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盗梦空间》引发的释梦|每日抄经:申命记4(一)

看电影其实是走进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电影却能延长我们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延长生命的方法:做梦。

大多数人做梦,只是梦了,诺兰却拍了一部《盗梦空间》。从营销角度来看,这是很好的创意,一个人在做梦,就是走进了潜意识,自己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所梦到的事物,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当然,也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所拼凑起来的人或事。

我有用过佛洛依德的方法解梦,以前还进行自我剖析。所以我不相信周公解梦那一套,梦到什么会有什么后果,那只是毫无逻辑的瞎扯,更何况周公解梦无法解释我梦到钢铁侠、超人之类的超级英雄该如何解。

佛洛依德的解释之所以能立住脚,其实就是梦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从深层次的解释就是,梦是一个人的性意识觉醒。我反而觉得性意识或许是动物的本能。

诺兰有没有看过佛洛依德的书,我并不清楚,从电影来说,他的故事逻辑在于梦的层次,也就是一个人可以潜到梦的第几层,进入之后能不能植入一个想法在人的脑子里。

故事的设定很有趣,为了产生戏剧冲突,他还在里面加入了类似于人体白细胞的元素,一旦受过梦境训练的人,梦中出现的人物还会开启攻模式。这真是开脑洞的创意。

当然,故事的设定远非如此,因为梦境过于真实,就需要一样物品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实回到现实生活中。

小李子扮演的角色到最后有没有回到现实生活中,如果按照以往诺兰的电影结尾,我相信他回到了现实世界。毕竟一个导演在镜头前几乎不用很残忍的死亡方式,内心一定是柔软的。

诺兰对超级英雄世界的贡献|每日抄经:申命记3(二)

我看诺兰的电影很早,第一部叫《记忆碎片》。看完第一反应是:太神奇了,电影还能这么拍。那一刻,我仿佛打开了一扇奇特的大门。

其实看完电影,我并不知道这位叫诺兰的导演有多牛,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他拍的,但这部电影用倒叙的方法讲故事,确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开始注意诺兰的电影,还是我对科幻电影的痴迷。记得有一年,我忽然想看蝙蝠侠系列,去网上找片源,发现有很多部蝙蝠侠,我一部部下载,慢慢看。那时我也是有时间,那么多部蝙蝠侠电影,能一直看,他们的情节太雷同了,塑造的英雄永远高高在上,立于不败之地,直到我看了诺兰拍的蝙蝠侠三部曲。

我觉得诺兰对超级英雄电影是一种颠覆性的创造,在他的镜头中,蝙蝠侠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诺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探寻蝙蝠侠所存在的意义。他一点点拨开蝙蝠侠的伪装,从蝙蝠侠童年的故事开始,到他如何练成好身手,经过怎样的磨砺,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会失败,会迷惘,有痛苦,内心也会挣扎,他所要面对的敌人除了小丑,还有自己的内心。

诺兰成功开创了超级英雄的另一个世界。正是因为诺兰的挖掘,打开了超级英雄世界的大门,才有了以后超级英雄的新纪元,说现在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是在拓宽诺兰蝙蝠侠系列的河流,一点儿不为过。

但真正让我认识到诺兰厉害之处的电影还是《盗梦空间》。

看了张艺谋的《一秒钟》

「那是你女儿啊?不过就出现一秒钟的时间。」放映员范电影(范围饰)说完这句话,张九声(张译饰)用恶狠狠的语气让他不停放 22 号电影。看到这里,仿佛那位拍《活着》的导演又回来了,只是碍于现阶段的审片制度,这部电影有很多内容受到限制,没有办法展开。

一秒钟到底能讲出什么故事?电影里就一个画面,这么一个画面,让一位父亲从劳改营里逃出来,追着跑了很长的路去看女儿出现在镜头的画面。在追逐的过程中,张九声遇到一位偷电影片子的刘闺女(刘浩存饰),故事如此来回,反复,造成冲突,随着情节的展开,谜团慢慢拨开。

我喜欢这个故事的表达方式,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张九声看那一秒钟的电影是为了看女儿一眼;刘闺女偷电影片子是为了做一盏灯罩赔给人家;范电影为了保住他的位置不停放电影,最后举报了张九声……简单的几个小人物,在漫天黄沙的世界里,活成了一粒粒尘埃。

我喜欢这个故事,哪怕知道它在审片过程中,将很多批判与讽刺的地方删除,它依旧不失为一部好电影。电影里面很多地方欲言又止,留下很大的空白,还有些地方让人看不明白,有点儿不清不楚。整个故事里最让人无法理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张九声结束了劳改,不急匆匆地赶回家和女儿团聚,反而要去寻找那张一秒钟的底片。稍微思考,按照故事的走向,他的女儿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不在了。前后关系相连,自然能明白一位父亲动不动歇斯底里咆哮的原因,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见女儿。这是很悲惨的故事,女儿为了争「先进」死去,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张九生会说:「争什么争,没事儿和大人争什么。」

如果说,《活着》里的葛优演活了一位悲苦的父亲,那张译演活了一位悲痛的父亲。

张艺谋拍活了父亲,每个父亲有不得已的苦衷,哪怕看似有官威的范电影,不停在影片中强调「这位置只有我能干」,处处打压他的竞争对手,背后说出了一位父亲的苦衷。他告诉张译,儿子小时候将洗影液当成水喝了,自己一时疏忽,造成了他成脑袋出了问题,没办法接班。

漫天狂风吹过,沙砾处处飘散,谁都是没有根的人。他们全部是时代的一粒沙,失去了人生中最挚爱的人。

走进电影院看诺兰的《信条》|每日抄经:申命记3(一)

诺兰的新片《信条》上映,今天看完。

从以前的电影来看,诺兰的电影较为慢热,这部电影一反常态,一开始几分钟,激烈的打斗开始,接着就是一系列的追逐戏。

电影的速度很快,如果不全程紧盯屏幕,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主要是电影并不是按照正常的叙事方式,而是同一条时间线上,采用两个故事并行的方式讲故事,看正向故事,不禁要去注意反向故事,原本互不关联的平行线相互交错,时不时还会影响未来结局的走向,自然令人看起来很懵。

许多人陷入一些科学知识的怪圈,其实完全不用考虑过于专业的术语,这些知识只是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有逻辑,只需要看故事就行。

在电影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开头出现一把枪,那最后一定要扣动扳机。《信条》自然要遵循这一原则,从女主最后跳水,解释了她前面看见有女人跳水的事,名画收藏仓库里自己和自己的打斗,解释了为什么戴着面具不说话等等,所有前面出现不明白的地方,故事后面都有交代。科学知识使得整个故事变得更能自圆其说,不至于使人看起来不符合逻辑。

诺兰的电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会让人误以为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是可以发生的,要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解释给看电影的人,让他们明白,就真的很考验导演的功力。

不过这么多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却是我无法理解的事,或许有的电影也是要踮踮脚尖才能明白的吧。

随思录(75)- 2016-05-26

撩完妹,忙完工作,洗澡,待到坐下想随意写点东西,已是夜里一点四十。

我很少,或者说在网上不喜欢见妹纸,不知道以前说过没有,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网上,我喜欢做自己,网下,回归生活又是另一种本能。我从初中混迹网络多年,参加各种面基的不超过10次。以前读书,不知春光短,不知时日短,稍受刺激便会面基,但这也是在强烈克制范围内。现在工作,忙得像条狗,更没时间面基。今日若不是妹子直接打到家门口,说实话我还真不想出去。

出于较为理性的原则,面基成本太高,时间成本不划算,还会打乱我的工作、生活。拿今天来说,见一面得到些什么呢?都是同行,聊的无非是工作上的事情,没有太大帮助,我还在撩妹的过程中,顺便把工作日志写了,我都佩服自己。人生太短,想做的事,想看的书,想写的字,我是一样未完成,有这些时间,我宁愿出去走走,看看风景,亦或是做些这辈子不留遗憾的事儿,如蹦极、跳山、潜水等等。撩妹是一种适合在网络上工作无聊玩儿的事,不适合发展到线下,当然,如果有企图者,另当别论。

出于对工作的热忱,我会随时关注着微信内的热点动态,今日无意间抓住一条热点,这种有些令人唏嘘的热点,我还是第一次碰见,说起来是件丑事,甚至是无耻下流,无法原谅之事。

以前读书时,有句话说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们国家的古文,很有意思,读来不觉有多道理,但凡深刻经历后,方知此话真理。

一直以来对这句话是表面理解,当然有些不理解,后来碰见的人多了,发现但凡稍微脾气火爆者,都是那些深处社会底层、读书少之人。他们热血,做事不思量,干了就干了,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前一句话的道理:仗义每多屠狗辈。看似在夸奖,不过我倒觉得有些劝慰、反讽的意思在里面。至于读书人负心,多数电视电影中也有演绎。可影视剧总归不立体,不现实。我所经历的,或许更为现实一些。这件事要从上周说起。

上周传出来一条信息,说杨绛先生病危,出于近年来对杨绛耳濡目染,我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夫人,也知晓一二本书,不过从未读过。由于对她本人感兴趣,无意间点进去,事后发现一篇文章,草草读来,遂决定作为下周内容推送。

后来没多久,有人出来辟谣,说杨绛先生不过是身体不适,在住院疗养,我心中也不以为意,只觉这年头谣言太多,真是不可信。星期天便把她写的那篇文章,作为本周推送,加入进去,等到星期二确认,于今日推送。

恰巧事情有如此凑巧,我们推送的时间是上午十一点过,那是整个团队正在为秒杀活动推广,等到忙完,吃完饭后,下午我两三点钟左右,我刷微博,发现新闻上说杨绛先生去世,点进去看页面,是环球网发的,在确认整个事情的真实性之后,我整个人浑身热血沸腾,如同打了鸡血般的疯狂转发,把消息推送到各个群里,顺便也让同事们一起推。看着那些阅读数不断翻翻的网上涨,我的内心激动无比,完全没想到,没意识到这是在作恶。

等到推广完成,随便看了看群聊,发现有人在讨论此事,我无意间加入,说了些不中听的话,心中自鸣得意,觉得这件事兼职比老罗预测乔布斯能开发出什么样的产品一样得意。我是完全没发现这是在幸灾乐祸,倒是群里有人指出,也是在聊天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心中潜藏着一种不知名的恶魔,也就是为了某些利益,会凸出自豪、沾沾自喜,无比畅快的感觉,可人死,不应该是默哀的一件事吗?我的内心如同被人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下来,那刻我才明白这事有多可怕,心里关于善良、正义、纯洁的东西,无形的驱散掉。我不知是太过于理性,还是已接近麻木边缘。我只晓得,看着微信里不断跳出的关于杨绛的各种内容,方明白,这里面有多少人如同我一样,盼望着来这么次轰轰烈烈的热点。

我国著名说学逗唱、三观不正的主持人窦文涛曾说过一句话,媒体行业的人,有种可怕的心里,巴不得某位名人去世,有时候有些年纪稍大的名人住院,就会有不少媒体在那儿蹲坑。现在来看,这不仅包括媒体,凡是追过热点的,都会有如此心态。这种病态心理,别人是否发觉,我不清楚,至少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而我自己,也应征了: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负心的含义,我想是除了爱情之外的同情心。

随思录(74)- 2016-05-25

每周星期一二是我最忙碌的日子,一般来说,不出意外,忙完后也就十二点过。这时时间变得尤为重要,想看书,又惦记着睡觉时间,想看电影或视频,又心不在焉。无奈之下,不得不以写日记的方式度过。因为日记写的随行,想写多少写多少,时间长就多写写,实在没时间,草草数字结束也成。

今天我要说说陈年,陈年最近出大事儿了,中枪了,挨国骂了,只因他在一档不公正、没态度、没节操的访谈里,透露出自己鄙视周杰伦,瞧不起郭敬明,喜欢穆旦、张爱玲、马尔克斯等人。得,这下激起民愤了,网友在众多热点消退后,被get到G点,加上夏日高温加持,血脉膨胀,不断在网上骂娘。

出于我这好奇宝宝的心态,视频出来的第二天跑去看了这档节目。整个节目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陈年说的没错,周杰伦和穆旦有得比吗?陈年能亏19亿,周杰伦能吗?陈年能在亏损后,不跑路,还把钱换完了,周杰伦有得比吗?陈年说郭敬明和怎么和他相提并论,有错吗?为这事儿我还跟一自称人民网海外小编撕逼,撕过去撕开来,发现最后被他的中庸拳打懵了。最后我反问一句,你的立场和观点在哪里,你表达此时的意见和建议有没有,你的逻辑思维在哪里。他只能以呵呵回应。

许多人,喜欢发表中庸的看法,以前我觉得这种说过话和没说话的人,高明得不得了,甚至还会暗自窃喜,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啊。现在看来,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尤其是工作,这种人基本上是废物一类,我们去看这种人,会发现他们基本上是中层,也就是领导以上的人。他们指指点点,唧唧歪歪说一堆话,到头来要做事的,还是员工,可员工听得云里雾里,就像有人跟文案说,你这个词用得不“高大上”,又跟美术说,我要的感觉是:大气、磅礴、牛逼,这意思你懂噻?抱歉,老子不懂,真心不懂,去尼玛的。

反观陈年,我倒不是同情他,毕竟我在凡客上面两次购物体验都不美丽,第一次买帆布鞋,没穿一天就不敢再穿了,质量不过硬,又硬又咯脚,难穿死了。第二次买衬衫,牛逼哄哄的吹用的什么材料,请的什么日本国宝级大师做的,我买了两件,只穿了一件,想问下,那件没拆封的还能退吗?

我始终觉得陈年最大的问题,不是广告不好,也不是渠道不好,而是产品糟糕至极,估摸着跟火车上卖回头客没啥两样。现在落得如此下场,也怨不得谁,自作孽不可活,后来在某杂志的访问中,他也总结到这点,说确实产品没把好关。

经过这些年起起伏伏,陈年的凡客偶尔还会出现,记得上次出现,还是雷军帮他站台,我顺便关注了下,他想学小米,到现在还是不行。这个道理也教会我,别人成功了,自己去做不一定成功,人家买手机,打造IT界的伪无印良品。我们就踏踏实实夯实自己的产品就好,跟风死得快。陈年跟雷军那么近还学不会,我们这些人,多拍拍脑袋想想这些问题,不会错。

在陈年还没被轰击时,我在网上看了他一段视频,讲马尔克斯T恤的,我看他讲,有一瞬间觉得他真不是商业,完全是文艺青年的样子。之后看了某访谈,发现陈年骨子里还是文艺青年,至于那什么主持人的访谈,和陈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从个人角度来说,主持人是带有诱导性质的访谈,陈年活脱脱除去商业外表,一愤青般的文艺青年。怪只怪陈年说话太过于实诚,得罪了周杰伦。要知道周杰伦的粉丝可谓遍布70、80、90后的,连我们亲爱的于丹老师都曾公开表示喜欢他。陈年不被攻击,还逃得掉?

穆旦和周杰伦有可比性没?如果说唱歌,自然没得比,如果说写词、写诗,搞文学,那自然有得比,很多人中庸的以为没有可比性。可按照陈年的语境,他是在谈论文学,谈论艺术,不是在谈论谁嗓子大,谁吐字不清等问题。中庸者故作老态以为中肯的意见没有什么问题,抱歉,我觉得这就是傻逼的观点,而且是大傻逼。

至于有人说陈年因拓宽眼界,拥抱未来之类的话,我为什么觉得喜欢某些曾经的小美好,比其他什么都要重要得多呢?想来总有人觉得前面好东西很多,从而忽略了曾经的自己。

随思录(73)- 2016-05-24

今天本打算继续写《中国人》这本书的几点感悟,倒是今天发生不少事情,值得一说。想想还是暂且不表此书,等有时间再写。

星期一,原本今天不上班,因为公司停电,没法工作,谁知领导突发奇想,把会议安排在南坪庆联中学,这是领导投资的另一家公司,如他会上所说,可能以后这里会是根据地。得,要是天天开会跑南坪,那有得玩儿了。

会上来了两位新同事,一男一女,比例协调,搭配干活,不累。就目前第一印象来看,我个人对男同事印象不太好,女同事阴差阳错没有私下接触,不表。为什么对男同事印象不好,简单来说,在会议中场,老大去处理些事情的过程中,有同事叫他俩发表下意见和建议,男同事这时起劲儿了,不断的说这说那,对微信公众号评头论足,有的观念我同意,接受,有的抱歉,不同意,出于运营思维不同以及他不了解情况的同时,下午友好的归家途中,我友好的跟他说了说公司为什么会这样,不知他能领悟多少。

现在想想,是否我有容人之量来做这件事,尤其是有人反对我,或者说在不了解公司情况下对我所做之事指指点点。我不认为新员工来之后,这是种非常好的表现,至少目前来看,我的运营思维在大体上没有太多差别,唯有一些细节方面,需要调整。

我深知公司现状如何,也深知领导在这块的能力如何,简单来说,在能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我所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在任务完成前提下,做到最好。目前来看,我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只是要达到我的所期望的,类似于天花板的要求,还需要不断努力。

今天是认识两位新同事的第一天,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团队是否能再不断磨合中成长,目前来看,还不得而知。我希望抱着种悲观的态度去做快乐的事,更希望不要有人能对我所做的一切指手画脚,因为在现有条件下,还没有人比我更会玩儿微信。我就是这样自信。

随思录(72)- 2016-05-23

读大学时,读过两本剖析人性丑恶的书,一本是《人性的弱点》,另一本是《丑陋的中国人》。比较抱歉的是,这两本书我到现在还未读完。没读完原因有二,一是两本书写得太片面,不够中立,负面信息爆棚。二是我个人很不喜欢那种去计较人细枝末节的书,似乎在挖人弱点时,会显示出作者的人格魅力,作者在写书时,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文字中透出天下人全是傻逼,只有我最高尚的感觉。

出于各种计较,这两本书我未读完。对于人性,尤其是中国人的人性,始终捉摸不透。

我读书有个不好的习惯,越是捉摸不透的,越喜欢去探究,比如有人说他叫外卖,喜欢用这款APP,而不用那款,然而他所用的APP前几天已被央视曝光,说是黑餐馆,地沟油做的。工作中也会遇到些人,明明在设计上,某些地方用紫色的会好看,可偏偏因某些人不喜欢用紫色,改换成其他颜色。这类事很多,也很复杂,我觉得上帝估计也没办法弄明白人类的所作所为。

还好,上帝弄不明白,有人喜欢弄明白,我多年来寻寻觅觅,通过人引荐,认识了林语堂,翻阅了他写的《中国人》。

林语堂是何人想必不用太多介绍,单他的座右铭: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可看出他学识之渊博。这位大师既能用汉语写作,也能用英文写,我所读的《中国人》便是他用英文写来给外国人读的书。

我手头现有两本林语堂写的书,一本翻译本,名为《My Country and MY MY people》翻译后是《吾国与吾民》,一本是翻译版,书名为《中国人》。出于英文渣的人来说,只能读后面一翻译版本。

林先生在写书的过程中,角度并非写给自家人看,而是外国人看。以前外国人看中国人,就像我们看西洋镜一样的看他们。林先生要想写好这本书,则必须本着客观、中立、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只是要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公正,是很难的一件事,好在就目前来看,关于我们我们国家的评析,林先生是相对公正的。

如果你读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可以试着对比下林语堂的《中国人》。从个人角度来说,柏杨所写,出发点是丑陋,负面,所写内容浮于表面,看问题不深,无非是中国人公共场合喜欢大声说话,毫无秩序,交往没有隐私行为,喜欢背后议论人等等细枝末节的问题。试想一下,柏杨所写,是整个中国人都有的现象,还是基于一定人口比例所反应出来的现象。我相信是基于某种比例反应出来的现象。

林语堂怎么写中国人呢,全书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背景》,也就是性格、心灵、理想等方面入手,写写我们国家的从古至今的现状。之后第二部分从生活入手,写我们国家吃喝玩乐、艺术、艺术、文学、妇女等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把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化整体梳理一遍。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从头至尾,客观公正的书里,至于如何梳理,明天再好好说说,今天想睡觉,困死我了。

如何面对死亡|每日抄经:申命记2(二)

最近一直在写关于死亡的话题。其实死亡可以写一个系列出来,比如,人为什么会死,医学界的定义是脑死亡。从《圣经》的角度理解,简单来说,人是有罪的,要在地上劳作,受苦,死亡就是一种惩罚,也就是所谓的原罪。

佛教就不这么理解,而是理解为轮回,这才有前世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同宗教信仰,对死亡的理解不一样,自然影响一个人如何看待死亡。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能更好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相处,也更能明白为什么有的族群连死也不怕。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认为一个人连怎么活也不清楚,怎么能谈死。这倒使我想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想要活明白,才知道死的意义。

不过我反而觉得,正是因为死亡来得太突然,无法预估,一个人才应该学会如何去活。大多数人之所以活得痛苦,或许没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干嘛,多数情况下的活着,是在一种压力下的强迫劳作,因为不劳作就没有生活来源,不劳作只能饿肚子。除此之外,就是等天上掉馅饼。其实有哪种动物不劳作呢,大自然里为了填饱肚子的动物比比皆是,人也是动物,不劳作行吗?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只要不是太大的意外,活到七八十岁没问题,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完全有许多事可以去做,毕竟一个人来这世间走一趟,如果不快去做,等死亡来临,或许真会后悔不已。

我和身边人所不同的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明白这条路要花很长的时间,在死亡来临前,我一直在向前奔跑,毕竟我也不希望自己有所遗憾地离去。

不觉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句话:没有哪个孩子的童年是长大后买一套房。可见多数人是为了生活,早已经放弃了最初的梦想。

如果在面对死亡时,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就祈祷吧。美国神学家尼布尔1934 年写下了一篇堪称 20 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

尼布尔的祈祷文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过好我的每一天,

享受你所赐每一刻,

把困苦当成通往平安的道路,

像主耶稣那样,接受这罪恶的世界,

按其现实本相,而非如我所愿

相信他会使一切变得美好,

只要我顺服他的旨意;

我可以在此生有合宜的欢乐,

并在永生里,与他永享至福。

阿门。

关于死亡的话题就写到这里吧,这是第四篇笔记,原本还想写,但要花时间做功课,查资料。我还是开启另一个话题好些。

死亡告示栏|每日抄经:申命记2(一)

我很久以前构思过两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以我本人的经历为主线,其中我姥姥的死为分界点,从我的视角出发,去看整个家族的变化。

动笔写了几千字,我放弃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的感受并没有那么强烈,在持续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如其他作家那样,表现出强烈的热情。我也做不到像村上春树那般,每天定好时间,不论如何,也要去按时写完四页纸,写完第二天继续,如此反复。

我的时间太不固定,加上工作已经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晚上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创作,何况构思一本小说,还是长篇,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人可比。

第二本小说我暂定的名字是《死亡告示栏》,故事的灵感来源是重庆大学有块告示栏,每次学校里面有人死亡,会刊登一则讣告,上面会写有人的信息、事件及火化时间。

有一天,我经过告示栏,看见一老奶奶在骂人,仔细听,原来是有人贴传单,她很气愤,边撕边骂人。

还有一次,我路过告示栏,看见一老爷爷,站在告示栏前仔细看讣告,我当时就想知道,在他生命的尽头,会思考什么。

这则告示栏上面有很多故事,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都行。只是该如何下笔,我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思路。

疫情原因,我好久没有到校园跑步,不知道那张告示栏,是否有人在张贴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