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容易反动 2015-04-09

如题,昨晚读书看见这么一句话,断章取义用之。现在想来,这句话大有玩味的意思在里面,还特应景。

我是喜欢读书的,什么书都读,高至阳春白雪,低至下里巴人。基本上好书烂书都读过,反正也没什么兴趣爱好,读读书,不惹人不伤人不犯法。

读书其实挺好的,读完后若有所思的感觉最爽,比肿胀都爽。当然也有不爽的时候,那就是读到一本烂书,烂到除了字是好的,其他都是坏的。书太烂不是读进去,是强塞进去,塞完后还要想办法全部拉出来,不然憋肚子里气胀,特别难受。

我读书和有的人不一样,有的人死读书,有的人读死书。我读完要么过目就忘,要么想一想。过目就忘也就算了,最怕的就是想一想。要么想成主流价值观,要么想成非主流价值观。可想来想去,到现在没明白什么是主流和非主流,想来这是有标准的,但这界限不稳定,就像搞设计,多一点红色没事儿,少一点儿也不招人嫌,马马虎虎也就过去了,就怕太多和太少,这样只能骗色盲。

想其实也没啥,这是自娱自乐,别人不知道,现在也没发明出能查看人脑子里想什么的机器。如果有,那“口是心非”,“虚与委蛇”,“两面三刀”这些成语就可以绝迹了。如果有,男人不怕女人出轨,女人也不用问男人爱不爱他,弄个机器每天晚上查一查,是真爱就关灯相拥而眠,和谐家庭,家庭和谐,爱就在一起。不是真爱就分开,也不用撕破脸皮恶语相向。这样做既能防范于未然,还能维持社会治安,维护社会团结。如果有……可现在真没有,只能以后会有。

我读书和有的人一样,书读多了,就喜欢表达,表达有两种方法,笔和口。笔用来写,可以流传千古。口用来说,如果不被录下和拍下,也就随风而散了。古时候没有录像机这玩意儿,全靠史官记录。司马迁把项羽写得栩栩如生,其实他也没见过,只能算他的想象。如果让我来写,把项羽往黑里写,然后花笔墨歌颂刘彻。司马迁拍马屁不会拍,被阉也怪不得皇帝下狠手,是我也阉。

口说其实最不好,有个成语叫“言多必失”,还有个成语叫“酒后失言”。这都是形容说话不过脑子的,不过脑子也有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书读得多,话说得满。书读得多,价值观就不正确,喜欢乱说。话说得满则是瞎说,不懂乱说,张口闭口批判,这不对,那不满。其实想想,谁都没有亏待过你,或许很多事情都跟你没关,好好过日子看闲书就很好。可有的人就喜欢做些与自己无关的事儿,比如救落水儿童,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事儿。想想,你做这些,说不定就有人认为你傻X。

我爸妈常叫我少读点儿书,不好。现在想来是对的,书读多了没用,浪费钱不说,还有损视力,伤大脑。成天东想西想,把谈恋爱的功夫都落下了,还没解决自身问题,倒去关心其他问题。或许,我真应该做个屠狗辈,不该当个读书人。

我决定,从明天起,保护视力和大脑,丢书,烧书,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

冯唐:这个带坏我的老流氓 2015-04-08

洗完澡,肿胀感消。脑子里一直在想写些什么,最近能引起兴趣的话题太少,思前想后,还是写写冯唐吧。最近在读这个老流氓的书。

冯唐最近的火想必跟李健是有关系的。李健说过一句话: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话是冯唐说的,原话是: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我至今没看到这句话的来源,想必是才看两本,第三本《万物生长》才开始看。同事今天看到这句话,瞎了狗眼的读成: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曰你。我黑线直冒,这首诗的清新感瞬间被破坏了。我没有揍他,因为很有趣,虽然不雅。

看书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冯唐的微博和微信,刚关注冯唐微博,看见介绍写的:诗人。我差点一口水吐在屏幕上,觉得这家伙真自恋自大地没脸没皮。不禁想起柴静在他的书下写的评语:文字上嚣张得厉害,怪力乱神。这两个字就看出来怪力乱神了。

微博上都是电影宣传,没啥看头,转战微信,微信他也不怎么写东西,基本上都在读诗,读得太难听,我一首都没听完过。最近再听时,发现他在纠正口吃的毛病,练绕口令,读的诗更加听不明白了。

听得多了,就觉得这么牛逼的人读诗都这么差,为什么我不能读。于是我读了一首诗,诗太长,读完55秒,通过微信发出去后,得到的反馈是:1、普通话该好好练练了;2、老子今天晚上失眠了。

我回了一个词和一句话:1、我靠;2、你去听听冯唐都读的什么gui。我是不怕的,下次再读,顺便也练练我的大舌头,吓死这些家伙。

聊冯唐离不开三件事:妇科、性和金线。妇科和性不好聊,聊得好就很有趣,色而不俗。聊不好就成了下流胚子。金线是冯唐提出来的,大意是:文章给门内人看,一清二楚,给门外人看,若隐若现。如果按照冯唐小说的标准,他是到了这条金线上的。不过在我看来,他却不是伟大的小说家。他有了自己文字的笔法,但缺了一些厚重感,现在只是在玩儿文字,而不是在凝练文字。想必是性格原因,也或许是因为屁不大股不沉,不能长时间伏案工作。不然为什么整天到晚读诗不码字。

喜欢冯唐,并不是因为那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而是他在《万物生长》的自序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写完寄给我的医学院时候同宿舍的下铺,他当地时间早上五点给我打电话,说,看了一晚,决定留到女儿长到十八岁给她看,原来老爸就是这样长大的。寄给我过去的相好,她打来电话,一句话不说,停了一晌,挂了……

我很喜欢这段话,这也是我的想法。仓颉造字,就是这个道理。我为什么坚持写字,其实就想记录些什么,哪怕这不是最好的方式,哪怕我写得不够好。

翔吃多了都觉得香 2015-03-25

看一商业书,说公司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书中写的内容我差不多忘了,大概是写一家公司一开始是在自己特有的行业发展,之后不断往上,慢慢做大,由横向往纵向发展。我看着看着,便不知不觉地想到读书上去了。想来是最近阅读量有些大,过多的横向阅读导致我消化不良,肚子很不舒服。不得不胡思乱想一下。

很早以前我就在想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事,大多数时间是在想这两者的品位。很多人在阅读上,都喜欢看快餐小说,那种看着轻松愉悦,又不伤头,不会引发思考的书,基本上一目十行,一看就过。作家也是这样,写网游写成了风格,便再也无法在写作上精进,只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我感觉这是很一件很悲哀的事,可以说这样横向阅读的人和横向写作的人,一旦成形,基本上就只能在这跟线上徘徊。那根关于写作的金线,无法跨越。

写作有没有门槛我不知道,但写作是不是有质量,我倒觉得可以衡量。优秀的作品必定是深刻的,令人警醒,发人省醒的。像莫泊桑的小说(今天才看完,随意举例),他的每一短篇,都是深刻的描写,他是那种可以柔软到极致的笔调,那一字一句的写风景和一笔一划的写人物,可以看出其观察力是多么的细致入微,想象力是天马行空,故事的构架是多么的骨感。每个故事都会在不经意间就铺垫完成,到最后只需要笔锋一转,便留给你一个错愕的背影,当你还在回味时,他已经“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小说中所隐藏的含义,你就自己琢磨去吧,我是不会告诉你答案的。

这就是能驾驭文字的大师,他能在千万字里找到最适合的,将它们排在纸上,很是厉害。他写风景永远不会说青山绿水、山明水秀之类的词语,写人从来不会说一缕青丝,唇红齿白之类的形容词,就连写男女在树林里嘿咻,都与众不同,让人忍俊不禁。想来,这就是境界。现在很多人都达不到。

至于阅读,其实与写作一样。会读书的人,一直在一根金线上,看过文学巨著,再看网络小说,便会食不知味。我最近就被一些书弄得很头痛,看得我吃不下睡不着,很多书还屡次冲上排名榜,我拿起一看,便搞得我消化不良,不得不拿一本《三联生活周刊》吞进肚里,才让我有所缓解。到底是过了看某些书的年纪,也或许我并不是大肚能容之人,确实伤不起。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无法用一个标准去评判书的好坏,我感觉这就像小时候,爸妈跟我说垃圾食品不好吃,我非要吃过,确定它不好吃才住口。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但若是一直吃垃圾食品,吃过后还念念不忘,那就只能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为什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错的 2015-03-22

读中学那阵,从同学的嘴里听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时,眼前为之一亮。那一刻似乎有扇门被打开,吹动着我内心焦躁的悸动。当时就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行万里路才是真的。打从那时起,我就不怎么看书了,更憧憬着到处去走走。

走,我是有条件的。老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我从小到大暑假都会去他那儿玩。走的地方多了,除了年岁渐长外,倒并未觉得走路为何不如读书,心中疑惑反倒越来越多,想到的说不出,说得出的,写不出。

我从小去的地方很多,但见识不多。我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后来网络兴起,看网上那些晒照的,写感悟,写旅游笔记的人才发现,原来都跟我一样,没啥见识。都是些走过的烟云,随时吹,随时来,也准备着随时散。路是走了,地方是去了,但脑子还是空的,能证明自己去过的,或许就只是那些引以为傲的照片。

一直在想这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行万里路,却没发现几个文学大师,倒是那些屁大股沉,喜欢静下心来写作的人,越发在文坛上牛逼得不行。想想,历史上喜欢走的人,真的很多。写《史记》的司马迁,写《水经注》的郦道元,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羡长江之无穷”的苏轼……实在是太多太多。想来不是现代人比古代人笨,一定是另有其原因。

解开我困惑的人是梁文道老师,他在一档节目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古代的人是不喜欢旅行的,他们走得远,大多数是被流放。这句话使我的困惑一下子通了,想想司马迁为何要走,他是为了著书立说,寻求真相。郦道元治学严谨,需实地考察。李白是不甘当那御用文人,终年游走在朝野之外。苏轼是被陷害,不得不到处迁徙,居无定所……

再看现在那些屁大股沉的文人,写《陆犯焉识》的严歌苓,她曾说,写这部小说时,去过大西北,去真正感受过,花费时间与经历做调查,才写成此书。写《老生》的贾平凹,是用做新闻的方式方法去写小说。至于莫言,他的根是高密,他的小说是高密,他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那片深沉的土地……

可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确实信不得。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我现在能查到的来源是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一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还有一说是宋朝刘彝在《画旨》中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且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人说的这句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谁记载过这么一段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都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时的文字描写,一个把曹操写得有些悔恨,一个把曹操写成大奸大恶之人。让人无奈。想想,历史上的文字确实增删减改不得,否则贻害无穷。

当然这世界上有那种不怎么看书就牛逼得不得了的人吗?我知道是有的,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伤仲永》,整天不看书,到处被人拉去胡吃海喝。我到现在还记得最后那句话:泯然众人矣。

无法分享的欲望 2014-12-16

“你这里的书,没有一本是我感兴趣的。”我朋友用很纠结的语气说完这句话,甩给我一个大白眼,悻悻地退出房门。我总觉得他这句话里有许多难以捉摸的成分在里面,好像我成了一个奇葩的人。

或许没有哪个时代的书籍像今天这样发达,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我国的出版物,每天的数量是上千本,这些密密麻麻的书本在网络和书店里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很多人已经难以去判断一本书的好坏。我偶尔会遇到有朋友叫我推荐书,现在想想,我叫他们看的最多的书是《论语》。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看了,估计一个都没有,毕竟这本书现在已经与“腐儒”这个词挂上等号。除此之外,我推荐的次数少一点的书就是《苏菲的世界》和《西方哲学史》。这两本书我估计看的人就更少了。

这后来我反省自己,推荐的书是不是太“奇葩”了?或许该推荐一些小说,于是每当我看小说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我最近在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看的过程中我还温馨提示一下,《三国演义》是最好读的,其次是《水浒传》,再然后是《西游记》,最后再看《红楼梦》(这里不是说文学性)。

这一下不推荐还好,一推荐直接炸开了锅,大家就对三国里面谁最厉害,谁长什么样进行终极大讨论;或者就说不喜欢《红楼梦》,说红楼梦是女人看的书(其实他们都没看过,就拿贾宝玉和林黛玉说事儿),要不就是说前八十回怎么,后八十回怎么;当然更无语的就是《西游记》和《水浒》,直接穿越,非要比个高低……各种奇思妙想全一股脑儿地出来了,到最后都没讨论出个结论。想想有时候读书把每个字都读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古代的小说那也就算了。我推荐现代的小说总没问题吧,于是我开始强推《檀香刑》和《百年孤独》,结果集体沉默,问我是不是脑子有病,去看这种鬼头鬼脑的书?我一想,这书怎么鬼头鬼脑了?我把脑海中的问题抛出来,反馈回来的答案就是:不喜欢这种沉重话题的书。

这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歇斯底里地问他们,最近都在看什么书?我一朋友告诉我说,在看《道》(一部网游小说);另一朋友告诉我说在看专业书籍;还有一朋友则问我:你这些书看了,都有什么用?

我被他问住了,想想看这些书确实没什么用。只是不看这些书,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这之后我开始明白,其实读书有时候是一个人的事情,你推荐给别人的书,不一定适合他们。毕竟叫人推荐书籍阅读,是被动的去学习,这样和不读书有什么区别呢?没有求知欲的人,其实是不适合读书的。

毕竟书籍可以分享,阅读心得也可以分享,但是主动学习的欲望,无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