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作家写作的秘诀

巴黎评论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的一套书,初读时,我误以为是巴黎某杂志社的一个栏目,读完第一本才明白,《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专注于诗歌、文学和小说。这不是我第一次被名字误导,有部电影名叫《德州巴黎》,我总以为是导演杜撰的名字,后来才明白,美国真有一个名叫「德州巴黎」的地方。

阅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是件愉快的事,书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欧内斯特·海明威、村上春树、斯蒂芬·金……自然也有许多我不熟知的作家。每个作家在接受访谈时,会聊他们如何写作,这是书的重要看点,对于长期保持神秘,潜心写作的人,没有什么比获取作家写作秘籍更值得研究。
在所有的访谈中,欧内斯特·海明威、村上春树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访谈我读过不下一遍。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的访谈内容已随处可看。然而,相比完整的采访,网络传播的大多是只言片语。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在刊出记者与作家访谈前,会有一大段编辑话语和一页作家手稿。编辑会写作家访谈的地点、环境以及访谈时的个人感受,比如在采访海明威时,乔治·普林顿写道: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卧室里写作,他的房子位于哈瓦那近郊的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地区。在房子西南一个外形方正的角楼里,有一间特设的工作室,但他偏爱卧房,唯有小说里的「角色」能驱使他爬上角楼。
卧室在一层,和主厅相连。当间的门虚掩着,一本介绍世界飞机引擎的厚书横在门缝里。卧室很大,阳光充足,从东侧和南侧窗户照进来的日光直射在白色墙壁和泛黄的地砖上。

整本书里,唯一令我动容的是斯蒂芬·金的编者话,克里斯托弗·雷曼豪普特和纳撒尼尔·里奇写道:

对斯蒂芬·金的采访始于二〇〇一年夏天,当时距离他在缅因州洛威尔中心区自己家附近散步时被小货车撞倒的车祸事故已过去了近两年。他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车祸造成他头皮撕裂、右肺衰竭、右腿和右胯多处骨折。事故后第一步的手术将六磅金属植入他体内。就在金接受《巴黎评论》访问前不久,这些金属才被取出。这位作家至今仍然时时遭受着疼痛的折磨。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内容,完整地了解作家生平、经历和创作环境,无论从他的语言还是旁观者描述,都很重要,如果只阅读片面文字,反而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这也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这本书的重要之处。

采访作家是件不容易的事,通过聊天,再透过文字写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每个作家面对记者,表现出的语言和态度不一样,阅读文字,能感受到他们的内心,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话很直接,爱憎分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对人真诚,不屑记者采访录音;杰克·凯鲁亚克有些疯癫,读来开心……我仿佛进入一个自由言语的世界,每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外展现的个性,鲜明十足。
整本书中,重要的部分应该是作家如何写作,读完整本书,我个人的感受是:作家是一群勤奋、自律,又耐得住性子的人。
杜鲁门·卡波蒂说:「多写是唯一的利器。写作具有关于透视、影调的诸般法则,就像绘画或音乐一样。如果你生而知之,那很好。如果不是,那就要学习这些知识。然后将它们以适合你自己的法则重新编排。」
亨利·米勒「喜欢在早上写东西,写上两三个小时。最开始,我比较习惯在午夜之后到凌晨这段时间干活,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到巴黎之后就发现,早上干活更好。不过那时候一写就写上很长时间。我会从早上开始,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起来继续写,有时候会写到半夜。」
保罗·奥斯特「一直用手写。大部分时候用水笔,但有时候也用铅笔——尤其是修改时。如果我能够直接在打字机或电脑上写,那么我会那样做。但键盘总是让我害怕。我的手指保持那种姿势时,我永远无法清晰地思考。笔是一种基本得多的工具,你感觉到词语从你的身体里出现,随后你把这些词语刻入纸页。对我而言,写作一直有那种触觉的特性。这是一种身体经验。」
在众多的作家中,翁贝托·埃科的谈话对我启发最大,谈写作,他说:「我走到街上,看见这辆车、那棵树,对自己说,啊,这可以和我的故事联系起来。就这样,我的故事一天天成形,我做的每件事、生活里的每个小片段、每段对话,都会给我灵感。」
阅读到这段话,我眼前一亮,这不是我写段子时的状态吗?我忽然明白,所谓的写作秘诀,并不是将看见的立马写下,而是要将自己置身在一个环境,观察周身事物,通过文字去沉淀,再转化为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背唐诗,看《红楼梦》时有所感触,并不是我活在那个世界,而是我文字将我与那遥远的世界连接在一起,引起共鸣。
如果说,写作有秘法可寻,那只能是:开始写吧。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学写段子,读这本书就够了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图片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是我读的第一本外国人教脱口秀创作的书,读了三分之一,我很确定,它是一本真正能教人成为脱口秀演员的书。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用书里的方法学写段子,刚开始有些阻碍,再后来,写顺了,发现掌握一种诀窍,关键的是,书里的许多方法,和我以前读过的写作技巧方面的书,有很多相通的原理。

要理解脱口秀,先要明白,人为什么会发笑,简单来说,人发笑,得到的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答案。如果要讲一个笑话,先要学会铺垫,慢慢酝酿,得到超出预期的结果。用现在的话叫埋梗,你的笑点好不好,要看你的梗是否能出乎意料。

 笑话要有效果,必须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如果不能让你先形成预期就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这就是笑话所做的事:让你预期一件事情,然后用另外一件事情制造意外。

事实上,许多小说和电影,全部遵循埋梗的原则,我喜欢的两位反转大师:欧·亨利和希区柯克,全部是埋梗的高手。好的段子,有启发与寓意,使人能久久回味,不时想起,还觉得好笑。

知道原理,如何写?书里也给出相应的方法。段子的创作,首先要有想法,想法来自哪里?自然是生活。我们每天出门,见到的人,遇到的事,全是写脱口秀的原材料。多数情况,开始写,会觉得这也能写,那也能写,想多了,反而不知道怎么下笔。我相信,哪怕是多年的脱口秀演员,开始冷启动,也会有类似的过程。

我的做法是,选定一个目标,按照书里的步骤进行创作:

Step 1选择一个铺垫,列出各种假设:「对于这个说法我有什么样的假设?」

Step 2选择一个目标假设,找出连接点:「是什么使我产生这个目标假设的?

Step 3列出几个对连接点的再解读:「除了目标假设以外,还有什么针对这个连接点的再解读?」

Step 4选择一个再解读,完成故事2:「关于这个铺垫,有什么具体的情境可以解释我的再解读?」

Step 5写一个可以解释这个故事2的笑点:「在铺垫之余,还需要什么信息来讲清楚我的故事2?」

每一步,会延伸出许多点,每个点,又会发展更多的点,这时,不用着急,任由思绪发散,等到实在想不出,再开始理逻辑。

需要提醒的是,写段子,逻辑很重要,哪怕是编,也要经得起推敲,脱口秀演员,为什么叫演员?自然是能以假乱真。段子不好笑,还能改,如果逻辑有问题,那肯定是一次失败的段子。逻辑藏在细节里,这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如果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可以尝试从喜欢的事物开始写,明星八卦、挤公交、上错车、办公司玩笑……我觉得脱口秀最大的魅力在于,每个人有自己的经历,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去创作,你看《脱口秀大会》上面的演员,他们每期会定一个主题,每个人上去讲的段子,舞台风格,语言语气等,全不一样。写段子,能让人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

一个好的脱口秀演员,要勤奋,善于思考,用我朋友 Lucy 的话说,优秀的脱口秀演员,每天都在想怎么写段子,完全沉浸其中。逗人笑不是件容易的事,否则也不会有很多喜剧演员患抑郁症了。

我从七月底开始写段子,每天写一条(十月太忙,有几天没写),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我不太在意,唯一使我在意的是,我写出来,能不能将自己逗乐。取悦别人太难,那取悦自己总行吧?

我也不追求完美的段子,毕竟天天写,时好时坏是件很正常的事,如果不好,睡一觉,醒来继续努力。承认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做个勤奋的段子手,不丢人。

经过几个月的创作,现在我变得坦然,写段子成为生活的调剂,以前我看见一件事,会赶紧写下来,发朋友圈,现在却会在脑子里酝酿,琢磨能不能写成一个段子,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存储很多的段子,写完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还要修改,反复打磨,这又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循环了。

一个简短的段子,如何变长呢?《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里有一种类似于卡片创作的方法:「你的笑话可以通过卡片分组的方式来整理进不同的目录。如果你已经用笑话勘探器写下你的笑话,根据你的话题前提,它们通常就已经是一个类别了。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从一个前提得到的笑话反而会与从其他话题得到的笑话更加匹配。」

我的段子多和跑步、单身、相亲、工作有关,它们是一个大体系,如果以后要组成一个故事或很长的内容,只需要从其中提取内容,重新打磨,找到契合点。

如果你对脱口秀感兴趣,想试试写段子,读这本书就够了。

《刻意练习》: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是本畅销书,读完第一章,才明白书在讲脑科学。

这本书由一位心理学家和一位科学家合著,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证明一个人通过走出舒适区的练习,能达到顶尖高手的水平,我读完才明白,书的重点是「刻意」,而非练习。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每个人只要花费时间和训练,通过一种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练习,都能成为行业领域里的佼佼者。它和传统练习所不同的是,人在经过一定练习,需要进入更高阶的状态,脱离原来的练习方法,寻求更容易让人突破的方式,一层层进步。打个比方,通过刻意练习,能让流水线工人升级到技术工人,前者所做的工作简单反复,后者需要不断学习,逐步提升。

书里有许多破解天才少年的案例,通过深入研究,多数少年在童年时,无意间获取刻意练习的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适当引导,孩子自然会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我从天才少年的案例中,获得最大的启发是,优秀的老师会让孩子少走弯路。前段时间看王楠和孩子对练乒乓球,世界冠军亲自给孩子当教练,自然会让她胜过常人,如同书中所言:

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也就是说,在那一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杰出的从业者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使他们与其他刚刚进入该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明显地区分开来。

其次,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学生提高他的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一个人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找到行业内的杰出人物,天才少年要么有优秀的教师培养,要么会自己去寻找优秀的老师指导,杰出人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能帮助人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改进他们的训练方法。「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和大多数学习类的书不同,《刻意练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以「积跬步,至千里」的方法进行训练,最终才能达到长期训练的目标。

这是一本很系统的脑科学书,但不知道在制造、贩卖焦虑的时代,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刻意练习。

《汉字王国》:去源头学习

山的汉字
山的汉字

国庆节读完一本小书,很感慨,在朋友圈写了很大一段话:

是外国人写的,读完很惭愧,一位热爱汉字文化的人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懂汉字。关于汉字的考究,有人喜欢根据音、形凭空捏造。其实汉字的源头是甲骨文,通过甲骨文去追本溯源才是正确的解释方法。

我读完终于明白为什么汉字是艺术了,古人完全是根据器物造字,将物品简化为线条,非常形象具体,现代汉字很多字看不出来,要去源头看才能明白。最妙的或许是「山」这个字,千百年来,从古至今,山未变,字未变,绵延起伏,高低错落,唯一变化的是一代代写字的人。

这本书还有一大优点,不局限字的溯源,还根据字介绍了我国的风土人情。既学了汉字,又明白物品器具,生活方式,文化根源,一举多得,省时省力。这种教授方法真应该大力普及。

严格来说,写完推荐,已经够了。这几天思前想后,觉得还应该多写写,主要是现今中文的教学方法问题很严重,多数人学不好中文,很大的问题是方法不对。

古人学字,会花很长时间,现代教育走了许多捷径,从而导致人们的识文断字能力下降。识字怎么学?《汉字王国》给出了方法:从源头,一个字一个字学。

我相信这时有人会说,汉字上万,学完要何时?看似数量多,我们生活中能用到多少?一个人能认识三五千字已经很了不起,一天一个字,从孩童算来时间绝对充足。

怎么学呢?古时人们通过《说文解字》去学,苏东坡学古文,从抄写、断句开始,既学了汉字,又练了书法,何乐不为?现代人完全可以根据古人的方法去学。不仅如此,由于考古学的新发现,我们还可以更深一步,从甲骨文起,不求速成,点滴进步,追求长远的收获。

为什么要如此认真学汉字?我个人的体会是,简体字做了极大的简化,看不出字的形态样貌,比如「豕」(猪的意思),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如果去看甲骨文、金文才会明白,古人在造字时,将原本横着的形象竖着放置,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字与物的关联,又如何真正明白汉字的精髓在哪儿?

豕字的演变

古人造字,从来不是凭空设想,而是根据一个物品形态,进行模拟,先有物,再有形,最后才有字,这也是为什么书法是一种艺术,就像毕加索画牛。汉字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

另外,通过对「豕」的了解,可以衍生出动物的习性,圈养方式以及白猪黑猪等问题,顺便可以过渡到「家」的学习。一个字连一个字,趣味与娱乐性兼具,有何不可。

最后需要说说,花时间去学一个字,值得吗?我觉得非常值,如此学习,培养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艺术鉴赏和文学修养,对以后的写作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哪怕不是从事文字工作,每天也要和文字打交道,可以说,一个人生活在汉字的世界里,没有办法脱离它而存在。

总之一句话,汉字是伟大的,值得它付出毕生的心血。

文中图片来源:https://www.zdic.net/

随思录(64)-2016-05-04

昨夜写完日记,夜已深,趴床上刷朋友圈,发现一振振有词的百度洗地文,这不是最奇怪的,奇怪的是不少人看过此文后,咂巴咂巴的,随手转发。人的智商就这样被赤裸裸的碾压。

古时有句古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反驳此观点,大致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先明白书中所言,何谈不信?这反驳我原以是自创,谁知看凤凰台时,李敖已如此做,只是他的做法更极端,书中说什么是对的,他就说什么是错的,这种方法看书,能成为文学家(他自称的)也是流弊。

读书的问题,我想是古来有之,喜欢读书和喜欢看画一样,需要从小培养,我觉得培养是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读书的习惯,去鼓励他,养育他才行。很多家庭因部分原因,无法给孩子建立这种习惯,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书读得多,未必是好事,尤其在这个社会,当你一直在书中寻找解决办法,再看看这个社会,会发现这世界有许多不如意之事,以前读武侠,觉得可以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上个月去云南,面对导游恶语相向,只能默不作声。读哲学,总觉得人应该去思考那些终极问题,谁知每次跟一些人聊天,他们会以不可理喻的语言和眼光看我,弄得我万分尴尬,像个异类。读随笔、散文、事实类文章,自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很多问题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书中自有,结果更朝换代后,这些问题会继续出现,似乎这个社会的更新程度,慢得可怜。

扯太远,说说思考问题,以前在看咪蒙的文章,我就发现不对劲,在朋友圈里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思考能力,还是少看她的文章好。我觉得这里的思考能力,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辩驳。如何去判断一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能力,我觉得这是需要训练的,而我所能得到的训练,一方面来自所处行业带来,一方面是看哲学书中所得。我得益于此,不是说我思考的有多深,只是在面对文章时,会思考的更多。不会轻易下结论,许多人之所以看完一篇文章,就是轻易下结论,事实上文字从写下来开始,就已由欺骗性,不然仓颉造字,为什么天地为之震动,文字推动着社会进步,也承载着谎言。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佛洛依德那样去分析自己,去完全,赤裸裸的剖析自己,这是很深的问题,每个人不需要达到他那种分析法,但可以试着去处理一些基本问题。

说回百度洗地的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借用百度,来说明整个社会的问题,以减轻百度的罪行。百度有罪,监管部门有没有错,有错,监管部门的错是哪儿来,是不是权力的问题,是的。好,那这些一环勾一环的剖析下去,人们是不是会慢慢被引导至消解百度恨意,反而觉得其他方面十恶不赦,是的。那不好意思,这就中了文字的圈套,因为别人就是要引诱你去做那不能碰触底线的事儿,也就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如果有的人反过来,从文字上一层层分析这些问题,会不会被套牢?事实上这件事的关系,简单的来说,是百度作为可信任的平台,犯了事儿,这是主要责任,也就是人们信任你才会在上面找东西,结果你给人推荐些不靠谱的玩意儿。按照我们的行业来说,就是原本15CM的汉堡包,你去吃的时候,只有5CM,吃的东西,如果感觉上当受骗,下次不来,亏点钱就算了。可百度做的事,是谋财害命的事儿,这不是一个汉堡包不够大,三个汉堡包来凑的数学题。这涉及到道德、法律、权利、社会等方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不知从哪儿来的一群洗地人,跑过来让人转移阵地,去碰那些会死人的枪口,到最后上面不得不出面,强行镇压此时。之后大家又恢复太平盛世,该吃吃,该玩玩,该喝喝,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皆大欢喜。简而言之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读书读书,何谓读书,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卖,发言的卖不发言的,如此是也。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翻拍《西游记》而不是《红楼梦》?|每日抄经:民数记㉛

一时好奇,看了《黑神话·悟空》的游戏预告视频。或许是期待太大,并没有觉得这款游戏有多惊艳。

《西游记》一直是个大 IP,到现在为止,不少人靠这 IP 赚了钱。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各种演绎《西游记》呢?原因很多,有一个原因可以肯定的是:鬼神易画,人难描。别说没有谁见过真正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就算是原原本本读完一遍《西游记》的人就没几个。

在小说中,各类人物是会骂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放到现在,这本小说其实是少儿不宜的一本书。真要设计出复杂的人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所看见的影视剧、动漫和游戏,只能表现人物一方面,奇怪的是,除了周星驰拍的《西游记》有特别之处,其余影视剧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孙悟空永远是战斗的形象,猪八戒始终好吃懒做,沙和尚可有可无。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人物会这么设定,想来想去,只能归结为六小龄童演的《西游记》太深入人心,这是一代人的记忆,怎么能超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人物塑造中,更接近原著。

那周星驰为什么能拍出不一样的孙悟空呢?多年前我看一访谈才明白,周星驰说他自己没怎么读过《西游记》,好像说只看了前面几页?几章?除此之外,周星驰是香港人,在他小的时候,或许不会有什么电视台天天放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他没有受到干扰,能按照自己所思所想去拍戏。

周星驰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选了一个神话人物,如果选《红楼梦》,结果就很难说了。

其实不光是周星驰,现在这么多影视制作人,有多少人敢碰《红楼梦》呢?我们对人太熟悉了,能拍出心中所想的人物是很难的事。

四大名著中,如果要读,我建议多读《红楼梦》和《水浒传》,其次是《三国演义》,最后是《西游记》。推荐阅读顺序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红楼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书,其他三本小说前人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后人多是编撰,创作的成分少。

随思录(23) - 2016-01-01

于我而言,这是生命中很平常的一天。早上被闹钟叫醒,不想起床,非要挣扎到最后,才从暖和和的被窝爬起来,心里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年末,而是还有31天便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洗漱、吃早饭,匆匆出门,挤公交,下轻轨,上班,工作,下班。365天里,我有差不多300天这样平实的生活。

我的晚饭基本准时,随意找家店,随意吃东西,打开还未看完的小说,就着饭,边吃边看。看着看着,直到小说的结尾再也翻不动,才会觉得这顿饭吃得称心。

今天我看完的小说名叫《圆月弯刀》,古龙写的这本小说并不好,情节单调,不够有力,叙事较直、偏平。不如《陆小凤》、《楚留香》有意思。离我所喜欢的《欢乐英雄》更是差远了。不过我现在不太去追求小说的故事手法,更偏向于一位作者的文笔。好的作者,能把极其平淡的故事讲得有滋有味,就像一位好厨子,最考手艺的,永远是那盘番茄炒蛋。古龙的这本小说,虽有瑕疵,无伤大雅。至少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去讲平淡的故事,因为时光飞逝,谁有心情去耐着性子看这些。

我常犯没耐心这种毛病,总想着一天能读一本书,可多数情况下我一周能读完一本已不错。所以每看完一本书,总想发个朋友圈嘚瑟一下。

嘚瑟是好,能让人觉得我很牛逼,当然更多的是得到不少反馈:这本书我很早以前就看过了。每及此处,我自隔着手机屏幕羞愧不已,总觉会比别人落后几十年知道许多有趣的事。

好在我这个人比较没脸没皮,越是别人说多久多久看过的书,我越是要看。我盼望着有一天晒出一本书的结尾,会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书?我会很骄傲的告诉他书的名字。

只是这个伟大的计划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自然明年也不能。反正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就像陷害丁鹏的柳若松,一直在等一个杀死丁鹏,反败为胜的机会。不过他最后失败了,古龙给的定义是,丁鹏是神,无所不能,战无不胜,是杀不死的。

人如果成神,也没啥意思,丁鹏成神后,小说变得枯燥无味,开了bug,故事随他走。可我不是丁鹏,一辈子成不了丁鹏。因为我自小所向往的对象,不是bug型的,而是智力型的,古龙小说里,是郭大路、江小鱼之流。金庸小说里便是黄药师。

我听过很多人说黄药师武功排名五大高手最末,可他精通奇门遁甲、堪舆数术、诗词歌赋,这些都是其余四位拍马不及的。我一直觉得黄药师是把这些玩意儿学透后,闲极无聊,学了武功。用武功来评价黄药师的高低,只会贬低他。

当第一有什么不好?我也曾想过。做微信,挤破头都想弄个10W+。做广告,文案想写得全天下人都知道这个产品。学画画,恨不得马上就能把梵高、达芬奇他们拍下去。可艺术不和文学不是武功,也没有所谓「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之说。自古文无第一。我入了文行,起了艺行的念头,这第一没办法争,只能本本分分用文字完成工作,勤勤恳恳的记录生活。

写的,看的文字多了,便越觉简单,真实,诚恳的文字能打动我,故事写得气吞山河,隔山打大象,毫无逻辑可言谁都会,但没几个人能将平淡无奇的故事写好。画看得多了,发现在艺术上能腰杆挺直的人不多,古人说画画是末流,凡匠气太重都不是好画,这话太绝对,匠气有它的好,至少大多数人喜欢。

2015年我平淡的工作,平淡的看书,平淡的写字,平淡的收获。我把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化为工作中的灵感。它会在关键时刻偷偷跑出来拯救我,而这种拯救促使我开始变得「懒惰」。我很害怕这种「懒惰」,因为每逢使用过一个好的创意,若不找些知识填补,便会害怕与恐惧。时间一久,我会不安分,紧张,甚至惶恐。如同旅行,有的人喜欢把旅行计划做得规规矩矩,何时到哪儿,何时看风景,应该吃什么食物等等。我喜欢看准一个地方就去,不管不顾,希望那种自然而然的旅行,随性,放纵,自由。人这一辈子被困得太死,活得太过安逸并不舒服,活得糙一点儿反而更好。

我发现越是这样,便越活得自在,所以我不断追求挑战,不甘于平庸,希望以一种学习的心态去工作、生活,希望看见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生活如此,工作如此。

做这一个微信公众号,也如此。

2015,我没什么大的改变,无非是多读了几本书,对工作多了些思考,开始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

仅此而已。

随思录(16) - 2015-12-13

今日休息,又被病痛折磨,上周也是如此。早上起来,看了会《诚品副作用》,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文案写作技巧方面的书,买回来后才知道,书里都是李欣频为诚品书店写的文案。算是一本案例集,还算不错,读此书需要注意的是,在她的一些文案中,会有一些文案延伸或思考的内容在里面,也就是她的文案形成方式,这一点非常值得思考。

我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天天向上》的节目上,当时汪涵介绍时,说她一天读一本书,当时把我惊呆了,我是个读书较慢的人,虽偶有一天读一本书的情况,可所读之书其字数必不会超过十万字。除非是一些网文,可以直接不断浏览的阅读方式,一天读一本书方可。我不知道李欣频所读之书所归何类,如果是稍微厚点的经史子集和哲学类书,一天读一本是万万做不到的事儿。不过她所读之书,在《诚品副作用》中有所体现,大部分是社科类和小说方面的书,从个人角度来说,社科类一天一本可以达到,小说则要细分何种小说,这便因人而异。

自读书以来,我是很佩服那种读书快,记忆力又好的人。我自认无法与他们比肩,只能老老实实逐字逐句的读,读完之后,也不能记住,只能有一些模糊的影子。可喜的是,每当我写字儿时,要引用某些字句,那些文字又会出现,就算是不出现,我也能通过查阅,找到我所需要的内容。

《诚品副作用》的文案,有非常强烈的李欣频风格,每看一篇文案,我会不觉联想到许多广告文案,尤其是某些房地产广告,他们在遣词造句上都有这种浓烈的风格。而书的最后几页,李欣频也写到,许多人都在模仿她的行文风格,有的文案,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楚是不是她所写。我能看出她对于别人模仿她的苦恼和困惑,可惜,文案的定义就是copy&write,若要形成自我一种风格,坚定不移的持续下去,至少在我们国家的这片土壤下,很难达到。我所见的广告文案(这里不涉及暴力文案),多数以走心、暖心的方式写下去,文案写爱情、亲情、友情等,几乎没出现那种冷幽默式的文案,而冷幽默式的文案我常在国外广告上看见(甲壳虫的文案就有好几篇),国内几乎没有。李欣频的文案都是走心、暖心的,冷幽默并不存在。我不知是否土壤导致许多人没有幽默的基因,还是未有人敢做此尝试。

或许我想,做冷幽默式的文案会冒很多风险,我在生活中也有此经历,每每和同事开玩笑,他们都觉不好笑,而他们对我开玩笑,我亦如此。我算是个比较风趣、调皮之人,可有的人很刻板,甚至循规蹈矩,容不得半点玩笑。每每想及此事,之后对照国外电影,那种冷不丁冒一句台词,严肃中带着幽默,真令人回味。他们把这种幽默很自然的表现出来,我们的电影远远达不到那种效果,只能靠玩儿文字或者靠动作来做此类引导。电影如此,做人如此,写文案亦如此。

真是一个严肃刻板,毫无乐趣的民族。我只能将这些归咎于从小做人做事规规矩矩教导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当然,规规矩矩做人做事很好,而所有伟大的艺术,基本上都是在叛逆中产生的,而所谓的叛逆,就是有人走了这条路,写了这些文字,另一个人要走那条路,写另一种文字。如同绘画,一个画家就算模仿得和达芬奇、拉斐尔、梵高、塞尚这些人一模一样,也不是你自己的。好的画家,都是画自己想画的,好的作者,是写自己想写的,好的文案,应该有自己的文案写作风格。

可惜,我们虽都知此理,但很少有人去冒险做一些尝试。我也如此,至少现在如此。

至于李欣频的文案,可以去尝试,但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她的创作思路及灵感来源在哪儿。每每看见她写文案时,都能罗列一大堆作者、画家,每读及此处,越觉自己浅薄无知。

这一天的时间除了看书,便是买药,幺叔给重新开了一些药,花费了我差不多100多块钱,这年头药店黑的一塌糊涂。所幸重拾跑步计划,但愿感冒快些好转。

读《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有感|每日抄经:民数记⑰

昨天开始,在阅读一本名叫《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的书。

书里有很多内容,有一点我比较赞同的是,摄影是观看之道,人类所有的摄影技术,是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其实构图并无定法,如果只是按照条条框框去拍,很难拍出满意的作品。

书里提到观看之法挺有意思,一个人如何使用镜头看世界,就是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多数人的拍的照片很随意,没有经过思考,自然拍不出来好照片。

我发现自己读过的摄影书,听过的课,几乎都会介绍机器的使用。这就像我们学写字,怎样握笔,用什么笔最顺手一样。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学会使用笔之后,很难去思考笔对使用者的影响。摄影却不是,许多人一直在追求摄影器材的强大,忽略了摄影的本质是观看。在有限的器材里,拍出符合自身美感的照片。

摄影历史上很多名作,我们现在的摄影器材比他们高很多,依旧很难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这或许真不是器材强大所能满足的。

书里还有一点我很赞同,就是手机正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和相机所不同的是,它的便携性,抓拍的速度应该比相机灵活。这是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本书还没读完,就先写这些。最近一段时间实在太累,接二连三的活动,搞得我身心俱疲,今天写了四千多字,现在还能拿着手机敲字,我也挺佩服自己的。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七计是什么

《三十六计》这本书不用介绍太多,几乎每个人都会说那么几个成语,什么「趁火打劫」、「以逸待劳」、「借刀杀人」之类的。当然最熟悉的还是最后一计:走为上。

前段时间把这本书过了一遍,每天早上看两计,差不多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看完。我不知道大部分出版社是为了方便人理解每一个计谋,还是为了卖个好价钱,编者都会在每一计里加入历来战争案例,顺带进行评析。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人阅读,不好的一点就是,把不少战争太过简化。我每看一例,都会疑惑,难道古代打仗就这么简单?直到后来看见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案例,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战争,只不过是文人笔下意淫出来的玩意儿。书里为了方便,把原本小说中的战争硬是掐头去尾,让人看起来打仗就这么简单。

对这种疑惑的不止我一个,翻阅《曾胡治兵语录》时,曾国藩也提到这么一个问题,「军事是极质之事,《二十三史》,除班马而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事。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

这段话翻译过来,其大概的意思就是:打仗是非常实在的事情,《二十三史》的书中,除了司马迁和班固的书,其他都是文人意淫出来的玩意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打仗是什么,有可能连排兵布阵到底该怎么做都不知道。看这些书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信了。

这是曾国藩读《二十三史》的感受,用来说《三十六计》中的案例,也是如此。

且不说《三十六计》这本书中所讲的真实案例,但拿《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文人杜撰的案例讲计谋,确实是大大不该。如果你读过原著,其实会知道,小说在描写战争过程时,还是比较有逻辑的。如此类掐头去尾的简单叙述,甚至有些地方牵强而为之,确实不该。

再说回书的本质,《三十六计》是本好书,这毋庸质疑,但大多数人读这本书,不外乎两点原因:一是学骗人(说严重点儿是害人);二是学不被人骗(提防别人)。我初读此书,也是为这两个理由(都有一点)。毕竟行走社会,学个一招一式傍身再正常不过。可惜的是,书越读到后面,越不是滋味。其原因也不外乎两点:一、学会这些,灵活运用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二、书中的诡道,有些已非正道,已超过我自身的道德观。第二点可以用所谓的「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来扳倒。可作为一个喜欢刨根究底的人,自会发问:何谓对错,何谓正邪。这是个无解的答案。为此,我不得不去寻求这本书所要传递出的本质。

纵观《三十六计》,不外乎是在介绍如何使用兵法,然而其中并未告知读者使用的正确性。相比《孙子兵法》,没有所谓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等等强调性语句,表示战争非到必要时,切不可轻易出兵。可惜,《三十六计》没有任何提醒。

或许很多人在看此书时,都沉浸在这些计谋中不可自拔,可所谓用计谋的本身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或许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楚庄王所说的的四个字:「止戈为武」进行总结恰好不过。所谓战争中所用的计谋,到最后不就是为了寻求个太平盛世吗?人若读这本书,不能想明白这个道理,而过多纠结于如何用计谋,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要看这本书,个人建议先读读《论语》和《说苑》这两本书。当然更重要的是,读完《三十六计》后,再读读《曾胡治兵语录》,这本书会告诉你除了计谋以外你更需要掌握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