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安静消失,噪音开始了

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
每天早上醒来,我会打开手机,点开App,看消息,起床,唤醒客厅里的智能音箱,播报每天的新闻和天气,接下来,无时无刻,我不在与互联网打交道。
互联网带给我许多信息,我使用它工作、学习和娱乐,通过连接,能看见千万里的世界,掌握前沿的知识,它无孔不入,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获取便利的同时,我也试着摆脱它,比如写作、抄经、练字、看电影、跑步,这时我有大段时间与互联网切断联系,进入没有互联网的生活。
阅读《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唤醒我一些记忆,有一件事是手写信。学生时代,我交过笔友,知道郑重写一封信需要在心里不停酝酿,也明白期盼一封回信时不安与焦虑。收到信,打开瞬间,内心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这感觉,现在只有网上购物,拆包裹才能体会。
手写信件的消失,似乎是文字变成噪音的开始,从互联网制造的声量看,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谩骂与诋毁,最终衍生出一个词:网暴。
前段时间有位粉红头发女孩遭网暴的新闻,使我想起去年也遇到过类似情形,我发了一篇书评,一堆人跑来骂我,甚至有人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我的豆瓣,开始进行无差别攻击。
很多人在分享信息的过程,或许没有意识到网上总有些蛆虫在盯着你看,毫无顾忌。我为什么判定查我的人是搜索关键词,通过豆瓣来的?很简单,那篇文章有些时间,我只在豆瓣书评发表过,豆瓣又允许搜索引擎抓取,这是很基本的逆推思路。
我自己有博客,每天通过博客,也知道大致有什么人搜索什么词来访问。很早前我做写作训练,写过几篇《EVA》的拆分文章,搜索引擎通过匹配,给我导入一些流量,那个词很奇怪,前段时间去查,才知道原来是和性相关的关键词。我能获取到这些词,相信平台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多数人不知道,当你打开互联网,基本上已经在处于真空状态,它们能窃听你的录音,读取你的剪贴板,扫描你的相册,哪怕是你在某个页面停留的时间,点击某个按钮,一律可以通过系统记录。
不要觉得不进行任何操作就是安全的,要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太多了,毕竟你用的是它们设计好的软件。
邪恶的是,许多平台通过算法,会推一堆你喜欢的内容,比如:黑丝、大白腿、新垣结衣……是个正常的男人,能拒绝诱惑?好吧,我不正常,每次给我推,我赶紧划开。如果我要看,还需要你这些视频?呸,老子科学上网看无码的不香吗?
被人网暴过后,我忽然明白了,没必要和这些人争论,也不需要理他们,实在是心情不好的话,再去找几个骂我的人出出气。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无论发什么内容,会有人在留言区自顾自地讨论,攻击。我不参与,也不说话,就看着。
如果实在要说什么,写什么,就跑到外网去,或者在三天可见的朋友圈里。
在没有互联网前,或许有100件事,1000件事消失,然而在拥有互联网时,网暴这种行为和现象是不存在的。
不过我依旧感谢互联网,在众多的噪音中,我不停学习,通过互联网,我能看见世界著名导演的教学视频,能读到前沿的学术资讯,能找到好中文导师……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估计只能做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天下之大,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电影的故事》:站在好莱坞商业的另一面

读完《电影的故事》,我对百年影史的宽度,又向前拓宽不少,对电影的了解,又有了些微妙的变化。我花一个月时间粗略读完,面对书中提到的电影,有些庆幸,有些迷惘,庆幸的是,从电影开始至今,每个时代,我会有至少一两部电影看过,迷惘的是,书里提到的电影,还有很多没有涉及。

《电影的故事》严格来说并不适合一般读者,书中所列举的电影,如果不是专业从业者,或许这辈子也无法看见。用作者的话说,这本书主要是探讨电影艺术和创新,收录的电影也是每个时代具有大胆创新的杰作,从无声的默片时代,到数字电影时代,电影始终在向前不断延伸。

默片时代的电影,可以说是初创,对于电影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太多人有预料,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赚钱的工具,只需要将人集中到一个房间内,播放一个片段,就能收钱,书里出现最早的一个片子是《火车到站》,通过拍摄火车穿过的镜头,让人们在屏幕前第一次感受电影的魅力。那时对于电影的创新才刚起步,而在所有技术条件处于初开期,它伴随商业的脚步向前。

电影的技术虽然在欧洲国家不断发展,可真正得以运用成熟的国家还是美国,从影片的发行量来说,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的电影数量也在不停增加,说美国占据世界全国电影屏幕,一点也不夸张。我自己在看预告片时也粗略算过,美国基本上每天都在推出新的片子,除影院里的片子,还有迪士尼+、网飞、苹果+等各大流媒体,全世界估计一大半的影业来自美国,更别说一部好的电影,在美国有很好的产业化运作,能通过电影改编成电视剧,再变成物品进行售卖,不停推出续作等等,强烈的商业氛围,不停挤压世界其他影视产业。人们仿佛很难看见欧洲、非洲、澳洲、美洲等电影。

庆幸的是,电影世界始终多姿多彩,它不仅仅只有商业化一面,还有艺术创新。《电影的故事》恰好弥补了这一板块的不足,在以好莱坞为首的娱乐影视帝国中,作者卡斯从头至尾,所介绍的电影,几乎没有主流电影。它可以是非洲的第一部电影,也可以是亚洲奇特的拍摄方法,更可能是南美洲的一部纪录片,无论有无看过,它会在书里做出完整的介绍,从而尽量让每一部极少数人不知道的电影得以发出些许微光。

在好莱坞大片不断占领市场份额的当下,《电影的故事》给那些希望远离娱乐,从源头去了解它的艺术性,观赏性,甚至在影视上不断开创独特道路的人,多了一份选择。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读后感

读完《学好数学并不难:代数篇》,我继续第二本《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相比第一本,《几何》有些难。这也不能怪作者,几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远比代数复杂,后面有些不明白,如果实在不明白,也不用前行读,精华篇章是前几章,尤其是讲几何学由来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学几何,几何的意思却不明白,反而这本书很清晰明了说清楚几何的定义:不用数字计算。

没有数字,只能靠点、线、面等进行计算,日常生活中,比如丈量土地,确定尺寸等,用的全部是几何学知识,这是最公平的丈量方式。

读完最大的感触是:没想到以前学的一些公式定理来源《几何原本》一书,正是有了它,才有以后几何学的发展。

作者对比了《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前本书没有给定义做分类,后一本做了分类。别小看这么一个分类,没有分类,意味着,书里有几百条公式定理,需要熟练掌握,才能巧妙运用。

这就是几何学难学,复杂的地方,不能归类,只能不断运用,学会触类旁通,才能将几何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几何的变化无穷无尽,《几何原本》高出《九章算术》的原因。

我记得读书那些年,数学课本做过分类,这犯了几何学的大忌。不过这也不能怪教科书,总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把《几何原本》里的知识全部学一遍吧。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学不明白数学,学不懂,而是在教学方法上出了问题,通过错误的方式教孩子,自然会得到错误的结论,这是几何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今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两本书读完,我对数学有了些亲切感,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充满无穷未知的奥秘。最重要的是,数学是最接近真理的学科。一道题,如果会解,按照步骤写完,对的始终是对的,错的怎么也骗不了人。

突然有点后悔学生时代没有学好数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学科比数学更值得相信。

《学好数学并不难:代数篇》

我读过一些学习数学方面的书,目前唯一能让我读明白的是——《学好数学并不难》。这本书的讲解内容不难,更难得的是,书将数学与生活相关,讲起来循序渐进,通俗易懂。

书里有一点我很认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只有人类才会使用,动物不明白,人类发明数学,从结绳记事到大数据,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建立起一套简单优美的运算符号。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数学也在向前发展。

数学和人类的生活相关,简单的数学,解决的是人类生计问题,高明的数学,改变的是人类的思维方式。

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据说在一个教堂上,教皇对他的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说:「罗素先生,听说你认为一切错误都是由数学错误导致的,那么请问你能从2+2=5这个错误,推导出你罗素先生就是教皇吗?」罗素说道,这有什么困难,请看:

2+2=5,我们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2,得到2=3,

再从等式的两边都减去1,得到1=2,

反过来就得到2=1。

因为2=1,所以说罗素和教皇是两个人,就等于说罗素和教皇是一个人了,罗素当然就是教皇了。

我把这道题发给朋友,问他这算不算「狡辩」,他说,这是「诡辩」。这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这本书还解释了一个我困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中学考试,老师要求写详细的解题步骤,尤其是一些一眼能看出答案的数学题。书里说,这是思考过程: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自然是学会读题,分析问题是解题步骤,解决问题是获得答案。一道题的解法千变万化,有的人能用简洁的方式得出答案,有的人会想得很复杂。这就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一眼看出答案,如果不尝试写出思考过程,找不到最优解,也不行。

数学是优美的,在语言面前,它有更简化的表现形式,试举一例:

古希腊的数学家丢番图,在他的墓碑上,通过一道代数题描述了自己的年龄,碑文是:

这里埋葬的是丢番图的尸骨,下面的文字描述了他的年龄:幸福的童年占据了他生命的六分之一,又过了人生的十二分之一,他步入了青年,婚后,他幸福地度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再过了五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就这样又度过了人生的二分之一,厄运降临,他的儿子去世了,四年以后,由于悲伤过度,他也撒手人寰。

虽然这段文字描述很长,但不难发现,这也是一个白描式的问题,我们只要假设他的年龄是x,就得到了代数方程:

学好数学并不难

用牛顿的话说:「当面对一个抽象的问题时,要想解答它,首先要把它从普通语言转化为代数语言。」你看,会解数学题的人,语文也不会太差。

这道题我朋友还给出另一个解题思路:「这是7 和 12 的公倍数,84 , 168 ===,考虑到人的年龄,就是 84 岁了。」

吴军写过一本《数学之美》,很多人推崇备至,对我来说,他的如看天书。《学好数学并不难》反而简单易懂,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之美哉!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兵役之行

1946年,乔治·奥威尔曾写道:「自一九三六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时间回到1936年,奥威尔怀着反法西斯的极大热情,踏上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奔赴前线作战,1937年,奥威尔喉咙遭到法西斯狙击,最后被诊断为不适合作战退役,完成了他的兵役之行。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是奥威尔以自身经历写成的一本反战书,书里对加泰罗尼亚地区参加战斗的描写详尽,他原是要去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加入队伍,才知道战争是儿戏,读完第一章,差不多已经明白这场战争能活下来意味着什么,书里有这么一段:

征召来的新丁大部分是来自巴塞罗那、十六七岁的街头少年,空有一腔革命热情,但对战争一无所知。甚至连让他们整齐地排好队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漫无纪律,要是一个人不喜欢某个命令,他会从队列里站出来,激烈地和长官争吵。

由于是亲身经历,加上作家身份,喜欢随身带笔记本。奥威尔事无巨细记录这场战争。读完前半部分,已能让人明白,这场所谓反法西斯的战争,实际上已经演变成西班牙内部的政党斗争,战争打到最后,已经乱成一团,抵抗法西斯的士兵不知为何抵抗,更不知道为什么而战。

阅读他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能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在书里,他描写过一名逃兵,「一个二十来岁的高个子青年,满脸风霜,衣服破破烂烂的,正蜷缩在火堆旁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满满一盆炖菜。与此同时,他的眼睛紧张地打量着站在他身边看着他的一圈民兵。我觉得他可能还半信半疑地以为我们是嗜血凶残的『赤匪』,等他吃完这顿饭就会将他枪决。」

对于奥威尔来说,上前线,到处是「呼啸的炮弹和四处飞舞的弹片」,这对他来说,并不是最恐怖的,泥泞、虱子、饥饿和严寒,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战争的恐怖程度,远比影视剧作品中恐怖。

我以前看过一部名为《1917》的电影,影片里有段士兵历经重重艰难,落入水中,鲜花飘零的镜头,如果不是战争,或许那真是一片安逸美好的画面。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里,也有一个我喜欢的片段,奥威尔用很诗意的笔调,写下了一段田园牧歌般的画面:

日子越来越暖和,连晚上也不那么冷了。在我们掩体前面有一棵弹痕斑驳的樱桃树,正结出密密麻麻的果实。到河里洗澡不再是一种折磨,几乎成了一种享受。茶碟般大小的粉红色的野玫瑰花开遍了法比安堡周围的弹坑。在阵地后方你会遇到耳朵上别着野玫瑰花的农民。到了晚上,他们总是拿着绿色的网出去捕鹌鹑。你把网铺在草地上,然后躺下来,装出雌鹌鹑的声音。四周听得见声音的雄鹌鹑就会朝你这边奔来,如果有的雄鹌鹑在网下面,你就朝它扔石头,受到惊吓的雄鹌鹑就会跳起来,然后困在网中。显然,只有雄鹌鹑才会被抓,我觉得这很不公平。

书的最后,奥威尔因伤退役,完成了他在加泰罗尼亚的兵役之行,战争没有结束,

微信读书:一千小时

微信读书今天弹出来一条消息,告知我已经沉迷读书一千小时。这些时长是我使用 app 的时长,并不包含纸质书和 Kindle 的记录。

我是微信读书的早期用户,起初使用,主要是免费,前期还能积累免费天数,通过分享链接到群或朋友圈,有人点击,即可获取免费天数。写这篇文章,我已经拥有 1214 天的免费天数。

早期微信读书没有太多功能,是一款非常单纯的阅读app,后面为了拉新促活,增加了组队读书、答题领天数、翻牌等,不断刺激用户停留在 app 内拉新。有段时间,为囤积天数,我每天会去玩儿一玩儿。

玩儿久了,我发现不对劲,沉迷游戏已经背离阅读的初衷,我果断砍掉许多游戏,只保留组队读书。哪怕如此,我的阅读天数也只增不减。

我喜欢微信读书,它是目前使用的阅读 app 中,交互设计最自然顺滑,没有丝毫不适的产品。此外,上面的书在不断丰富,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前段时间我还收藏了许多书单:甲骨文系列、好望角书系、巴别塔诗典、牛津艺术史、牛津通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理想国丛译、译文纪实、汗青堂等,唯一遗憾的是,我喜欢的读库没有拿到版权,不过对我来说,能读完这些书单,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从一千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来看,我在微信读书不太适应特别艰深的文学和哲学类作品,其他类别的书,尤其是社科和纪实类的书,我读起来特别有兴趣。

我读书不是很快,从读完每本书的时间统计来看,往往会超过五个小时,前两天读完的《清朝与传统文化》,我个人的感觉是三个小时读完,后来看统计时间,花了九小时十五分钟。如果是以往,我会为读太慢抓狂,现在想明白了,不着急,慢慢读。读书和看电影不同,阅读本身是件需要思考的事,一本书读完,需要沉淀,才会出效果,它还会随人生的经历相呼应。

要说微信读书的缺点,唯一令我不爽的是,书柜不够用。不知何时,微信读书增加会员功能,设置了书柜收藏的数量,只有开通会员才会无限加入书籍。我有收藏癖,找到好书,不放入书柜,心里不舒服。

上个月,我特意开了一个月的会员,收了一堆书在书柜里,谁能想到,我免费读了好几年的书,到最后还是踏上付费之路。

现在,我每次读完一本书,会看看价格,只要一个月能读完一本书,这会员价便不亏。

不读书

早上,张老师打着电话走进办公室,半小时后,挂断电话。她喘口气,喝口水,对同事说,娃儿闹脾气,不来学校了。原来今早要来学校报名的孩子和家人拌嘴,气得在家摔碗,母亲怎么劝,甚至提出给他一千块钱也没办法。

教育这行是真辛苦,孩子喜欢的,家长未必支持,家长同意,孩子未必愿意,双方同意,亲戚朋友如果横插一嘴,又会鸡飞蛋打,时不时还要调节家庭纷争,用同事们的话说,「只要没来学校,会有无数变数。」

职业教育不比其他教育行业,K12 能和孩子考大学挂钩,艺体能包装「低分考大学」,少儿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职业教育呢?只能告诉孩子,好好学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拿技能证书,改变命运。再要说厉害点,只能讲国家政策,中考五比五的比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云云。

多数家长是不明白或不理解这条路,其实也难怪,我国的教育制度的设计,更多还是偏向读书考大学,忽略技能学习的宣传。这两年稍微有些好转,但力度还是不足。

我所接触的学生,多数不喜欢读书,至于为什么,他们也不清楚,反正看见字会犯晕,我时不时会劝他们好好读书,熬过这些年,会好很多,没有人听劝,偶尔遇见投缘的,会推荐些书,但我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

后来我反思,问自己,如果一个陌生人在我十五六岁时走过来,告诉我要好好读书,会听吗?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人是不听话的动物,年轻时总觉得前路光明,等岁月蹉跎,后悔已晚。

进一步说,读书这事儿是被动的,不如游戏、电影能主动接受,别说孩子,成年人有几人读书?以前家里人给我牵姻缘,我半开玩笑地说,另一半要找读书的。他们问来问去也找不到。

古人说「财主读书,瘪三看戏,古时,穷人家的孩子是没书读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演员叫做戏子,而不是艺术家,那是因为,喜欢看戏子的人是不喜欢看书的。」

「读书太奢侈了,我们常说囊萤、映雪的典故,似乎是说读书要克服物质的条件,其实不然。寒窑里的人本来可以去看皮影戏,也可以像阿Q 一样在破庙里想着吴妈二睡去。读书是最不自然的一件事。所以,中国历代王朝都为这件事设置了极重的奖赏。」

社会结构设置也是为不读书人设置的,毕竟社会也不允许那么多人有空闲时间读书。

我始终觉得,一个孩子能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哪怕他所学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知识,至少他曾经拥有过更为富裕的「财主」生活。

写到这里,估计你已经忘了那闹别扭的娃儿。张老师上午劝了家长,下午哄了孩子,母子达成共识,明天到校报名,期待明天事情不会再有反转。

参考资料:好中文第六期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18 日

贫 困

今天学校来了位家长,带了六姊妹,为的是给家里第二位姊妹报名学西点。强调六姊妹并无他意,和接下来要说的事也没关系,这只是一句简单的介绍。

家里六姊妹,经济自然不富裕,我们都没想过会有人报名,没想家里的老二已经在外打工半年,存够钱,爸妈只需要补贴些钱,她就能上学。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或许没有什么稀奇,毕竟许多学生读大学已经开始半工半读,然而在我国,却是件令人敬佩的事,不是真喜欢这行的人,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两天的两通电话,他们都是学生,初中毕业,在厂里打工,等存够钱再来报名。我和其中一位同学聊过,他说自己现在广东,一个月差不多能拿一万多块钱,只是学不到什么技术,才决定趁年轻,多学点技术,等存够钱,夏天再回来。

相比多数只需要闷头读书的学生,能有如此志气,已经很厉害了。

很早前,我在学校也采访过一位学生,和他聊天,总在谈怎么赚钱。我问他是不是缺钱。他说,是,来学校的学费是自己赚的,但是生活费还需要自己想办法。庆幸老师知道这事,安排他去学校食堂帮厨,缓解了生活上的问题。他之所以还要赚钱,无非是找点生活补贴。

我深知赚钱的不容易,每次遇到这样的学生,心中充满敬佩,只是囊肿羞涩,帮不上忙。

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区县,家里富裕的少。每年寒假,教务处的领导和老师,会去家访,他们回来说,许多学生的家太难走,比如巫山、巫溪、奉节这些地方,群山环绕,蜿蜒盘旋,第一次开车去的老师,没有不开吐的。

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初高中老师眼里,或许是不读书,不服管的一群学生,但我见多了,慢慢明白,多数学生的家人并不在家,一年回来一次,照顾他们的是爷爷奶奶,还有就是离异的家庭也不少。生活在如此环境,能好好读书的,少之又少。

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一生真的很重要,看看《红楼梦》里的香菱,如果没进大观园,无论怎样也成不了「诗魔」。

只希望这个社会对经济困难的孩子们好一些,让他们的爸妈不用远走,也能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2 月 17 日

四中的背后

我到大竹听过次数最多的中学名字,不是县城里顶尖的大竹中学,而是大竹四中。当地人习惯称四中为:东柳中学,东柳是大竹县下辖的一个乡,由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东柳中学广纳英才,后来获批,改为:大竹四中。去年中考,四中成绩超过竹中,一跃成为最有名的初中。

要说与竹中的区别,其实有很多,最主要的或许是行政级别,除此之外,四中和竹中最重要的不同是:只有初中,没有高中。或许这是它能超越竹中的一个原因:用心一也。紧抓初中教学质量,不需要分散精力做其他维护,可见学校和人一样,只要专精,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四中很大,学生很多,传闻学校操场无法容纳所有的学生,做操需要分年级,第一节下课初一,第二节课初二,第三节初三,庆幸没有高中,否则高中生估计要排到下午做操,到了夏天,站久了,非晒脱一层皮不可。

学生多,最直观的是看班级,四中每个年级均在 20 个班以上,不过我更喜欢一位家长的版本。

去年冬,我从庙坝打顺风车回大竹,有位家长的女儿在四中读初一,闲谈中,她说自己的女儿睡觉恼火,一张铺,两个人睡。我听了很惊讶,这怎么能睡着。学校的床有多小,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知道,平躺下刚好,要翻身,得小心翼翼。家长说,没办法,学校的床铺不够,女儿喜欢,非要去,哪怕和人挤一挤,也要去读。我问家长,舍得?她说,舍不得也不行,苦的话,只苦这几年,读出来就好了,本来女儿在家娇惯,吃点苦也好,大不了她放假回家,多弄点好吃的。

相比县城的其他中学,四中地处较偏,我偶尔路过,会看见家长提着保温盒站在校门外,眼巴巴望向学校里面,孩子放学,递给他们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等他们吃完,再接过来,拿回家洗。这情景,总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站在校门外,拿着饭盒等我。

不过我家里对教育这事儿有遗传,到了我幺舅,更恐怖了,家住自贡,妹妹考上成都七中,每周来回几百公里接送,最后一年冲刺,直接在外租房陪读。

到大竹久了,我听过无数关于四中的传闻,校领导的版本,老师的版本,学生的版本,更多的,还是家长们口中的版本。

四中的背后,也是整个家庭对孩子殷切的期盼。

注:本文写于 2022 年 03 月 07 日

如何读好《红楼梦》

我有位朋友,自从推荐看《红楼梦》,会在曹公的笔下入梦。这不禁使我想起读第一遍时的情景。

从读书开始,我便听说过四大名著,《红楼梦》更是在许多文学家的眼里排第一。

听的次数太多,不免好奇,心里有过无数次读的念头,但想起书里写的全是女儿家情情爱爱的事,兴趣骤减。

我中学年代喜欢武侠、修仙、玄幻一类的小说,再次也要是青春类的言情书。

到大学,我觉得自己要提升些品味,不免读些《西方哲学史》《悲剧的诞生》之类的书,这些书偏哲学,读来头大,完全是一头雾水钻进去,出来之后脑子一团浆糊。

不知道是不是大二还是大三,闲极无聊,我在网上下载了 txt 版本的《红楼梦》,放进诺基亚 6120C 手机,迷迷糊糊地读,读完一回后悔,一个头两个大,完全看不进去。

我这人有个习惯,一本书,无论能否读懂,硬着头皮,哪怕是胡乱翻,也要翻完。

重庆的夏天炎热,我每天赤身躺在床上,拿着手机一页页看《红楼梦》,看一会儿,睡一会,睡醒之后又看,反反复复。

第一遍看完,除了记得香菱学诗有点意思,书里其他的人物,故事全忘光了。我继续投身武侠、仙侠、玄幻的世界。

出生社会,我开始买书,发现市面关于《红楼梦》的版本真是多,买完一套又一套。买完书,不能做摆设,要看。

每一年,我会拆一套《红楼梦》,恰好我在这时又上了好中文课,听王老师讲红楼,分析书里的语言,才明白《红楼梦》里的语言与我们不同:

「现代汉语是一个相当年轻的语言,这个新语言不断利用欧洲古代和现代的概念和比喻来丰富自己。古汉语是一门充满诗意的、模糊的、缺少公认定义的语言,而现代汉语则是一种具有明确定义的语言,是一种很有效的媒介。它能传达技术知识,也能探讨最深邃的哲学思想。这种情况是漫长翻译工作的结晶。」

现代汉语不断拉丁化,在向更加逻辑严密,准确的方向前行。古汉语充满诗意,用来表达精准的事物便显得捉襟见肘。

《红楼梦》的语言体系与现代人使用的语言不同,读来不免有些吃力。好处是,古汉语是非常公平的语言,「最大的优势就是独立于各种方言而存在,不存在北京胡同串子更占便宜,吴侬软语之乡吃亏上当的现象。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照样是一代文豪。搁现在,他需要先学会如何区分『你丫』和『我丫』,口语有一个大毛病,过于直接,过于单一,面对中国人崎岖蜿蜒的思想错综复杂的关系时,立即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弄清楚语言问题,《红楼梦》读来犯困则是件很正常的事。我个人的经验是,《红楼梦》读一遍远远不够,至少五遍,上不封顶。

我告诉朋友,读《红楼梦》睡着是件幸福的事,在曹公的笔下入梦,强过百万倍郭敬明。

参考资料:好中文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