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抄经:出埃及记 ①

我对宠物的理解来源于一部电影。电影里,一位女儿问父亲,我能养一条狗吗?父亲蹲下身子,看着她的眼睛说,你会一直照顾它,陪伴它,不离不弃吗?女儿很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被这个镜头触动了,第一次明白在国外,养宠物是件很郑重的事。他们和人的关系是友情和亲情。一旦领进家门,就是家庭的一份子。他们会一起吃饭,洗澡,睡觉,玩耍……要爱护,关心,照顾好他们,不是随便把它们领进家门,做简单的看门、抓老鼠的工作。这是他们的天性没错,不过进了家门,或许理解为工作会更明白。世间万物,自然有要做的事,宠物自然。

每个人把宠物领进家,就相当于一种陌生的关系变得亲密。那些随便遗弃宠物,觉得宠物不干净,嫌麻烦的人,心里没有家人的概念,还停留在动物的层面。

我受到电影的影响,一直觉得拴小麻猫很愧疚。她第一次进家门的晚上,趁我睡熟,爬到我枕头边躺下,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她放到地上,而不是找根绳子拴住她。我怕她身上还有寄生虫,传染给我。一次次放地上,她不听,也就随她去了。

后来决定拴她,还是多次沟通无果所做的妥协。这时我才明白,她需要教导。她和狗不一样,要教很多次才会明白。

庆幸这段时间在家办公,我有更多时间教她。今天一下午,我放她在屋里玩耍,观察她,发现她开始明白我所设置的禁忌。我也开始做一些妥协,慢慢容忍她的小脾气。

工作完,太阳西落,我躺在床上小憩,半睡半醒,她在屋里跑来跳去。我听见她在纸箱子上磨爪子,在养鱼的盆子里舔水喝,钻进我无法容忍的床底……最后,她玩累了,来到我枕头边,梳理毛,缓缓地闭上眼睛,和我一同熟睡。

天黑尽了,我的美梦正开始。

抄经笔记
抄圣经
抄写圣经
抄出埃及记

2020 年 6 月影视书 | 不轻松

一年过半,这半年或许是地球上多数人过着艰难的生活,接下来的半年,也不会太轻松。

每天看新闻,发现人类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大劫难。看完后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一天天在工作中慢慢度过。

工作也不轻松,去年进入公司,今年四月底满一年,经历了有史以来无法忘记的过山车,现在回想起来,往日的辉煌似乎无人记得,市场是残酷的,只要不往前跑,迟早被淘汰。

我挺不喜欢这种工作节奏,但迫于生活压力,没有办法不往前走。偶尔和同事聊天,说我要是屈从了家人的安排,生活会有另一番变化。说完有些后悔,毕竟是一些发脾气的话。当初就是不喜欢受人安排,指示,才决定独自一人出来生活。

我之所以不喜欢安排,就是读书时,受够了无法自主掌握时间。不少人希望重回校园时光,我正好相反,想想读那些自己不喜欢读的书,面对成堆的作业,每天又必须六点爬起来,十一二点躲被窝的生活,实在糟糕。

反观出生社会,除去工作时间,其余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我能做计划,按照既定的节奏去生活。

回头再看,这半年我有什么变化?养了一只叫闷墩儿的流浪猫。在大街上跑步,期待重回校园跑道的那一天。上完王老师的好中文第四期。《圣经》的抄写,进入到民数记,这条路还很漫长。开始带一本纸质书在上班路上阅读,因为我发现用手机读书,弹出的不少消息是我无法分心。工作中,个人任务超额完成,虽然做得多,挨骂也挺多,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重要的是,我正在慢慢学着不一个人前行,而是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帮助身边人共同进步。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希望下半年我会做得更好。

附:6 月书单和影片

天生有罪豆瓣评分

前一秒,我还举着话筒,采访两位领导。后一秒,我已经站在一边,看操场忙碌的人群,脑子里没来由出现《天生有罪》的画面,第一次觉得人生糟糕的事太多,但我可以换一种心情去生活。

《天生有罪》是余晟以为公众号推荐的书,是特雷弗·诺亚写的回忆录,他是一位有色人种。整部书里,他用很幽默的方式叙述了生活在种族歧视地方的经历。

读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黑人和白人所生的孩子,会成为有色人种,在种族歧视的环境里,这类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处在非常尴尬的灰色地带。特雷弗·诺亚找到和他们建立关系的方式是语言。一旦他同族群人的语言和对方交流,对方会表现出不少好感,就像我们在外地,忽然听到有人说家乡话一样。

特雷弗·诺亚遭遇过不少性别歧视,但他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们所表现出的态度,所有的一切,源于她有一位虔诚信仰的母亲。她的母亲是基督徒,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每周日必须要去教堂。书的第一节就写了母亲为了去教堂,回家路上和他所遭遇的危险。他怪母亲不听劝,才将他们置身于危险之中。母亲却是一个豁达的人,原谅他对神的冲撞。

我站在活动现场的一瞬间,脑子里就出现特雷弗·诺亚母亲所发生的事,忽然明白,原来她的母亲在用爱去化解身边一切糟糕的人与事。

《圣经》里时常叫人要做一个有爱的人,要去爱别人,不求回报的爱。试问有什么无私的爱能超越母爱呢?当一位女人决定成为母亲的那一天,注定要学会爱人。特雷弗·诺亚有位好母亲,会为他找很多书给他读:

……我妈妈常常带着白人捐赠的盒子回家,里面装满了图画书、故事书,任何她能找到的书。她还报名参加了一个订阅会,我们经常能收到邮寄过来的书。通常都是那种指南书籍。譬如,如何成为好伙伴,如何变得诚实。她也买了一整套的百科全书……

他的母亲也是一位勇于反抗体制的人:

至于女人要向男人鞠躬的传统,我妈更是觉得荒谬至极,不过她也不完全拒绝,而是把这个动作做得很过火,以达到嘲讽的目的。其他女人会在男人面前很有礼貌地微微屈膝行礼,而我妈则会直接趴倒,蜷起身子,匍匐在地,好像在拜神一样,而且她会在地上一直趴着,趴很久很久,久到让所有人开始感到不适。那就是我妈妈。她不对抗体制,她嘲讽体制。

更是一位有爱人:

我发现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并非暴力,而是爱。爱是有创造力的行为。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就为他创造出了一个新世界。我妈就是那样对我的,然后我用我所有获得的进步,所有学到的知识,回过头来为她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给她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爱是什么呢?《圣经》里面一直在提倡:要爱人。怎么去爱呢?必须要去接受、忍受和承受,去关注、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因为爱是相互的。

我觉得生活一团糟,有一个原因是工作的混乱,所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严重干扰到我的生活。我一直希望离开人群,独自呆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然而整个社会却总有一股力量,拉着我融入。

因为过于自私,忙于奔跑,我时常忽略身边的人,甚至变得异常暴躁,完全无法适应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其实去多帮助、关心身边的人,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害呢?

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尽心尽力去帮助人,自己也会获得幸福。这是特雷弗·诺亚母亲教给我的道理。

罗伯特议事规则豆瓣评分

看书的介绍,孙中山曾经在起草会议制度时,用过书里的内容。看的过程中,买了本纸质书,准备好好学习一下。这次没有细读,粗略了一遍,发现要开会,还是件很严谨的事。我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知道怎么开会,提高开会的效率。读到后面,慢慢发现,开会就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这场会到底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我参加过许多的会,很多聊着聊着,完全和会议目的无关。书里所有的会议制度、会议规则,要执行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这个做什么都喜欢聊家常的社会环境中,更难开好一场会。

好的经济学豆瓣评分

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书,只能大致浏览。书里讨论的知识多是国外的案例,看起来晕乎乎。有意思的是,这本经济学书已经涉及到社会学的问题,这些问题讨论起来没完没了,设计的议题过于庞大,还是不具体了解了。

学会提问豆瓣评分

这是第二本俞军推荐的书,不得不说这位产品经理的书实在是不合我胃口。这本书叫《学会提问》,书里却没有任何关于提问的方式方法,反而是引导人怎么学会批判性思维。我听很多人提起过这个词,其实批判性思维用另一种解释更合适:多问几个为什么。人类所有的问题,经不经得起考验,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就会发现问题。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

书读到一半,发现产品经理所运用的许多方式方法和《市场营销管理》很像,后来想了想,许多人不就是在按照这本书去拓宽自己的渠道吗?再继续读,慢慢发现如果没有尝试过做一款产品,只能像跑马灯一样看这本书,还是要去亲自实践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做一个产品经理。

厨艺的常识豆瓣评分

一本关于烹饪的书,写了盐、烧烤、鱼子酱等调料和烹制方法的重要性。理论方面的内容较少,实践的地方较多,由于是西餐方面的烹饪方法,只能当菜谱看着玩儿。我决定每个月看一本烹饪方面的书,毕竟这是我现在的工作。

皇帝与秀才豆瓣评分

久闻史景迁大名,读完第一章,发现历史还能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读完书,才发现他从一个小人物身上,折射出一位帝王,一个时代的背景。透过这两个完全无法联系在一起的人物,能看见高高在上的帝王,为了使自己成为完人,做出了多少努力,一位喜欢道听途说的乡野小人,又无意间引起多少的争论。

雍正原本日理万机,谁知道会因如此小的事不断操心,实在是无法理解,可见他坐在那个位置上,是有多么的心惊,明明有时间去做更多事,为了曾静,花了十年时间,实在是不值。我第一次,发现一位皇帝如果所有的事要亲力亲为,确实没有办法管理好国家,这种大家族式,一刀切的管理方法,还是基于道德层面的统治,完全不可取。国家还是应该由法治去推动,基于此再去构建人性中道德的建设。我们国家不管是清代还是现代,过于依赖道德的约束,这种循环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反观曾静,如此一位小人物,道听途说一些事,害了自己不说,到最后牵动整个国家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许多事还是要学会明辨是非,但这事能怪他吗?我觉得不能。看他被抓进宫,不断阅读皇帝批示的一些奏折、文书,到后面悔过,可见他还不是一个过于糊涂的人。

阅读历史的好处就是能发现我们始终没有办法逃离历史所设定的框架,多希望这社会能再向前多进一步。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豆瓣评分

这片子看了几分钟,发现是美国版的《西红柿首富》,每天早上起来看十几分钟,看完也没觉得有多好。不清楚为什么沈腾要改编这部电影?难道是想把美国糟糕的电影排好?不是很好看的一部电影。

沉默的证人豆瓣评分

电影看到前面,还以为是围绕尸体解剖,还原真实事件的故事,看到后面,原来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警匪片。故事里面太多无法理解的地方,杀手虽然是赌徒,但一步也没有赢,就无法理解了。至于翻来覆去考验人智商的情节,丝毫禁不起推敲。

沸腾吧火锅豆瓣评分

故事过于短,完全没有办法令人沸腾,许多地方完全能展开,限于篇幅,只能蜻蜓点水说一说,好遗憾。

潘多拉的魔盒豆瓣评分

故事一开始就出现放荡的女子,看见她就知道,所有和她有关系的人,遇上了潘多拉的魔盒。由于是默片,分好几幕演她的故事,自然,遇上这个女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连法官也要为她减刑。最后一幕拍得很有戏剧性,杀手和她相遇,内心的恶魔到底是谁能胜过谁。最后导演给出了答案,原来所有的恶魔到最后只是为了救赎人的心灵。

圣女贞德蒙难记豆瓣评分

电影看完很震撼,导演太厉害了,居然用镜头全程拍贞德的特写,现在也不是谁能指着一个人的脸全程拍特写。再看其他审判的人,同情、怜悯、奸诈、阴险……全部写在脸上,真是一部史诗级的影片。

有一个妹子 她有一些任性 2015-04-28

我以前喜欢把身边的人忽悠去做微信。现在想想,总觉得这事儿太不厚道,毕竟这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身边的朋友拉进来,特别扭。

从我接触微信以来,各种功能都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许多不习惯的地方,后来用着用着,也就习惯了。像文字排版,以前会弄得很复杂,但看过许多做得好的微信后,我发现,排版只需要做到干净、整洁,让人看着舒服就行。太多累赘的东西费时费力,把内容做好,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反观一下,很多做微信的人不是这样,尤其是我认识的一个妹子,她总觉得要添加一些奇怪的图案,美曰其名:衬托。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反问她,你弄得再牛逼,人家会因为好看转发吗?最后我很不客气的说了一句,花这些时间在排版上,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把内容做好。

其实我跟这妹子不熟,她不过是在我第一份工作结束后,间接认识的人。我对这种人走了,名还在的交往很不爽。我永远不会知道有谁会偷偷摸摸的来勾搭我。我是个流氓,禁不住诱惑,血气方刚的年纪,很容易欲动。

这妹子人挺好的,就是有两大缺点,一是懒,二是没恒心。懒就不说了,主要说说没恒心,我看她想法很多,但却没办法坚持下去。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做那个,弄到后来都不了了之。我多次提醒她,不要混社会了,找个男人养算了,要不行,去当小三,来钱快。她不听,说我下流,说自己虽然没追求,但好歹是个独立的女知识分子。我说,独立个屁,一天不看书就知道装,就知道人云亦云,不思考,总想着做些白日梦。骂的次数多了,她有了免疫。弄得我头很疼,“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话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来我知道她喜欢写东西,便叫她去做微信,没曾想这一说,倒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妹子三天两头就跟我说自己涨了多少多少粉丝,某某某有多少粉丝,我的怎么比她少,让我帮忙看看为什么粉丝增长得这么慢……

我起初跟她说,这种事儿要慢慢来,你看我做了这么久,每天勤奋的更新,不也才这么几个人看吗?你先学会坚持,再想其他的。这句话说了没多久,她又跑来纠结另外一些问题,问我二维码怎么下载下来,文章的数据应该怎么看,自定义菜单栏是怎么设置的……

我看着这些问题,胸中的怒气最终爆发出来,我告诉她,不要遇到什么问题都跑来问,你要做微信,最起码把基本功能摸透总没问题吧,不懂就去乱点,总会点出来的。遇到问题要先学会思考,而不是想到问人。我说你这样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回家挑大粪算了。骂完后妹子不说话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她听懂没有,总觉得过几天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这之后我俩有很长一段时间没交流,工作让我没办法停下来,整天忙得昏天暗地,等到睡一觉起来又是一个新的早晨。想来是我骂得太狠,妹子不跟我愉快的玩耍了。

巧的是,今天下午,妹子趁着天热,我肿胀难耐,又出来勾搭我。我问她最近怎样。她说在学驾照,准备去考试。我夸赞她说,有志气。后来忍不住地在末尾加了一句,微信弄得怎样了。她说,已经停止更新很长时间了,准备把驾照考过后,再想想有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我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心里却有一块石头落了地。手不自觉地伸进裤兜,拿出手机,取消了对她的关注。

这些问题微信还解决不了 2015-04-27

写这个题目时我就在想,发群里会不会被微信工作人员打死。抱歉,我从头到尾看了一下聊天记录,从我进群开始,确实有许多问题没办法解决(这真不是我要做标题党)。

言归正传,今天下午有幸进了冯老师(小道消息:WebNotes)发出来的群二维码,一进去便看见各种吐槽、抱怨微信的声音。我心里一紧,不得不为这些24小时都在拼命的家伙担忧,手上还有事情没完成,这里又来一堆问题,是该笑呢,还是哭呢。

我整理了一下,问题大概有16个,这是一下午大家吐出来的结果,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我试着回答一些,如有不对,请指正。


1、二维码埋点什么时候出来?

这个问题冯老师已经提过,详情可以看《我对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改进期待》。我记得当时看这篇文章时,我的一票就是投给这个问题,想想这都过去2个多月了,开发个HTML5需要这么久……

2、经常用手机登陆和处理消息回复怎么办?

这个问题冯老师也提过,没解决。

3、素材管理换电脑登陆很容易出现图片变形的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个人建议传图片时按照微信所给出的像素大小上传。

4、骚扰型粉丝屏蔽入口找不到?

不是有个拖黑名单吗?抱歉,我没看懂。

5、没有粉丝搜索功能?

这是个问题,当粉丝数累计到一定数量,确实没办法快速寻找。建议一开始就做好分类工作,我以前做公司的微信号时差点被用户分组坑死。

6、设置时间定点发送?

这个没解决。

7、推送预览功能不好用,管理员不止一个时,经常要重新输入预览到推送ID?

冯老师说:把链接发群里,所有人便可以预览。

注:感觉是考验智商的问答。

8、后台编辑好的文章经常消失?

经常?我记得微信有自动保存设置,有几次我的浏览器崩溃,保存还在,不知道这经常的频率是多少。

9、评论精选后的人,可以添加为好友?

如果是好友,发个交友私信不困难的。

10、以个人名义注册,为什么就不能通过审核,还不能更改信息。

建议先检查下是否按步骤进行,资料是否有误,如果没问题可以联系微信客服帮忙解决。

11、为什么要允许公众账号重名?

我的微信号只能通过微信号查找,你就知足吧。

12、字数不满300不允许申请原创。漫画类原创被逼加字。

这个应该是跟审核有关系?我猜测。

13、注销公众号,身份证资料不会注销,一个身份证绑定5个账号,连注销的都包括在内。

5个都不够用,感觉好厉害。

14、原创、赞赏功能可以进一步开放吗?

这是我提的问题,我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制定一个规则,比如看公众号原创多少篇,可以申请原创、赞赏功能。

15、敏感词在编辑完成后,保存/预览时,为什么不提示关键词?

这个确实没办法。

我记得以前混论坛,规避的办法是:敏感词写拼音,空格,“日”改成“曰”……虽然看不见关键词提示,但你们可以估摸着试一些敏感词,但别说是我教的。

16、已发信息修改内容,用户看见的还是旧的。不能跟新已发内容,图文后内容是链接,应该看到最新的。

官方回答:群发内容是新的链接,这个不能修改,暂时动不了,问题很复杂。

最后说说感想:看了一下午消息,忽然发现其实有用的问题没有几个,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限制级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有的人或许是对微信后台不熟,有的人或许是图片的尺寸不对,有的人说的词语高大上我都没听懂……其实很多问题微信客服都可以解决,想想也是累了。

我觉得正确的思考方式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一遇到问题就去找微信团队解决,而应该先想想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微信团队帮忙,如果是,那应该怎么办?冯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是,他在想出一个问题时,会顺便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觉得这才是最正确的提问方式,不是太大的问题,还是不要去麻烦这群斗志昂扬的家伙了吧。

在死之前的你该怎么活 2015-04-26

我读中学时是不怕死的。2008年汶川地震那一次,我在课桌上睡觉,学校的房子摇摇晃晃,桌子也跟着摇摇晃晃。我醒来后,发现全班的人都醒了。后来不知是谁先跑,反正等我出来,全校的师生已经跑得像疯狗一样快,就怕楼塌了。

我们当时在学校的最高层,五楼,看着身边疯跑的人群,我没跑,如闲庭若步般下楼,心想,楼如果塌了,从五楼跑下去也来不及。就这样,我慢悠悠地走下来,什么事儿都没发生。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地震这个概念,庆幸的是学校的楼没塌,不幸的是数百公里外的汶川、北川这些地方塌了。我们学校无一人伤亡,跑得像狗一样的老师和学生,安然无恙。

我当时没跑,是觉得生无可恋,死就死吧,反正也就那样。现在想起可笑,自觉潇洒,却愚不可及。如果换做今日的我,我会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因为我不能死,生命中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若是就这样“嗝屁”了,我只会后悔。

生、老、病、死在我看来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人生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无法预测你明天是否会生病,是否会死去。我们从生下来,便是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死可以自然死去,也可以意外死去。病若不是绝症,那却不用担心,该好的自然会好,不能好的那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世间再大的问题,都没有这四种问题让人头疼。

我以前不怕死,就觉得生无可恋,反正考不上大学,书也读不好,能混一天是一天。庆幸的是最后混了个大学,在大学喜欢上了读书,就觉得如果要死,一定得把一本书读完再死。以至于现在朋友推荐一本书,我都会问,是不是在连载。如果是,我就不看,不管有多好看,多牛逼我都不看。我无法预测自己与作者到底谁先死,只能先假定我跑不过作者。

或许是做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事情,我总觉得人生下来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当你不愁吃喝时,就应该想想其他有趣的事情。无奈我跟朋友说这个道理,他们都说自己快死了,快饿死了,快穷死了。以前还和他们争辩一下,后来发现没用,就懒得说这个话题。再后来我发现他们不是愁吃喝,是愁怎么挣钱,怎么把自己搞得高大上一点。我想,那是他们的使命吧。虽然我不认同,但喜欢就好,追求钱也是一种活下去的生活方式。人若不去追求一样东西,活着就没有动力。

曾有朋友问我,什么是活着的动力。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想想,如果说活着的动力,或许就是你持之以恒地去做你认为你应该,或者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喜欢看书,就去看,喜欢挣钱,就想办法去挣,喜欢当流氓泡妹子,就去当去泡……当然这个喜欢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喜欢,今天觉得不错就去做,明天觉得不爽就不做。这不叫喜欢,更不叫持之以恒。喜欢一件事是你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我想孔夫子这句话说得很好,“未知生,焉知死”。在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何而生时,就先不要去想死后的事情。对于逝去的人,我们心存敬畏,更多的,应该想想自己该怎么活。

谦虚不是美德 2015-04-25

夜已深,我喝完几瓶啤酒在站台上等车,从朋友家出来得有点儿急,导致我现在尿意潮涌,下身有些HOLE不住的感觉。我左手是不得空的,平时又没有练过单手解拉链,只能强忍着温热的液体在体内循环,等找到个地儿,将它排泄出来。

我左手托了一只碗,碗是塑料的,里面有水,水里是一条乳白色,头大眼小的动物,我叫它“六角恐龙”,在朋友的房东家顺带“拿”的一条,我太喜欢这个小家伙了,以至于一进那房东家门,环视了一圈,就被他放在桌上的“六角恐龙”所吸引,喜不自禁。

我妈不喜欢我去别人在东张西望的。她常告诉我,去别人家做客,要规规矩矩的,不能随意张望,摸人家的东西,特别是不能翻箱倒柜,要给人留下好印象。

我18岁以前是按我妈说的去做,可到了18岁以后,我就觉得这个办法不行,让我拘谨,如果我变得拘谨,整个房间内的气氛都会变得肃杀。最恐怖的是,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为了打破这个僵局,我开始观察身边的人都是怎么做的,特别是第一次去别人家时。

勤快如我弟的,一进别人家就直奔厨房帮厨,懒惰如我妹的,则大咧咧的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她最喜欢的言情剧,我哥保留了现代人常有的习惯,一进门就问“你家的WIFI密码是什么”,问过之后就盯着手机目不转睛。

我既没有我弟的勤快,也没有我妹的懒惰,更不会像我哥一样,走到哪儿都问WIFI密码是多少。我跟我妈比较像,一进别人家,就找主人唠嗑。

我发现面对陌生人时特别喜欢交流,其实我内心想的是,见面既是朋友,这次聊过天之后,下次也不知是何时能再相见,能多聊就多聊。我跟很多陌生的朋友都开始热情,后来冷淡,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朋友是租的房子,我去过一次,上次房东没在,这次去时,房东和我朋友正在倒腾路由器,我进一间屋子就四处张望,一是看看房间的布置和摆设,二是看看有什么可聊的共同话题。我双眼在屋内扫了一下,便锁定了一个话题:宠物。出于平时对新鲜事物的积累,我的贼眼立马就被桌上的“六角恐龙”吸引住了。

我快步走过去,左看看,右看看,喜欢得不得了。这是我曾经想在网上买的宠物,后来没下手,没想到在这里遇见。禁不住好奇,我“闯进”房东的卧室,他俩在帮房东倒腾路由器,我进门时没被路由器和电脑吸引,倒被左手边的一鱼缸吸引,里面有一条金黄色的锦鲤,上面浮动着绿色植物,房东跟我一样聪明,知道用绿色植物维持鱼缸的生态平衡,这是我研究了好久才想出来的方法,没想到这个家伙也会。真聪明之极。

顾不得兴奋,我跑过去打断朋友和房东的交流,和他聊鱼,聊“六角恐龙”。聊了一会,房东起劲儿了,感觉是找到臭味相投的人,滔滔不绝地跟我说他养过的宠物,有锦鲤,乌龟,六角恐龙,仓鼠,狗,猫……说锦里的时候,还不忘给我看他养的一条已经怀孕的锦鲤,没曾想还未生出小鱼的锦鲤被太阳暴晒致死,鱼身侧翻,肚子还是圆鼓鼓的,可惜。说乌龟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出来是只草龟,喊道:“这是中华草龟。”房东赞赏地看了我一眼,顺便到厨房取了点儿瘦肉喂它,还跟我说,这样喂着没劲,如果有小鱼,丢进去才有趣。这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当初就想用活鱼养乌龟,但觉得太残忍,没喂,活鱼虽然好玩儿,我不忍。想想,这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大自然的乌龟不都是吃活鱼的。

这之后我们聊仓鼠,他说,曾经养过一只,可夏天太臭,就把它丢到外面,结果那个笨蛋直接跑到人家放老鼠药的食物上去啃,后来四脚朝天,“嗝屁”了。我跟他说,我家有四只仓鼠,有两只是朋友不养,给我养的,夏天是有点儿臭,但我还能习惯。我不好意思跟他说我家的仓鼠不会“啪啪”,太丢我的人了。

这一聊二去,我们就从饭前聊到吃饭,几杯酒下肚,就跟认识了好久的朋友一样。他跟我说,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想养一条蜥蜴,说着还用手跟我比划着,要养约15CM,连缸子都选好了。就等着搬进新家后下手。我一边喝酒,吃花生米,一边听他比划,笑着跟他说,我当时也想养蜥蜴,但我这人太懒,夏天还好,我怕它在我手上过不完一整个冬天。

和有趣的人聊天有一点不好,时间会过得很快,几瓶啤酒下肚,房东就指着桌子上的“六角恐龙”,说要送我,我内心喜悦无比,嘴上却不断的拒绝。好在房东是个执着的人,执意要送我。我欢喜的收下,吃完饭,稍坐一会,便跟朋友和房东告别。

夜色很暗,车站是亮晃晃的灯。我看着手里的“六角恐龙”,内心窃喜不已,然而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个隐秘一点儿的地方,学会单手揭拉链,让在肾脏里翻腾的泡沫,一泻而下。顺便在尿意奔涌的时候好好想想谦虚为什么会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有没有不适合的场合。

我为什么只看过两集《罗辑思维》 2015-04-24

我在生活中不喜欢被炒得很火的东西,前段时间的《速度与激情7》,冯唐的电影《万物生长》,那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些我都不喜欢。追逐热点话题很烦,最关键是会占用我太多时间。其实想想,这种东西除了和朋友聊天,在工作中会用到外,其他地方一无是处。

《罗辑思维》刚出来时也火得不得了,当然现在也火。我每天都能看见有人在轻轨上,在办公室里沉浸在一个胖子的侃侃而谈中无法自拔。朋友说我不看《罗辑思维》就不合群,我问他,你看过之后得到了什么没。他说,思维得到了锻炼。我笑他,说为什么和你聊天,没发现有什么闪光的地方。他不屑地看着我说,你先把“罗辑思维”这四个字打正确再和我聊天。

我到现在都觉得《罗辑思维》的名字取得不好,误导性太严重,比如在输入法中,大部分人都会把“罗辑思维”打成“逻辑思维”,这种误导人的名字,令人火大。好在罗振宇“知错能改”,今天看节目,发现罗振宇在说关注他的微信号时,特意强调“罗”是没有走之旁的。这表示他也察觉到自己取名是不妥的。

我看《罗辑思维》是为了和朋友交流,无奈看完第一集后便发现这节目不适合我。最大一点的不适应就是讲逻辑,结果越讲逻辑越乱,前半段是在正着说一件事,后半段就开始反着说,到最后来一个发散性的结尾,无趣之极。这感觉就像两个人在打架,劝架的人是和事老,只不过《罗辑思维》打架是三个人在同时进行,罗振宇一个人在扮演三个人的角色而已。

看完第一集我就在想,这种建立在很浅知识体系上的节目,能把思维锻炼成什么样呢?我是没发现亮点的。再说就算你获得锻炼,还是罗振宇强加给你的,不是你自己去思考获得的,始终是不牢固的。要知道他吸收过后的知识,再转化出来会给人一种“误导”性的观点,这观点到底是好还是外,我不知道。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笑话,某天在刷朋友圈,看见有一人说:今天开车和罗振宇同归,听他讲《战天京》,结果里面的观点和作者完全不一样。看完这段朋友圈消息,我当时就笑了,将他转发给我朋友,结果他哑口无言。

第二次看《罗辑思维》是今天,被中医这个话题吸引。整个节目的叙述过程没了以前那种正说、反说和闲说的观点,直接一竿子捅到底。其实我们只看最后便知道罗振宇想说的是:希望中医能给出一种科学的数据来证明是有效可行的,不要弄那种让人看不懂的病理、药方之类的东西就行。一切以科学为准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曾想看评论,发现好多攻击性的观点,瞬间觉得看过《罗辑思维》的人思维也没高到哪儿去,吾心甚慰。

其实这期节目讲得很好,无奈我这个喜欢较劲的人在刷微博的过程中,发现写稿子的人发了条微薄,说罗振宇把中心思想基本讲出来了,但关于中医的副作用没有涉及。看得我苦笑不已,想来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我也没全明白。

每日抄经:创世记 ㊿

200224

今天抄完《圣经·创世记》最后一节。走完三年抄经中的一小段路程。

我从昨天开始就在思考怎么庆祝,翻来覆去也不知高兴些什么。回顾这段抄经历程,从去年 12 月到现在。生活有多少改变?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段时间生活始终在动荡。年前是多欢乐的时光。身边人在聊明星八卦,讨论口红的颜色,家庭琐事。现在依旧会讨论,但更多人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是看看新病毒的数据。今日不知明日事。

这段时间我回了趟家,过了一段很怀念的春节。每天跑步,不用应酬,生活快乐。

初三返回出租屋,初四上班至今,办公场所从公司换成了家。每天中午要戴上口罩,为饮食奔波。

在如此众多困难的环境下,我每天所怀念的,还是能安稳坐在桌子前抄经。

我在抄经的途中,认识了楼里的猫,小黑、小橘、小白,还有带进家的小麻猫。在人生这段孤寂的旅途中,我在抄经时,遇到生命中的陪伴,或许真是上帝的旨意,他要试炼我,但又希望我内心多些温暖。

我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若有明天,无论如何,必须要花些许时间抄一段经文。

这是抵御一切严寒的力量。

抄经
抄圣经
手抄圣经
抄经笔记
猫

每日抄经:创世记 ㊾

200223

天起了雨雾,地面开始湿滑。

忙完一天,我冒着飘飞的细雨下楼,急切切地把网购的猫砂盆抱回来。

到快递那里取件,阿姨一见我就问,你是不是有一个很大的包裹。我不敢肯定,还是点头说是。说完她直接从地上抱起一个很大的方盒子递给我。我赶紧抱过来,向她道声谢。往回走的路上,她好心提醒,如果箱子外包装太大就拆了,拿着方便。我没听。

回家的路上,我顺便去超市买了三盒纯牛奶,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些事。

今天早上起来,我走到厕所,看盆子,小麻猫只在盆里上了一次厕所,还算干净。她围着我「喵喵」叫,我没理她,端起猫砂盆,从厕所移进厨房,准备清理干净再给她喂食。

我正清理厕所,听「嘣」的一声,我回过头,见小麻猫把盆子踩翻了。我心中一团怒火,抓住她的后颈,揍她。她四只脚乱踢,反过头咬我,我手一松,她跳开了。

我气疯了,希望找根细条惩罚她。找了半天没找到,只好拿起一把羽毛扇和她对峙。她估计吓傻了,靠在墙角,前腿直立,我蹲下身子,骂一句,她前脚向下刨,像是在拜年,又好像是在道歉。

我发完火,气消了。她估计也感受到气氛逐渐缓和,趴在猫窝里,眯着眼,也不知是在反省还是睡觉。

她这一闹,我不得不再把厨房也收拾干净。

弄完这一切,小麻猫躺在窝里舔毛,我叫她,她「喵喵」地叫,叫完走过来蹭我腿。我本来想给她吃点什么,想到她今天犯的错,见她肚子也开始横着长肉,一狠心,决定饿她一天。

我忙完工作,到下午,给她吃点食,又顺便拿了包酸奶,自己喝起来。

她闻见奶香,自己碗里的食也不吃,跑过来,往我身上蹦,我把她放下。她也有耐心,一次次跳,我一次次把她放地下。数次以后,她自顾自地跑去玩纸箱。

我抱了她很多次,就站起身去洗手。等洗完,她居然咬着酸奶盒,跳到地上。为了惩罚她,我找来喷雾器,把水往她脸上喷。谁知她为了喝酸奶,竟然不怕。我只能抢过酸奶,用绳子拴住她。

等忙完,我看看手机,有条邮政发的短信。我看了看窗外,水汽弥漫,也不带伞,出门拿猫砂盆。

等一切安置好,天已黑尽,我洗个澡,开始抄经。抄着抄着,忽听门外又响动,我回过头,见小麻猫正蹲在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我。我起身,拿点猫粮放进碗里。回到桌前继续抄经,笔和碗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抄经文
手抄经
抄经
抄经笔记

读书是为了耍流氓 2015-04-23

这是一个电商赚钱的日子,从早上到我现在码字这段时间,书的价格一直在变动,隔一会,价格或高或低,影响我的购买欲,左手摸完右手,到最后终于忍住,一本书没买,去KINDLE上捡了几本书,存着。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节日,更不喜欢一种被赋予了使命感,带着某种功利性的目去读书买书的坏习惯。

看不惯归看不惯,心里还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节日,至少能让许多不读书的人会觉得,我是不是应该买几本书读读。读书成为一种节日,不知道是一种悲哀,还是欣慰。

我想更多的是悲哀吧,如果一个人只在4月23日知道读书,那应该是失败的,不配读书的。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这快乐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感,再快乐的人都会变得郁郁寡欢。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自己不看书,不动脑子去思考,喜欢捡用别人说的话,觉得这就算是有学问了。像小时候读培根的《谈读书》一样,总觉得读什么书,就要懂什么道理,自觉会说几句名人名言,就知道名人是怎么思考的了。现在想想,《谈读书》里写的,大多我都不记不得了,只有一句话记忆深刻:读书使人充实。

我想这或许是读书最根本的原因吧,至于其他的明智、周密、准确之类的东西,只是充实的附属品。很多人在读书时已经本末倒置了,想象着一本书能让人一飞冲天,这恐怕是世间最大的笑话。

其实不读书也没什么,最多比别人多一些困惑,遇到问题不会想办法解决,不知所措而已。人不一定要读书,很多人不读书倒也平安喜乐的过了一辈子,这样的幸福,虽无趣,好在不争不怒。我自觉没必要谁都要读书,都读书去了,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谁去完成。

我以前是喜欢叫人读书的,现在不叫了,叫多了自觉没趣,特别是春天,不能叫,只有公狗母猫才叫。我自是不能与其等同,只能闭嘴,看书看手机。古人是书不释卷,我是手机不离身,在里面装许多的阅读软件,无论在哪儿都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哪怕在站台上等车等到想尿尿,又或是在轻轨里抱着钢管不跳舞。我会把手机掏出来,点开一个阅读软件,沉浸其中。

读书是一种习惯,没法教,习惯养成,便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而不可抛弃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我若不读书能活成什么狗样子。

最近跟朋友聊天,我都在叫他们不要读书。我是深受其害的,与其叫人读书,不如叫他们学会如何做梦,书读了,不会去思考,去实践,是枉然。梦醒了,至少还对生活抱有一些希望,想着:万一梦想实现了呢。于是又傻逼呵呵的想象下一个“伟大”的梦。

很多人想读书,但总觉得现在读书太晚了。我是不觉得晚的。今天看新闻,说一位老爷子60岁退休后,一口气把重庆三间书店的书都翻了个遍。这种生活,过得真惬意。若有一天我能活到那个岁数,想必也是这个样子吧。

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耳边又想起姥姥小时候在耳边念叨的两句句真言: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很遗憾,我是个读书子,不是个当官人。

我最大的愿望不是做官,是当个浪荡子,读书于我而言就是为了耍流氓,只是现在都用不上了,扫我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