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们的美好!(日记48)

回到寝室时到处一片黑暗,死气沉沉的寝室,让人觉得厌烦。看了几集柯南,发现电脑里两百到三百五之间没有,而四百到五百之间又有些残缺不全。想了想,还是在网上找了个种子,将剩余的补全,让电脑下着,自己却转进被窝睡觉去。
好想就这么温暖的睡着,不想起来。

2010/11/3
我一直认为习惯是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
七点的闹铃准时响起,看了看外面黑乎乎的天,习惯性的安了关闭,继续闷头大睡。这种习惯,在我不知不觉的沉淀中慢慢得被我宠坏了。
醒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躺在床上看《撒哈拉的故事》。半个小时后起床,饿的不行了,实在不能再坚持在被窝里面,不然我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穿衣的时候还在想西班牙关于驾校规则的那条款“车在不该停放的位置超过两分钟,则会罚款。”三毛这是利用这条逃过一劫,算是狗急跳墙吧!
吃完饭后继续那所谓的柯南。网速不给力,只能缓慢地看着,一点一点的等着它下好。几百集的坑,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中途的时候下了个“PDF”软件,顺带在网上下了几个PDF书籍。用电脑打开,看书的效率提高了几倍,不小心便把《撒哈拉的故事》看完了。故事的趣味性很强,是我喜欢的风格。对于生活的热爱,三毛是快乐的。
寝室的有又一个在天擦黑的时候走了,关了门,去到另一个地方旅游。房间内空荡的没有一点生气,少了一点温暖,多了一丝寒冷。空气里只留下两个人的呼吸声,果然热闹不起来。不过我本不是多话的人,这样,没有什么不好。
我一直是个懒人,不管怎样,能简单的就绝不复杂,用杀毒软件也是这样。用QQ的时候是初二,一直到现在也有七八年了。曾经还一直为了那些虚无的图标疯狂了一阵,结果现在想熄灭却不行。360因为一直是免费的,所以没用其它的软件,然而今天腾讯却要强制性地卸载360,我只有将仅有的360浏览器(前几天卸了其它的,只有浏览器没卸)卸载了。我对于自己的电脑,没有太多的要求,不中毒,开机快,仅此而已。对于安全与保密,用我爸的话来说“这个世界上最不保密的就是电脑。”这个道理,我自然也是明白的。对于什么窥探隐私这些,我不觉得有什么。如果真有什么秘密,我或许就不会用电脑来联系。只是对于我这个别人一眼就能看穿的人,会有什么秘密?我不得而知。
在连续的掉线之后,我决定出去转一圈,锻炼下身体再回来看他们的战况升级,在寝室呆久了,还是要出去透透气。
地上还残留着白天雨水留下的痕迹,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小池塘。冰冷的雾气围绕在身边,让我又近视了一倍。搓了搓冰冷的手,在经过马路后还是决定到操场去跑几圈。我记得上次跑了两圈就累得气喘吁吁,引体向上做了两个。与原来的自己相比,倒退了一大步。我决定今天再去试试。
我喜欢奔跑的时候听风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那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便是一阵风。只是我这风却有疲惫的时候,不会在别人哭泣的时候带给人温暖。我渴望着自己像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但无论如何我的眼皮不答应。冰冷的空气被我吸进肺里,才发现那些冰冷的物体也是可以被温暖的,只是这温暖,却是需要汲取别人的温暖。原来,我也是发热的导体,能自由的进行转换。
返回的时候特地绕了个圈,看人影从我身边静静走过。我从他们身边擦身而过,彼此陌生,形容陌路。我一个人静静的想着撒哈拉那夕阳下红光染满的血色沙漠,一面沉默地看着街灯。
我发现自己变得冷淡了,变得不爱说话了。总觉得开口了便不是我自己了。我苍白到只能静静的用键盘声来代替自己的语言。
回到寝室,这场IT战争还在继续,没有办法,世界就是这样,被触摸了利益,谁都会反击的。

2010/11/4
我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你很强。可是越是这样便会觉得越渺小。这让我真的不知所措。
明明明媚的阳光却让我感觉到寒冷,我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从这种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或许,没有什么是我所在乎的,我应该试着让自己强大。对于嫉妒与羡慕,我只能默默的告诉自己,我是与众不同的。
我怀揣着梦想上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不管如何,自己都得坚持,默默的坚持,在前行的道路上,或许真的没有人能帮你,一切还是得看自己。
我不想自己唯一的梦想就这样被自己否定,在还没完成的情况下被自己所打败,这或许是最愚蠢的了吧

2010/11/5
夜晚跑步的时候看见一群穿着军服的学生在操场上呼啸而过,我夹在他们中间,听他们整齐一致的步伐与吼声,那种气势,把我震慑到了。他们忽然从我身后袭来,我措不及防,被他们夹带着跑了一圈。
我在黑夜的掩护下悄悄移动到操场的外延,那些如同方块的队伍,在这夜色中坚毅的前行着,慢慢的把我拉扯开。是国防生?还是外来的部队借用的学校操场?我在脑中这样想着。
跑了两圈,身体因发热而慢慢地冒出细密的汗珠。这段时间有点胖了,夏天刚买的裤子在慢慢的变紧。没有钱买减肥药,崭新的裤子又不能扔掉,无奈只有在晚上偷偷的从寝室钻出来跑步。
跑动的过程中看见两个高低不同的人脑袋站在操场的边缘,缓慢滑动着脚步,让我想起了音乐剧中的华尔兹,那种两人相拥的舞蹈,似乎是专门为情侣量身定做的。优美、高雅、灵动。
天空中飘着一盏红色的“孔明灯”,在一群人的祝福下,向远方的星星飘去。我看着他们,裹了裹单薄的衣服,朝着另一个出口缓慢走去
身体在缓慢的走动中慢慢变冷,这段不平整的石板路,独自一个人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每一次,都会看见那高耸的香樟树。黑漆漆的,看不见上面茂密的树叶,只能聆听被风吹落的枯黄叶子“咯吱、咯吱”的响。
那些凹凸不平的石板砖,深深的嵌在土地里,被那掉下的叶子铺了一地。教室外的灯光斜照出来,看不真切。
行至马路边,我看着红黄绿的交通灯不停的变化色彩,每一秒,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群来来往往。我们擦肩而过,有谁还记得谁。

为什么不能羞于谈钱?|每日抄经:民数记⑭(一)

今年开始,我慢慢试着赚钱。不是说以前不赚钱,只是相对赚钱,更多还是去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会选择拿较低工资,也要去一些公司的原因。

之所以开始学着赚钱,是想明白了很多事。有一件事是就是,学习和赚钱其实没有任何冲突。我工作以来,经历过不少公司,喜欢拿学习为托词,等我真正进去,别说学习和培训,就连上班读几页书的时间也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还是工作以外。

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自己进公司学习,多数公司也会用这样的话术和我聊天。回过头再看,最后还是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还有一种心理,就是一个人工作出来,要知道苦日子是什么滋味?也就是广告界常说的体验生活。其实工作就没有多少甜蜜,注定会伴随麻烦。若有,对我来说无非是做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很多时候,我有点羞于谈钱。我觉得维持基本生活,余下的钱能买几本书就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我却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赚钱的意义?钱多,是不是就能有更多买书和读书的时间?

从自身来说,赚钱最重要的就是能提升生活质量,能一次性付清所需物品的钱,就不需要用花呗和白条。反正到现在为止我自己也没有超前消费的观念。这也是不少同事贷款买房买车,又不得不出来工作的原因。我很庆幸不会为了这些事焦头烂额。

我要赚钱,也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至少在重庆,我该去的广告公司(高戈)已经去了。如果再往前走,只能离开重庆,去更高的地方。

不过今年我发现了有比做文案更有意思的事,因为文案有太多看不见,不确定和未知的成分,这并不符合我的个性,我反而喜欢能看见,弄明白的事,比如去跑数据,做更细致的运营和渠道方面的工作。我的个性不适合过于服务性的工作,反而将服务变成上门咨询更有意义。

还有就是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我不知道除了赚钱比较安全稳妥一点,还能做些什么事才不违规。网络上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要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并不容易,除此之外,只有赚钱才是一种暂时没问题的活法。

闷墩儿「出逃」记|每日抄经:民数记⑬

昨天回家,我打开门,发现闷墩儿不见了。

我出门前,将她关在厨房,厨房和浴室连同,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地方,她像是从屋子里消失了。我喊了半天,趴在鞋架下找,没有身影。

我放下背包,站在原地,不觉抬头,发现热水器管道有个洞口,心里一惊,赶紧打开门看天花板,难道闷墩儿从天花板的洞口钻出去了。

我找来板凳,站在天花板一个洞口处,用手机闪光灯拍了几张照,发现屋子和外面并没有打通,那闷墩儿会去哪里了?

回到屋,我喊了两声闷墩儿,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听见「叮玲玲」的铃铛声,我这才明白,原来她钻进洞,呆在房顶天花板隔层里。

我左脚踩着铝制鞋架,右脚踩在橱柜上,朝洞口望,里面是走管道和电线的地方,难怪屋里所有的线都是隐线,它们全部藏在墙内。我敲了敲天花板,有会回声,天花板的材质类似于瓦楞纸,特别脆,仿佛稍微用力就会断掉。

我站在洞口呼唤闷墩儿,她除了走来走去发出铃铛声,似乎并不太愿意下来。

怎么让她跳下来呢?我犯难了。屋内温度升高,我已浑身是汗。我只能暂时先跳下来,脱了衣服,准备赤博上阵。

闷墩儿平时喜欢两样物品,一是逗猫棒,二是猫罐头。我找来逗猫棒,使劲儿发出「叮玲玲」的声音。不一会儿这家伙就探出头,向下张望,奇怪的是,无论怎么逗弄,她始终不下来,只会钻过洞看我。

在地上不行,我只能再次爬上橱柜,靠近洞口逗她。

谁曾想,即便如此,这家伙也只是探头出来,并不会做下一步举动。

没办法,我只能用罐头引诱她。为此我特意发出开橱柜的声音,做出拿罐头的俯身动作,拿罐头时,我还故意摇了摇猫粮袋。结果呢?没用。

我只能打开罐头,透过洞口引诱她。

我将罐头伸进洞里,她站在洞口舔食,趁她舔,我故意将食物往下滑,她也随之探头。我找到机会,抓住她脖子,准备将她拉下来。谁知道这家伙像是定在地板上,使劲儿后退,我和她僵持了一会儿,怕弄伤她,只能放手。

我跳下来,再用逗猫棒摇一摇,她听到声音,又探出脑袋,仿佛在嘲讽我的无能。

怎么才能让她下来呢?是不是饿了渴了就会自己下来?我不清楚,但我也没了办法,心里有气,只能先躺床上休息一会儿,想想办法。

等我睡醒,已经一点过,我爬起来,看看猫粮和打开的罐头,丝毫未动。怎么会这样呢?闷墩儿一般是隔一会就会吃饭的德行。我站在地上,摇了摇逗猫棒,她再次探出头,做出伸爪子的动作。她的这一动作使我想起前段时间读过的书,里面提到猫爬树,只能爬上去,要下来会很害怕。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找来三个盒子,叠在热水器上,用手按住,防止掉落。另一只手使劲儿摇逗猫棒。

起初他还有些犹豫,不停用脚试探,测试盒子的稳定性。好几次伸出脚,又缩回去。我手撑住盒子,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觉得浑身冒汗,手臂酸软,心里怒气中烧。想到一晚上的时间浪费在这家伙身上,气不打一处来。

我原本准备放弃,心里不停倒计时,也不知道过了几个倒计时。这家伙仿佛玩儿够了,终于一只脚踩在纸箱子上,最后整个身子滑下来。我趁势抓住她的脖颈,将她拉下来,抱在怀里。

落地后,我怕她又钻回去,赶紧找来牵引绳,绑住她,拴在厨房。我端走猫粮,为了惩罚她,想饿她一顿。

我坐在桌子前,准备抄经,谁知道想起这家伙没记性,有什么好惩罚的呢?又把猫粮放回去,罐头也倒进碗里。这家伙直接闷头吃,我这一晚上算是浪费了。只能赶紧坐在桌子前,开始自己的抄经任务。

为什么不要去炒股?|每日抄经:民数⑫

我在不久前写过一位领导,说他喜欢抠字。为了愚弄他,特地找了一些权威网站的文章,让他一个个地抠。这家伙还有一个爱好我不喜欢,那就是炒股。

我不清楚别人炒股是什么样,但他是一个痴迷炒股的人,以至于每隔几分钟要看一次手机。至于吃饭、聊天,更是盯住手机屏幕不眨眼。

股票有什么好看的呢?不就是把钱丢进去,偶尔看看涨幅就好?到现在我也没明白紧盯屏幕的作用,好像盯着就能操控股市。

我不喜欢这家伙的原因,除性格不相投外,还有就是工作状态,试问一位隔几分钟就紧盯屏幕的人,能做好工作吗?这样的员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反正从那以后,我要是知道谁炒股,会尽量远离那人。

我不炒股,还有一个原因是读了何伟的《江城》,里面他谈到远在美国华尔街的朋友谈我国的股票,说他自己也看不明白股票的走向,既然专业人士看不明白,我这个进公司一年多,每月算绩效还要请教同事的人,进股市不是找死吗?何况我这人性格急躁,特别不喜欢一些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不确定因素太多,会很没安全感。

如何明白股市,怎么买股票?这是我最近服了《穷查理宝典》才明白的事。查理·芒格在书里说,买股票就是投资人,虽然投资的是公司,但一家公司的创业者性格怎样,决定未来公司的走向。投资是一件长远的事,不是今天利好就多买,不好就少买。只要长期是赚钱的,短时间内亏钱少很正常的事。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巴菲特谈投资可口可乐事,他说,之所以会投,是因为市面上产品随处可见,还有就是可乐喝了会让人上瘾。好的股市,和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论是芒果还是巴菲特,谈论的都是美国股市,至于国内是否适用,我没有买过股票,并不清楚。

反正不管怎样,一个新手入场,要先学会的第一件事或许就是交学费。

暴雨骤降|每日抄经:民数⑪(二)

天气预报又开始提醒降雨量猛增。早上冒雨前行,到公司身上有些微湿。

重庆差不多有半个月没怎么出太阳,天气始终热不起来。看样子这「火炉」的称号要取消了。

新闻说今年的水已经超过 98 年。我看新闻,已经有些人在居家迁移。也有人讨论三峡大坝能不能撑住的问题。

前些天看 B 站科普,解释三峡大坝的安全性。从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来看,无懈可击。只是这些所谓的分析和推理,还是建立在模拟演练阶段,具体什么情况,水容量超量会出现什么问题,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记得前段时间看数据分析美国对新冠肺炎的控制程度,用 ICU 病房的数量表示美国没问题。现在回头再看,所有数据模拟,并没有使美国的感染人数有所好转,在看似无懈可击的分析,毫无意义。

那么,在没有数据和以往经验的情况下,是否能怀疑三峡大坝的抗洪能力?毕竟现在是谁也无法估量的危急时刻。

但愿是我想多了。

和小莫的闲聊|每日抄经:民数⑪(一)

一觉睡醒九点过。看睡眠时间,睡了五个小时。起床折腾一番,踏上去小莫家的路。

今年高考延期,使得我们所有的工作极度压缩,短时间完成招生的量,就必须花更多时间和精力。

我所在的公司有一点好,会提前做计划,这使得我也开始为往后个人任务做计划,也就是秋招后做准备。

做教育工作最重要的节点就两个:春招和秋招。其余时间要么开会学习,要么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这有点像春运,到了一定时间,会忙得不可开交。加上今年国家政策,职教院校扩招 200 万,有好有坏,好处是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去处。坏处就是不少学生开始抢生源。

我前后呆过两家教育公司,前一家始终没明白我们国家的教育为何,难道不是为了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成?很久后我才明白,教育是一门生意,一所机构要生存,在没有类似于国外慈善机构赞助介入的情况下,自然一切向钱看齐,能遇到好老师的几率,实在是凤毛麟角。

还好,我做的是招生方面的工作,与教授学生的重任没有太大的关系。

招生需要渠道,我内心有许多想法,需要技术去实现,不得不找小莫帮忙。

午饭前,聊了计划,商定措施,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环节。我并不知道是否真的能成,但既然决定,还是要去试一试。

饭后我坐车返回,顺便去书店逛了逛,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有在人群中行走。

2021 年 2 月影视书 |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

二月四日

睡了十小时,闷墩儿叫了四小时。起来吃午饭,喜欢的山东水饺店关门了,去做核酸检测,缴完费,要排队,去吃了碗杂刀削面,吃完出来去书店看看,掐着时间去做核酸检测,护士穿得严实,有些恐怖,一根棉签伸进左鼻孔,实在是酸爽。回家抄经,看《人生七年》,出门跑步。操场零星几人,跑了几圈,一条卷毛白狗窜出来,定睛一看,原来主人坐在操场边扔球。懒人溜狗的方式也有趣,浪费了运动的好地方。

二月五日

今天穿美津侬出门跑步,在操场绕了两圈,毫无感觉。当初买这牌子的跑鞋,还是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鞋子确实不适合我,鞋底太硬,不够有弹性。跑步就像是音乐,每个跑者有既定的节奏,要找节奏,就要先忍受痛楚,毕竟天才的音乐人、画家、作家,谈及自己的童年,多是苦难,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才有回报,种了地才会有收成。跑步亦如此。

二月七日

村上春树在《当跑》里写过一位英年早逝的专业跑者。每次他回日本,在熟悉的跑道上会遇见他。后来因为车祸,跑者失去了生命。去年疫情,在路边跑了将近半年,年底返回操场,以前操场上熟悉的身影早已没了身影。操场依旧,物是人非,切近之事,总在改变。

二月九日

六点起床,七点练车,十点回家,中午团年。餐桌上有人谈及肥胖,我爸妈说,要减肥就像我这样,每天坚持跑步,五公里、十公里,很快就瘦了。谁能想到我会这样成为他们眼里的骄傲呢?以前人们在餐桌上谈钱、谈房子、谈教育的问题居多,现在都在关心健康了。我其他什么都没有,惟独身体比身边人要健康不少。看来最后我成了人生赢家,哈哈哈哈。

二月十一日

工作原因,我很少晨跑,早上的时间过太快,常常一不小心就溜走了。疫情后,今天是第一次晨跑,出门天未亮,跑完已大亮,街边做生意的店铺还没有开张,忽然发现今天已是大年三十,一年中难得不做生意,能关起门睡大觉的日子可不多。

二月十三

每月一百公里,今天跑完一看,已经跑了 49 公里。我计划放假期间每天跑 10 公里,前两天在重庆有操场还能做到,后面回家要重新规划路线,跑来跑去怎么也不达标,再多跑一点,出了路就只能往三星堆方向,转一圈 18 公里。今年还没跑过这么长的距离,毕竟每天跑步已经是一场马拉松,也不需要这么拼命。

二月十四

我跑步初期,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炫酷的装备,有一次突发奇想,想买一根夜光鞋带,晚上跑步肯定会很酷。为此在网上找,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鞋带,赶紧下单购买。鞋带到后,我当天就系上去跑步,由于鞋带是全塑胶的制品,系不紧,试了几次放弃了。

后来我找到一双美津侬的夜光鞋,买来试了试,发现这款鞋只有在光亮照射下才会反光,穿了几次带回家了。

这次回家我特地穿上去跑步,鞋和水泥路摩擦,脚很疼。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许多运动员会强调买鞋子最重要的是安全,脚保护好了才能跑更远的距离。

二月十六

重庆的天气很怪,上午落雨,下午放晴。晚上出门跑步,操场还未干透。边跑边想,刚开始跑步遇到的困难除了对抗身体的懒惰,更多的还是身边的人告诉我,跑步伤膝盖。至于为什么会伤膝盖,多数说法是不停磨损。如果这样,那为什么有的人七八十岁还能跑步?专业运动员每天上百公里的训练,脚还没事呢?去年我才明白,严格的说法不是伤膝盖,而是伤筋。小时候有过骨折经历的人会明白那是多么剧烈的疼痛。之所以筋会受伤,自然是跑前没有热身,跑姿不正确所致。多数人认为跑步就是随便穿上鞋跑,忽略了任何运动都有危险性,需要学习。这道理也是我以前拉伤筋才明白的。

二月十七

印象中重庆的春天和雨有关。今年很特别,下了两天的雨,一路放晴。每天下午看见阳光,就想到操场跑两圈。忙完工作,回家躺床上小憩,醒来看手机,天黑尽,刚过去二十分钟,正好是跑步时间。如果是冬天,我肯定要赖床,到了不会冻手冻脚的春天,此时不跑更待何时?人生须臾,当跑则跑。

二月十八

夜里十点四十,操场熄灯。今天轻轨人开始增多,大包小包,一看就知道是回家还是忙于上班。每天早上我坐在办公室,会看见行色匆匆的同事跑进来,说来也怪,我上班多会给自己留半个小时,往往早到,不赶时间,百米冲刺更是少之又少。反而在操场遇到有人超过我,会发起狠追赶起来。可见同样是冲刺,赛道不同,达成的效果也不同。

二月二十

一天没跑步,身体不舒服,今天满脑子都是下班跑步。天气开始升高,过了十点气温一直升,明天可以穿短袖了。发现跑步挺费内裤的,一年要换好几条,真费钱。

二月二十一

操场人开始多起来,跑步时听到球场中央有人发出很爽朗的大笑,侧脸一看,隐约有三人坐在操场中,不知道在讲什么故事。自从跑步以来,时常发现两两三三人结伴而跑,从跑姿看,似乎是下定决心要坚持的一类,再多看几天,准会没影,很少看见相比鼓励坚持跑下去的人,反而那些独自奔跑的人,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不知道这是不是「三个和尚」效应。

二月二十三

开始穿短袖,办公室的同事们不停问我冷不冷,问到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了。可转念一想,冬天我没有穿羽绒服,同事们依旧问我冷不冷。到底是冷还是不冷,我只能说:还行,不会感冒。

二月二十四

过年回家吃晚饭,回来上班每天一瓶饮料,体重飙升,慢慢有了小肚子,现在跑五公里对我来说只是热身,完全没有减肥的效果。今天开始要节食,控制热量的摄入,慢慢把运动公里数延长,管住嘴真是太难受啦。

二月二十五

气温骤降。早上开始祈祷不要下雨,否则会没有跑步的动力。下班回家天开始飘小雨,到家出轻轨,雨没有落下来。今天晚上吃了碗牛肉面,开始增加公里数,两两相抵,算是减少点心理负担,,定下的 125 斤小目标,我来啦。

二月二十八

连续上班半个月,今天休息,在家睡觉,做家务,逗猫。趁天黑出门跑步,从公路跑到操场,雨不停,看见一独眼老人在跑步,看见一少年在练速度,一对情侣在树林深处咬耳朵,一对情侣在操场说悄悄话。雨还在下,我在跑步,我是路人。

附:2 月书单和影片

关于电影拍摄所要了解的一切,都在这里,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拍电影是多么复杂的一件事,电影前看见的每一帧,都是后面许多人拼了命努力的结果。

书出来很久,听人说不好,一直没读,读了另外一本《成为乔布斯》, 相比另外一本,这本书更注重乔布斯的个人而非苹果公司,书的信息量密集,这种庞大的采写能力已经很惊人了。乔布斯没有选错人,他希望找一个能立体呈现他自己的人,而非打造苹果公司的人。歌功颂德的书谁都能写,惟独不偏不倚写一个人,哪怕他自己也缺点也写尽是不容易的。乔布斯希望有人能完整呈现自己的一生,没有人是完美的,但不完美的人却可以凭借热爱打造完美的产品。

一些感想:

读《乔布斯传》前几章,发现这家伙是真渣呀,其恶习有:一周不洗澡,打着赤脚,易怒易躁,偏执、动不动还要哭鼻子……严重的是,他对自己的妻子不负责,拒不履行抚养义务,哪怕是 DNA 鉴定认定。如果是工作中的合作伙伴,真的是无法容忍。这么一种奇妙的组合,居然会是做出近乎完美产品的人。

或许不应该对一个人的道德或者恶习过于苛责,就像马拉多纳,无论有多少的负面,生活多么糟糕,他在球坛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

读这几章,发现一些很奇特的地方。以前总在书里看见一句话:人的成功离不开历史的进程。

乔布斯的父亲带着他从小就接触汽修,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电子元件。后来中学时期遇到了沃兹,成为了他人生重要的合作伙伴。

如果乔布斯换一个时代,换一个国家,或许就不会脱颖出来。

从教育来说,如果有了一片培育人才的土壤,说不定许多人才就会慢慢起来。美国的厉害之处就是把各种土壤都让人给弄肥沃了,其他的就等那个人冒出来。

书从去年开始读,今天终于读完。读得慢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对娱乐明星的事越发不感兴趣,反而对马未都、王朔之类的文化人的经历兴趣满满。这本书的精华部分是辑四、五,对娱乐进行了一番批判和思考,现在没什么人讨论这些问题,更没人关心,真的是娱乐至死的年代。还好,我一向对国内的娱乐圈没太多关注,读完这本书肯定了这一想法,明星的事儿真是没趣极了,比不得这乱糟糟的生活。

拿到书发现是薄薄的一本,读起来才发现书很厚重。电影里福贵、家珍和他孙子还活着,到了书里,只有福贵还活着。我一直觉得我国人民总是很隐忍,发生了许多事,自己默默承受,很多时候完全活不下去,也要硬生生扛下去。生活和社会动荡带来的变化就像余华在书的序言里所写:活着是为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什么生活之外的事物。

很多孩子长到 28 岁,人生很惊奇地和自己的 7 岁重合,第一次相信「七岁看到老」这句话慢慢变成现实,人生的路还很长。这部纪录片明白了一些事:为什么政府要给穷人发钱?因为不发钱会滋生很多暴乱。为什么学霸要留学?因为许多国家的对高人才研究项目不重视,才会导致人才流失。更重要的是最后一位,他是黑人,失去了父亲,现在拥有了五个孩子,人生很幸福。这种幸福来源于他能和这个社会达成很好的共识。哪怕人生所获得的金钱并不多,这种心态也会使他一生幸福。
35岁,每个孩子开始面对一件很重要的事:死亡。父母离异能再相见,一旦逝去,就是永别。从来不会有人给谁上这么一课,所以每次面对亲人离世会无法接受。结过婚的未必幸福,不结婚的未必快乐。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这一集太欣慰了,尼欧走出来了。谁能想到当初需要靠救济金过活的人会去当议员,一个人有了信仰,在强大的精神力量下,会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接下来就是不惑之年了。
进入五十岁前的一年,除了尼欧,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无聊结婚或离异,各自在人生的路上对家庭的付出巨大,以前总有人给我灌输西方人家庭意识淡薄的观念,看完这部片子,发现西方人在家庭方面的付出并不比我国人少。
最后一幕令人尴尬,导演问开出租车的男孩,怎么会预言到08年的金融危机,他说,这个国际一直在向世界洒水,现在水桶里的水没有了,就要拿我们的血去做事。导演和他一起去了自己儿时的地方,最后一个场景,小时候是赛狗的场所,后来荒芜了,到了12年变成了奥运会场所。有些景物没有变,有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想这是半个多世纪的跟拍,7岁的孩子到56岁,不少已经是爷爷奶奶,真是一部巨作。
原以为会看到他们 70 岁,导演今年去世了,这就成了最后一次更新,看完整部系列,才知道人生过了五十岁,真的是在像这个世界慢慢妥协,家庭成为了一个人温暖的避风港,年龄增加会让人变得温和。纪录片里有每个人都没有意外,活到了现在,他们开始担心这个社会给孩子们带来的危险。七岁看到老,人生很奇妙,仿佛真有一股力量让人遵循神的指引去生活。
一些感想:
今天晚上通过手机视频教我爸妈连接小米盒子,忽然就想到《人生七年》里的 Paul。他这一生很平淡,片子里丝毫不起眼,如果不是因为他喜欢跑步,我也不会注意他。到他 63 岁,导演问题,会使用互联网吗?他说,能用推特和脸书,如果要上网飞就要孩子们帮忙,不过孩子们动手能力不行,换灯泡和修理器械不如他。我教我父母连接小米盒子,就像我父亲教我学车。每代人都有擅长的技术,和反应力无关,只是技术发展太快了,有了壁垒,要进入自然需要花不少时间。这是以前我不会去思考的地方。
《人生七年》里有一个叫 Tony 的人,住在英国东区,从小调皮捣蛋,导演拍到 21 岁时,看他前几年的人生轨迹,担心他会变成坏小孩。到他 63 岁时,他对着镜头说,我知道生活的环境有多糟糕,会时不时做一些稍微过线的行为,但内心始终告诉我,本质上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看他 21 岁也觉得会走入歧途,谁知道他靠着自己内心的善良,过上了非常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小时候最有成就感的是和一名自己非常崇拜的骑手一起比赛,到了老年,他开出租车,遇到了国家航天员,他想请他签名。航天员却说,不,我要找你签名。
看的时候觉得很热血,看完后仔细一想,案子完全没有展开,完全是在靠演员的情绪去驱动,后面的打斗也有问题,为了凸显英雄主义,单枪匹马去找劫匪,这就很滑稽了。
相比《我和我的祖国》,这一部更值得推荐,或许是有过相同的经历,也可能是越小的人与事更好挖掘故事,这部命题作文值得看。

做文案这些年|每日抄经:民数记⑩(二)

做文案这些年,颠覆我认知的事很多,所以更新自我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许多人不明白的事,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员,了解产品,认识它们的优缺点是前期很重要的功课。遗憾的是许多公司并不会去做这件事。

我和身边人聊天,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持有的一个观点是:在产品选择上,能用国外的产品,尽量不用国内。

因为这些事,时常和人产生争论。最近最大的争论就是苹果和华为。不用华为有千千个理由,但最不喜欢的还是拿国货之光做营销。

我对华为既佩服又痛恨,佩服的是读过任正非的很多演讲稿,知道他在创建企业的高瞻远瞩,其实很多人不明白华为虽然顶着国货赚钱,内在的管理完全是西方那一套,连任正非自己都说,我们国家没有能借鉴的百年企业,国外一大堆,说华为由上到下是西华的管理模式,一点儿不为过。

任正非还在自己的演讲稿里谈到利用国家去营销,他个人是反对的,但下面的人这么干,久而久之,这成了无法解开的乱麻。

至于华为在应对一些危机,比如抓自己的员工坐牢,利用公权力打压竞争对手等手段,是我厌恶的。

当然,目前来看,许多企业的底色都有问题,比如我自从知道蒙牛和伊利有问题,就极力避免饮用这家企业的产品。知道凉茶是有损人肝和肾,王老吉和加多宝也不喝,更别说广州、香港和台湾人喜欢动不动就来一杯凉茶的习惯。

其实许多事,稍微会运用搜索引擎,会拉出很吓人的内幕,不知道是我过于好奇,还是身为广告从业者,会忽略这些问题。

我记得前些年听林桂枝的文案课,她提及自己做产品调查,会到市面上买产品,如果发现服务客户的产品问题,会告知客户改进。

遗憾的是,包括我,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做到为客户服务。

不觉想起乔治·路易斯曾经说过的话:我的广告会让你的产品一炮而红,现在我只想知道你卖的是不是好产品(大意)。

如何从短视频中脱离低级趣味|每日抄经:民数记⑩(一)

昨天写完,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忽然想起这段时间在刷短视频,其实是在挑选自己喜欢的类型。

今天抄完经,翻了翻关注的用户,除工作关注的账号,真正值得关注的用户少之又少。平台上头部的号完全没有必要关注,那些卖货的有什么好看的?难道自己买什么,没有判断吗?实在不知道,同类产品,多选几个牌子,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我反而觉得,许多人购物,不是买产品,而是满足自己的收藏癖,就像我喜欢收藏书、电影、音乐、广告资料、摄影集、T 恤等。多数女性就喜欢收藏包包、口红。

从另一方面来说,看短视频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比如我看了这么多,关注的还是那些科普博物、猫知识、插花艺术、五毛特效制作、美食文化之类的创作者,还有那种剧情特别搞笑,故事性特别吸引人的创作者。

我和同事开玩笑说,自己希望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灵魂高尚的人。从选择短视频的角度来说,我还真比一般人的要求高。

其实很多人在追求搞笑、开心和有趣,我并不反对,但如果你是广告从业者,我的忠告来自于读过的《科学的广告》一句话:

……我们要用推销员的标准而不是娱乐的标准衡量广告。广告不是用来娱乐大众的。即使有人真的这样做了,他们吸引来的也都是些想找乐子的人,而这些人很有可能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人。

听说最近很多人在质疑直播带货的水分,你看,那些曾经吹微信公众号阅读数泡泡的人,现在和吹直播数据有什么区别。

短视频焦虑症|每日抄经:民数记⑨

短视频刷太多,不觉陷入焦虑。

一方面平台不断用算法给我推荐感兴趣的内容,起初我没有目的,会推荐许多美女,看过去看过来,发现除了好看,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多了其实也会厌烦,有一个原因是多数人在镜头前不断重复,这些人像巨大的机器,如同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里流水线上的工人。

再后来就是无休止给我推各种摄影摄像拍摄技巧。看来看去,我心中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些花里胡哨的技巧,没有故事的架构,毫无灵魂。我发现所有的拍摄技巧分享,真到了要用时,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技巧能学,用它来讲故事就不行。

这段时间又开始给我推各种猫。我不太喜欢这些家养猫憨憨的视频,更倾向于看那些科普猫知识的视频,讲解一些我无法理解猫行为的视频。

我非常不喜欢这种靠算法刺激我阅读的行为,所以时时警惕,每次出现一些大量雷同,或同一系列的内容,会开始警惕,去看另外的内容,看着看着,不觉又陷入另一个重复的境地,如此往复循环,如果不是工作原因,或许我早就卸载了这类迷惑心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