下,平安到家。
下车时,我看时间,快要到凌晨四点,这是大年初一的惊魂一夜,我太疲惫,回家倒头就睡。
睡醒已是中午,洗完澡出来,我妈对我说:「当时你从车里出来,我看见你背后冒着热气。」我说:「万幸,万幸,安全到家。」

段子不污:从写段子到演小品(24)

今年的公司年会,我和同事上台表演了一个小品。我的角色有点儿占便宜,演父亲。为了让我出演,同事们夸我「年少老成」(我编的),还说,台词没几句(这是真的)。那天我刚吃完午饭,有些犯困,答应了。
等我拿到剧本,傻眼了,两幕戏,后面一半是我的台词。我本想拒绝,但段子手的血液在我体内沸腾,有机会,如果不上台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不行?下班回家,我闲着没事儿开始背台词。
小品的语言是东北话,同事用春晚小品改编。我在心里默读,似乎没什么异常。等第一次和同事对台词,我大声念,才发现东北话和四川话有很明显的区别,记得有句台词是同事扮演儿子把我关门外面,我打开门说:「你干嘛呀你,怎么把我关外面了。」如果是四川话:「你搞啥?把我关外面干什么?」。我这才明白,看、想、说之间的区别很大。
我和朋友们写段子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朋友写的段子,用眼睛看,没有感觉,但她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就很有意思。我的段子和她们不一样,我在模拟场景,代入情境,她们是纯靠语言逗乐。这些细微之处,不亲身感受,很难发现。
创作过程,我会先是模拟场景,如果要写一个相亲,脑海里会出现场景,时间、地点、事件,逐一铺陈,最后抖包袱。简单来说,我更多是在尝试戏剧和小品类的段子创作,我的段子手朋友们是纯语言,类似相声方面的创作。这是两种不同形态,还好,终极目的是一样的:制造冲突,营造笑点。
时间紧,任务重,改台词来不及,只能背和学。我特别怕忘词,在家没事儿就背,总希望找人帮忙演,无奈我是单身,求援无应,总不能天天占人便宜,不停地叫人「儿子」吧。
第一幕戏排过,到第二幕,我加入团队,导演开始排戏,站位、语气、动作等等。不知道莎士比亚当年是不是这么排戏?我有些神往。
我并不是天生的戏精,如果是往年,叫我演小品,肯定拒绝,去年开始,我尝试写段子,偶尔会有人说,如果只写不演,还不如不写,又加上去年读了些电影编剧方面的书,发现如果没有舞台经验,一味靠想象,是很难成为优秀的编剧。小说是用文字制造画面感,电影是用镜头讲故事,人物需要很强的语言与肢体能力。无论怎样,一个有表演经验的人,营造画面感的能力是超出常人的。
按照专业水准,演员背台词,肯定得一字不落。我们没那么强,十成台词,能记得八九就成。
等到正式演出,我站在舞台边静候上场,脑子里出现陈佩斯上台前对天地鞠躬,喃喃自语,祈求演出成功的画面。同事演完第一幕,第二幕开始,我上场,立马进入状态,演出中,我有些亢奋,激动,还有些心虚与害羞,不敢看台下,只能通过耳朵听见不间断的笑声。我能感觉自己在某些地方有紧张性磕巴,除此之外,倒是很顺得跟着同事演下去。
小品结束,下台,我浑身是汗,还好,没有任何意外状况发生,最后还得了一个三等奖。
这是我迈出喜剧之路的第一步,从业余段子手慢慢过渡到业余演员,从实践中收获了些许经验与不足,很是宝贵。

祝大家:新年伊始,新春快乐

新春快乐

图片

西方电影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每到圣诞节、感恩节,会拍摄一部与节日相关的电影,其中不乏《小鬼当家》《落难见真情》《真爱至上》等杰作。反观国内的春节档,却很难看见与春节相关的电影。不过每到春节临近,大小公司在放假前,会有相应的年会节目。
今年我换了公司,在参与前期准备工作中,有一个剪辑视频的任务,其中有一段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祝福,有的说英语,需要加字幕,翻译成中文。庆幸科技发达,我不必为一句句字幕头疼,节省很多时间。
翻译时,我起初用机器翻译,有位意大利学者在视频里说:「I wish you all enjoy your holidays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翻译过来是:「我希望你们都能享受假期和新年的开始。」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很有新意,毕竟中国人拜年可不会这么说,多是「兔年大吉」「新年快乐」之类的话,从来没听说过,新年开始,享受假期的话。
我英语不好,原本打算用机翻做字幕,思前想后,发现不行。我不懂英语,但我是中国人,通过机翻已经知道意思,那再进行润色不就行了?中国人表达祝福的话语不同,但四个字的祝语却是相通的。我决定将意大利学者的祝语改成「祝大家:新年伊始,新春快乐。」
改完,也不知是否文雅妥帖,但我眼前一亮,心中有股活水开始流淌。在陈词滥调的汉语面前,英语对我来说,是一种陌生又新鲜的语言,它能激活汉语,带我游向更深的学海。
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翻译之美,明白一些深层的情感是机器现如今无法替代的。
我不免又回忆看过的电影,《第三人》里警察逮捕女士前,会很体面地要求她穿上以上,甚至递给她一支口红。《落难见真情》里笑过后的温暖瞬间。《生活多美好》里那句「有朋友的人永远不会失败(no person is a failure who has friends )」……无论是翻译还是电影,始终有一种永不过时的优雅与文明在改变我,教我做一个更文明的人。
今天辞旧迎新,在陈词滥调的汉语中,我借用一位印度学者的祝语:「Wish you all a Chinese Happy New Year may this New Year will fulfill all your happiness prosperity and many of the precious moments with your loved one.(愿大家新春快乐、富足,愿你们能与所爱的人度过愉快的时光。)」

不读书

早上,张老师打着电话走进办公室,半小时后,挂断电话。她喘口气,喝口水,对同事说,娃儿闹脾气,不来学校了。原来今早要来学校报名的孩子和家人拌嘴,气得在家摔碗,母亲怎么劝,甚至提出给他一千块钱也没办法。

教育这行是真辛苦,孩子喜欢的,家长未必支持,家长同意,孩子未必愿意,双方同意,亲戚朋友如果横插一嘴,又会鸡飞蛋打,时不时还要调节家庭纷争,用同事们的话说,「只要没来学校,会有无数变数。」

职业教育不比其他教育行业,K12 能和孩子考大学挂钩,艺体能包装「低分考大学」,少儿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职业教育呢?只能告诉孩子,好好学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拿技能证书,改变命运。再要说厉害点,只能讲国家政策,中考五比五的比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云云。

多数家长是不明白或不理解这条路,其实也难怪,我国的教育制度的设计,更多还是偏向读书考大学,忽略技能学习的宣传。这两年稍微有些好转,但力度还是不足。

我所接触的学生,多数不喜欢读书,至于为什么,他们也不清楚,反正看见字会犯晕,我时不时会劝他们好好读书,熬过这些年,会好很多,没有人听劝,偶尔遇见投缘的,会推荐些书,但我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

后来我反思,问自己,如果一个陌生人在我十五六岁时走过来,告诉我要好好读书,会听吗?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人是不听话的动物,年轻时总觉得前路光明,等岁月蹉跎,后悔已晚。

进一步说,读书这事儿是被动的,不如游戏、电影能主动接受,别说孩子,成年人有几人读书?以前家里人给我牵姻缘,我半开玩笑地说,另一半要找读书的。他们问来问去也找不到。

古人说「财主读书,瘪三看戏,古时,穷人家的孩子是没书读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演员叫做戏子,而不是艺术家,那是因为,喜欢看戏子的人是不喜欢看书的。」

「读书太奢侈了,我们常说囊萤、映雪的典故,似乎是说读书要克服物质的条件,其实不然。寒窑里的人本来可以去看皮影戏,也可以像阿Q 一样在破庙里想着吴妈二睡去。读书是最不自然的一件事。所以,中国历代王朝都为这件事设置了极重的奖赏。」

社会结构设置也是为不读书人设置的,毕竟社会也不允许那么多人有空闲时间读书。

我始终觉得,一个孩子能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哪怕他所学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知识,至少他曾经拥有过更为富裕的「财主」生活。

写到这里,估计你已经忘了那闹别扭的娃儿。张老师上午劝了家长,下午哄了孩子,母子达成共识,明天到校报名,期待明天事情不会再有反转。

参考资料:好中文第六期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18 日

赶 场:人山人海 家国兴旺

大竹最大的场镇是石河镇,梁平最大的场镇是屏锦镇。听大竹人介绍石河,提及最多的是海螺水泥厂,一个厂,顶起整个场镇的人气,以至于我去住宿,前台看我的出行记录,显示重庆,问我是不是水泥厂的工人。我说,不是,我从梁平过来。

我第一次到石河,恰遇赶集,人气之旺,是我目前到过最热闹的地方。这使我想起当年屏锦赶场,也是乌泱泱一片人,人走不动,客运车没办法走,不停按喇叭,谁理你?我同事开车经过石河,时不时念叨,这些人横穿马路,简直不要命。他哪里知道,这是许多人赶场惯出来的毛病,谁理你?

屏锦镇为了缓解通行压力,解决办法是在后街修一条路,车不去和人打挤。至于石河是怎么解决赶场的通行压力,我还没发现,不过石河附近穿行的大车真多,回大竹的途中,不停有大车开过,有的经过改装,和《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相差无几,也难怪路压得变了形。

赶场是何时兴起的,我不知道,似乎大家商量好,会在某一天相聚,屏锦镇的赶场是每月的 :3、6、9,有的镇是:1、4、7,有的是:2、5、8,场镇之间相互错开,能照顾很多做生意的人,他们跑完屏锦,还可以跑荫平镇、聚奎镇、云龙镇……只要掌握好时间,到点去租一个场所,摆摊儿做生意。

摆摊儿似乎也没多少规矩,一般流动的商贩会占位置,我记得镇医院旁边不收钱,医院又是镇的中心地段,中学生放假会从巷子里出来,住在镇上的生意人,买不起店面,常年镇医院旁做生意。

医院边是我外婆家,如果有人摆摊,会收摊位费,我记得一般是二十块钱一天,如果有的人生意实在太差,偶尔也会免了。至于其他店面的费用,都是做生意的自己去谈,如果有遇到一些常年家门紧闭,或破房烂瓦的地方,自然是不要钱的,谁先占住,归谁的。

县城里有没有赶场?自然是有的,在大竹,竹中、二中出来的片瓦房就是赶场的地方,我有一次去赶场,到了活禽市场,看见沿途摆了许多鸡鸭鱼,有次还看见一位从事文身工作的小哥救了只小猫,去年冬天,商人不知道从哪儿捉来的小猫,浑身上下湿透了,放笼子里卖。小哥问他多少钱。商人说,三十块钱。他没有还价,扫码付款,将小猫放进他的背包,走了。

梁平以前还没有升为区,也有赶场的地方,我大姨家曾经住的西大街,全是瓦片房,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现在重新规划,全拆了,建筑样式倒是好看,可总觉得少了些烟火气,邻里不互通,不熟识,哪儿有街坊邻居嗑瓜子闲聊轻松快活。

我以前很不喜欢赶场,总觉得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疫情之下,走过冷清的场镇,突然来到石河,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才明白,原来人山人海,才是真正的家国兴旺。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31 日

走出去

最近跑区县勤,接送家长、学生,常白天去,当晚回。我们学校的主要群体是初中生,严格来说是初三毕业生。政策原因,今年找学校的家长和学生较往年提前许多。

我是接触职业教育才知道有许多初中生的成绩不理想,对他们来说,读书是件痛苦的事。孩子成绩差,最担心的自然是父母,现在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打工和学技术。

初中毕业打工,到底有什么前途,我不清楚,学技术呢?不能说有前途,好歹可以有谋生的技术。

我上周去接的学生,家里开的小面店,兼卖奶茶,孩子高大,能帮到家里煮面,煎饼,初步印象:乖巧懂事。家里人很支持他学厨师,自己也喜欢做这行。闲聊中,食客不断,生意没停过。

送学生和家长上校车,母亲站在路边不停叮嘱,叫我给他找位好老师,管严点,说话间眼眶泛红,如果不是家里有生意,她肯定是要一起到学校的。

一路无话,到学校已近饭点,我帮忙搬行李,送家长和学生到咨询中心,老师出来迎接,带父子看校园,随后选专业,报名,签协议,完成后,班主任已来到咨询中心,见孩子带了行李,打电话叫宿舍的班委下楼帮忙。

几分钟后,三个学生下楼,帮忙抬行李,带其去领洗漱用品,父亲不放心,跟着去,没多久又回来,站在路边和我闲聊。

等一切安顿好,孩子下楼,身边有位穿厨师服的班委,孩子和父亲聊几句,开心地跟他走了,言谈间似乎非常熟络。父亲看见这幕,对我说:「如果自己的孩子能有学委一半的古道热肠就好了。」我安慰他:「娃儿还小,性格还没成型,慢慢就会懂事的。」

孩子上学,父亲回家,我叫了俩顺风车送父亲回家,等车途中,他和家里人通视频电话,另一头,家里亲戚说:「他还这么小,要出去历练,否则整天呆在镇上游手好闲,不是办法。」父亲说:「学出来,会叫学校安排他去北上广,确实应该见见世面。」

我常觉一个人如果年轻,确实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出去最好的方式是:求学。我小学和初中在镇上读,高中在县里,大学进入市中心。如果我的高考分数好,肯定不会止步于重庆,而是去北京和上海。

为什么要去中心城市?这里的机遇多,硬件设备完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趁年轻,走出去,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03 日

罕见病

昨晚聚餐,回家已十点过,洗漱完,打开电脑,处理工作,翻微信消息,点开 J 的头像,看聊天记录,找到她发我的那篇文章,读完,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J 是我以前的同事,离职前我劝她留下,她说不能不走,自己患了罕见病,无法再继续工作。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知道这种特殊的病。

从她的文章中,我知道病名叫: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这是一种遗传病,治不好,每个人的发病情况不同,J 的症状是:脚麻、腹泻、里急、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眼睛玻璃体混浊……

我还在网运部时,J 坐我右手边,瘦小,看上去只有 50 斤的样子,脸常发白。办公室里全部女生羡慕她能保持很好的身材,怎么吃也不胖。我对胖瘦的标准和她们不同,女生总觉得越瘦越好,我知道一个人的身高和比例有一定标准,达标就好。J 的身高和体重明显不对称,碍于性别,加上我这人不太喜欢探听别人的隐私,不好多问。

学校的离职需要一个月才批,如果有特殊情况,要招到人才能批准离职。我记得 J 离职花了很长时间,交接工作进行不顺利,碍于情面,她又不好硬起心肠,直接走人。J 说离职后要去北京检查,看是不是重庆的医院误诊,这是她最后的一丝希望。

离职后,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和 J 聊天,我记得她有次问我短视频的事,说是找到份工作,后来问我有什么书读,我告诉她去我的公众号找,每月我会有读书总结。

时不时,我们也聊聊学校发生的事,和她说说最近发生的事。偶尔刷朋友圈,看她的旅游照,一脸笑容,如果不是竹竿般的身体,谁能想到她强忍多少痛苦呢?

最近 J 在朋友圈频发北京的照片,故宫、胡同、大剧院、机场……我有些担心,不知她是何意图。一个人长久不发朋友圈,忽然来了兴致,很奇怪,我不敢多想。

昨天晚上,我忙于聚会,她发来消息,说写了一篇文章投稿,发给我看。我有些敷衍地回应。

聚餐喝酒,回家夜深,到家我有些醉意,打开微信看她写的文章,里面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患病经历,读到她的病情加重,心里一紧,转而她又写自己在北京住院,成为病房里爱笑的「小花」,不免欣喜,继续读,她写到病情直下,母亲辞职照顾她,我的眼泪不停在眼眶打转……文章的最后,曙光降临,原本五万一盒的救命药纳入医保,虽不能治愈,但能大大延长寿命。她说,自己会争取再活五十年。

读完文章,我给她发微信,告诉她,「相信一切都有希望,五十年太短,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活一百年没问题。」

祝福我的朋友 J,为你祈祷,你看,只要不失望,就会有希望。凡事稍微坚持一下,忍耐一下,永远有奇迹。

大竹有什么

早上三点起,抄经,敲《史记》,六点到学校,七点和校车司机唐老师去大竹接学生。

一路聊天,唐老师忽然问我:「大竹有什么?」我脱口而出:「东柳醪糟。」他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告诉他,每次去东柳,会看见一排排店门写:东柳醪糟。

我曾经准备买点回去,可又不知道哪里正宗的。缓了缓,我继续说,如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县车站附近见到一家醪糟店,上面写的是:红醪糟。至于怎么做,什么味道,形状如何,我忙于奔波,没时间去店里询问。

大竹有什么?观音镇有豆干。我在超市见过,和老家梁平袁驿镇的豆干颜色相同,不同的是袁驿豆干是小正方块,观音镇的是大块的长方形。我爸妈曾经开车去袁驿,专程去买现做的豆干,出锅到抽真空装袋,原汁原味。

大竹有什么?冬天我在大竹,见过一位婆婆坐在家门口刮麻叶。我问她,一斤能卖多少钱。她说,六块到八块不等,做这个只是打发时间,不给儿女添麻烦。后来我到过的每一个镇,无不见刮麻叶的人家。别说,其他地方我还真没见过。

大竹有什么?清河镇有条古镇,据说是哈儿师长修的,里面有种锅盔,味道特别好,遗憾的是,当初去清河,看了古镇,却没有找到那家烤锅盔的店家。

大竹有什么?二中所在的瓦片房街道里,我见过一位养蜂人,自称周家人,蜂蜜纯正。他身边有条边牧,能敲锣,能咬开瓶盖,能数数……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如此聪明的边牧。

大竹有什么?去吃过的每家店,做的食物味道与重庆相差无几,这是我唯一在重庆范围外尝到没有走样的家乡味,且物美价廉。

大竹有什么?前山和后山。如果到大竹,千万不要相信地图,周家和石桥路程相差不大,开车所耗费的时间千差万别。

大竹有什么?妈妈镇。大竹人称呼这个镇的声调尤为不同,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以女性命名的乡镇。怀着好奇,我有幸去过一次,无功而返,因为这座镇没有中学。

大竹有什么?今天我只想到这些,如果还有新发现,再做补充。唯一需要说明的是,食物没有正宗之分,只有味道好坏。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26 日

如何修改《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

交通事故,双方私了过程中,需要写《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一般情况,保险公司会发份儿模版,交给甲方修改。我的同事和对方协商完,拿到保险员发的协议书模板已是夜里。

吃过晚饭,我和他去找打印店,县城关门早,走完半条街,没有一家打印店开门。没办法,同事去文具店买了一块钱的 A4 纸,准备自己抄写。

我俩回到宾馆,他拿笔坐在桌子前修改保险员发的协议书,我打开电脑看《破产姐妹》,看完一集,进浴室洗澡。

洗完出来,原以为他已经写好,走过去瞧,只开了个头,没了下文。我问他怎么不写了,他说,不对劲,你帮我改改。我说,发过来吧。

我从来没写过《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复制粘贴到 word 文档里,看了一遍,原来是模板,大致是:第一段写时间、地点、经过、事件、责任人,赔付协商要点,接下来几段便是赔付金额,认定情况,签字生效,一式两份等条款。

大致看完,我拿过他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对照模板进行修改,没想到认定书还很严谨,比如时间精确到分钟数,同事的车写的是:小型普通客车,对方的电动车写的是:电动二轮车,违反交通法规的哪一条,事故认定情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后面的赔付款项包含:医疗费、误工费、电动二轮车维修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中涉及金额的部分需要大小写都有,和我去财务报账一样。

我按照模板改完,发给同事,最后稍作修改,完成人生中第一份《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其实这是很简单的文书,可要写清楚明白,有理有据,又不是那么容易。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出生社会写作能力会退化如此严重,哪怕按照范文修改,也会头疼不已。

简单来说,范文只是格式参考,并不能说明当下的问题,许多事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范文里写的车辆是三轮车和摩托车碰撞,我们是客车与电动车碰撞,范文里的情况是甲方负主要责任,乙方是次要责任,我和同事遇到的情况是,我们是全责,对方无责。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那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自己动笔,要写好还真不容易。

我身边的人对写作不感兴趣,多数人或许没发现,文字是从古至今最好的表达方式,不要抱着压力去写,也不要想着要写部比肩《红楼梦》的作品。文学作品再好,也不及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书管用。

平常人写作,能写清楚明白足矣,过于文学境界,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毕竟多数时候写作,需要解决的是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难时刻,为了这能救命的时刻,平时多写,不会急着抓耳挠腮。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25 日

太平不太平

昨天和同事从大竹出发,开车来到「牡丹之都」垫江县。今早起床,晴空万里,适合开车办事。上午办完事,下午临时通知,要开集团会议,我的电脑无法支撑到会议结束,不得不叫同事开车回住处。

同事开车,我在副驾驶做会议记录,没多久,只听「碰」的一声,我身体向前冲,安全带往回拉,我脑子里瞬间发懵。出事了。

我和同事下车,看见车左保险杠撞上一辆电动车,一妇女的身体压在下面,黑色的液体流下,不知是燃料还是血迹。同事赶紧扶起摩托车,我慌忙扶起另外一头。人围观过来,我听见有人在旁喊「赶紧将人拉出来。」我同事说:「哪个帮忙拉一下。」人群中有人回:「这个忙不敢帮。」我知道他们在怕什么。庆幸同事头脑灵活,叫人帮忙扶住电动车,他慢慢将妇女移开。

我见人移开,放下电动车,站在妇女边,不知做什么。此时人慢慢围拢,不停出谋划策。我冷静下来。同事先打电话报警,说明事故地点,再给保险公司打电话。一切处理完,我叫他先拍照,取证,等交警来了再说。

此时妇女半躺在地上,拿出手机打电话,说自己被车撞了。围观人叫我们先帮她找个地方坐一下。我不清楚伤势,看情形似乎没有大碍,上前问妇女能不能走动。她只会按住右膝盖喊「痛」。没多久,来了位大姐,与妇女相熟,上前察看伤势,慢慢拉她起来。我见妇女站起,慌忙给她找凳子,看见不远处路边有个超市,门口有个凳子。我上前去拿,超市女老板抢先一步,将凳子放进店里,关上门。我有些不知所措。大姐只好扶妇女坐在路边的石柱上。

交通事发地离医院不远,没多久,医生来了,察看伤势,摸了摸,按了按,叫先去拍照,看有没有骨折。随后,交警来了,拍照取证,问明情况。同事留下,对交警说明情况,我和大姐陪妇女去医院照片。

医院不远,很快医生开了单子,我去挂号,付费,扶妇女去放射科照片。等一切安排妥当,妇女的家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来了不少。

同事处理完交警的事,我这边放射科的片子也出来,医生开证明,双腿没有骨折的迹象,只有些擦刮,腿会肿痛几天,开几天药就好。

随后是事故如何解决的问题。妇女说,她在厂里工作,一天的工资是 220 元,每天还要接送孩子上下班,按照预计,休养一个多月是少不了的。一旁的亲戚跟着算这笔账。我在一旁默不作声,同事赔礼道歉,说孩子可以帮忙接送,工资这块儿 220 元,算下来差不多六千多块钱,这需要找保险公司理赔,不是单方面说了算,先一样样的事解决:一、电动车拿去修,钱由保险公司出;二、医疗费我们这边出,该是多少是多少;三、孩子帮忙接送,如果不愿意,这边可以找身边的人帮忙;四、后续生活补贴,这边需要到交警队去出示鉴定书,由保险公司那边理赔。

前两项,我和同事分别处理,该修的修,该付的医疗费就付。第三项说帮忙接送孩子上学,僵持不下,说孩子内向,不会随便跟人走。到了第四项生活补贴问题,更是没有办法。最后,同事说,这笔钱是保险公司出,他们要事故认定书,先去交警队出了证明再说。大家分别开车,到交警队处理事故。

约五分钟,我们开车到达交警队,一行人上楼,找交警,两位警察坐在办公室,问明情况,其中一位说,这种事要当事人在场协商。恰好妇女腿痛,坐在车里,我们又下楼,扶妇女出车。估计到了警察局,对方有些胆怯,又开始争执费用问题,不外乎私了,但我们报了警,走了保险,自然不愿意。

正僵持不下,一位交警走来,问明情况,调查事发现场的视频,对我们说:「这种小事,不需要这么麻烦,况且事情不能这么判,人家医疗费,修车费已经付了,你们要按照每天的工资计算,需要开工资证明,你这费用算下来一个月六千多,还要交税,别说其他的,你这伤,医院也没有开住院,休假的条子,怎么能算费用?」他看了看伤者,继续说:「这点伤,休个几天就好了,我们每天见过的伤,比你这严重的不知道多少。」

妇女的妈妈不放心,说:「那她还要照顾孩子哦。」交警说:「交通事故,只对交通负责,其他的事,不属于判罚的范围。任何事需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空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他说完,叫我们一行人跟他去开交通事故认定书,还告诉我们,只要有当事人的亲属就行,不一定非要当事人在。

我跟着上楼,同事叫我在外面等。他和妇女的妹妹进入办公室,没多久,双方签字,拿到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出来协商后续生活补贴的事。

大家协商赔款,我同事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最后商议了一个保险公司能够赔付的损失费,明天同事拟完《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双方签字,了结事情。

开车回去的途中,同事问我,是不是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我说,早有预料。他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开车耍手机,迟早会出事。同事笑笑,不说话。

这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一天,也是我在垫江县太平镇经历过最不太平的一天。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