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录(31) - 2016-01-27

准确的来说,我星期一开始接了一个学校的活动,这是个小活动,不大,就召集联考考得好的学生回来,给寒假班的学生讲讲课,做个示范,之后搬个奖。一天时间搞定。然而这看似很小的活动,刚开始在我写活动方案到活动方案定下时,还一帆风顺,可到具体实施环节,便出现许多问题。这是在我和老彭对接时,我忽然想到为什么学校的工作这么难开展。

简单的来说,我接到星期一接到的要做这个活动时,场地未定,参加活动的寒假班学生未定,颁奖领导未定,联考优秀学生未定(上头的意思是状元一定要回来)。好,当这些事情都未定时,我应该怎样做方案呢?答案很简单,主要任务就是拉横幅和写状元荣誉证书的文案,之后顺便看看能发什么奖,仅此而已。

这是很理想的方案,要知道学校对外宣称8个专业,事实上我只需练习6个专业的老师,让他们帮忙通知优异学生在28号回学校参加活动就行。因为活动环节一整天就分两项:上午颁奖,下午做考试心得分享(这个活动的顺序一开始是这样,后来换了顺序)。我原本以为,就6个专业的优秀学生回校,老师召集一些学生聚到教室里面,每位学生上台吹吹牛就行。之后领导下午就挨个发奖,我们拍个照,做个面子工程即可。

可直到今天,我接到的通知是,每个专业分开做活动,这时就需要询问各个专业的老师多少学生能够返回学校,老师觉得多少学生参加这次活动合适,活动场地他们能否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我就要去和教务处协调。这就意味着我写的那个活动方案完全是无用的,也就是整个流程都被破坏,我从主动直接变为被动。当然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出现这种情况,而是我在这里工作以来,每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我去询问各专业老师时才发现,除了舞蹈专业能自行解决外(舞蹈专业的主管其实是真正懂得这次活动是面子工程,我挺佩服她,很简单的就把问题解决)其他几个专业,播音学生差不多200多个,除了阶梯教室能完全坐下,其他教室不行。而表演专业的学生100多个,用312教室能将就装下,编导专业也是百多号人,找了个213教室,还需要自备几十个凳子。至于美术600多人,音乐还有百多号人。而活动确定是28号全专业开始,等到我把部分专业学生落实,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落实后,找领导商量,发现一上午想玩儿转这个活动,没法开始,这时就不得不将美术和音乐延后一天,也就是29号开始。我只能很尴尬的去跟美术和音乐主管再次沟通,他们只好再次通知学生。

而在这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无数,在和每位主管沟通的过程中,由于专业性质不一样,每个老师所关心的问题也不一样,比如编导专业老师会问午饭学校包不包,需要演讲多久,下午又是什么时间颁奖等等。播音主管老彭在跟我沟通时,说我应该把时间都完全细化了,每个时间该做什么,该讲什么,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颁奖等等。我在手机话筒里听着,觉得很不是滋味,我跟他说,因为每个专业的学生演讲时间不一样,比如美术专业8个学生在台上发挥的时间还不如播音专业一个学生会说话。这是完全没办法统计出来的。好在最后这件事他一力承当,并且把表演专业也担了过去,我只需要负责横幅、奖状等物流准备,到时候和摄影去拍个照就行。

而其他专业却还有诸多事情未落实,弄得我心烦意乱。事实上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领导在负责一个活动时,屁股决定脑袋,完全没有一个统筹观念,之后又不停的变换方向,不去将一个活动最基本的点弄清楚,做好的活动方案不按照流程走,这样只会错上加错,最后随随便便,敷衍了事的把活动做完。

至少对我来说,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也不是我希望达到的工作目标。想想,一个学校,现在还不算太大,还能敷衍一阵,若以后发展越来越大,这些问题若还不解决,那就会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其实现在已开始出现这些情况,只是没人去说,因为说过后,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毕竟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太多,我很失望。

有时候一个领导的能力不行,是害人害己的,幸好我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

随思录(8) -2015-11-09

这两周触了些眉头,没事就跟人撕逼,我自觉在网上与人聊天基本上不会出现口角,倒总有些人无缘无故跑来做一些有损智商的事儿。或许我真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发生撕逼这种情况。

先说第一件撕逼的事儿,讨论的问题很简单,学美术要不要天赋。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学美术的天赋到底是什么,我实在是不清楚,至少我看遍整个美术史,没找到一个有天赋的人,大多数人想画画,不外乎是想画得像,而不是想成为画家。我和人在讨论问题是,一般会基于每个人学画的前提设定问题。一般说来,我知道想学画的人,追求的是画得像,而不在于要表达什么,或者有那种开宗立派的豪情壮志,毕竟画画这种技能,真正喜欢的人不会太多。

我之所以和人撕逼,其原因不外乎在告诉一位想学画的人,说画画没有天赋可言,只需要努力去画,花时间,总能画像的。因为是在群里讨论问题,这时候就有人跳出来找我撕逼,说我瞎扯淡,画画是有天赋可言的。之后我就问他,谁画画一开始就需要天赋的,谁能知道画画就能成为大师的,这些都是自己在画画时,画到一定程度后才知晓的。这一来二去的讨论,便开始撕逼,但谁都说服不了谁。在我看来,天赋论在绘画上,是完完全全扯淡的,一个人把自己永远的陷在一个筐子里,出不去,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达芬奇如果没有他的画,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也会无人可比;米开朗基罗如果没有他的画,在雕刻和文学方面也是牛逼的;梵高如果没有他的画,他的那些书信,已经能让他在文坛上有一个角落……至于我们国家那就太多了,诗书画,画是排在最末的,一个人的绘画可能是牛,但是把他们的画拿掉,诗和文也不会太差。这样看,那画家们,到底是有天赋,还是没有。

天赋无非是能让人比别人少走一点弯路而已,但绘画本就是一条弯路,没有谁一开始就画的像的,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至于为什么不能成为画家,我想更多的,或许是他们不够热爱,无法坚持,对美的追求境界不够。当然,如果有一些反叛,那自然会更好。

我看大多数人在绘画上,没有变化,而大师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以往常规的画法,走不同寻常的路。这就如下棋,若破不了这个局,就只能被困死在里面。

这是我的粗浅看法,说来说去,没人能理解,都觉得画画需要天赋,真是傻逼至极。我觉得与其说天赋,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罢了。

上个星期继续撕逼,这一次与其说是撕逼,不如说是打脸。这一次我发现,之所以和人撕逼,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喜欢联系上下文,之后就是一来就满嘴喷粪,如果这一次讨论的事情是没有证据,估计还会出现无解的结果。

在微信上有一个叫“差评”的微信公众号,写了一篇讽刺别人抄袭的文章。于是第二天早上,便有人把那篇文章发到群里。我这个人就有些心直口快,直接说,一个抄袭的微信号,有什么资格谈原创,顺便分析了下它的商业模式。这之后,就有人不服了,直接跳出来骂我,说我什么都不懂就乱说。好,既然如此,我就去找证据。我把这个微信号第一篇文章挖出来,复制粘贴一段话,用搜索引擎搜索,最终找到那篇抄袭的文章,截图,赤裸裸的打脸。

说老实话,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出现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类似情况,而现实的问题是,很多问题都没办法解答,而当一个人抛一个观点出来时,如果好好讨论问题,我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还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大多数,至少我现在没看见多少理性的讨论。人太过于把自己处于一种脑充血的状态,动不动就跑过来骂人,或者拿着别人的观点一知半解的开炮,有些无耻之极的,则会无缘无故跑过来骂,不知是想出名想疯了,还是闲的蛋疼没事儿干。

其实想想,很早以前我就知道理性的讨论,在一个水平参差不齐,都是半桶水的群里无法形成。或许也因我这个人说话方式容易引起误会,导致人在接收讯息过程中出现误差。那为什么我明白这些道理,还喜欢去讨论呢?只能说自己傻逼,不然呢。以后少说话,多做事吧,道理虽简单,可真正行动起来,难上加难。

随思录(2)-2015-10-31

画画素描

昨日原已拟定写一篇,无奈做微信浪费太多时间,写到十二点一刻,忽然灵感全无,只能搁置不写,看几页书,睡觉。今晚闲来刷微博,在网上闲聊,倒把昨日许多灵感聊了出来。

我是个写字儿要一口气写完之人,若不写完,倒觉不爽,昨日也是头遭搁笔不写,却有些不习惯,但不得不谢谢这次搁笔,到让我搜集到不少素材,看来字儿写完,不急着推送,停下来好好想想没啥不妥。

这是在微信上第二篇日志,第一篇写完后,忽然发现一些问题,倒不是文章的问题,而是若有人搜索到此号,我应该怎样。我也是第一次发现微信能当成日志来写,写完后推送给自己,若有时间,可以看看,若没时间,就让它成为回忆。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方式,连时间都省了。

现在的问题是,是否有人会搜索到此号?想来会,可谁有耐心来看我一个人在这里叽里呱啦的写些没有营养的文字?我想是没有的,毕竟我非名人、大V,就算有人关注,我还可以采取拉黑的方式不予推送,这也是一种防范的方法。若说我有些私心,无外乎想再混一个原创标签玩儿玩儿,只是这毫无意义。

还是说些正经事吧。从我正式开始画画后,已有15天左右的时间,这期间增添不少画具,也买了一两个石膏,无非是简单的立方体、球体之类简单的形状。处于没有老师指导,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胡乱摸索,看视频,看文章,每天会花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绘画上,相对于那些专业学画的人来说,我这一个小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进展缓慢,到现在为止方体还未过关。好在处于兴趣,也不必当真,偶有乏味,忍一忍也就过去了,绘画于我,无非是好玩儿和练习耐心。我是性格不好的,需要一样技能来锻炼我的心性,绘画是最好的方式方法,它不会像钓鱼那么繁琐,只需要倒腾点儿画具,拿一支铅笔即可,这是需要极大的忍耐才能做好的一件事。好在这整个过程,有所收获,至少我逐渐明白方体的正确方法。相对于大多数教程上的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外、线条的长短,还有一条原则就是夹角的度数,度数越大,线条相应要端一些,反之亦然。

我不知专业美术课上老师是否会教学生去看度数,总之我看视频的过程中,没有老师提及此注意事项,原本简简单单的方体,若有一点不明,一味的让学生画,此过程确能培养出会画画的人,可是没有思考的过程,我想画亦是呆板,毫无生趣的。

画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拿起笔时,总会觉得时间会过得很快。不过我不觉得一天到晚花时间去画画有什么意义,喜欢就画,累了就休息,我自不考大学,不需要如木偶般学习。

说来也怪,我在画画和写字儿的过程中,从昨天到现在为止,朋友圈还有人一直在刷二胎。有借势营销的,有欢欣鼓舞的,有义愤填膺的……牛鬼蛇神马面都要出来走一遭,这已不是常事,反正热点就是这样,一拨来了,一波又走,来来回回,永无止境。若有人从中变得聪明一点儿,不与人同污,倒是好事,可每次这样,确实心生厌烦。国家干预生育,确实有违人性,我看有贴计划生育横幅照片的,倒觉触目惊心,国家一边违反人性,一遍高举正义。遮羞布与无耻心齐上,脸皮之厚实在厉害。可在朋友圈转发与传播,有何意义?至少我现今能想到的意义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计划生育背后那些不堪之事。有些事我曾听老妈说过,我也因计划生育而成为「光荣」的独生子,以至于我现今性格如此,有时候想来,或许正因小时候太过于孤僻所致。至少我以后若有孩子,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过程中,会考虑要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太过孤单,我小时候吃过苦的。两个小孩,就算是从小打架,那也是好的。

今日就到这里,看时间已一点过,睡觉睡觉,写了一周的方案,累煞我也。

到月亮上旅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5-10-07

NASA在flickr上公布了八千多张阿波罗登月照片,闲来无事,我坐在电脑上,反着这些照片,跟着阿波罗遨游了一趟太空。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月亮的文章,叫月亮的悲伤,这是西方月亮女神的故事。现在这些事儿早已梦想成真,可我却开始幻想小时候听到的关于月亮的故事,嫦娥、月兔、吴刚、桂树、广寒宫……不知为何,当我翻看这些照片时,发现人生少了许多美好与幻想。


我读书也常有此感,每每读到一处自己曾想不明白,却在书的夹缝中找到答案的样子,会有一阵子兴高采烈,这之后便怅然若失。这种感觉,像是人生中想要得到一样美好的事物,可得到后,却有无趣之感。我看小孩,便常有此类想法,未得到时,总眼巴巴的想要,得到后却又不珍惜。小孩是这样,我如是。


我不知道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时,是否会有这种若喜若悲之感,也不知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否会在面对坑坑洼洼的月球,有一种失望之感。这种破处幻想与美好的事情,或许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NASA公布的登月图,已没有各种美好。好在我翻阅这些照片时,脑海中却不断冒出许多科幻片中的场景,翻看一张,不觉与脑海中那些真实的科幻片一一对应,这些都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所必须迈出的一步。


科技的发展,破除的是幻想与迷信,这一步,人类走了数千年,随之得到的是更多无限遐想的空间。想着想着,便也释然。


阿波罗登月时的照片很多,还没看完,收集整理的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图片,限于网络限制,或许会有很多人无法看见最全的登月照片,如果你们真心喜欢,回复「月亮」,后台会自动回复给你链接(有些超过5M的我没传上来)。


我想,若有哪一天,网络无国界,才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件事。


现在,让我们回到1969年,看看那些美好的瞬间。


注:2015年10月7日,假装在月亮上发一条微信。收到的麻烦给个回信呢?O(∩_∩)O哈哈~

月亮
月亮
月亮
月亮
地球
地球

为什么有的照片拍出来是伟大的? 2015-10-06

相对于绘画,或许很多人更喜欢摄影。多数人不喜欢绘画,其原因不外乎:怎样看懂一幅画?最基本的看懂,就是从色彩、构图、光影、笔触等方面去看,可一幅画真正的含义,或者说画家在绘画时,其中蕴含的何种道理,则需要更进一步了解,方可知晓。

以前在知乎上看见一幅讲构成的回答,用《蒙娜丽莎》举例,说这幅画是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性。

蒙娜丽莎构图

诚然,从构图上来说,确实如此。可对我而言,这幅画里面的内容绝非如此,比如这幅画的远景其实是用的空气构图法,画的眼睛里面有符号,画中人物真实身份等,才是一幅画真正有趣的地方。

那摄影就不会存在这方面的考虑吗?或者说,摄影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我觉得摄影的价值就在于记录。在摄影设备还没产生时,人们靠绘画来记录,摄影产生时,尤其是手机,人人都成为记录者。

当然,所谓的记录也有好坏之分。伟大的摄影,会成为一个时代忠实的记录者。在艺术界常讨论的,就是摄影人的立场,一个镜头拍下来,是否客观,正面?摄影家应不带感情的,忠实记录事实,还是在适当时机,干预一件事发生的过程?这些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饥饿的苏丹》,摄影师凯文·卡特

于我而言,摄影最伟大的,就是让我看见一种力量。当我直面一幅画时,脑海中由这幅画所延伸出来的思考,更有意义。

我手里有一本《读》摄影作品集,里面都是一些不同时期读书人的样子,这其中最能引发我思考的,是一名士兵在边境放哨时,看书的样子。我一直很想知道,他看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他在下一秒外敌入侵时,握住枪的那一瞬间,是否会被书中的仁慈打动?

1948年,耶路撒冷一士兵在边境放哨时看书。

人的本能是自我保护,无论他下一秒做出怎样的反应,或许都是为了完成使命,或避免让跟多的人获得幸福。

想想,人们在拍摄优美的风景或自拍照时,更多的是爱自己,而伟大的摄影作品,镜头所投射的地方,是爱他人。

现在,你真知道摄影的力量吗?好的摄影和不好的,又有何分别?

「到此一游」的旅行毫无意义 2015-10-05

重庆的解放碑、瓷器口、朝天门是许多游客到重庆的必去之地。很可惜,现在的解放碑已成了商业圈,我今天在那里拉了个全景,可以看看。

重庆解放碑

至于朝天门,我差点连路都找不到,其原因不外乎政府在干大事,修高楼,封路。要看两江交汇处,则必须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原本打算从朝天门到洪崖洞去的计划也搁浅。

人多

好在我并不喜欢这些1地方,相对来说,如果有朋友到重庆,我会建议他们去其他地方看看,比如十八梯、重庆美术馆、黄桷坪老茶馆等等。这些地方,大多数人不都知道,并且政府也不会去对外宣传,它们活在老一辈人的记忆力,年轻人知道的也没几个。还好,我知道,尚不算晚。

重庆美术馆何时修建的,我不知。只记得第一次去是今年七月份。这是第二次,要说的是,美术馆与解放碑就差不多200米距离。但就是这200米,你却能真切的感受到喧哗与安静。

花
重庆美术馆

从微信上了解到,这一次是水墨展和摄影展。我最近恰好在听蒋勋讲中国美术史,看水墨画,倒成了一件趣事。

在看展的过程中,有人问我,看得懂吗?那时我正对着一幅《取经》的水墨画,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说看不懂。

画

那人听后,轻蔑一笑,随之走开,仿佛一位得道高僧,不屑和我交谈。

待他走后,我仔细看了看这幅画,发现原来我能看懂这幅画,佛祖坐在整个画的正中间,盘腿,手示无畏印。有弟子听禅,右下角还有僧人虔诚地赶来,似要听佛祖之语,开悟得道。

这时我忽然明白,原来所谓看画,必是用心去看,去悟,方能懂。画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局部到细节,无不体现出一位作者所传递的所思所想。太过于浮躁,走马观花,无法领悟绘画里所传达出的真意。

蒋勋讲云冈石窟时,说他花了6天时间去看。说到观光客一处,不免一声叹息:大多数人都是快速走过,拍个照,走了。

我不知道在旅游地拍照留恋的意义何在,相对来说,我比较痴迷于如何去欣赏一幅画、一处安静的风景。

限于拍照技术,从美术馆拍了一些画作,与诸位分享。今天给你们看水墨画,明天再上摄影作品,希望各位喜欢。

趁国庆还有几天,去美术馆看看,「到此一游」的旅行,看不出什么好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我也经常犯这个毛病,确实不该。

月亮的悲伤 2015-09-27

在古希腊时期,

有一座神庙,

它的规模超过了雅典卫城和帕台农神庙,

这座神庙的名字叫:阿尔忒弥斯神庙。

阿尔忒弥斯神庙

人们之所以建造这座神庙,

是为了纪念一位掌管月亮、狩猎、孕育和纯真的处女神:阿尔忒弥斯

当然,这不是希腊神话的第一位处女神,

还有两位是:雅典娜和赫斯提亚,

她们被并成为:希腊三大处女神

希腊三大处女神。

那么,希腊人为什么要为阿尔忒弥斯建造这么大一座宫殿呢?

这还得从她的家世说起。

她的父亲是天庭的大BOSS:宙斯。

母亲是巨人族的后裔:勒托。(曾统治过世界的部族)

哥哥:太阳神阿波罗(有说是弟弟,因为他俩出生到底谁早十分钟,爸妈都不知道……)

姐姐:战神雅典娜(同父异母的,宙斯喜欢乱搞男女关系……)

弟弟:破坏神阿瑞斯

爱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奥赖温

当然还有就是她所掌管的一项功能:孕育。

拥有很多乳房的阿耳忒弥斯。

想想,如果你的家里人都这么牛逼,还掌管子孙繁衍。

你会不会建造一座神庙?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既然阿尔忒弥斯是有男票的人,怎么会是处女?

我们先看阿尔忒弥斯和奥赖温的装备,他们手上都有弓箭。

说明他俩都喜欢打猎,

因为共同的爱好,他俩有了感情,成了男女朋友。

可谁知这关系建立没多久,就出了一件大事。

有一天,阿尔忒弥斯和他哥哥阿波罗飞过海洋,去办一件事儿,

就在飞行的过程中,阿波罗看见海上有一小点儿。

于是他对阿尔忒弥斯说,你自称箭法了得,有种把那黑点射下试试。

阿尔忒弥斯听后,二话不说,拔出一支箭,正中黑点。

谁曾想,等射中后,传来一声惨叫。

他俩急忙赶过去,发现射死的是她的爱人奥赖温。

而那黑点,是他刚冒出水的脑袋。

也就是说,他俩还未更进一步,她的爱人便死了。

按照我们今天腹黑的想法,肯定会觉得这是阿波罗策划的一出剧情。

但那个时候的人比较单纯,不会这么想。

后来,这件事让宙斯知道了。作为一个生活不检点的人,面对这事,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只能想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奥赖温飞上星空,成为猎户星座。

至此以后,奥赖温便只能与阿尔忒弥斯隔空相望。

因为此事,阿尔忒弥斯便不再谈恋爱,

它和阿波罗的亲情也就此终结,从此不相往来。

他们分别掌管的太阳和月亮,到现在都未曾再见过一面。

现在,当你仰望星空,看那一轮明月时,

不知你能不能感受到它的悲伤。

这组「魔幻现实主义」的画穿越几百年,它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的西北方,

有一座拥有3000间房间的教堂。

这里面曾放过一幅三联组画,画这画人的名字叫:希罗尼穆斯·博斯。

希罗尼穆斯·博斯自画像
《人间乐园》组画

这幅画有非常浓郁的奇幻色彩,比如左边的喷水池、 中间的建筑 以及左边醒目的怪人

这些都是地球上没有的物体,是画家想象出来的事物。当然,你也别问我是怎么想的,我只能告诉你:用脑子想。

这是一幅非常有意思的组画。

我们看左边一幅画的最下面,画着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上帝、亚当和夏娃。

上帝、亚当和夏娃

上帝握着夏娃的手腕,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弯曲,似乎正在告诫夏娃,不可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子。

当然,夏娃没听上帝的画,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并让亚当也吃了。

神职人员便把他们都赶出了伊甸园。

在希罗尼穆斯·博斯看来,夏娃和亚当偷吃智慧树,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用树叶遮挡下体。

或者说,他们的原罪是性爱。

到了第二幅画,便出现各种性爱的场面。

画的正中间,一群欢乐的淫乱场面。

水里的,水上的,穿上的,无时不刻不上演着激情戏。左边、水里、右上,不同人物的原罪在画中同时呈现。

这些全身裸体,在公开场合中进行着性爱的场面,赤裸裸的表现着人们的原罪。

画家似乎在传递这样一种观念:从亚当和夏娃开始,人就不值得信赖,且永远是狡猾、奸诈善于欺骗的。

这些都是原罪,人不断的犯罪,到死后必会受到惩罚。

这组画完成于1466年,是希罗尼穆斯·博斯的早期作品。然而在1500–1515年期间,他重新画了一组三联画。这组画名叫《干草车》,题材是一样的,但表现形式却有很大的区别。

《干草车》

这幅画的左边和中间,开始有了上帝,上帝在掌管着人世间。

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也有了许多改变。

比如左边的画中,开始有了故事情节:

画作顺势,过度到第二幅画作上。

我们可以看到,画作中间的干草车,人、兽、怪,全部混杂在一起,人们所表现的各种混乱场景。而这幅画,的右边,一群怪正拖着这一堆干草车,向地狱走去。

相较于《人间乐园》,希罗尼穆斯·博斯开始把地狱描绘成有火光的场景。据说,他曾经住过的地方曾发生过一场火灾,或许正因为这场火灾,希罗尼穆斯·博斯看见了地狱的场景。

不过在这幅画里,人们所犯罪行受到的惩罚开始变得,也没有前一副画作那样复杂。这或许是希罗尼穆斯·博斯在绘画过程中,开始领悟地狱的过程。

而人的原罪,却正像古老的尼德兰谚语说的那样:

「世界是一辆载满干草的四轮车,人人从中取草,能捞多少就捞多少。」

我们从未悔改,直到下地狱。

我愿成为你胸前的西瓜籽儿2015-06-05

得益于工作之便,去了一趟四川美术学院。这是我第一听说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办展览,现在想想,对于这座城市,我的认知确实太肤浅。

还好,我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人,从他们那里我开始觉得这座城市有意思。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每到一座城市,都觉得它们没什么区别。确实,走马观花的浏览是无法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我开始喜欢上重庆,如果有一天你六月份来,我会推荐你去看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当然,更多的是,这座城市有许多故事如同“十八梯”一样的地方,趁有时间,那地方还没被拆得一干二净,去走走吧,那里才是重庆应有的样子。

很多人都奇怪,四川美术学院为什么在重庆。其实道理很简单,重庆直辖市是1998年,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就已在重庆。除此之外,四川外国语学院也在重庆,对于重庆和四川的定义,我一直都很模糊。就像有的陌生人听见我说话,会问我怎么重庆口音不是很浓。我告诉他们,我在15岁之前,每年会有2个月在四川,或许口音,是在这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儿。如同四川美术学院和四川外国语学院一样,他们是一个印记。

看毕业展的过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08年—12年陆陆续续去过大学城(川美新校区在大学城)无数次,每年去一次,基本上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熙街(熙街是大学城的中心),简直是千变万化。几年前朋友还在跟我说,熙街的建筑物比例是按照4:3的比例建筑的,下一秒,这个地方就开始修建起高楼、大排档等等一系列建筑。说实话我不喜欢商业气息太过浓厚的地方,不如它对面的川美。

我以前的游玩场所基本上是在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这四所学校里面,毕竟都有同学。川美给我的感觉很神秘,虽然它紧靠着熙街,我都是在外面看几眼,然后草草地离去。这一次是我第一次走进川美,看那些人们看不懂的各种建筑、油画、水彩等等。

说了这么多,我开始上图吧,需要说明的是,本人非专业摄像人员,但希望我的解说,能美化一下用手机拍出的渣渣相片。

四川美术馆外景

这是熙街(我一直觉得用“熙”这个字的开发商脑子有问题,这字儿太复杂了),现在修得算个样子。以前来的时候漫天灰尘。当然现在房子差不多了,有些商家广告牌确实烂,不说了……

川美外面的罗中立美术馆,还在修建过程中。不知道以后修好,是免费开放还收费。

川美一角

川美一角,很早就有了,我一直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破罐子破摔?

MINI车

MINI,最近才看它的广告。豪车停在张贴栏边总有些意思。

中国画

中国画,吸引我的不是画,而是那小广告。画太长,拍不完……

画

熊孩子的世界,挺有意思的,不知道画这幅画的是不是熊孩子。

去哪儿

作品名叫《去哪儿》。看着悠闲的样子,你舍得让它驮东西?

画

用羊说人的一生。先看见LV的拜金,先看见啪啪的缺爱……

抽象画

这幅画我没看懂,太抽象了……

画

重庆的记忆,山城棒棒军,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只会越来越少,这城市的记忆也快更新地差不多了。

画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个小孩,可仔细看手,却又不像。反正,别惹老子,老子背后有枪。

画

这幅画的名字叫《悲情探戈》,不知道为什么都喜欢用悲来阐述爱情,好几副都是这样。

画
画

提线木偶,我们都是被“神”操控的人。

墙角的电脑和画
墙角
画
笔迹
笔迹
笔迹
笔迹
笔迹
笔迹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版画从构思到创作,到成形的整个过程。作者很用心,我估计很少有人翻阅,毕竟大多数人都走马观花的看一看,包括我。

川美画展

川美画展

为什么我要斜着拍一张?因为现在看着是3D的,可惜拍出来效果不明显。

川美画展

轻轨。我喜欢跟生活有关的作品。

川美画展

刚开始看这幅画的时候,以为是救援。结果题目写的《钓鱼》,现在的孩子都这么腹黑,不过黑白色确实有那个意思……

川美画展

这幅画的名字叫《底线》。我总觉得应该叫:人丑多读书。

川美展

木头刻的山城吊脚楼,还是第一次在木头上看见。瓷器口很多,不过是画在纸上的。

川美展

瓶子里是别后想说的话,挺有意思的。

川美展

万物生长,用电线布置成的。我发现很多作品都是废物利用。

川美展
川美展

这是一部微电影。讲诉一个女生因感情问题出现的心里独白,故事我不是很喜欢。

川美展

挖掘机的破坏。我觉得挖掘机应该是灰白色,楼房是彩色的可能好些吧。

川美展

剖腹产,还有剃腋毛等等。这个社会从众心理太严重了,我们确实该反省。

川美展

跳房子,小时候的游戏,怀念。

川美展
川美展

这两幅画叫《窗外》,让我想起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或许作者还有其他意思。

川美展

中西结合,毫无违和感,我喜欢。

川美展

这个……第一眼看见想到SM,好吧,其实就是曾经的农用工具,我小时候还玩儿过。

川美展

悟。自己悟吧,我悟出来的是:呆。哈哈

川美展

这组外表看不出来,中间有个镜孔,意思是偷窥。里面的内容很黄很暴力……每个人都有偷窥欲。

川美展

花生的错误吃法。笑了

川美展

《轮回》,很形象。

川美展

这是从水里看见岸上的人。第一眼没看懂,看标题才恍然大悟。

川美展

神话。嫦娥和玉兔的故事。

关于动画和影视的。这个管进去感觉就进了童话博物馆。

下面是几张偷拍图。

最后是我在体验场景,但别问我在里面看见了什么……

雕塑教室

陈丹青为什么会喜欢梵高这幅未完成的画 2015-09-21

前段时间看陈丹青的《局部》,他花三集时间讲了梵高的一幅未完成的画——《海边渔夫》,可惜没讲懂,我也听得迷迷糊糊的。后来我想,或许艺术就是这样,永远无法琢磨,世界上很多艺术作品我们都未必看得懂,想得明白,至于这幅画的魅力,想必也是他个人喜欢问题。

但问题既已出现,我刨根的兴趣就没办法落下。这是个不好的习惯,越想明白的事情,就越要想办法弄明白。

因为个人兴趣爱好的转变,这段时间我在学学画。可等到正规学习时,我才发现各种不舒服的地方。说个最简单的,画方体和球体。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开始是画球体,后来把这些画拍个照,发朋友圈,学美术的朋友告诉我,说应该先画方体,再画球体。

于是我又重新学起,在我看来,学美术究竟是图个乐趣,好玩儿,当然也想去画好,比如我想画桌面上的台灯,或者笔筒,如果不经过正规学习,画不出来。这就像我想写诗一样,写不出来,没有感觉。但是画画和写作不一样,画画是一门只要经过系统学习就能达到的手艺,当然,如果想成为如梵高、莫奈、雷诺阿这些大师一样,这或许就不是手艺那么简单。

画画原本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可当我系统学习时,就感觉到各种不便。如果没学过画画的,看着方体摆在纸上,会觉得很简单。我没画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些事确实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拿画画来说,画方体,要去学透视、灭点这些知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灭点等知识,只有先有理论,搞清楚这些问题,再用手上的技巧不断向方体靠近,这才算完成。这是一个绘画的过程,学画画的人基本上都会经历。

方体透视关系

在画画的这段时间里,我顺便在看陈丹青的《退步集》,书里面也谈到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在学美术的学生,都是用照片在画画,那这是在「利用照片」,还是在「画照片」?书里举了个例子,比如库尔贝《画室》中的裸女,画家把她置身于照片中,这是在「利用照片」,而我们的学生是怎么画的,原原本本比对着照片画。这样的结果会影响到画画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画照片」。

库尔贝《画室》

相对来说,我们国家学习美术的学生,很少能看见过真家伙,能去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幅画的魅力所在,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实是一副很小的画,但通过各种复印技术,有的已失去本真(陈丹青说画过了,如果不去看原作,怎么能判断出来?)。还有就是《受胎告知》,我们在电脑上直接观看,没有什么感觉。可面对面观看这幅画时,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手的距离和桌子的位置,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照片无法看出来的。

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受胎告知》

依照陈丹青的观点,我们国家的美术在教育上是有问题的,按照他的理想化来说,欧美各个国家的城市都有美术馆,学生们接受美育教育,都会拉到各大美术馆去上课。「美术馆最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是它的社会角色,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一本活的大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听到,一些画家不远万里,跑到某地去看一幅画。只有近距离开眼,才能感受到画的魅力所在。

世界十大美术馆

从教育上来说,陈丹青认为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国情问题,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喜欢的学生,永远考不进清华美院。

话说回来,陈丹青之所以喜欢梵高《海边渔夫》,在他的《局部》里,其实隐隐有答案,比如他讲未完成的画作时,讲到毕加索为格特鲁德·斯坦画了一幅画,等到毕加索画好后,格特鲁德说这幅画为什么不像她,毕加索则回答道:「太太,我是在画画。你到时候会像这幅画的。」要知道,毕加索从小接受的都是最正规的绘画教育,可他毕生最大的心愿是:能像孩子一样画一幅画。可惜这个愿望实现不了。

格特鲁德·斯坦与藏品

陈丹青也一样,在《退步集》的一段访谈里,记者问陈丹青,最喜欢自己哪个时候的画作,他指了指墙上,说最喜欢一开始学画时的那些画,可惜现在画不成了。

或许,在陈丹青看来,所谓的画画,是随心所欲的画,画不画完并不重要,画的像不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梵高的《海边渔夫》体现出来的笨拙、憨厚、纯粹和随心所欲的那种心态打动了他。

毕竟,那曾是他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