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真是一出闹剧

《独行月球》开辟了一个新的喜剧门类:科幻喜剧。刚看电影,进入月球那段,有些惊叹,国内的影视技术如果认真,确实做得很好,比起我看过的任何一位喜剧大师的特效技术好上千百倍。

整部电影灵感,应该来源于《火星救援》和《楚门的世界》。一位名叫独孤月(沈腾 饰)的维修师,错过领队马蓝星(马丽 饰)的撤离通知,独自留在月球,试图重返地球的故事。

《独行月球》整个故事的构架建立在一个人留在月球,《火星救援》的故事也是一个人留在月球。不同的地方在于,独孤月有充足的水和食物,不愁吃喝,能过一辈子。马克要解决呼吸、吃喝等基本问题,解决生存问题,才能费尽心思,考虑飞回地球的事。

图片

在《楚门的世界》里,楚门从小生活在虚假的世界,活在人类的镜头下,成为观察的范本。《独行月球》里,独孤月和地球有无声的联系,他无法得知是否有人类存活,更不知道自己在月球的一举一动,正被地球上马蓝星一众人观察。

整部电影看完,越往后,越不是滋味,它既没有《火星救援》的挣扎,也没有《楚门的世界》的反思。处处透露奇怪,以至于喜剧故事实在编不下去,开始用自我感动结束故事。

《独行月球》拍得太过宏大,它的叙事类似于科幻片中的英雄主义,反观影史上任何一位喜剧大师的电影,没有人站在如此高的位置去讲故事。卓别林永远穿着破烂的西装演底层人,通过杂技般的肢体语言逗人发笑;基顿始终冷面示人,用冰冷的表情加上夸张的动作反差表演。雅克通过表现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无法融入社会的形体,制造自我的喜剧风格……影史上的喜剧大师,镜头始终面对底层人的疾苦,他们通过自我表演,带给观众欢笑、同情又温暖的故事。

图片

喜剧是什么?我至今唯一认同的一个理念是:悲剧的外核。我在《独行月球》里感受不到,这部剧是独孤月自我牺牲的伟大,而不是通过喜剧传递温暖,它不是在悲剧里挖掘隐喻、讽刺和笑料,而是在塑造个人伟岸的形象,它是看似热闹,实则毫无情感。

看网上评论,有人说,沈腾贡献了他最好的一次演技,却搞砸了一个糟糕的故事。国内影史上的喜剧演员不多,葛优凭借《活着》,一跃成帝,成为一名悲喜转换的演员;黄渤凭借《斗牛》,憨傻呆痴,实力翻身;不知道沈腾在口碑两极的《独行月球》中,他是否能突破现有的极限,塑造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色。

图片来源:电影《独行月球》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