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在我小时候,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名叫《背后的故事》,这档节目开播时间很晚,大概要十点过才会播。我也是在一次无意间放假看见的节目。

节目的形式很简单,布置了一个圆形的空间,放两把椅子,下面有观众,每周会请一个明星去讲他们的经历,小时候过的怎样,为什么会成为明星。

我之所以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一部分原因是受这档节目的影响,因为我发现这些明星一路走来,所有的经历很坎坷,有的无缘无故遭到磨难;有的受到时代影响被迫前行;有的则是家庭原因……每个走上明星之路的人,似乎都有不快乐的童年。为此不少人在讲述的过程中还会哭泣。

这档节目之所以有意思,有一个原因是它的形式,我很少看见一个明星在舞台下是怎样的状态。其次是明星们不再高高在上,他们也是人,没什么稀奇,无非是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次数变多,受关注的人多。还有就是,我很喜欢听明星讲拍电影电视背后的故事,以至于我对于影视剧是怎么拍出来的,深深的着迷。

受到这档节目的影响,我发现所有的成功必须要先付出,没有什么是轻易得来的。因此当我出生社会时,较为轻易的相信了这档节目的内容,其实从一定程度去看,有时候一个人出名,和勤奋努力有关,和自身的境遇有关,和老天爷赏饭有关……更多的,我还是相信许多人在节目里虽然能说出自己成长,出名的轨迹,但许多事只能是小概率事件,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会清楚真正出名的原因。

我怀疑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在推动这一切前行,努力和勤奋自然重要,但老天爷赏饭,或许才是成为明星的关键。

不论怎么说,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日子不会过的太差,只是如何努力,方向如何,是很难找到的一件事。在没有找到之前,我给自己拟定了六点要求:

1、拥有好身体(身体是本钱);

2、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每天成长一小点):

3、多看好电影(电影能让人过好这一生);

4、多读书(开拓眼界);

5、不停写作(帮助思考);

6、不欠债(房贷除外)

至于其他的,恐怕真要交给时间去决定了。

注:本文写于 2020 年 12 月 14 日。

我从古天乐身上学到了什么?|每日抄经:利未记㉖(一)

我从抄经开始写笔记,不觉已坚持写了半年,每有间断,估摸着有十几万字,按照这速度写下来,抄完经,笔记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抄经这段时间,时常想起古天乐。他有一个新浪博客,每天会在上面写几句话,已经坚持了数年。

写博客并不是他的本意,粉丝要求,他就写。我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建议,也不知道那些要求他写博客的粉丝,是否还在看他的博客。

其实很多事和坚持有关,我在采访人就发现,许多人来学厨师,有一个原因是开店赚钱。在他们中间,兜兜转转,不停轮换工作,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很少有人坚持从事一行。要知道,换行业是要花巨大的代价,哪怕是学小面、火锅之类的单品,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老师或许只教几天,掌握方法,明白如何煮一碗面,保证稳定的味道和快速出锅的速度,又是另外的事。

换一个行业值得鼓励,只是这背后的代价是从陌生到熟悉,离开熟悉的圈子,抛弃所建立的人脉,投身到另外一片汪洋之中。

很多人没明白,在一个熟悉的行业没有做好前,跑到另外一个行业,就能做好吗?我不太相信这种概率性事件,反而觉得做好本职工作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古天乐首先是一个好演员,有了稳定的工作,他才能坚持写博客。如果一个人没有没有过硬的本事,还是建议多夯实自己的工作,再考虑做另外的打算。

“我们”在一起,你还是单身狗 2015-05-29

关于明星在一起的话题总能让人浮想联翩。我记得很早以前,在没有商家进入以前,要么是祝福,要么便是谩骂,话题像现在这么火热还真不是人家秀恩爱的错。

可自从商家把它那跪舔的腿伸进来后,关于祝福的话题倒越来越热,炒作的乐趣多了,真心少了。认真想一想,范冰冰和李晨在一起,我们除了看范冰冰的电视剧和李晨的综艺节目外,其他事和我们并没有太大关系。

我是从小看范冰冰演的电视长大的。小时候就看那丫头片子演个金锁跟在林心如屁股后面屁颠儿屁颠儿的跑。那时候没有网络,湖南卫视每个暑假都播一次,我倒是连着看了好几个夏天。

谁曾想时间过得真么快,就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她便从刚开始的小丫头片子成了“范爷”,今天和李晨成了“我们”。

如果你经常看娱乐新闻,会发现范冰冰的话题很多,似乎她无论到哪里,都会引起话题。记得去年看一本杂志,上面采访狗仔队,记者问他们,哪位明星最聪明。狗仔队的人说,范冰冰,因为当你偷拍她的时候,她并不会像其他明星那样反感,反而会在适当的时机给你一个暗示,既让你完成了任务,也让她上了头条。文章的最后说道,范冰冰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她懂得给予偷拍者一些方便,让他们知道欠自己一个人情,于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自然会笔下留情。

这篇报道看完后,我脑子里情不自禁地蹦出一句话,怪不得情商高的女人都难找到男朋友。

这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当时也没注意。后来看她上《最强大脑》、《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时,发现她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第二档户外节目,玩儿得开,是那种收放自如的人。

关于她和李晨之间的关系从年初就开始发酵,由于一直没有得到确认,变得扑所迷离,加之她这半年时间无论是电视、综艺节目还是走秀,身上的话题就一直没断过。想来这一次公布恋情要么是早有预谋,要么便是计划好的一次营销事件。

我一直挺反感追逐明星私生活的人,毕竟私生活的好与坏,和作品完全没太大关系。你私生活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再混乱都成,只要你能拍出好的影视剧作品,我还是承认你是个伟大的演员。可这世上总有人连自己的单身问题都还没解决,却热衷于八卦别人。他们每天像是猎奇般趴在网上,通过插入电脑屁眼的网线去寻找别人的隐私。想想,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如果说商家为了追逐利益而怀着“善意”的心祝福别人,那么我们跑去做什么呢。单身狗依然是单身狗,除了眼巴巴地看着人家秀恩爱外,也没什么可做的。当然,你若是心里腹黑一点儿,可以这样祝福他们:秀恩爱,死得快。

洗洗睡吧,明天这些都将成为过去时,我们依然会在人来人往的潮涌中被生活这个婊子所嫌弃。

爸爸去哪儿:我们总是在批评 却忘了去反省 2013-11-05

事实上在这个经济社会日渐占主要领导地位的社会生存模式下,会存在许许多多的声音,无论这些声音是中立的,是批评的,还是赞美的,他们都随时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没有人会去探寻一档节目的幕后是怎样的,就像没有人告诉我们现今的娱乐界,除了抄袭,山寨,买版权外,还有多少创新意识在里面。

《人民日报》近日刊登了一则新闻,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了’抹杀国内节目制作的原创动力”。这种指名道姓的批判或许已成为了《人民日报》的一种风格,可我们国内的原创力似乎并不是从“爸爸去哪儿了”开始。

买国外版权已经很普遍

山寨的总觉得“差不多”就好

无论是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还是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这些节目的播出,都已经开启了买国外版权的先例,或许我们能找到最初是由谁开始买国外版权的,但这弥补不了我们国家娱乐节目的短板,那就是“好东西都有人去抢”。

很多人都在说为什么这些娱乐节目可以跟风,似乎跟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发现或买进的版权,总有一些电视台会去模仿或抄袭。这种现象在娱乐圈已经屡见不鲜。可成功的,总是第一个发现好东西的人。其他电视台一做,就立马变味了。因为没有几家电视台掌握了一档节目的核心。

就拿“中国好声音”来说,如果是山寨,做出来的效果就肯定没有买进版权做出来的好。这是因为国外在策划这一档节目的时候,会采用24个机位将整个节目无死角拍摄下来,到时候在剪辑的过程中,无论需要哪个画面,都可以找到。中国人拍摄的时候,则会大而化之,认为“差不多就行”,然而这里差不多,那里差不多,到最后却差很多。

这里从最近的“爸爸去哪儿了”最近报道中也可以看出来,起初时节目组认为十几台摄像机就可以了,可拍着觉得不够,于是不断增加,到最后连空中摄影机都调出来。不过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了”在拍摄上,还是明显弱于韩版的,毕竟韩国做户外综艺已经有很多年,其累计的经验,比我们多太多。

经济时代都是赚快钱

慢工出细活已经不可见

没人知道从什么时候娱乐圈已经习惯了赚快钱,这就像整个市场一样,除了少数的IT行业会很在乎用户需求,其他的,都是闷着头赚钱,爱买不买的主。

自从这届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惨败给《中国好声音》后,已经可见老式的选秀节目,国人已经不会买账了,这已经不是电视台做什么,观众就看什么的年代,这是一个你必须绞尽脑汁迎合观众的时代。

怎样迎合观众?最快速的办法就是买国外的娱乐版权,这样不仅能节省不少时间,还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收视率,这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当这种买版权已成为一种常态,当各大电视台都争相去购买国外的版权时,不知有多人会去思考,等买完国外的版权后,我们又怎么办?

大多数的观众是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的,因为观众只需要看节目,看好看的节目,对于其他的,只需要留给电视台去思考。

诚然买版权已经给了不少电视台一个缓冲期,可在这缓冲期内,还能呆多久?随着今日广电总局再一次发布的“限娱令”上看,似乎是在逼着各大电视台往自我创作的道路上走。可一档节目的策划工作需要多久,做出来后的反响是怎样的,观众是否会买账……这一系列的问题,无疑都紧紧地压着每一个电视台。没人能保证自己做出来的节目,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如果不能沉下心去策划

那就等着别人沉下心去试验

从国外一档综艺节目策划的时间上来看,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我相信就从时间上来说,估计就有很多电视台吃不消了,因为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并且没人能承担风险。可对于电视台来说,不这样做,那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挽救整个综艺节目的危机吗?

或许正因为我们娱乐节目生活的环境太过于安逸,才造就了现今的局面。曾经湖南卫视一家独大,现今三足鼎立,那么以后就只能看谁能壮士断腕,或许才能更加有利地对整个综艺节目产生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来自于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全新娱乐模式。

就像韩国的综艺节目一样,如果一档节目做得好,就会不断地,继续地做下去,如果做得不好,就果断撤下来。或许只有放一条鲶鱼下去,才会继续推动着我国综艺节目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