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分享的欲望 2014-12-16

“你这里的书,没有一本是我感兴趣的。”我朋友用很纠结的语气说完这句话,甩给我一个大白眼,悻悻地退出房门。我总觉得他这句话里有许多难以捉摸的成分在里面,好像我成了一个奇葩的人。

或许没有哪个时代的书籍像今天这样发达,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我国的出版物,每天的数量是上千本,这些密密麻麻的书本在网络和书店里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很多人已经难以去判断一本书的好坏。我偶尔会遇到有朋友叫我推荐书,现在想想,我叫他们看的最多的书是《论语》。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看了,估计一个都没有,毕竟这本书现在已经与“腐儒”这个词挂上等号。除此之外,我推荐的次数少一点的书就是《苏菲的世界》和《西方哲学史》。这两本书我估计看的人就更少了。

这后来我反省自己,推荐的书是不是太“奇葩”了?或许该推荐一些小说,于是每当我看小说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我最近在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看的过程中我还温馨提示一下,《三国演义》是最好读的,其次是《水浒传》,再然后是《西游记》,最后再看《红楼梦》(这里不是说文学性)。

这一下不推荐还好,一推荐直接炸开了锅,大家就对三国里面谁最厉害,谁长什么样进行终极大讨论;或者就说不喜欢《红楼梦》,说红楼梦是女人看的书(其实他们都没看过,就拿贾宝玉和林黛玉说事儿),要不就是说前八十回怎么,后八十回怎么;当然更无语的就是《西游记》和《水浒》,直接穿越,非要比个高低……各种奇思妙想全一股脑儿地出来了,到最后都没讨论出个结论。想想有时候读书把每个字都读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古代的小说那也就算了。我推荐现代的小说总没问题吧,于是我开始强推《檀香刑》和《百年孤独》,结果集体沉默,问我是不是脑子有病,去看这种鬼头鬼脑的书?我一想,这书怎么鬼头鬼脑了?我把脑海中的问题抛出来,反馈回来的答案就是:不喜欢这种沉重话题的书。

这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歇斯底里地问他们,最近都在看什么书?我一朋友告诉我说,在看《道》(一部网游小说);另一朋友告诉我说在看专业书籍;还有一朋友则问我:你这些书看了,都有什么用?

我被他问住了,想想看这些书确实没什么用。只是不看这些书,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这之后我开始明白,其实读书有时候是一个人的事情,你推荐给别人的书,不一定适合他们。毕竟叫人推荐书籍阅读,是被动的去学习,这样和不读书有什么区别呢?没有求知欲的人,其实是不适合读书的。

毕竟书籍可以分享,阅读心得也可以分享,但是主动学习的欲望,无法分享。

《微信思维》前一百页都说了些什么? 2014-12-12

我原本是想写一篇关于《诗人是最好的文案》的文章,这是我今早起来时的想法,然而到现在,却又觉得没有感觉。想想任何灵感在一瞬间闪过时,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不然等它过去,就真是后悔莫及。希望哪天我能回想起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也不便辜负我使用过度的脑子。

我近来在看《微信思维》这本书,这是我入手的第一本关于微信的书籍。书我还没看完,昨天今天共看了一百页,想来书的后面都是些案例之类的内容,现在说说我看到的这几个案例,倒也不会影响我的后续观感。

事实上这本书刚出来那一阵子我是热血澎湃,可面对普通版和特别版,我犹豫了很久,其原因就是这本书到底值不值50和100块钱。后来实在是忍不住了,便买了特别版(所以别找我借书,我肉疼!),等到书到手时,看包装感觉很用心,特别是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微信二维码,我扫描的时候提醒我是0302位用户,感觉还不错,这之后我书还被塑封口袋包裹着,我没急着拆封。直到昨天终于闲下来(其实就是把其他书看完),翻开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刚开始读序言,感觉还不错。说微信其实就是一个连接一切的借口,就像一颗大树,微信是树干,众多品牌、媒体、用户就是树枝,它们在上面开花结果,开花不结果,不开花不结果……当然,如果你吸收的养分和获得的光照充足,是绝对可以长得鲜翠欲滴,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采摘。

这之后便进入案例阶段,我从昨天到现在看了四个案例,每个案例给我的启发都不一样,比如第一个好药师,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送药的速度,利用自己的医药仓库体系,结合药店分部情况,利用微信的定位和二维码扫描,实现一小时之内药物送达。这个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地解决了人们急需买药的困难。

这之后便是联想,联想的案例就比较复杂,一开始他们只是想做客服,以为申请个号就可以,这之后发现不对,然后又做销售,结果发现线上的销售上去了,但是线下的销售又没了保证,还是不对,这之后又做服务,终于找到了路子,这就是书上说的,联想有几十个微信号,但真正发掘出功能性和商业性的,只有“联想服务”这个号。我估摸着就是做销售的时候申请了众多的微信公众号……

个人觉得联想的这一步棋下得非常之妙,联想服务号的功能,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在买了电脑后,扫描二维码,用户的所有购买数据,都通过二维码注册到微信上去,就连卖电脑的那位店员都有记录。这之后便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你遇上电脑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利用微信,得到专人解答。

如果说前面两个案例切入的是实用性和服务性,那唯品会就注重于“群体效应”和娱乐性。这我就不得不说说卖面膜这一摊子事儿。冬天到了,我朋友圈里面卖面膜的朋友又开始增多,很多时候我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扑在卖面膜这条道路上。直到今天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效应”,当一个人身边有一群卖面膜的人,如果自己不卖面膜,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再进一步说,就像一个人卖成功一张面膜,利用朋友的宣传,可以诱发下一个用户进行购买,一个接一个地扩撒,然后通过微信这大树,不断地辐射,获取成功。

我之所以要说卖面膜,其实是想说的是,卖面膜这么火,为什么大家都开始选择屏蔽?或许透过唯品会第一条法则可以看出一二。唯品会的营销法则第一条就是每天泡微博、微信、豆瓣看最新热点,然后结合当下潮流,制造话题,引起共鸣。网上关于卖面膜的都在说晒照,说体验感,在我看来似乎就是自说自话,感觉亲身试验后就能证明是纯天然无刺激产品,有时候说产品,我想更多的是找一个话题点,比如最近朋友圈什么话题刷地最多,然后想办法嫁接到卖面膜上,微信微博之类的又有什么话题有爆点,想想能不能用在面膜上。虽然大家都是卖面膜的,但为什么不能卖得与众不同一点?

第四个案例是关于小米的,在这里我不准备再说,毕竟小米的营销已经神话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网上已经有太多关于小米的营销,书里有一部分我曾经在其他书上看过,所以感兴趣的不妨动动手百度一下。

最后总结一下,书里的这四个案例,在做微信时,都遇到过困难,甚至有的在做不做微信,都做过详尽调研。微信当年把公共账户划分时,也想过取舍问题。对于数据的跟踪,有的已经详尽到每个用户的点击频率和次数,可以随时根据用户的点击量做调整。在这个微信时代,每个人都在去找干货,想去投机取巧,可看看这些案例,谁又是复制谁获得成功的?

昔时贤文 诲汝谆谆 2014-12-09

  我的个性签名上有这么一句话: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这两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大意是说:水流到滩头,并非出自其本意;白云从山洞里飘出来,并不是有意为之。

  这两句话句话读来,似乎是在告诫人们,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机缘巧合在里面,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我最开始总感觉这话带有有消极的成分在里面,似乎是某位高人在绝望时,面对高山,面对溪流,做出的一番哀叹。可当我回想这句话久了以后,便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

  高中时我喜欢上一本书——《昆仑》,这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书中虽有诸多与金庸小说相雷同的地方,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却丝毫未受影响。我现在还清晰得记得梁萧在天机十算那一段。

  书中说梁萧为了学习太乙分光剑,打败萧千绝,在面对花无媸的刁难下,沉浸于破解天机十算中无法自拔,然而梁萧凭借勤学苦练,破解了九题,却无法破解第十题。事实上第十题以人的脑力根本就无法算出,梁萧却因为沉迷,差点儿死在这一题上。多亏花晓霜从旁提点,让他走出这个迷障。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梁萧无法破解天机十算中的第十题而惋惜,或许是出于对小说的完美需求,总觉得,剧情应该是梁萧破解第十题,在花无媸面前扬眉吐气,之后告诉花无媸,我梁萧不屑学你的太乙分光,然后飘然远去。这样写才够热血。

  可凤歌巧妙地把这一次转化成梁萧生命中的一段坎坷,因为他的性子需要磨炼,最大的磨炼就是让他经历一次失败。这次失败,让梁萧的人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从而有了一系列惊心动魄,情节紧张的故事。

  后来工作,我在重看《昆仑》的过程中,夹带着看《增广贤文》,然而当我读到“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时,正好在看梁萧被花无媸“欺负”时的这一段。那一瞬间,我恍然明白,原来人世间的一切,并不是像水流到滩头,或者像白云从洞中飘出来一样。人生应该是在经过努力过后,收获到什么?失去过什么?经过自我的总结与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所学到与积累的宝贵知识。

  世间万物都有一定机缘巧合的时机,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就如同梁萧,他花费数年时间,破解历代先人留下来的九大算题,在第十算题上,已经是人力无法计算的无穷尽。若不学会放弃,而死磕在上面,到最后只会失败。

  故而“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其实是在告诉我,世事非尽能如我意,然而我努力过,若还是不能达到,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并非我不强求,而是我求而不得。

读《血疫》:大自然开启免疫系统

读完才知道,埃博拉病毒也有很多种类,就像冠状病毒也有 SARS 和新冠病毒一样,和冠状病毒所不同,它是丝状,有一端蜷曲,如同法老的权杖。

开始读第一章就吓到了,作者描述了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症状,只需要七天,全身化作一滩血水,如果这里还无法明白这种病毒有多可怕,接下来他写了医学家接触这类病毒所要做的防护,并且用一位差点感染的医护人员作为例子,体现病毒的凶险。第一次知道,接触这类病毒,出来消毒要花七分钟的时间。

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找到埃博拉病毒的源头,只知道它来自一个山洞,至于是何种生物携带,还没有查明,医学家还将为此努力。

现在这个时期读这本书,慢慢明白找到病毒源头的重要性,一旦污染源消除,所有的工作只能去猜测、假设,无法证实。医学偏偏要不断求证,不能有一丁点闪失。

如同书中所言,大自然正在进行无声的反击: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为那些献出生命的动物祈祷,为医学者致敬。

读《打工女孩》:踏上文明的道路

先知道这本书,后知道何伟,最后知道这位作家是何伟的妻子。

何伟在《江城》里也写了村民,写他们的质朴热情,待人接物的和善。张彤禾写的打工女孩们都来自大山深处,一个个 16 岁到东莞打工,从流水线开始,有的成为文员,有的成为销售员,有的依旧挣扎在流水线上。每一位的经历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个女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她们学英语、学销售、学演讲……不断适应社会里的规则。我第一次感受到内心挣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鲜活的力量在土地上升起。

她们的命运也使我坚信,一个人稍微勤快点,会在这片土地过上不错的生活。从书里来看,每个女孩从农村出来,挣了钱,就慢慢有了话语权,能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不用被家人安排婚姻,也不用听家里人的话,被指使着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就像作者问其中一个女孩,如果可以,会选择回去吗?她会摇摇头。东莞的厂再不好,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也有干净的水洗澡。一个人走上文明的道路,就很难再返回原始的生活。

我喜欢这本书,有一个原因是高考结束,曾经有过一段去工厂工作的经历,我只做了半个月就跑了。我家人送我去的初衷是吃苦耐劳。我看见的却是无望的生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我每天看着他就害怕,怕到那个年龄,还要为生活奔波劳碌。

现在想来,我逃跑,就是觉得人生要不被别人摆弄,不管是进厂的那次逃跑,还是以后所做的各种决定。至少在一定范围内,要尽量过上不用操劳的生活。

和书里的女孩们一样,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她们让我看见了希望。

父母在 可远游 2014-12-03

  朋友在网上艾特我,问我《论语》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是怎么理解的。我看了之后心里咯噔一下,内心升起一股难以名状之感。

  在众多的翻译版本里,大多数都把这句话翻译为:父母若在,就不要走太远,如果要走,就一定得告诉父母要去哪里。我读来,总感觉是一位老人在对他的儿女们说:孩子们,要乖些,听话一些,我已经在倒计时了,你们就不要走太远,让我这个老人家牵挂担忧了。

  想想这句话真应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可从现实生活中来看,这句话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放在心上。就像每年春运时节,全国各地的人们,蜂一般地往回家的路上赶,为的只是回家看看父母,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顿团年饭。在这短暂的相聚以后,又开始踏上茫茫的工作之路。关于“父母在,不远游”的意思,似乎已经在这场因生活而不断奔波的游动中变得无力。这怪不得谁,年轻人要工作,自己的所在地赚不到钱,上要养老,下要哺小,实在是没有办法。

  当然除了春运外,孩子们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也在我们这一代之间加深。我在网上总会看到许多人抱怨与父母之间没什么话说,呆在一起时,有父母管着,会觉得烦,可一旦离开了父母,又会觉得别扭。或许是出于内心的矛盾,无法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父母和睦相处,毕竟上一辈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人的生活不一样,我们可以因工作或聚会而彻夜不归,也可以因晚上熬夜而白天晚起。父母总是觉得无序的生活方式对身体不好,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住地唠叨,年轻人会因为受不了这种唠叨而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父母的“关爱”上我们很难去评判对错,故而只能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有时候想想,很多人对于父母的感情,深受《论语》这句话的影响。或许很多人说自己没怎么读过《论语》,但并不代表你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自古以来,孝之道,是传承与维系整个民族的血脉。可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时,或许不应该以字面意思来解。南怀瑾老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里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方”并不是方向,而是方法的意思。我在读到此句时,豁然开朗。忽然觉得这种解释活脱脱地是现实生活人的写照。

  我们在生活中,会因为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原因与父母分开,异地而居,这是无奈,是不可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通电话,告诉他们,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当我们真的想回家看望父母时,也可以选择一次说走就走的回家之旅。所谓方法,就是选择自己与父母最恰当的生活方式,父母老了,可以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赶回家照顾,自己又能选择自我的生活方式。

  血浓于水,我想不管怎么走,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割的。父母在,可远游,游必有方。

2020 年 3 月影视书 | 不明白

读书的猫

月初读佛朗西斯·福山写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读到后面,头昏脑胀,昏昏沉沉。我一向不喜欢政治,但身处现今的时代环境,无论做什么,话题的落脚点,要么偏向性,要么偏向政治。

何为政治,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政治是由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体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领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对于社会群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维基百科

所有政治的起源,来源于部落的兴起,由部落慢慢发展成国家,每个国家的建立大致路径如此,如果要细分,又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国家追求独立自由,有的追求宗教信仰,有的追求独裁……如果从根本上说,所有政治的建立,必定会经过一场残酷的流血和牺牲,书中给出一个观点:没有一种政治是正确的。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政治是否需要监督?答案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人去监督,它就会变成独裁。唯一很容易变成独裁的制度,或许就是君主制。

翻看史书,会发现历朝历代,不少君主制演变成独裁,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史书给出的一个结论是:皇帝昏庸无道,独断专权。

君主制是否就是不好的制度?其实不是,在林语堂所写的《苏东坡传》中,提到宋代的一个官职——谏官。它的职责就是规劝君主,类似于当今的记者。和记者所不同的是,谏官敢于直言,常有杀头的危险。历史上最著名的纳谏记载,莫非唐太宗的宰相魏征。

从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是好是坏,就看这社会上勇于谏言的人多不多,毕竟,一个健康的政治秩序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附:3 月书单和影片

何伟的奇石豆瓣评分

一本新闻杂集,故事发生在中国、美国和埃及,彼此间没有相互关联,有的故事是其他书的延伸。这些故事里,有一篇《甲骨文》短篇,读完只想去看看那本书。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本书无法在国内出版。

华与华百万大奖案例集豆瓣评分

看过去看过来,都是很套路的案例,亲嘴节和重阳节那个热点,有什么不一样的?有点意思的是,华与华的口号,每一个都要加上品牌名,还要创作很多对称句,这些都是甲方喜欢的套路。华与华的创意我看不见,执行不是一般的强,这点确实要佩服。

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豆瓣评分

很奇特的一本书,书的结构和《海边的卡夫卡》相同,故事却奇幻很多,两个平行的叙事线,分开讲诉两个故事,他们之间联系的方式是一块头骨。一个在知道自己最后的日子,选择很平凡的过完一生,一个在决定逃离仙境时,转而留下。他们都受困于世界,毕竟是渺小又平凡的一员。

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的豆瓣评分

因为武汉疫情,一位卧床患者的照片了解到这本书。花了两周时间读完,初读第一章,有很多不适,读进去,谈我国的政治秩序起源,就开始明白。书里主要涉及三大板块的政治制度:中国、印度和欧洲。这里面又细分了一些国家。算是很详细了解国家政治的书,我个人对这些事不感兴趣,许多地方也没有详细了解,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所谓的政治,就是把前期的掠夺,作为一种正当化的理由进行。不要去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从一开始社会形态的建立,国家政权的建立,就已经是不正当。至于以后的事,无非是管控下的说辞。至于管控,就有很大的区别。西方追求民主与自由,俄罗斯追求独裁,我们国家追求家长式管理,印度寻求宗教精神的帮助。每个国家的政治目的不一样,人们无非是在这些糟糕的政治里面,寻求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秩序。

读完这本书,现在只想知道那位武汉疫情的患者是否康复出院,也没看见新闻后续报道。

注:这位患者已康复出院,还收到作者的签名书。

完全图解猫的心理豆瓣评分

家里来了伙伴,学习补课,了解习性,学会和她友好的相处,也明白许多猫的一些特殊癖好,掌握下基本的处理方法,猫真是神奇的动物。

猫咪家庭医学大百科的豆瓣评分

读的第二本养猫的书,很全面,涵盖喂养的方方面面,养好一只猫不容易,有必要先做好基础的知识,现在只希望我家的闷墩儿健康,生病不是件小事,对于无法言语,只能通过行为和叫声分辨,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

小津安二郎豆腐匠的哲学豆瓣评分

看过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读库也出过一本小书,找来一本书重新了解。看他的电影,完全没有单身的感觉,也不知道他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电影外的他,真是一个严格的人,居然要求自己每天拍一部电影,剧本也自己写,甚至认为小说要保持原有的样子,拍成电影并不好。这实在是一位勤劳,用功的导演。准备找时间把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翻出来看一遍。

血疫豆瓣评分

读完才知道,埃博拉病毒也有很多种类,就像冠状病毒也有 SARS 和新冠病毒一样,和冠状病毒所不同,它是丝状,有一端蜷曲,如同法老的权杖。

开始读第一章就吓到了,作者描述了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症状,只需要七天,全身化作一滩血水,如果这里还无法明白这种病毒有多可怕,接下来他写了医学家接触这类病毒所要做的防护,并且用一位差点感染的医护人员作为例子,体现病毒的凶险。第一次知道,接触这类病毒,出来消毒要花七分钟的时间。

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找到埃博拉病毒的源头,只知道它来自一个山洞,至于是何种生物携带,还没有查明,医学家还将为此努力。

现在这个时期读这本书,慢慢明白找到病毒源头的重要性,一旦污染源消除,所有的工作只能去猜测、假设,无法证实。医学偏偏要不断求证,不能有一丁点闪失。

如同书中所言,大自然正在进行无声的反击: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为那些献出生命的动物祈祷,为医学者致敬。

冰雪奇缘豆瓣评分

看得太困,迪斯尼的电影现在只能靠技术去撑,故事完全不是我所喜欢的。

星际探索豆瓣评分

抛弃正儿八经太空探索,反而进入到自我寻找的过程。作为一部科幻片,它是合格的,第一次觉得科技的力量会让人在太空四处漫游。作为个人,探索太空又是孤独且迷惘的,在寂静的空间中,人会沉默到发疯,只有强大意志力的人才有勇气踏上寻找未知生物的旅途。这是部好电影,豆瓣的评分不该这么低。

王国第一季豆瓣评分

听开场那磅礴的鼓声,这是《权力与游戏》的配乐;看那些银针和草药,有没有想起中医;再看故事的结构,分崩离析,篡权夺位,体会到熟悉的宫廷剧;再看那些奔跑的丧尸,想想美剧里的行尸走肉……韩国的电影不是深得美国创作的元素,完全是走出了创作的局限。拿来主义大法好。

王国第二季豆瓣评分

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故事水准有所下降,看到后面已经不怎么期待第三季,别说全智贤出场,就是金喜善出来我也不买账,有就看,没有就无所谓。

半个喜剧豆瓣评分

看见任素汐,有些期待,或许是期待太高,片子完全没法看完,不喜欢动不动在电影里放音乐,这又不是歌剧电影;不喜欢家长式的爱情片,中国特色,实在是受不了;不喜欢没有悲剧色彩的喜剧,完全没有可看性。这些都是我给三星的理由。

星球大战豆瓣评分

看到后面,居然变成一家人的事。神奇,也亏电影一直续到现在,实在是不容易,里面的人物都老了,也死去了,电影前的人在长大,在成年,在老去。陪伴我们的人生就这么几部电影,不管拍得好不好,坚持看完也是一种慰藉。

孔子和阳货这对好基友 2014-11-27

  我的朋友们让我想起了阳货,这让我不得不重新翻开《论语》,把第十七章的第一段重新读了一遍,书里是这么记载的: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用我自己的翻译就是:阳货去拜见孔子,孔子知道后,找了个理由避而不见。这时阳货灵机一动,在家弄了一头烤乳猪送给孔子。孔子知道后,心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我实在是不想见这货,看来得找个他不在家的空隙去拜见。谁曾想孔子运气不好,在路上遇见了阳货,阳货跟孔子说:“你过来,我跟你扯几句白”。孔子不得已,只好乖乖过去。

  阳货对孔子说:“你这么有大才的一个人,不好好用,却让国家迷乱,你说你这是不是仁爱?”孔子说:“不是的。”阳货又说:“你这个人,明明就喜欢参与国家大事,但为什么老错过机会?你确定自己不是个逗比?”孔子说:“哎,或许我真是个逗比。”阳货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说:“时不待我啊,你再不努力,估计这辈子就只能当一个屌丝了。”孔子听后,无奈地说道:“好吧,我答应你,和你同朝为官。”

  初读此段,我深以为阳货把孔子劝服了,孔子真答应和他同朝为官。其实孔子只是非常敷衍地和阳货交谈,整个过程,孔子根本就不想和阳货交谈,其原因不外乎“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出于礼节,被迫和阳货交谈。

  我在网上时不时出于情绪的原因,会与人辩论,其辩论的内容无外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斗士,越斗越勇,可每每争辩下来,结果都是无疾而终。想想都是些屁大点儿事,到最后除了浪费时间外,双方都没有输赢。事实上这个世界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就能解释清楚的,各种社会问题、价值观问题、信仰、兴趣爱好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像太极一样,相生相克,永不止息。

  等到辩论的时间久了,我开始想明白一件事,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或者设法让他明白自己的核心思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此我对于一个人让众人变得崇拜或者信仰,莫名地着迷,毕竟我努力奋斗数年,也未能改变谁的思想,倒是我自己,被古人留下来的书籍改变许多。

  后来我遇到越来越多自己无法明白,也无法解释的事情,变得越来越迷惑。不得已,我重新打开《论语》读起来,说实话这是本好书,也是有人推荐我不断读的一本书,偶尔会觉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然而国人对《论语》的误解实在是太厉害,断章取义者大为有之,我估计读完整本的人都很少。

  许多人都觉得读《论语》是腐儒,只谁曾想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内儒外法”,“儒道互补”之意?好在每当有人聊《论语》,我都不参与,因为我到现在为止也没读懂,自然无法辩驳其他人读得对与错。只是我想不明白,为何对于这本书,大多数人总是怀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

  等到我再读《论语》第十七章时,开始明白孔子的无奈,事实上在那个时代,或许说从人类有了思想开始,就一直存在这种无法争辩的情况。孔子出于礼,做出退让,其意义不外乎,你说你的,我是没办法,只有暂时听你的。这之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不想和你争辩。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朋友,他是一个爱读书,喜做学问之人。我曾经问过他,如果有的人和你的观点不一样怎么办?或者用一些你无法辩驳的话语抨击你怎么办(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老子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你能怎么着)?他给我的回答就是,那我就保持沉默,不说话。这种隐忍,真是一种伟大的退让!

  很多人认为这种隐忍退让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起初也觉得很简单,殊不知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当然孔子也并没有完全地做到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隐忍,他毕竟也是人,只是能学会在面对何人何事时克制自己。

  出于自身性格和读书少的原因,我到现在也没学会如何隐忍与克制。或许真应了有人对我的评价:“学而不思则罔”。

“为一说” 与诸君共勉 2014-11-07

无意间在网上闲逛,发现一篇非常好的帖子,说的是怎样用零碎时间看书。看完后我心里不禁一乐:我就是这样看书的啊!只是不好意思的是,我没有Kindle。有个朋友推荐我买Kindle很久,可我一直没买,相比之下,或许我更愿意把钱拿去买纸质书。当然,如果真要看书,我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不要拘泥于到底是纸质书看着好,还是电纸书便于携带。其实完全没必要,比如我这一段时间看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就在等候轻轨和上轻轨的过程中,把这本非常有意思的书看完。过程虽然漫长,但其中的乐趣我想是那些傻傻站在轻轨里大眼瞪小眼的人无法体会的。

我认为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学会思考与阅读。当然比海伦更幸运的是我是个健全的人,不用如她般需要在认识水这个字与水之间思考太多。因为看得见清澈的水,听得见水滴落的声音,也能抚摸到它时而冰凉,时而温热的体温。海伦需要建立水之间的联系,则要复杂地多,好在她最终弄懂这个词的意思。我感觉她就像是在思考与解答一种很复杂的哲学问题。当然我知道,她可能不知道“上善若水”的意思,这或许已经超出她对于水的认知。

透过海伦,我有趣的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哲学家。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哲学家。哲学,希腊语的意思是“智慧”,哲学家自然就是智慧的人,也就是思考的人或思想者。最能诠释这个词的人,我想大概非苏格拉底莫属。关于他的传说实在是太多,我听过最厉害的就有两个,一个是他可以不饮不食地站在人群繁华的地方思考问题,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就会随手抓身旁的人问问题,许多人都认为他有病;第二个则是他能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光着膀子,穿着破破烂烂透风的衣服沉思,自然也是在思考问题。所以哲学就是思考,想尽一切办法去弄明白一件事。当然世界上最难的哲学问题自然是世界的本源。因此无论是哪一派学科,如果你不断去思考,自然会有新的发现,就像易经理里说的,自然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海伦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弄明白一件事,比如学会爱这个词。怎样解释都对,但也都不对。到最后海伦感受到的爱,是温暖的,阳光的,是在经历过害怕与恐惧之后接受到心灵抚慰的感觉。

说完思考,再说说阅读,其实从一开始,我也是很讨厌看电子书,总觉得屏幕小,不如纸质书翻阅着有感觉。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说,我想这是一种依赖,就像第一次看3D电影的人,会有眩晕感,但多看几次,也就习惯了。我常说人是一种习惯性动物,不管多么养尊处优的人,丢到生态恶劣的地方呆一段时间,那些曾经的洁癖,都会被褪去。人是这世上最脆弱,也最顽强的生物。这或许也是能屹立在食物链顶端的原因之一吧。

我在看电子书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要知道改变一个习惯,是很难的,然而我被改变,是因为求知欲。求知欲是一种很可怕但也很有趣的感觉,可怕是因为你一旦陷入进去,天地间万物的知识,一辈子都学不完。有趣的是有了这种东西,你会一股脑地扎进去,从此再也不想浮起来。我的求知欲就是不断的学习。

学习是要讲方式方法的,所以在我跌跌撞撞看电子书的过程中,有人提醒了我,叫我去看一篇文章——黄生借书说。这是篇中学时学过的课文,我以前都是应付过关胡乱看的,直到现在看来,才明白这字里行间的意思。

文章讲读书,说“书非借无以读”,如果因条件不利而却步向前,因贪图享乐而忘了读书,这都是不可取的。读书不在于你用什么去读,而在于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去读。这就好比古人说的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自古以来求学好问者,无非在有限的生命里读无限的书。书本上的知识学到后,会想着骑着白马,腰间挂一把长剑,去看看这天地间的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是如此,只是很多人总喜欢强调行万里路,却忽略了读万卷书。我在史书上,从来没有看见过哪位羽扇纶巾,仗剑天涯的人,没有读书便去闯天涯的。

“为一说”,与诸君共勉。

《陆犯焉识》:我梦里的归来 2014-10-27

看《陆犯焉识》的第三天,我做了个梦,梦里出现了我的姥姥。

这个梦带我回到家乡小镇,那里有一条河流过,上面是一条废弃了的排水管道。梦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有鱼儿欢快地游着,是那种镶着金边的大红色鲤鱼。横穿过的排水管道把镇上的房屋分开,我的身后是一栋栋齐整整的80年代的建筑,我站在马路上,路的两边铺过去凹凹凸凸的山,是翠绿色的的山。我抬头,看见左边山上有一穿蓝色中山装的老人站在山顶,那满头的白发,往后梳地整整齐齐。他拿着帽子,在向我招手。我兴奋地爬上了山。因为我看他向我挥舞的样子便知道那是我姥姥。

快要到山顶的时候,姥姥用手拉了我一把,我向山上望去,是一片高高的玉米地,我姥姥看着我微笑,那左胸口的口袋上还是那只绿色的616英雄钢笔。他看着我微笑,眼角露出的皱纹,那是特别高兴时才会有的皱纹。我想跟他说话,但说不出来,这之后他转过身,在一深一浅的杂草丛中曲曲折折地走,我也跟着他走,想问他去哪儿。可就是说不出口,我心里一慌,怕他把我丢下,一着急,便醒了。

醒来后天已大亮,看看时间,是早上八点。这个梦就这样在我心里不断地回闪,反复地出现在我的脑里。我开始试着回忆整个的梦境。

如果说《陆犯焉识》这本书开启了我对于姥姥的回忆,我想这里面最深的一段,或许就是写到陆犯焉的儿子被批斗的事,书里写他被绑着,脖子上用绳索挂着砖头批斗。这一段的情景,跟爸爸讲姥姥的故事一模一样,或许正因为这个,让我姥姥在梦里出现。

姥姥身上的蓝色,是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颜色。可现在我想,或许这蓝色,来源于我在看《蓝色骨头》中听见一女生的话。当电影演到那段三人表演的歌舞时,当时的领导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是反动的。这时我后面的女生悄声问了句:这是什么意思。我想她没有看懂这段,事后我反复回想,关于那段历史,都已经有人记不得了?我没有去问那女生关于历史的记忆,只觉得很多事情,越来越少的人去翻看,因为我们都在向前看。

梦境中的背景,是我小时候的记忆,那条河,是小时候乡里那条河,我曾经在河里玩耍,一群小伙伴,在里面捞鱼,捉泥鳅,镶着金边的红色鲤鱼是我一直想捉住,其实河里根本就没有的。可惜现在那条河成了垃圾场。每年回家看见,那些快乐,就只能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回荡。

姥姥站的那山,除了被轰平整一些外,其余的都还在,只是山上除了草,已经没有种任何东西,可为何会梦到玉米,我现在也想不出来。

水管是我小时候的调皮时走过的,小时候我有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每次回乡路过那条管道,在10米上的高空,我都想知道这条管道的两极在哪儿。终于有一天,我和小学的小伙伴找到那条管道的起点,我们沿着那管道一直走,一直走,管道做成船型,胆子大的小伙伴直接沿着外沿走,而我只能在里面穿行。这是疯狂的举动,但也是刺激、有趣的,后来我们走到终点,它在快要出镇的地方终止。我想到现在为止,镇上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这条管道的起点和终点。

现在想来,《陆犯焉识》除了带给我感动之外(特别是陆焉识回家后那几章),更多的是关于小时候,关于那些年我姥姥那年代所经历的苦难。小时候快乐地不知足,长大后总听见父辈们聊他们的童年,聊姥姥的童年,甚至姥姥的姥姥的故事……这就像是一条传承的线,他们把最精彩的部分,一点一点,用记忆,传给我们。

我想这记忆的传承是在不断减少的,除非你愿意聆听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