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引出问题

参与者:所有团体、个人

1、选取一个具体问题: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问题。

2、单独工作,写下这个问题在你心中提出的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非常直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也可能是反问。

3、对于步骤2中的每个问题,写下由它们所提示的三个问题。现在你将有九个新问题。

4、对于步骤3中的每一个问题,写下三个由其引发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你来说可能会变得非常个人化,而且它们似乎并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核心。这是件好事。相信你的直觉,并时刻记住,你不是在寻求答案,而是把问题的网撒得越广越好。现在你将有27个新问题。

5、将每个问题写在一张纸上。在地板上或墙上画出它们的地图。出现了哪些问题群组?提出了哪些广泛的、一般性的主题?

6、从所有的分组中,提出三个或四个有关“儿童权利”的广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表明(a) 可能的叙述和(b) 普遍的主题。

正 文

重大社会问题

女权主义当下的困境

三个问题

1、当今女权的起因是什么?

2、东西方女权有什么区别?

3、女性到底是在寻求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又三个问题

当今女权的起因是什么?

1、女权是从什么时间点开始的?

2、女权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3、女权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是一种公平的讨论方式吗?

东西方女权有什么区别?

1、我国女性关心什么问题?西方女性关心什么问题?

2、东西方的男性对女权问题有什么看法?

3、东西方女性如何看待对方的女权主义?

女性到底是在寻求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1、女性现阶段的社会地位?

2、女性需要达到的社会地位?

3、女性对未来地位有什么看法?

再三个问题

当今女权的起因是什么?

1、我是如何看待女权的?

2、女权对我有影响吗?

3、在日常生活中女权是否存在?

东西方女权有什么区别?

1、是否东方女性更关心自己,西方女性更关心社会问题?

2、我如何发现东西方女性的差别?

3、如果要去做调查,我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女性到底是在寻求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1、和古代相比,女性的提高在哪些方面?

2、女权是从西方传来,还是女性地位到了一定程度,自己会出现?

3、从商业的角度看,谁能在女权中盈利?

儿童权利

1、儿童会明白女权吗?

2、男孩和女孩会出现女权现象吗?

3、女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

思考:

写下这些问题,才明白要弄清楚社会问题是很复杂的一件事,要考虑的并不是单纯的女性角度或男性角度,站在一个大的视野,把问题罗列下来,像是剥洋葱般,一层层的打开这些问题,再想办法通过问题,去获取答案,我感觉我像是在写一本书。

注:本文写于 2021 年 04 月 19 日。

为什么大多数人讨论问题都在撕逼 2015-04-29

前段时间看一本书——《上帝掷骰子了吗》,里面讲了很多关于物理量子的故事。书中的故事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唯一能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有两点:1、上帝当初只用了一根手指,这个世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这个简单的世界会变得复杂。2、爱因斯坦和玻尔在讨论问题时,会从科学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为什么大多数人讨论问题,更多的是在撕逼。

第一个问题我以前在发录音的时候谈到过。人和动物的最大的不一样是学习、思考能力太强,动物聚在一起,会变得团结,因为不团结就会被其他物种吃掉。人不一样,人一多,就容易乱,每个人心里都有想法。要知道现在并不是社会公有制,而是靠能力、颜值和起跑线吃饭的时代,有能力,长得丑,不好混。颜值高,起跑线低,会过得好一些。但你能力再强,颜值再高,也高不过练习“日狗大法”的人。这世界就这样,一旦不平衡,就容易变得复杂。

其实要活得简单也不是没有办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进山修道,远离尘世,做一个与世独立的人。要不就想办法让自己活得简单快乐一点,找一个工资乐观,朝九晚五,有双休,不加班,轻松自在的工作。没事就看看书、跑跑步、喝茶、遛遛狗。但千万不要写东西,140个字的微博更不要写。一写就会乱,就会撕逼,就会变得复杂。

下面说第二个问题:撕逼。大多数喜欢撕逼的人是装逼的人去挑战思想者。我看各种讨论,别人抛一个观点,有的人不用脑子回答,有的人不懂装懂。大多数的讨论到最后都会偏题,都会变得文不对题,胡搅蛮缠。

撕逼还有一点,知识的不对等。爱因斯坦和玻尔都是物理学集大成者,在讨论问题时,可以就问题进行升级讨论,两者虽观点不同,但共同点是一样的,追求真理。很多人撕逼不是这样的,大多数都一知半解,有个著名的理论叫:木桶理论——决定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那块木板。一个高等智商的人要和低等智商讨论问题,就需要把自己的智商降到和他一样的高度。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讨论问题,就要把智商降低到不读书人的高度,这样讨论问题,高智商的人到最后只能长叹口气,到最后保持缄默。

我是觉得这个世界太乱,太过嘈杂,每天上微博都会看见各种撕逼,意气用事的人太多,能坐下来好好讨论问题的人太少。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不懂就问是好事,但这问问题,向什么人求教,我觉得才是一门最大的学问。可惜,我到现在都还没学会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