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写下题目,发现幸福的讨论,从古自今已有,即便如此,我还是想从自身感受出发,谈谈这个话题。

我和身边人讨论幸福,发现越是上辈人,越觉得下辈人过得幸福。上辈人对幸福的定义大致是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他们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饥寒交迫时刻,到了如今物质极大满足的社会,会自觉这就是所谓的幸福。

幸福真是如此?我不这么认为,有一个原因是,幸福是获得物质满足,促进精神产生的喜悦感。上辈人单纯归咎物质,实则忘记了精神快乐所带来的快乐。他们对幸福的感受过于简单,或者说,如果单纯以物质基础来看,那只是马斯洛需求的第一层。

后辈人很简单满足第一层需求,自然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幸福,这不是更为实际且具象的事物,追求的是精神层次。我以前总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上辈人不幸,慢慢地发现,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幸福是不同的,不幸却是有许多相同之处。

从追求幸福的起点来看,上辈人认为吃饱穿暖是幸福,年轻人会认为外在形象是种幸福。比如在饮食方面,上辈人喜欢一个人圆滚滚,肥嘟嘟,这是有福气标志,下辈人却寻求科学的方式,以达到外在形象的美感,哪怕少吃一顿饭,少穿一点儿衣服也在所不惜。

我在生活中和人讨论幸福,常陷入一个怪圈,每次会从一个话题进入另一个与自身无关的话题。从自身的事,上升到更伟大的事业,多数人会将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状态变为一种幸福,那些虚无缥缈的自豪感也不知从何而来。多数人自身没有发现,关注遥远外在的事物过多,反而忘了自身周遭的问题。

当我们在承受高房价的同时,还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吗?当我们在生育权面前,没有自我的选择,还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吗?当我们每天 996、007 时,还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吗?当我们……有太多和自身相关的问题没有解决,去关注那些可望不可及事,或许真没有多大意义。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和上辈人做一个对比:在房价面前,他们不会有压迫感;在生育面前,他们是自由的;在工作面前,他们从来没有 996、007……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才是最幸福的那辈人,我们只是生活在物质物质世界里的贫穷者。

「伟大、渺小、中庸、可怜、欢乐、痛苦、战争、平安、辉煌、暗淡、得意、伤感、怀恨、报复、专横、责难……幸福在哪里?」

马斯洛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英语: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心理学评论》的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所提出的理论。马斯洛随后延伸了这个想法,包含了他对人类天生好奇心的观察。他的理论与其他人类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并行,尤其是针对人类成长阶段的描述。马斯洛使用了「生理」、「安全」、「隶属」与「爱」、「自尊」、「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等术语,描述人类动机推移的脉络。(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