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们的美好!(日记38)

2010年10月11日

很多时候原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慢慢地远离了,便不觉得有什么了。

我悄悄地减少了某些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让自己觉得能够成长的地方,只是这样必将失去以往我认为在生命中认为不可失去的东西。只是每当看着自己背后的那双眼睛在那儿默默地注视着我,我不免一阵心疼,很多时候我还是希望为他们而活。所以我明白了,懂了,知道了,只是这一切,对我来说似乎很难。坚持二字毕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我只希望自己能傻一次,在我年轻的时候。那么一次,不问缘由的傻。
    

一个人,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这段路我希望自己一个人就这么坚强的走下去。前途,远方,对于我自己都很迷茫……
    

没有希望,只有愿望……

618 购物随感|每日抄经:利未记㉗(一)

618 实在不知道买什么,打开购物车看了看,买了几本书。

买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便宜,三百多块钱的书,打折下来只要一百五。我现在买书较为谨慎,毕竟许多书并不值得买纸质版,尽量做一些挑选。

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电子版会是一种常态,不过纸质版以后会如何发展,是成为收藏品,还是以其他方式存在,并没有一种具体的表现。从另一个情况来看,电子书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影响纸质书,反而买纸质书的人未减反增。

我现在读纸质书的时间较少,这个月一本纸质书还没看完,反而看完好几本电子书。我在思考,每天带一本书放包里,利用坐轻轨的时间去读。因为我发现最近的自控力下降严重,有必要通过沉浸式阅读,将自己的自控力拉回来。

可见电子书有许多好的地方,但从注意力来看,尤其是用手机阅读,会很容易滑去做其他事,需要有一种很沉浸式的体验。

好吧,明天就试试,放本纸质书在包里,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阅读。

谈谈微信「拍一拍」|每日抄经:利未记㉖(三)

微信上线了「拍一拍」功能,双击一人或自己的头像,被拍的人,头像会左右摇晃,手机会有轻微的抖动,还会弹出一个类似于撤回的提醒。

玩儿这个功能时,让我想起昨天上班刷微博,领导无意间看见,走过来拍我的肩膀,提醒我注意。

「拍一拍」是基于社交所产生的功能,但现实中我却不喜欢有人拍我。社交场合,拍人的肩膀是一种鼓励,是上级对下级,父亲对孩子所做出的一个提示性动作,一方面是夸奖,另一方面是提醒。

夸奖和提醒的拍不一样,夸奖是面对面,提醒是从背后拍。微信的拍一拍从对话窗口的场景看,是一种非常友好,面对面的拍法,也就是赞扬人。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小动作?我的思考是,网络上人与人的交流,从文字到表情,慢慢变得过于冷淡。上级交给下级的事,完成后,上级回复一个「收到」,没有拍一拍这种鼓励性的互动友好,所谓的「收到」到底是好呢还是坏?无人知晓,如果领导验收成果,回复一句「干得好」,是否情绪过于外露?反而拍一拍这一功能,较为友好表达了夸奖的意思。

不过随着社交活动的出现,人类所有的表达方式或许会幻化出与线下不一样的感情,就像以前过年才能收到红包,现在无论是工作、生活、节日等,无时无刻都会收到红包。红包的意义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还有一点我要说明的是,微信「拍一拍」这一功能的实现,被拍者头像晃动的同时,会出现轻微的震动。可见产品经理不仅对系统的互动有所了解,连手机硬件应该如何配合系统实现这一功能,也进行过思考。

微信的创意之处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守正出奇。这是微信厉害的地方。

回忆,我们的美好!(日记37)

2010年10月10日
      

我又开始在想了,想一切可能与不可能的事,想一切与自己有关或没关的事。不清楚这事为什么,总是无法让自己变得安静。大脑在某个时候快速不停地旋转,如同狂躁的不能停歇的永动机,在一个圈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某些相同的画面,回忆着很多看似毫无关联却有着深深痕迹的事情。
    

伴随着雨水的降临,温度的降低……我变得越来越懒散,不想看书,不想走路,不想吃饭……一切与运动有关的事物我都毫无兴致,出了呼吸。这是我无法控制的。
    

我看着外面飘落的雨滴,缓缓得寝室着这块土地,让它在沉睡中慢慢变得厚重,看不见的厚重,深深地被水所侵蚀……
    

一遍又一遍地听着我喜欢的歌,看着昏暗的天空变得黑暗,这天便是熬过去了,自己却没有发现。
    

原来,我已开始学会遗忘时间……

一些采访的思考|每日抄经:利未记㉖(二)

上周五采访了四个学生,有三个失败,一个聊出点内容。

星期天开始写稿子,到今天完成三篇。我看了看录音时长,只有十多分钟,今天整理完的录音笔记少得实在可怜,只有五百多字。如此采访实在是敷衍。

我这几天边写边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一点能肯定的是,我完全不知道和新来的同学聊什么。我差不多已经能猜到他们的答案,问为什么要来学厨师。得到的答案是:喜欢吃,爱好厨师,有一技之长,工作无忧。问疫情期间在家里怎么过的,答案是:玩。如果已经报名的同学,会跟着老师学。我不清楚语文数学之类的课,线上和线下学习有何不同,但技能教学,没有老师亲手教,还真是不行。

我发现许多学生已经成了套模板的高手,聊天无法进行。

还有些地方值得怀疑,我采访过的学生,不怎么打游戏,也不追星。看电视剧看国产,但不追时下热门的电视剧,对明星的喜欢较为淡漠。喜欢腾讯视频,会员多是向朋友借,自己不充值。

他们的回答和我所观察到的完全不同,事实上我看见许多学生玩儿游戏,有时候在教室课间休息,玩儿游戏的学生会更多。

我边写稿,边整理思路,希望下次聊天能聊出点有意思的事。

首先要明确一点,许多学生接受采访,由于是师生关系,会较为拘束,这时就要告诉他们,我虽然是老师,但和教学的老师不同,没有他们要求严格。于此还要告诉他们,这只是一次聊天,不要有心里负担。

其次要准备好问题,一些基础的问题必须问,姓名,年龄,初高中是否毕业,怎么得知我们学校等等。这类问题看似基础,作为调查环节,必不可少。

之后可以聊生活方面的事,包括学校的生活和家里的生活。如果是新同学,学校生活会围绕老师、同学,比如怎么交到新朋友,老师对学生怎样,这里可以考虑追问,最好是要求采访者举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深入一点的学校生活,可以再问问以前中学的事等。家庭生活可以考虑问家里人对读职业学校的看法,反对或同意,如果是反对,到最后又是如何同意的。

家庭生活的涉及很广,涉及爸妈是否离异,有没有兄弟姐妹等等,这里也能展开聊,但提问时要注意,不要让人觉得是查户口的。我这里需要改正。

这些问题问完,再适度聊些未来的发展,怎么看待餐饮行业,虽然这个问题有些不切实际,但放在结尾,做一番畅想倒是可以。比如我采访的一个西餐学生就说,未来餐饮发展的趋势,是向着多元化,健康方面发展。这是他自己对西餐的理解。

新同学来学校很难聊,老同学熟悉环境了就好。我之所以觉得采访四个学生,有一个聊出点内容,就是老同学通过学习,一道菜怎么从不会到会差不多就能写一篇稿子。这就是通过系统学习烹饪知识和刚入行的区别。

希望下个月的采访会有所提高。

我从古天乐身上学到了什么?|每日抄经:利未记㉖(一)

我从抄经开始写笔记,不觉已坚持写了半年,每有间断,估摸着有十几万字,按照这速度写下来,抄完经,笔记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抄经这段时间,时常想起古天乐。他有一个新浪博客,每天会在上面写几句话,已经坚持了数年。

写博客并不是他的本意,粉丝要求,他就写。我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建议,也不知道那些要求他写博客的粉丝,是否还在看他的博客。

其实很多事和坚持有关,我在采访人就发现,许多人来学厨师,有一个原因是开店赚钱。在他们中间,兜兜转转,不停轮换工作,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很少有人坚持从事一行。要知道,换行业是要花巨大的代价,哪怕是学小面、火锅之类的单品,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老师或许只教几天,掌握方法,明白如何煮一碗面,保证稳定的味道和快速出锅的速度,又是另外的事。

换一个行业值得鼓励,只是这背后的代价是从陌生到熟悉,离开熟悉的圈子,抛弃所建立的人脉,投身到另外一片汪洋之中。

很多人没明白,在一个熟悉的行业没有做好前,跑到另外一个行业,就能做好吗?我不太相信这种概率性事件,反而觉得做好本职工作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古天乐首先是一个好演员,有了稳定的工作,他才能坚持写博客。如果一个人没有没有过硬的本事,还是建议多夯实自己的工作,再考虑做另外的打算。

回忆,我们的美好!(日记36)

2010年10月9日
    

最近电脑有点毛病了,得抽时间将系统再次重装一下。看来自己的破坏力真的是有点强,电脑也经不起我这么折腾。
    

午睡的时候总会让自己睡得很沉,比晚上睡得沉多了。习惯性地做了个梦,梦里和一群孩子打水仗,他们看着竹筏攻击我,我在水里利用救生圈欢乐地游着,将他们一个个赶下竹筏。可能是刚看了《食人鱼》才会做这种梦吧!不过那里面可没这么欢愉。
    

睡了一觉头便很疼,不知道是这沉闷的空气还是睡得太死的缘故,反正是很疼,一直疼到现在都没有好转。我想,该是去买点药吃了。
    

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总觉得有点恍惚,就像自己刚睡醒,结果又下雨了。
    

天气预报说最低气温会降到六度,只是现在头疼着我觉得气温一直在升高。
    

我想象着给自己定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必须去吃点药,缓解下我的头疼。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苦于写作文?|每日抄经:利未记㉕(三)

我读小学,有一学期写作文,老师布置了一篇读后感,叫全班同学回家写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那时我正读完一套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回到家,想也没想,直接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写下来,交给老师。

没过多久,老师批完作业,选了三篇优秀作文,当众朗读,其中就有一篇我的作文。

按照严格要求,老师要求的是一本书,我写的是一套书,并不算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老师没有计较,依旧按照她评判作文的标准,选出了好作文。

得益于我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一类的书,到现在为止,我依旧怀着强烈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我始终认为,要了解这个世界最快的方法,就是读书。人类用文字记录的世界,充满无穷魅力,只要善于阅读,探索之门永远不会关上。

写作对我来说难吗?按照作文的要求,我或许得不了满分,达到及格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依旧无法理解有小孩子因为作文写不好跳楼自杀。

在我看来,作文是一张卷子最好拿分的地方,它有套路,且非常灵活。如果是说明题,拿出几个名人名言,再随便凑点字数就行。如果是议论题,选择自己有利的一方。如果是命题作文,试着找一个角度去写,一般来说命题作文比较普适,写起来也不难。反正不管作文怎么变,它的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是无限的。只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写满 800 字是很容易的事。

我如此认为,家里的两位小妹妹面对作文却很烦恼。一位现在读高中,成绩拔尖,饶是如此,问她最怕什么,回答依旧是作文。有一位在读大学,前些日子要写关于疫情的论文,希望我帮忙看看。我看完,明知道关于一些疫情的事并不真实,许多事过于宏大,她现在无法驾驭,最后只能无奈地告诉她,应付的文章,早点写完,早点交差。当然,这过程也告诉她一些作弊的技巧,比如在哪里增加些数据,增强说服力,最后结尾做一个总结,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

为什么我会觉得作文简单,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按照既定的套路去写,在这里面,文字有无限的空间。它不像数学,追求严密的逻辑,但凡一个地方卡住了,忘记公式,或者老师没有教给另外的解题技巧,只能被扣分。作文不是,字词非常灵活,稍微积累些词汇,忘记一些字词,还能用其他字词替换,既定的框架,有限的字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

只可惜现在说什么已经晚了,错误已经铸成,无法挽回,想必这事也算是我国独有的特色。

非常时期,好身体有多重要?|每日抄经:利未记㉕(二)

新一轮疫情似乎正在爆发。这期间,公司的同事也接二连三生病,动不动就去医院。今天刚从医院回来的同事说,去一次,直接花了一千多,至于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她也不知道,反正就是照了几个片子。

我从跑步开始,就很少去医院。时常和同事开玩笑,问他们什么时候能让我生病。

我的抵抗力出奇好,不管是以前呆过的公司,还是现在的,我和感冒的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一个接连一个被传染,转来转去,我始终没事儿。

如果一家公司算是巧合,那好几家公司发生同样的事,必有原因。还能有什么原因呢?无法是平时多流汗。跑步使我的免疫力提高不少。

这次疫情,许多医学者也提到免疫力的重要性。可惜许多人只是明白,不会付诸实践,含有侥幸心理的人占绝大多数,这种赌博心态实在糟糕。

非常时期,无论如何,学会锻炼,少去医院,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回忆,我们的美好!(日记35)

2010年10月8日

        清晨的雾总有些淡淡的忧伤,仿佛经历了一整夜的孤寂,惶恐不安地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在一起,以求得温暖。只是雾越浓,越寒冷,不觉让人产生了疏离之感。

     朦胧中隔着雾气看人,总有些看不清。身上是刚在被窝总残留着的淡淡体温,随着一些雾的聚拢,将我唯有的温度吸走,它们也在此慢慢消散……

汽车沿着道路笔直地往返,沿着不同的目的,走着相同的路,到最后,各奔东西。

     走过一段小路,静静地感受着清晨别样的宁静。仿佛从来没有起来过这么早,不知觉地伸了伸懒腰,看着那些晨起奔跑的人围着孤单的操场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留下空荡荡的细微脚步声。篮球场上篮球猛烈撞击篮板与地面所发出的巨大声响,敲碎了这一片沉默的天空。

     阳光慢慢地从远处升起,缓慢,朦胧。斑驳的树影下是闪闪星光,露出参差的树影,随着太阳的升起,不断变换方位。

     马路上三只小狗旁若无人的在一旁嬉戏打闹,沉浸在无限的玩闹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雾气散开,气温升高,阳光散发着灿烂的笑容。阴沉了多天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阳光暖洋洋地打在身上,风轻轻地吹着。那些醒来的人们在大好的阳光下晒着温馨的甜蜜,奔跑,拥抱……

     开着白色小花的小草不知在什么情况下又重新绽放,如同经历了严寒之后的初春,整个世界都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我想,我是喜欢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