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意淫” 不是YY 2013-10-28

“意淫”二字总离不开与性有关的话题,不过近日重读《红楼梦》到对此二字似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红楼梦》第五回出现“意淫”二字,出自警幻仙子之口,说的是宝玉因痴情而被认为是“意淫”者。从我个人的理解上来看,这二字说得实在是想玄之又玄、简直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我接触这二字是从网络语言开始,在网络词汇的语境中,这二字似乎更偏向于肉体的性、消极、堕落等方面。

其实我们从警幻仙子之口便可推敲出一二,比如,警幻仙子是女性,曹雪芹在创造这个词时,如把“意淫”二字理解成现今我们所了解的意思,那这词肯定不会出自一位女性之口,要么也会出现在那些喜欢寻花问柳的男人之口。

再者从整部红楼梦来说,宝玉并非是对肉体有太多追求之人,从他最后出家当和尚便可知晓,警幻仙子在第五回已经将十二衩之前因后果做了很巧妙的隐喻,可见宝玉之结局,已使得“意淫”二字并非如现代人所想。

可警幻仙子为何又教宝玉性爱之事,这又是为何?我想这或许就如同现在的家长给孩子上性爱课一样,须知让人了解性爱之事,并不是诱导孩子犯罪,这仅仅是告诉孩子要学会正确地对待此事。不过警幻仙子作为宝玉的性爱启蒙老师,最好倒让他成了和尚,也不知是好是坏。但这到底是不是曹雪芹本意,我们已无从考究,只能从他的语言里略知一二。

那“意淫”二字在《红楼梦》究竟是何意思,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种类似于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在精神层面上,或者已经超出精神层面上的无感官意识。它似乎包含了消极堕落的一面,然而更多的是充满一种博爱之心的精神性“意淫”。

它就像警幻仙姑一样,来自于镜子中,镜子是所反射出来的,是我们,“意淫”二字似也正如同镜子一般,人是何模样,“意淫”二字则表现出什么样子。

村上春树的唯美细致风 2013-10-27

当我将《海边的卡夫卡》最后一页合上时,时间已过去两天,这原本花一天时间便能看完的书,我零零散散的花了两天时间,实在是奇怪之极。

不过奇怪到也罢,可村上到底是要表现什么意思呢?我不懂。他在自己的文字王国中,用大段的,极其细微琐碎的事情,之后加上那带有小资情调的字眼,将整个故事讲完。

这里面我觉得很奇怪,回望本书,15岁少年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遇到姐姐樱花、之后在图书馆遇上大岛和佐伯,与之相对应的一段故事是一位曾经在小学因一次奇怪事件而丧失阅读能力的60岁大伯。这是故事的两条线,如果从逻辑上来说,是有很多地方不对头的,当然我们可以将一切归于超自然现象。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由实入虚来说,也完全不对。

故事最初是从卡夫卡离家出走写,是一种现实终于的笔法来描写。这过程中,慢慢进入到一种对哲学、音乐、文学的探讨上来,这种探讨,在我看来是贫瘠的,也可以说是大量引用而不成体系,且较为生硬的东西。最后故事进入到精神,卡夫卡与60多岁的中田相互进入的,一种超越肉体的超自然现象,如果硬要加一个词,那可以成为心灵感应。

可卡夫卡与中田的心灵感应是如何而起,我们不得而知,难道他们之间有种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说,中田在中学时代失去记忆时,那我中学老师是佐伯?可60岁的中田与50岁的佐伯在逻辑上完全不对等。所以这一切,我们只能归之于巧合,当然这里面村上春树并没有交代到底那次孩子集体失忆是怎么回事,最后那老师交代的那段自己性幻想后,又是怎样一回事。

从结构流派上来说,很多学者将村上春树归为后现代主义基调的笔法,其意再为小说的人物不再追求单一的人物性格,从而向多元方向发展。可在我看来,卡夫卡并没有太多的性格表现,从开始到最后,性格都没有多大的改变。过多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似乎弱化了主人公的性格。这些生活的细节,从房间的布局到研磨咖啡的过程,无不让整部小说变得慵懒松散。村上春树似乎在用这些细节去填补一些在人物性格上的缺陷。可更加说不上来的是,他却很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化的刻画,然而性格却无法加以细致描写。对话中的交流,也仅限于迫不得已,似乎沉默是最好的方式。

我不懂村上春树在写些什么,也不知道他在由实入虚时,究竟想表达一些什么。是少年的忧郁、无奈,还是坚强、勇敢;亦或是他根本就不是在描写少年,而是在用自己唯有的,如同他的生活一般,将各种细微琐碎的事情,不断地放大、唯美,最后演变成另一种精神价值观的输出。

如果这是村上春树,或许他还会继续在诺贝尔的冷板凳上坐一些日子。

看哲学书会走弯路2013-10-16

看有关哲学方面的书是受了《文学回忆录》的影响,至于为何看哲学,而且是西方哲学,这我就不得而知,就好像有的人喜欢由小极大看世界,有的人喜欢由大到小看世界一样。不过无论怎么看,还是得先想办法入门才行。

我迄今为止看过三本哲学入门书,分别是: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贾徳的《苏菲的世界》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的入门的第一本书是《忏悔录》,这也是梁文道先生在书中所说的他的第一本启蒙书籍。

忏悔录:如果我信基督就好

不过这本书虽然是梁文道先生的第一本入门书,无奈我因境界不够,书中晦涩难懂的地方太多,且关于自我忏悔的叙述并不是我所喜欢的,圣奥古斯丁在写这本书时,站在自我批判的角度所写,书中所描述的,都是有关于他一生所犯的错误。不过在这批判的过程中,有太多浓厚宗教性质的论述在里面,让我无法接受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剖析。这就像罗素所说的一段话,圣奥古斯丁在描写偷树上的水果时,认为如果是因为谈玩而偷窃,便是有罪的,而如果是因为肚子饿去偷窃,便不会被上帝惩罚。这种类似于“九十步笑百步”的思想到让人觉得有些无奈。故而此书为何会被认为是哲学入门之书,我也不得而知。不过对于基督教人士,这本书肯定是必读书籍之一,毕竟有圣奥古斯丁当遇见所无法解答的问题时,都会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

苏菲的世界:找到自我才能解救自己

与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所不同的是,贾徳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非常好读且有趣的哲学书籍,此书以小说的叙述方法,通过信件的来往阐述西方哲学史的一本小说。从书中你可以看见许多闪闪发光的思想,也可知道“原子”这一词是从何时而来,哲学都是在研究些什么,那些如星光般永不磨灭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体系是怎样的,都有哪些人为这个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自然的和谐做出了贡献,书中对于各个时代哲学家的赞美,通过苏菲收到的一封封信件,给人一种想要解密的快感。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如同苏菲在找寻自我、摆脱自我与超越自我的一个过程,她逃离船长的笔下,就如同哲学家们寻找论点、证据,到最后自我证明的过程。

西方哲学史:罗素的个人批判哲学史

如果说《苏菲的世界》讲的是哲学的优点,那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是从缺点上对每位哲学家进行解读。此书被很多人认为是入门必读书籍之一,不过我在此不敢苟同,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此书从罗素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并不是纯粹对西方哲学的一个概括,里面有太多关于罗素的主观成分在里面,人们无法全面得认知一位哲学家;

二、书中所包含的哲学是一个大的体系,涉及几何、数学、历史、宗教、政治等各大学科,如果对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全面详尽的了解,通读此书后估计所获得的信息不足十分之一。

    三、需要认清的是,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书中常提到的“形而上学”四字的含义。

哲学是智慧的学科

从搜索引擎上面获得的信息是:哲学的字面意思“智慧”,哲学家故而可以被称为“智慧的人”。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哲学则是世界上所有学科的一种综合体系的叫法。无论是《苏菲的世界》还是《西方哲学史》,每一位哲学家的身上,都会有宗教、历史、政治、经济、科学等学科中的某些为立足点,他们靠着自身对自然事物的观察,从而得到或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论据。

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似乎都是在证明一种观念,你可以说他们思考得很极端,也可以说他们很较真,甚至有时候又觉得无法理解。不过这些都不是原因,其最主要的,是他们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人们了解并认识了这个宇宙,他们对真理的追求永不停步。

思想的进步是人类的阶梯,哲学是智慧的学科,不过凡事总有利有弊,就如同科技的进步会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想去思考一样。有谁会知道哲学的尽头在何方。又有谁跳出了“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怪圈?

老人与海 2013-10-11

读大学时室友总会说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每次和他聊天,都会像我介绍那位与大鱼和鲨鱼搏斗的老人。不过一直等到毕业,我也没去阅读这本书,虽然我知道这是大学必读书籍之一。

最近辞职在家,闲来无事,便花了几块钱在网上买了这本书,准备一睹这位老人在海中的风采。快递员很给力,上午订购的书,下午就送到了我手里。我看着蔚蓝的封面上,一位戴着草帽的干瘪老人,坐在船上,背着身子,仿佛觉得他时刻都会被大海所吞噬。

虽然我早从室友那里知道故事的结局,但还是专心的,一字一句的阅读起来。这本书很奇怪,是我看过为数不多,能使我昏昏欲睡的书籍之一。看了将近三分之一我便停住了,严重怀疑我室友的欣赏水平,觉得他用其苦口婆心的四年为我讲诉的故事情节,一瞬间就毁在这一下午的时间。这是本很奇怪的书,这三分之一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位孤独老人的回忆,一会回忆自己的青年,一会回忆在非洲看狮子,更严重的是,他总想着那位小男孩。

我本不想再继续折磨我自己,但是花钱买了的书,如果不看,似乎又对不起自己的人民币。等脑子被风吹了一吹,我再度拿起这本薄得掉渣、可怜兮兮的书品读起来。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老人便利用自己的耐心捕到了那条他周旋了三天的大鱼,转瞬间那条大鱼就稀里糊涂的被鲨鱼接二连三地吃掉,等到老人上岸,他捕到的鱼只剩下骨头。

看完此书,我猛然惊觉,忽觉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跟着这位老人捕鱼的经历走了一遭,这一走,我明白书中的其三分之二的枯燥,都是在为最后老人与鲨鱼搏斗做铺垫,故事的精彩处不仅在于让人在枯燥的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老人在海上八十多天的烦闷,重要的是读者在经过三分之二的烦闷后,会瞬间体会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精彩。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种血压升高的兴奋劲,感觉自己就像一位老人,有着失望、绝望与伤心,但在每一次心情低沉的过程中,总会有让自己坚持奋斗的目标。得到时会觉得很开心,得不到亦不觉得失望。重要的是人生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或许我的室友在给我讲这个故事时,其实是在不经意的告诉我,要努力拼搏,永不放弃。希望我领悟的不算太晚。

停下来,想一想 2013-10-08

这段时间的天气总让人纠结,每经过两三天的暴雨,便会有四五天的烈日。这其中天气的转换过程还不怎么让人头疼,头疼的是往往暴风雨快来时那间隙的阴天,空气里都像是挤满了热烘烘的热气,让人汗流浃背。

距离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期间我一直无所事事,休息的过程中间歇地投了几份简历,但都石沉大海,很奇怪,按道理来说不会一次面试都没有的。我想要辞职的人可能都在盼望着端午节后。

不过我不着急,我利用这半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好好的沉淀了一下,把在忙忙碌碌工作时没时间看的书都好好的看了一通。我第一天沉浸在金庸《侠客行》的武侠世界里,第二天抽出莫言的《我的高密》,津津有味的读起来,第三天又投入到歌德那《少年维特的烦恼》当中……每天都在看书,一本接着一本,倒让我忘了外面的世界,也让我失去了找工作的动力。忽想起梁文道先生在《我执》中写到的那句话:“读书好,读着读着便不知老之将至。”这是我从出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阅读带给我的乐趣,且乐此不疲。

但长此不知疲倦的读下去,会让自己的经济萎缩。我每天都在看完一本书后,会躺下想想自己还剩下多少生活费供我趋势,想想自己应该在看完哪一本书后去找工作。每晚睡下去,脑海里除了故事情节,更多的,会担心自己将像这样过下去多久。

没有人告诉我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就像没人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在哪里。城市里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赶着公交车去上班,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沿着来时的路再走一遭。我有时站在马路上,真想朝着他们大喊一声:“别走这么快,都停下来好好想想,想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想自己都在追逐着什么,想想自己开心吗,快乐吗?”我估摸着这么喊一声也没多少效果,因为大路中间的汽车轰鸣声和喇叭声会瞬间将我的呼喊吞噬下去。

这是个让人没时间去思考的时代,人们都在忙着各种的事情,等到老了,却不知道都在忙些什么。人生的快乐与忧伤,似乎已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没有人像维特一样爱一位姑娘爱到死,没有人像“狗杂种”一样傻到近乎白痴的地步,也没人会像莫言一样,去观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或许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变得越发油滑,变得越发会狡黠。因为这是个不需要梦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