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改变

我做文案以来,无数次思考过,如果不从事这份职业,会去做什么。在年龄如同年轮般画圈的过程中,对于未来,这是很彷徨的思考,仿佛到了一个年龄段,身边会有无数人不停催你,哪怕时不时冒出来的求职信息,也在告诉很多人,人过三十,步入中年。

中年到底是什么概念,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清楚。似乎在一夜之间,有某种奇怪的力量会叫人去做一些改变,连身边人也从游玩转变为家庭,从出行变成了带娃,从辞职变成了内卷,在不停前行的路上,往往获得的快乐也随之减少,面对的迷惘与痛苦越来越多,如果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似乎是件非常糟糕的事。

好像在某个时刻,稳定的状态会瞬间消失,哪怕是原本能做一辈子的工作,也变得那么的牢不可靠,那种安心生存的压力已经消失,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工作开始到来,追逐新鲜事物的广告行业尤其如此。

在这个消费和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中,老旧的理论似乎不堪一击,哪怕是广告人们在口中大谈特特的商业名词,也变得不那么有作用,新环境淘汰了多数唯工具论的方法,谁都应该知道,今天使用的三板斧,迟早会被更先进的枪炮替代。

我做文案始终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源于多方面,比如:工作压力、薪资待遇、创作焦虑……相比这些,更严重的是我几乎没有见到国内有谁一辈子从事文案这份工作,仿佛文案是一个跳板,做到一个阶段,不少人会跑去更高的地方,去做文案指导,创意总监,最后自己出来做事。有追求是好事,只是对于许多天生只喜欢写字,不喜欢做管理岗位的人来说,却是件非常不幸的事。

从去年开始,我自己尝试做改变,试着去学建站,学一些代码,等亲自下场才明白,面临的困难是何种巨大,此时我才有些明白,抛弃原本的工作做一些更加不擅长的事,有多么阵痛,体内有无数的压迫感袭来。我不得不又退了回来,继续呆在安稳的地方。

不过安稳的地方不是长久之计,我只是尝试过一次阵痛后,变得更为小心,我不会目盲,至少知道自己前行时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更扎实的理论技术。

更重要的是,很多事情并不是在发生变化时再去做改变,而是在改变还未来临前,先学会改变自己。

随思录(16) - 2015-12-13

今日休息,又被病痛折磨,上周也是如此。早上起来,看了会《诚品副作用》,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文案写作技巧方面的书,买回来后才知道,书里都是李欣频为诚品书店写的文案。算是一本案例集,还算不错,读此书需要注意的是,在她的一些文案中,会有一些文案延伸或思考的内容在里面,也就是她的文案形成方式,这一点非常值得思考。

我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天天向上》的节目上,当时汪涵介绍时,说她一天读一本书,当时把我惊呆了,我是个读书较慢的人,虽偶有一天读一本书的情况,可所读之书其字数必不会超过十万字。除非是一些网文,可以直接不断浏览的阅读方式,一天读一本书方可。我不知道李欣频所读之书所归何类,如果是稍微厚点的经史子集和哲学类书,一天读一本是万万做不到的事儿。不过她所读之书,在《诚品副作用》中有所体现,大部分是社科类和小说方面的书,从个人角度来说,社科类一天一本可以达到,小说则要细分何种小说,这便因人而异。

自读书以来,我是很佩服那种读书快,记忆力又好的人。我自认无法与他们比肩,只能老老实实逐字逐句的读,读完之后,也不能记住,只能有一些模糊的影子。可喜的是,每当我写字儿时,要引用某些字句,那些文字又会出现,就算是不出现,我也能通过查阅,找到我所需要的内容。

《诚品副作用》的文案,有非常强烈的李欣频风格,每看一篇文案,我会不觉联想到许多广告文案,尤其是某些房地产广告,他们在遣词造句上都有这种浓烈的风格。而书的最后几页,李欣频也写到,许多人都在模仿她的行文风格,有的文案,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楚是不是她所写。我能看出她对于别人模仿她的苦恼和困惑,可惜,文案的定义就是copy&write,若要形成自我一种风格,坚定不移的持续下去,至少在我们国家的这片土壤下,很难达到。我所见的广告文案(这里不涉及暴力文案),多数以走心、暖心的方式写下去,文案写爱情、亲情、友情等,几乎没出现那种冷幽默式的文案,而冷幽默式的文案我常在国外广告上看见(甲壳虫的文案就有好几篇),国内几乎没有。李欣频的文案都是走心、暖心的,冷幽默并不存在。我不知是否土壤导致许多人没有幽默的基因,还是未有人敢做此尝试。

或许我想,做冷幽默式的文案会冒很多风险,我在生活中也有此经历,每每和同事开玩笑,他们都觉不好笑,而他们对我开玩笑,我亦如此。我算是个比较风趣、调皮之人,可有的人很刻板,甚至循规蹈矩,容不得半点玩笑。每每想及此事,之后对照国外电影,那种冷不丁冒一句台词,严肃中带着幽默,真令人回味。他们把这种幽默很自然的表现出来,我们的电影远远达不到那种效果,只能靠玩儿文字或者靠动作来做此类引导。电影如此,做人如此,写文案亦如此。

真是一个严肃刻板,毫无乐趣的民族。我只能将这些归咎于从小做人做事规规矩矩教导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当然,规规矩矩做人做事很好,而所有伟大的艺术,基本上都是在叛逆中产生的,而所谓的叛逆,就是有人走了这条路,写了这些文字,另一个人要走那条路,写另一种文字。如同绘画,一个画家就算模仿得和达芬奇、拉斐尔、梵高、塞尚这些人一模一样,也不是你自己的。好的画家,都是画自己想画的,好的作者,是写自己想写的,好的文案,应该有自己的文案写作风格。

可惜,我们虽都知此理,但很少有人去冒险做一些尝试。我也如此,至少现在如此。

至于李欣频的文案,可以去尝试,但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她的创作思路及灵感来源在哪儿。每每看见她写文案时,都能罗列一大堆作者、画家,每读及此处,越觉自己浅薄无知。

这一天的时间除了看书,便是买药,幺叔给重新开了一些药,花费了我差不多100多块钱,这年头药店黑的一塌糊涂。所幸重拾跑步计划,但愿感冒快些好转。

随思录(5)- 2015-11-03

码完字,继续唠嗑,这年头像我这样勤勤恳恳写日记的人真不多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现在越来越喜欢写字儿,每次写完都会亢奋很久。不得不再写点儿让脑子变得沉闷些。

今日所写之科学的方法写好文案一文,倒是有些憋出来,这已是上个星期四应该完成的事儿,拖到现在才写完,实在是因一些事情耽误。不过还好是写出来了,发完后一身轻松。

在洗澡的过程中,忽然想起,如果写了科学的方法写好文案,那么能否写一篇用艺术的方法能写好文案一文。有一些想法已从脑中冒出,甚至一些广告图片我已想好,实在是有趣之极。这就像周伯通练双手互搏一样,我是左脑和右脑打架,真是畅快。

可文案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我实在是不知,至少在我写文案的过程中,如果是烂的不得了的软文,我已有不少约定俗称的套路,可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对来说没有提升,而哪些傻逼兮兮的文章,与其说是软文,还不如说是垃圾,不是去捣乱别人的网站,便是用量来取胜的方法。这种做法从进公司开始我就不赞同。至少在我看来,与其花时间去做一些看不见,效果不大的事情,还不如把人力物力投在微信上面,这算是看得见的。这是我的想法,可现在的情况是,在瞎搞了一年后,上面的人决定靠网站过活,意味着对于文案和创意性的削弱,这于我而言,有何意义。

我天性不喜欢做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而时代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公司的线铺得太广,以至于现在连最基本的工作流程还未梳理清楚,做事情随随便便,一些简单的海报、DM单之类的错误频出,想文案、做策略,写方案,都是今年说了,明天就要的那种,而一些庞大的项目自然是不过脑子。至于受众人群到底喜不喜欢用微信,都傻逼得不行,非要人加微信,而用户只在QQ、空间、微博和贴吧上活动频繁,真是无可救药。

可话又说回来,岂止是我们公司是这样,我看整个行业也如此,一直不明白为何这一块地没有人来攻城略地,而任由这些乱七八糟的人们瞎搞胡搞,若随随便便从哪个行业抽调一批人来,随便搅合搅合,自然不会是这样。思前想后,我只能说这一行走关系大过做其他事,不然为何一块肥肉,没人涉足。

算了,不想了。睡觉,我只是个混日子的屌丝,随他去吧。

做文案这些年|每日抄经:民数记⑩(二)

做文案这些年,颠覆我认知的事很多,所以更新自我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许多人不明白的事,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员,了解产品,认识它们的优缺点是前期很重要的功课。遗憾的是许多公司并不会去做这件事。

我和身边人聊天,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持有的一个观点是:在产品选择上,能用国外的产品,尽量不用国内。

因为这些事,时常和人产生争论。最近最大的争论就是苹果和华为。不用华为有千千个理由,但最不喜欢的还是拿国货之光做营销。

我对华为既佩服又痛恨,佩服的是读过任正非的很多演讲稿,知道他在创建企业的高瞻远瞩,其实很多人不明白华为虽然顶着国货赚钱,内在的管理完全是西方那一套,连任正非自己都说,我们国家没有能借鉴的百年企业,国外一大堆,说华为由上到下是西华的管理模式,一点儿不为过。

任正非还在自己的演讲稿里谈到利用国家去营销,他个人是反对的,但下面的人这么干,久而久之,这成了无法解开的乱麻。

至于华为在应对一些危机,比如抓自己的员工坐牢,利用公权力打压竞争对手等手段,是我厌恶的。

当然,目前来看,许多企业的底色都有问题,比如我自从知道蒙牛和伊利有问题,就极力避免饮用这家企业的产品。知道凉茶是有损人肝和肾,王老吉和加多宝也不喝,更别说广州、香港和台湾人喜欢动不动就来一杯凉茶的习惯。

其实许多事,稍微会运用搜索引擎,会拉出很吓人的内幕,不知道是我过于好奇,还是身为广告从业者,会忽略这些问题。

我记得前些年听林桂枝的文案课,她提及自己做产品调查,会到市面上买产品,如果发现服务客户的产品问题,会告知客户改进。

遗憾的是,包括我,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做到为客户服务。

不觉想起乔治·路易斯曾经说过的话:我的广告会让你的产品一炮而红,现在我只想知道你卖的是不是好产品(大意)。

想做文案,应该怎么办啊?

在豆瓣上耕耘了近11个月,开始有些收获。鉴于有不少人对文案感兴趣,我写一写文案入门方面的事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在写之前,为避免浪费太多的阅读时间,可以先想想下面几个问题:

1、你是否肯拿着微薄的薪水干好几个人的工作?有些工作甚至跟你完全挨不着边,比如发传单、当搬运工?

2、你是否愿意忍受一些侮辱(自认为)智商的工作发生?比如前段时间某二手车广告?

3、如果你负责的一些商品有问题,你是去跟甲方沟通,在得知结果无果后,你是将这些问题抛诸脑后,还心存正义不做?

4、有一些关乎道德底线的热点,领导叫你跟,你跟不跟?比如前段时间的某品牌色情的事件,你怎么办?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而我所在的一些文案群,有的会选择跟,有会跟领导交涉,有同意不跟而交涉成功的,有因此事被开除的。可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跟,原因很简单:这是我的工作。当然,如果真跟了,我会在心里认为自己跟错人了。

5、你是否有阅读的习惯,甚至在忙碌一天后,还会坚持阅读?我说的阅读,不是天天看网络小说,而是任何书籍都会去涉猎,有时候甚至是哲学方面的书。

6、你是否能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并且没有加班工资?类似于三个月不休(我最长记录是一个半月,而我所知道的行业最长记录是半年不休)。

7、一个月保持每天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你是否能忍受?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上面几条,那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下面的问题。

大多数想做文案的人都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和考虑,或许是因为一张令你感动的海报或视频,或许是你特别喜欢写字儿,对写作有足够的热情,或许是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文案可以无条件接纳任何层面的人。

说来惭愧,在入这行之前,我和朋友们都有过这些单纯的想法,等到真正进来,才发现现实问题不是这样,在我们国家,文案可以说是复杂且模糊的概念,甚至有人到现在还有人不清楚文案到底是做什么的。我曾经有过连文案和文员都分不清楚的经历,这并不奇怪,我一般都跟别人介绍都说自己是「打杂」的。

文案真的是copy writer?

要做文案,就必须知道什么是文案。如果在搜索上查,会得到这样的解释:文案是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来源:百度百科)

然而真正从事文案的人,会这么这么告诉你:文案其实是复制+写作(copy writer),比如一个段子火了,你去模仿它写,或者某个微信上面谁的XX体火了,去模仿写作,也可能是你自创某个体(最熟悉的我想就是凡客体)。可在我看来,光这行或许不存在完全的创意,如果你看的文案或书够多,就会发现其实许多文案都有迹可循。

之后再看个纯文案:

我希望每一个冬天里,连大街上都有暖气,我就不用穿的很厚,那样不帅,但你要穿的很厚;

我希望每一次逛街的时候。都会有一件东西,让我觉得想要买给你;

我希望做恶梦的时候,我正好在你旁边,也希望我睡不着的时候,能看着你在我身边睡的很熟;

我希望你想我的时候能发短信给我,打电话给我,或者坐飞机来找我,我一定会非常开心;

我希望可以每天都能抱你;

我希望你经常为我吃醋;

我希望能每天都帮你吹干你洗后湿漉漉的头发;

我希望我们在一起之后都由我来帮你剪指甲;

我希望我们两个用一样的香水,我希望你身上都是我的味道;

我希望你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想我,哪怕在工作的时候也在想我;

我希望你生病的时候就只有我在照顾你,其他人都给我滚。

我希望我爱你的日子里,你都在爱我,也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都不要过去;

我希望陪你去世界的尽头,时间的尽头。 我希望你真的爱我。

上面这段文字是当年我看见郭敬明写的情书。

后来我读《Neil French》,看见这样一则文案。

因为我已经认识了你一生

因为一辆红色的RUDGE自行车曾经使我成为街上最幸福的男孩

因为你允许我在草坪上玩蟋蟀

因为你的支票本在我的支持下总是很忙碌

因为我们的房子里总是充满书和笑声

因为你付出无数个星期六的早晨来看一个小男孩玩橄榄球

因为你坐在桌前工作而我躺在床上睡觉的无数个夜晚

因为你从不谈论鸟类和蜜蜂来使我难堪

因为我知道你的皮夹中有一张褪了色的关于我获得奖学金的剪报

因为你总是让我把鞋跟擦得和鞋尖一样亮

因为你已经38次记住了我的生日,甚至比38次更多

因为我们见面时你依然拥抱我

因为你依然为妈妈买花

因为你有比实际年龄更多的白发,而我知道是谁帮助它们生长出来

因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爷爷

因为你让我的妻子感到她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因为我上一次请你吃饭时你还是想去麦当劳

因为在我需要时,你总会在我的身边

因为你允许我犯自己的错误,而从没有一次说[让我告诉你怎么做]

因为你依然假装只在阅读时才需要眼镜

因为我没有像我应该的那样经常说谢谢你

因为今天是父亲节

因为假如你不值得送CHIVAS REGAL这样的礼物

还有谁值得

就这一个文案,据我所知,有不少广告人都模仿过,因为它实在是太经典。当然我也模仿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当年那个小男孩是你的爸爸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多读书和多看广告的原因,读过了,你就会发现很多创意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一个文案的积淀和灵感,便来自于你的阅读量。

怀着梦想进来的人,或许都曾经历过「哇塞,好牛」这样的感叹。可你能看见自认为好的文案,是许多不好的文案堆积起来的,不信你就在你住的方圆三公里转转,你能找到多少经典(自认为)的文案?这并不是说他们写不出来好的文案,而是敲定一个文案,要看领导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一句话,好的文案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的事儿,它是集体的创作。

那么文案到底是这样的一种工作呢?就目前来看,现今我对文案的理解是:写字+微信运营+微博运营+策划+后勤工+推广+客服经理(AE)+市场跟踪调查≈文案。

不要惊讶,我相信每个在广告圈混迹的人,都曾身兼数职,这没什么可稀奇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我做过,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坏,如果你能在这些岗位全部做到优秀,或许不是文案,而是创意总监,甚至开个公司都可以。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案一职的变化越来越多,就我所知,也就只有4A广告公司设有纯文案一职,绝大多数广告公司都不会只给写文案的工作。而想谋求纯文案一职,更多的是北上广这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其他城市的广告公司,达不到这种要求。

如果你还年轻,个人建议去大公司镀镀金,比如奥美、BBDO、环时等等。如果不行,那么找一个喜欢读书的领导,要不然就自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点很重要)。

文案真的需要文笔?

很多想从事文案工作的人,都说自己喜欢写字儿,在我看来,文笔不是做文案最主要的,文案界说文笔,更多的是你是写字儿是否有灵气,或者说能用几种笔法写文案,小说、诗歌、段子、散文、新闻稿等等。我现今写的最多的是新闻稿和一些很硬的软文,很多时候想改回来,可每天上班又要倒回去,很痛苦。

相对来说,文案更重要的或许是洞察力,好的文案,靠的是洞察力。比如广告界的祖师爷奥格威尔写过的「在时速六十英里时,这辆新款劳斯莱斯汽车上的最大噪声来自它的电子钟。」人们之所以觉得他写得好,是因为他抓到了一款车非常重要的点,这就是洞察力。

一个好的洞察力,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跟多的是交流,讨论,思考,甚至是不断的写……广告行业的一个标题,基本上是十位数,一般写10个字的标题,可能要拿出1000字甚至更多文字的劲儿才能完成。

如果想成为文案,可以试着用多种方式方法写文案,或者随便在哪里找个产品,根据产品特性写写看,物品可以是手机、杯子、电脑等,建议从常用物品开始,可以先模仿,再创造。

文案需要读什么书?

我从业以来,基本上每个月会读一本甚至几本关于广告的书,我的入门书是:《文案训练手册》,之后是《市场营销管理》、《蔚蓝诡计》、《一个广告人人的自白》、《文案发烧》、《32位世界顶尖广告人的创意之道》、《广告档案》(扫了国外2万个广告)、《定位》、《科学的广告》、《广告沟通与促销管理》等等。

有的书里面说文案是科学的,有的书说广告是靠灵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在我看来,文案是偏理性的。可能很多人在创作过程中无法知道自己下一秒将要写什么,我也这样,但我写过之后,会回过头去看,去分析,总结。我发现凡是我写过的文案,都有迹可循。这就如同王羲之如果不是长久的练习书法,不可能在喝得微醺之后。写出《兰亭集序》,莫言若不是去体悟生命,不断改稿,也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文案写作也是如此。

所以做文案,最重要的是写,不断的写,看再多的书都只能给你启发,而关键点,还是你敢不敢写文案。

好了,今天就写这么多吧,如果你真想做文案,非常加入这个被揉捏的大家庭。

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每日抄经:利未记⑭(中)

200520

520 是发红包的好日子。

我做文案工作,最怕搞活动,这意味着活动流程要新颖,送出去的礼物要符合消费者的心意。

不管做什么,新意很重要,这意味着企业在消费者身上花了多少心思,同理,人们表达爱意也是如此。

多年前读欧·亨利的小说,有一篇名为《麦琪的礼物》,讲圣诞节男女双方互赠礼物的故事。

这对爱人并不富有,甚至有些贫穷,但圣诞节的重要性,就如同我国的春节,谁会愿意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度过呢?何况这又是一对爱人。

我读完这篇小说,起初并没有明白送礼物的重要性。

直到后来,王老师知道我读《圣经》,亲自挑选了一本送给我。我很高兴,那几天一直盼着收到书,又猜,王老师选的和我在市面上所看的有什么不同?

万幸我不是生活在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两天后,我收到包裹的第一眼就傻了,和我想象中的《圣经》不同,那是本很厚,绿色硬壳外包装的大书,内页是中英双语,无论是重量还是精美度,已不是我在二手书店买的小开本所能比拟。

送礼物,贵在惊喜,王老师总有一种魔力,哪怕我知道他要送什么,也会有不同的地方。

记得去年,他读完《认识神》,发了个朋友圈,我看见,收藏了图片,评论留言,要买一本。在网络上搜,特殊情况,买不到这本书。恰好王老师有多的一本,送给我了。书收到,我打开翻看,见内页里有一张他亲手写的信。我读完,莫名感动。

慢慢地,我明白送礼物是件需要花心思,甚至酝酿惊喜的过程。

无论是王老师送的礼物,还是欧·亨利小说中双方互赠礼物的温暖瞬间,不管贫穷还是富有,礼物是体现了解对方,爱的表现。

一个人在漫长的一生中要收到数不清的礼物,印象中深刻的礼物是什么?520 送红包是体现一个人爱的表现吗?或许是吧。如果是,那送红包的人对另一个人的了解有多少?一切能用红包解决问题的爱情,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吗?

答案在风中。

手抄经
手抄圣经
抄圣经

日狗的广告 2015-07-14

前几天看徐微写的一篇《狗日的广告》。被结尾一小段话感动,这段话是这么说的:

  • 很多年以后我们都老了,老到只能插着吸管小口小口地嘬啤酒时,孙子跑过来问你:「爷爷爷爷,你以前是做广告的,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广告都那么难看呢?」你能怎么回答他,「当年爷爷剿匪不力,让你今天受苦了。」

这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绕啊绕,直到今天DK跑过来,向我要广告作品,我跟他说,没有,迄今为止我并没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但他纠缠着我不放,非要我拿出一个作品,不得已,我只能把前段时间写的一篇广告文案给他看。

其实我对那篇文案并不满意,最主要是配图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因为我不懂设计,搞不定我需要表达的思想在里面。

我告诉DK,其实这才是我想要做的广告,而其他的,大多数是为了工作。这或许算是一种不「称职」,但这世界上你就是会遇上这样的事。当你每天都在看《广告档案》上面每一个做得精美的广告时,想想自己做的,再想想这个操蛋的行业,你瞬间觉得大多数人都像搅屎棍一样在那儿搅啊搅。你想要试着把那广告做得漂亮点儿,有创意点儿,牛逼点儿,更有想法一点儿,不同寻常一点儿,让人觉得广告应该是更幸福而不是更加厌恶一点儿。可是不行,总有一个声音会跟你说,应该怎么怎么做。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一种非常难以忍受的思维,这种思维就是,这玩意儿做出来,领导觉得怎么样,给你钱的人觉得怎么样。

我一直很讨厌这种想法,可被迫无奈,一次被这种想法所打败。所以有朋友做出一些难以忍受的广告给我看,我也觉得这合情合理,大多数情况我是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挣扎。这种挣扎来自于对这个行业的不满,也因为大多数人都被这操蛋的粗暴广告所控制。

想的久了,我去观察,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看着那些穿着品位和档次都不俗的人,我总会想,为什么这些人看着有模有样,衣着不俗,到底是用一种怎样的心胸去忍受像屎样令人生厌的广告。想来大多数人除了外表有些改变外,骨子里根本上的基因和审美能力没有改变。他们都是我父母那一辈的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接受一样美好的事物,他们只知道,土豪金很屌,苹果用着很爽。若你详细去问他,这种土豪金的颜色和拉出来的大便有什么区别?苹果的录音如何导出来?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清楚。

好在,这个社会上的那一辈人终会老去,他们的审美观也会随着他们被淘汰掉。我能看见一丝希望,也能慢慢发现大多数类似脑白金之类的广告在逐渐退场,人们越来越愿意转发一些有意思的广告。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这么美好的世界,能不能和那些傻逼斗智斗力到战斗结束。

若有那一天,我希望能跟我的孙子说,你现在能看到这些美好的广告,离不开你爷爷共享的一点力量。

来吧,老子虽已身穿百孔,但热血却未曾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