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面煞星》:狂暴之气

《疤面煞星》是部犯罪片,整部片子笼罩着一股狂暴的戾气,塑造托尼这一人物的演员是出演《教父》的艾尔·帕西诺 。

卡斯特罗执政,不少人外逃到美国,托尼是难民中的一员,在警察的盘问中,他不停撒谎,吊儿郎当,他对自己坐过牢,成为囚犯的事很敏感,每当有人提及,他会恶狠狠地告诉对方:「我犯的是政治错误。」

为了拿绿卡,托尼和朋友在难民营里接到一个任务,杀了一人,拿到绿卡,自此,他开始踏上成为毒枭的路。

《疤面煞星》的第一个狂暴镜头来自托尼和好友接毒品,四人来到指定地点,两人上去,遭到对方怀疑,被缴械进屋。镜头从屋里一转,透过窗户吊出外面,来到街边一辆车,托尼另外两名同伙正在泡妞,距离约定的十五分钟返回时间已超时。

镜头再次从街边向空中移动,进入窗户,切进屋里,此时毒枭已用电锯杀了托尼的朋友,正准备将他锯掉,破门声响起,车里的朋友进屋,反杀对方,拿到毒品的三人,开车逃离,交给毒枭法兰克(罗伯特·劳吉亚饰)。

第一次交易的成功,赢得法兰克信任,托尼开始走上贩毒的路,导演没有讲述一个毒枭抢劫的戏,反而切到托尼和家人、爱人的戏份。

拿到钱的托尼去找家人,受到妹妹的欢迎,母亲却对他特别冷淡,她告诉托尼,一家人靠自己也能生活,不需要通过肮脏手段换取生活。整部电影,托尼的母亲也是唯一获得安全的人。

《疤面煞星》反常的地方在于,一个满是暴戾之气的人身上,拥有邪恶与魔鬼的两面。托尼可以毫无顾忌地在任何场合杀人,甚至光明正大地抢老大的女人。另一面,他有自己的原则,不会为完成一项任务去残杀对方的妻子与孩子。

电影里绝大多数时间,托尼谈论的一件事是:赚钱。前半段他通过给法兰克拼命,不停赚钱,后半段他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依旧在谈钱。以至于跟着他的女人艾薇拉(米歇尔·法伊弗饰)听她谈钱,变得无比厌烦。托尼希望能和艾微拉生孩子,反被她追问:「你能每天按时送孩子们去学校吗?」「能不能不在睡觉时带着枪?」「尽好父亲的职责?」这些问题像他的宿命,永远不可能得到回答。

这是一部从头到尾充满暴烈之气的电影,哪怕托尼是一个反派,做的事令人不齿,但他完成了绝大多数男孩们心中的梦想:从一个底层逆袭为毒枭,在金钱、毒品与情色的交易中,走完了暴烈的一生。正如他壮烈死去,镜头落在地球仪前,那缓缓转过一排字:「世界是你的」。

图片来源:《疤面煞星》剧照

《情到深处》:敢于梦想,充满信任

《情到深处》上映于1989年,讲述一个成绩差,整日和狐朋狗友厮混的男生,追一名品学兼优的女生。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罗伊(约翰·库萨克饰)正在和他身边的好友讨论,要不要去追戴安(艾农·斯凯饰)。好友劝他不要去,告诉他,这完全是自找麻烦。罗伊没有听她们的,在毕业舞会开始前,打电话给戴安。

戴安是全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女生,高中毕业典礼,她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她的父亲(约翰·马奥尼饰)引以为傲,她有清晰的人生路径,高中毕业拿奖学金,去英国读大学,父亲已经为她的未来做好规划。罗伊打电话给她,接电话的是他父亲,问清楚缘由,父亲才讲电话给戴安。从影片的这点细节不难看出,父亲对戴安的保护有多好。

《情到深处》遵循青春片的拍摄手法,女孩是城堡里高贵美丽的公主,男孩是农村乡野的穷小子。从人生的际遇看,两人毫无关联。罗伊和戴安的联系在于,他拨通了电话,戴安接受舞会邀请,那一晚,两人坐车来到舞会。

毕业舞会是一次盛大的派对,《情到深处》拍得小心又克制,混乱的大型聚会,罗伊成为钥匙人(负责收钥匙,防止有人中途逃走),戴安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有人问她「是不是罗伊邀请来的?」她礼貌地点点头。两人说话的时间并不多。一直到派对结束,罗伊开车送一醉酒的学生回家,从7-11出来,两人才有机会聊天。

戴安是父亲的掌中宝,对于女儿和罗伊的交往坚决反对,他在罗伊身上看不见任何前途,邀请他来家里聚餐,亲戚问罗伊,高中毕业的打算,他支支吾吾地说,希望当一名泰拳教练,又问他暑假的这段时间,有什么计划和打算。他很坦白地说:「我只想好好陪戴安每一天。」从任何角度来说,罗伊算不上优秀,也谈不上有未来。戴安喜欢他的原因也很简单,「从7-11出来,他会绅士地提醒她不要踩到碎玻璃。」

观看整部影片,我始终觉得这是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很难描述两人身上会产生何种强烈的催化剂,也无法从电影中寻找两人能长相厮守的证据,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种极其细微与缓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情到深处》的魅力在于它有青年时期原始的冲动,男生会为了爱情,大胆地追寻高不可攀的女生,哪怕她是城堡里的公主,又或是她会拒绝自己。至少一切都尝试过。

在《情到深处》的后半段,戴安的父亲遭到税务局的调查,他常年骗取老人的财产,被政府调查,他没有告诉所有人自己做过这事儿,哪怕女儿去询问他,直到在家中找到证据,他才知道谎言无法掩盖。电影从爱的角度,转变成信任关系。最后在罗伊和戴安一起去英国的飞机上结束。

《情到深处》到底杰出在哪儿?罗杰·伊伯特说:「这样的电影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它的制作者信赖年轻的角色们,而且相信人应该走正道,做正事,相信人应该对自己保持坦诚。近年来那些鄙俗的青少年喜剧明显是由那些对自己或者对他们的角色毫不尊重的电影人制作的。他们之所以冷嘲热讽,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敢于梦想。」

这是一位导演相信年轻人能坦诚处理自我关系的电影,相比任何青春类型电影里加入的怀疑与背叛,逃离与悔恨,两人始终在以成年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它对年轻人充满信任。

《周末夜狂热》:将生命献给热爱的事物

周末夜狂热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全片的基调已定下,穿黑色夹克,红色衬衣,一头精心梳理的膨发,形象帅气的Tony·Manero(约翰·特拉沃尔塔饰)走在街上,他是油漆店里的员工,有着与身边人格格不入的装扮。

到夜里,Tony是「2001年浪游」夜总会的舞者,和一伙儿朋友在舞厅里狂欢,顺便勾搭些妹子去他们的车里做爱。Tony有位很喜欢她的舞伴Annette(Donna Pescow饰),两人在跳舞的过程中,Tony与她没有任何眼神交流,反而Annette深深地看着他。

第一场舞结束,Tony在舞群中看见了Stephanie Mangano(Karen Lynn Gorney饰),他陷入爱河,希望邀请她一起参加比赛。

Tony19岁,不读书,白天打工,晚上在舞厅里跳舞,外表看似帅气的成人,回到家,总是被当成小孩子看待,整部电影里,Tony与家人从来没有轻声细语地交谈,他和父亲的争吵源于自己涨了工资,父亲问他多少钱,他说,涨薪到四美元。父亲对他说:「现在这个时代的四美元,买不到任何东西。」他向他父亲咆哮,告诉他重要的不是涨薪,而是自己工作的能力得到老板的认可。

第二次争吵是他与母亲,Tony有位哥哥,他是牧师,从小按照家人的安排行走,有天他回来,告诉家人自己不想当牧师,在家逗留数日离去。母亲无法接受现实,觉得Tony的哥哥还会回到教堂,继续学习,她始终认为Tony对他说过些什么话,为此Tony对母亲咆哮,做着无力的辩解。

19岁的男生在装扮上无论多成熟,依旧是男生。Tony和Stephanie坐在咖啡厅聊天,两人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Stephanie所接触的圈子,Tony完全不知道,两人在尬聊中结束晚饭。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幕是Tony第二次问Stephanie,能不能送你回家,Stephanie说:「不能。」说完往前走,Tony失落地低着头。Stephanie回过头说第二次:「你就不应该问能不能送我回家,而是直接送我。」

《周末夜狂热》是部很难说清楚到底拍什么的电影,它的主线很明确,「2001年浪游」夜总会要举办跳舞比赛,第一名会获得五百美元的奖励。Tony和Stephanie两人参加比赛,最终拿了大奖,这对Tony来说,是一种耻辱,他认为得亚军的西班牙那对跳得更好,主办方不颁奖给他们,不外乎歧视人家的族裔。Tony拿到奖后,特意走过去,将钱和奖杯给了他们,自己和兄弟们一起逃离舞厅。

混乱开始了,Tony坐在汽车前,两名兄弟同时对Annette进行强奸,他无动于衷,满眼的迷惘、悔恨与无奈。随后车停在桥边,他又眼看一名兄弟跳江,这一夜他彻底崩溃,决定抛弃兄弟和现在的生活,前去曼哈顿找Stephanie,希望和她做朋友。

男人与女人有纯粹的友谊吗?电影没有答案,不过Stephanie答应和Tony成为朋友,并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周末夜狂热》是部无法言说的电影,或许只有在某个年龄段观看,才会获得巨大的力量,这部电影散发着青春的躁动与炙热,在所有无力的辩解中,唯有热爱才能永恒。或许如同西斯科尔所言:「将你的生命献给那些你热爱的事物——不是喜欢,而是热爱。」Tony正是那追寻热爱事物的人,因为他只要站上舞台,整个世界都会发光。

图片来源:《周末夜狂热》剧照

《游戏规则》:社会的牺牲品

游戏规则

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的第一遍观影有些沉闷,看完一半,我搁置了一个多月,记不清剧情,又重头看了第二遍。故事从一位飞行员朱利(Roland Toutain 饰)成功飞越大西洋开始,凭借这次飞行,一跃成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表现却像个孩子,爱人没来与他一同庆祝,他对着镜头用愤怒的口吻质问对方,表现出非常不得体的一面。

镜头一转,电影开始讲述朱利爱人克里斯汀(Nora Gregor 饰)的事,此时她正与女仆杰西(Anne Mayen饰)聊男女间的话题,同时透露出克里斯汀没去迎接朱利的原因是她决心嫁给罗伯特(Marcel Dalio饰)。

《游戏规则》前面部分过于沉闷,它要交代两个三角恋故事,第一个是朱利、朱利的好友、罗伯特、克里斯汀、罗伯特和她的情人吉纳维芙(Mila Parély饰),另一个故事与底层人士相关,它是看守人舒马赫(Schumacher饰)、偷猎者玛索(Julien Carette饰)和女仆杰西间的纠葛,两条线最终的交汇点在一栋乡村庄园内,此时罗伯特准备举行一场聚会,邀请不少宾朋前来,正是这栋楼里所发生的事,变成了一个难眠的夜。

片子里绝大多数的场景是这楼栋里拍摄,让·雷诺阿将场地最大化,看似一栋楼,却不停上演剧情,似乎每一层,每一个隐秘的角落都会有故事发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来看,请来的嘉宾中,有一些人遵守游戏规则,在屋里按照主人的意愿行事,也有一些人,不停打破游戏规则,寻找下一个女性作为爱慕对象。

楼栋里的拍摄极为精妙,明明两场恋人的纠葛,从悄无声息到火山爆发,屋里的宾朋非常巧妙地扮演着自己的身份,镜头不停从远景、近景、特写逐一切换,游刃有余,不失优雅,更别说从一个屋里切换到另一个房间,再从另一个大厅切换到另一个楼栋,这一切看似毫无痕迹,却处处有导演的精心安排。

更为精妙的故事在结尾,楼栋里的闹剧过后,两个恋情开始交汇,由于看守人舒马赫认错人,失手开枪,杀死了飞行员朱利,他原本是破坏游戏规则的人,最终成为了那个牺牲品。

《游戏规则》从剧情来看,上演的是爱情故事,但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部电影于1939年上映,二战一触即发,它具有难以捉摸的隐喻,并由此反映出的阶级矛盾与冲突,是整部片子无法忽视的重点,用维基百科上的一段话说:「所谓游戏的规则,就是说谎言和欺骗等卑劣手段,是战前法国社会不可违背的游戏规则,谁要是违反了这一规则,就要被当时的社会圈子灭杀,成为那个社会的牺牲品。」

二战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更改变了游戏规则。

图片来源:《游戏规则》剧照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数字背后的利益链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从程仁清(王阳饰)猜透范渊(吴刚饰)心思,将整个丝绢案和盘托出,谜底已经完全揭开,可以进入终章。谁知导演不准备快速完结故事,在原本精彩的故事线注水,给丰宝玉(费启鸣饰)安排一次意外的爱情线,又撮合丰碧玉(戚薇饰)和范渊,使原本充满轻喜剧味道的悬疑片逐渐变味,到后面更是故布疑阵,安排闹法场、逃命等剧情,原本一条线的故事,拆得支离破碎。
电视剧前面的故事堪称完美,由「人丁丝绢」税收开始,不停抽丝剥茧,拖出长达百年的税赋错误,以小见大,逐步展开,从算学问题,延伸出无数个人情世俗与官场斗争。
帅家默(张若昀饰)是一个算呆子,不通人情世故,潜心钻研算学。他为一位老农丈量土地,发现尺寸偏差,为弄清准确性,前去架阁库查阅资料,发现明朝仁华县平白无故多出三千五百两白银的税收,为纠正错误,他和好友丰宝玉踏上深渊,开始与官员缠斗。
电视剧前半段沿着悬疑与纠错展开,层层递进,布下各种疑阵,精妙绝伦,简单的算学问题,为何会变得如此复杂,那自然是掺杂太多人的利益,百多年前的错误,现在要推翻,自然不易,从错误开始,需要倒退到源头,中间的坏账、烂账要理清,不对的问题要找到症结,确实不易。
帅家默不通情理,认为错的要得到纠正,这是驱动故事前进的内核。电视剧中,当官的,流官要明哲保身,刚调任的想重回朝堂,知道真相的隐秘不说,利益相关的使劲儿搅浑水……帅家默怎么也不明白,简单的算学问题,为什么会遭到牢狱之灾,还给自己引来杀身大祸。
他不明白,也是观众不明白的,可到了剧情中途,程仁清在范渊的面前解释,得知朝堂上,内阁首辅换届,期望有所作为,将清丈土地作为一个试点,如若成功,就是大功一件,至于下面人的争斗与死活,朝堂之上的人是不管的。
电视剧精彩的地方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几经磨难,帅家默和丰宝玉的「人丁丝绢」案有了转机,官员终于答应重新丈量土地,谁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丈量土地,不是重新划分田地,而是将原有贫农的土地尺寸扩大,让穷人多缴税,富人的财富,依旧不变,平摊到穷人身上,实在是高明的招数。
看到这里,我想起曾经工作去县城,一位出租车司机对我说:「上面的政策,都是好的,完全是下面的人搞坏了。」可见做这种虚与委蛇的事儿,不是明朝才有,而是每个朝代都会出现。
帅家默心里的对,是简单的数字问题,数字背后牵涉的是利益问题,如果数字从源头是错误的,无论怎么算,它都是错的,一错再错,持续不断的错下去,自然会变成官逼民反的大事,他们正是咬住这一症结,才得以逃出生天。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拍的是明朝一个小切面,却是整个朝廷腐败的冰山一角,越是细微的地方,越会滋生贪污腐败,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唯有源头的问题弄清楚,算明白,才不会滋生腐败。
图片来源:《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剧照

《侏罗纪世界3》:平庸乏味的完结篇

侏罗纪世界3

几乎很难有三部曲电影能拍好大结局,哪怕是《侏罗纪世界3》,用两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拍出来的是一个臃长又乏味的故事。
第三部承接前两部,故事从第二部恐龙逃出纳布拉尔岛若干年后开始,整个地球,陆地、海洋和天空都有恐龙的存在的影子,人类在复活恐龙的同时,潘多拉盒已经打开,这时又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白垩纪灭绝的蝗灾。
电影的整个故事很乏味,看得我昏昏欲睡。我边看边琢磨,《银河护卫队》里的「星爵」怎么跑去当了驯龙师,半梦半醒见,终于找回一些片段的回忆,在《侏罗纪世界2》里,他是一名饲养师,通过驯服恐龙,与它们建立联系,并成功赢得三只迅猛龙的信任。
第三部电影成为一锅大杂烩,要承接前两部的故事,又要照顾不同群体,为此构建了两条故事线,最后变成一条大团圆结局的叙述。每看一幕,我脑子里会出现许多动作电影的镜头,三只恐龙与欧文(克里斯·帕拉特饰)追逐,在《007》系列电影里的摩托与汽车战中也有表现,一群人在飞机失事坠毁镜头更是《碟中谍》系列里不停出现的场景。
《侏罗纪世界3》和其他系列动作电影一样,拍到后面,故事架构庞大,逻辑拆分得支离破碎,导演和编剧无法修补前期所构建的大楼,又要不停往前推进剧情,变得特别乏力,只能靠特技延续电影的颓势。
有趣的是,我在观看此类电影,心态发生了变化,以前总觉得好莱坞的科幻片多么炫酷,现在来看,原来它们不过是在玩儿俄罗斯套娃,通过一个模板,不停变换故事类型,将故事讲给不同的受众群。拿《侏罗纪世界3》来说,故事核心是拯救,在这基础上,可以演变出动作片、科幻片、冒险片等,一个本子,可以无限套。第一部电影给出起点,造成一个恐慌,第二部恐慌不断扩大,无法收场,第三部成为终点,凸显物种多样性,得到一种和谐共处,又或是正邪对立的结局。
《侏罗纪世界3》里涉及人与恐龙的镜头不多,大多是各自行动,唯一精彩的一幕是暴龙与南方巨兽龙间的战斗,不过这一幕又使我想起电影《金刚》里的金刚与恐龙的战斗,相比之下,恐龙与恐龙间的缠斗,实在是弱太多。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侏罗纪世界3》,它符合当下寻求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价值观,也满足黑人、白人和亚裔共同参与的民族大团结,甚至电影里的反派,看起来智商也很欠缺,过于呆萌。或许正是它不得罪任何一方,导致故事变得特别平庸。如果要说唯一可取的地方,应该是它的全球票房累计超过十亿美元。
图片来源:《侏罗纪世界3》剧照

《当幸福来敲门》:幸福之门在哪里?

读完表哥写的《面对四个自杀者,先是围观再是失语》,我想起一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记不起名字,去翻看豆瓣记录,发现这部《当幸福来敲门》已经从八点几分,上升到九点二分,不知道在评分变化的过程中,这部电影抚慰了多少人的心灵。
《当幸福来敲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克里斯· 加纳(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饰)是做高科技治疗仪的销售员,他的产品价格昂贵,很难出售,电影里,他每天提着治疗仪奔跑在城市街头,早上振奋精神出门,夜里失落而归,常常卖不出一台治疗仪。在他生活艰难,无以为继时,妻子(桑迪·牛顿 Thandie Newton 饰)选择与他分手。至此,他和儿子(贾登·史密斯 Jaden Smith 饰)相依为命,开始寻找幸福之门。
克里斯· 加纳有一项惊人的天赋:数学很好。销售仪器的同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家到金融公司实习的机会,公司领导告诉他,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应有的报酬。这段时间,他必须自己解决生计。
接下来,生活的重重打击来了,他面试金融公司,托人帮忙照看治疗仪,结果丢失了。家里的租金到期,房东将他赶走。违规停车,警察要他交罚单……生活逼迫克里斯· 加纳和儿子流落街头。他不得不和儿子睡在地铁站的男厕所。这一幕拍得痛彻心扉,一个男人抱着孩子躲在厕所里哭,那得有多绝望。
困难没有击垮克里斯· 加纳,他四处奔走,得知教堂会每天清理房间,给流浪者提供居所,为此,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到时间会带儿子排队,只为争得一晚的食宿。
看到这里,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国外的教堂还有这些便利。转念一想,如果在我们国家,有走投无路,无家可归的人,这个城市有什么地方可以给他们打开方便之门?我不知道,至少我曾经去峨眉山爬山,吃住寺庙是自己花钱。
那么,我们国家有没有这种地方?其实是有的,我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读到过:
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向富人捐钱,请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个社会的良好运转,不就是让人饥有食,衣遮体,帮助处于低谷的人,生活和精神不至于崩溃,不做一些极端的事吗?每个人或多或少会经历低谷时期,能给他们点滴温暖,没有绝路,这已经是很好的制度。

苏东坡是佛教徒,他亲力亲为做善事,修的是最上乘的佛教。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理解宗教为什么会存在,《当幸福来敲门》给了我宗教所存在的意义,给人希望,让人的生活和心灵得到慰藉。至此,我也对宗教充满敬意,再也不觉得一个人有信仰有什么问题。
电影里,克里斯· 加纳经历过一系列低谷,后来找回了治疗仪,卖给一位心好的医生。他通过努力,发挥自身天赋,通过金融公司的考核,拿到应有的薪水。他一次次绝望,又在绝望中重生,在正常社会制度的运转下,终于有一扇幸福之门为他打开。
图片来源:《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瞬息全宇宙》:这电影?拿了奥斯卡奖……

瞬息全宇宙
两个石头从镜头出来,开始对话,我知道,《瞬息全宇宙》开始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讲故事。整部电影看完,除了脑洞,对于故事所传递的一切情感,我只能说,它符合一切正确却又浅薄趣味的叙事。
《瞬息全宇宙》分三幕讲故事,第一幕有点儿乏味,通过伊芙琳(杨紫琼饰)深陷家庭和事业危机的情况下,引入一个多元宇宙的概念,由她丈夫Waymond Wang(关继威饰)突然遭遇另一个宇宙的丈夫入侵,告知伊芙琳危险来临,从而引入反派女儿Joy Wang(许玮伦饰)出场,开始进入多元宇宙的探索。
故事的设定为通过一种头戴式耳机设备进行穿越,在穿越的过程中,需要意识高度集中,又或是通过一些外部强烈引导(有两位反派通过刺激肛门)进入。片子没有具体讲述实现多元宇宙进行跳跃的原理,只告知在不同宇宙进行连接,能接住对方的力量。
《瞬息全宇宙》的第一幕有些平淡,到第二幕开始,剧情出现跳跃,用物理学的名词来说,电影从一维空间直接进入多维空间,变成一种万花筒式的剪辑风格,不停跳转,用大胆的剪辑来演绎故事,而不是在一个空间完成任务,跳跃到另一个空间,确实是一种突破的叙事风格。看到这里,我不免也有些惊叹,佩服这种鬼才的思维。
从创意角度来说,打破常规,进行突破的挑战,是每个导演不断追求的目标,詹姆斯·卡梅隆在拍完《泰坦尼克号》《终结者》等一系列2D电影,开始进入3D影视技术的探索。李安在拍完《卧虎藏龙》《色·戒》等系列电影,开始尝试120帧的影视效果。更别说漫威不停使用绿幕抠图拍科幻片,迪士尼将动画片真人化……无论使用什么技术,他们的共同点不会变:讲一个好故事,你看用技术能讲好故事的人有多少个?漫威和迪士尼,在追求技术的路上,活脱脱成了烂片制造厂。
故事有始有终,《瞬息全宇宙》的第三幕极为简短,它的收尾从一个多元宇宙变成「love」战胜一切,一位麻烦缠身的女性,回归家庭,上演一出做好自己,表现出和和美美的大团圆结局。
《瞬息全宇宙》聚焦点是一名美国华裔移民女性,通过她的爱情、事业、生活所面对的压力,爆发出一种独有的环境,整个故事可以看作是她通过精神分裂出去的幻想,最后她通过包容与爱,化解一场家庭与事业危机,符合多元文化的独特现象,这一切入点抓住了一个特殊的角度。
可这真是一部有深度,能引人深思的电影吗?它的故事并不新颖,切入角度不够强烈,拍摄风格太过细碎,结局也没有余音。或许它是一部充满奇趣脑洞的电影,却不是我所中意的类型,不知道是我心目中的好电影过于陈旧,还是多数人已经习惯炫目的视觉风格。这部电影能获得奥斯卡奖,我反而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另外一个宇宙
图片来源:《瞬息全宇宙》剧照

人间清醒张颂文

张颂文
张颂文自电视剧《狂飙》后大火,最近在给电影《不止不休》跑路演。我无意间刷即刻,看见有人转载他微博上发的文字,觉得他真是一名清醒的演员。
我看张颂文的影视剧不多,没火前,他出演的大多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很难有令人深刻的印象,《不止不休》是他三年前拍的电影,也没有多少戏份,他在微博里写道。「很多网友给我留言说戏份不多,这样参加路演,票房不好会被人骂。」张颂文却觉得,票房不是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
自《狂飙》后,我刷短视频,不停刷到他以前给人讲戏,又如何演戏。他也谈自己的经历,放着赚钱的旅游事业不做,跑去考北影,当演员,毕业后接不到戏,不停被拒,不停去面试,从一个小角色到现在迎来事业的高峰,很不容易。
张颂文演戏到底有没有天赋?从演讲中能看出,其实是没有的。如果有,也不会被拒几百次也接不到戏,但他有一种许多常人没有的性格:坚韧。一个人被打倒数十次不可怕,倒了数百次,还能站起来,这份坚韧,已难能可贵。
从张颂文讲戏的一些教学片段看,他对许多影视剧里的角色做过分析,暗地里下过苦功,再加上自己去演戏,结合自身经历,能成功,也不是偶然。
一个好演员,既能讲戏,又能演戏,做到输入与输出,这是很难得的。我相信放眼全球,也没有几个人能两者兼备。能讲戏的的人,没有亲自演过,只能按照书里的教,不算是好老师。一个会演戏的,能讲好一出戏,让学生明白表演的精髓,也很难得。戏剧表演始终要结合实战经验,就像莎士比亚的剧本,如果他不在舞台沉浸,不停观看、修改、调整(估计还自己演过),很难达到演出效果。
我读过许多导演和编剧写的书,可看一名演员教演戏,很少,大多数只会讲自己的生平,从一名小角色到明显的历程,如果叫他们来分析镜头、拉片子、分析角色……估计在国内,这样的演员很少。
张颂文在微博上谈路演,提到路演的意义,说导演和演员去站台,底下的演员对电影一通夸,我读到他写道:「每次我都觉得很好笑,你以为观众傻啊,真不好看走出电影院照样在朋友圈骂死你。」拍手叫好。国内的电影烂成什么样子,对于开放的互联网来说,大家没有对比吗?
我以前看电影,也没有看评价的习惯,进电影院次数多了,才意识到许多国产电影根本没必要去电影院。现在豆瓣评分和小红书口碑是两大风评口,有意识的观众,稍微刷一刷,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口碑已经不受许多头部操控,由点及面地传播,它成为无数细流,不停蔓延。这是件好事,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倒逼影视行业提升,双向循环,毕竟没有人愿意花钱花时间去看一部烂片。
季羡林在2001年为北京电影学院题词: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张颂文在教学与演艺方面,很好地传承了北影校训。《狂飙》之后,他的演艺事业注定会越走越顺。
附:
图片
图片来源:《不止不休》剧照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糟糕透顶的体育电影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邓超和俞白眉拍摄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下简称:《中国乒乓》)2月17日艰难上映。这部电影从去年国庆预热宣传,定档,到延期,接下来确定大年初一,后又改为大年初三小规模放映,再到2月17正式上映,经历的艰难坎坷,如果拍出来,估计比电影还好看。
国内体育类型的电影不多,陈可辛拍过《夺冠》(原名叫:《中国女排》),还有部以网球运动员李娜为题材的电影,至今没有下落。按理说,《中国乒乓》是国球,讲的是一段反败为胜的故事,看完电影,我像是看完另一部《夺冠》,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陈可辛的《夺冠》从郎平由美国返回中国,开始回到女排起点,讲诉中国女排的故事,人物紧紧围绕郎平展开,突出强化人物的重要性。邓超和俞白眉选取戴敏佳(邓超饰)从欧洲回国执教开始,带领中国队夺回斯韦思林杯,故事展开的过程,陷入教练和队员的两难,导演似乎想去塑造戴敏佳,然而又怕忽略球员,左右飘忽不定,犹豫不决。
两部体育电影,无论拍摄手法,还是人物故事,《中国乒乓》完全是照猫画虎搬运,拍出了一个由弱胜强的故事,但始终没有触及体育运动场上,暗地里勾心斗角的斗争手段,人物太脸谱化,毫无亮点可取,简单到只要展露出正气凛然的一面,也不需要过多的表演。
《中国乒乓》故事进入有期,有些飘忽不定,既要讲好一个人的故事,又要讲好队员们的团结精神。电影的高潮部分是结尾,谁知道镜头不停切换,打几球,转到观赛人群身上,再切换回来,比分已经变了,没有一局比赛完整呈现过。为了体现赛场的局势,甚至用上特写和慢镜头,我反而觉得刷到的短视频的精彩程度,远比电影精彩。
熟知体育的人,看完整部电影,看见的是中国队全是伟光正的形象,没有人会犯错,错误全部来自对手太强。《中国乒乓》特别强化国外对手面对中国队的不尊重,从邓超在国外丢钱包,被警察逮捕,到派遣队员去欧洲学习,遭热嘲冷讽,直到电影结束,一切的矛盾,与国家的制度无关,为了争这口气而打败他国选手。
这么拍电影,讲故事的手法太老套,放在多年前或许没问题,放现在,已经有太多人不吃这一套。不说当年乒乓球发生的623事件,放现在,看看足球,再看看篮球闹出的事,电影与生活相比,缺少太多冲突。如果去电影院看见的永远是一张充满人性光辉的脸,看不见一个人内心挣扎,无助与彷徨的瞬间,还不如回家拿手机刷新闻。
陈可辛拍摄的《夺冠》聚焦点在郎平,从青年一直拍到她成为主教练,带领中国队夺冠。《中国乒乓》拍摄的是戴敏佳,回国担任教练,带领一群运动员绝地反击,两部电影,走向的是一个终点:团队胜利。我不看电影,也知道结局,可在135分钟的时间里,我希望获得的是一种跌宕起伏的经历,那经历叫:绝地反击。
图片来源:《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