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倔强企鹅

十次起义,终于在武昌成功了。远在美国的孙中山看见新闻报道的消息,恨不得立刻飞回中国。

走向共和》里孙中山的戏份不多,导演着力的是两个点:窘迫和激昂。窘迫占多数,从头至尾,他不断筹钱,起义,闹革命。激昂是他不停宣讲,有的是筹钱,有的是劝人加入革命派。一次次挫败,没有打到他,反而越挫越勇。他靠内心信念,团结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

孙中山如何拥有天下为公的思想,电视剧没有说明,他出场介绍自己是医学博士,给人看病,诊断人民的病,给国家开药方。药开对了,要有效果,很难,毕竟他所治的是顽疾,需要持续不停用药,中途不能断,一旦中断,病情会死灰复燃。

辛亥革命的成功,历史课本告知的成果是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成功了吗?没有,袁世凯最后复辟了。

中学的课本只告诉结果,没有过程。袁世凯为何复辟,导演拍的很详细,起义只是一半的成功,仗没有打完,国家分为南北两派,北边是袁世凯的部队,南边以共和的名义各省分治,要真统一,只有两条路:要么打,要么谈。打,很难,孙中山没有兵权,但有威望,袁世凯有兵权,威望只限北边,要收复南边,需要费花很大的气力,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划算的买卖。结果只能是谈。

谈判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文明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也是在谈判中取得胜利。辛亥革命的谈判结果,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内阁分别由南北五名官员担任。

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最后还是袁世凯搅浑了,他没当多久,受不了,决定复辟。之所以做这种选择,原因很多,有一点最重要:他是从专制制度走过来的人,受不了三权分立的制约。民国的制度,参照西方设立,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不实际。袁世凯从战争走来,朝廷里起起伏伏,几次丧命。他知道手中无权,只能任人宰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大权在握,才会安心。

其实孙中山知道袁世凯内心的想法,否者也不会说「我知道他的心,他却不懂我在说什么」。袁世凯确实不懂,他只会操控权力,胸襟与气度不足,更别说他不知天下为公的意思。

写来写去,我看明白了袁世凯,却没弄明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如何形成,不过他却使我想起沃纳·赫尔佐格拍的《在世界尽头相遇 》,片子最后,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群企鹅向海边走去觅食,只有一只掉转头,朝着反方向,往更险的冰山走去。

走向共和:笔墨斗争

慈禧崩逝,电视剧走向尾声,去世前,她毒死光绪皇帝,任命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长子溥仪继承皇位,要求张之洞提笔写诏书,定谥号。

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原因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为官后,每次张之洞上折子,她会亲自审阅。

古代朝廷,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文笔,文气与文风。康有为考科举,落榜的原因是翁同龢不喜欢他的文风,过于狂狷。

进入朝廷,如果一个官不会写文章,只能请师爷帮忙了。

走进共和》里有一段讲袁世凯与瞿鸿禨的斗争,导演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上奏折,弹劾。瞿鸿禨有位学生,名叫岑春煊,文笔了得,经常帮老师拟折子,弹劾朝廷大臣。我去查了资料,才知道电视剧对他的表现力不够,多着力他的落魄清廉,笔力方面,不如真实记载:

在任期间,岑春煊严肃吏制,建立警察制度,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人送绰号「官屠」,与「钱屠」张之洞、「士屠」袁世凯并称「清末三屠」。

电视剧里有许多表现文笔的段落,起初是外国记者,李鸿章抓住一个人的把柄,会请英国记者莫里逊执笔,通过外国人的报纸,传达到慈禧面前,引起重视。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差钱,曾为一名过世的商人写了八个字,换来八万两银子。袁世凯在落魄闲暇期间,请他的好友帮忙写兵书,只因他文采不好……

古代会写文章的人,堪比将帅,指挥千军万马杀敌。我每次看见这些段落,不免汗颜,相比古人,自觉给他们提鞋也不配。

很早前,我不明白古人的文章怎么会这么好,后来才发现,他们下过苦功,幼年背书、抄书、断句,打下基础,这之后才开始学作文。学好汉字是需要下苦功的,并非三年五载能学会,十年八年有小成,已是很了不起的事。

学习是一回事,古人对汉字的态度也是一个原因,在《清代与传统文化》里有段介绍:

中国人对汉字简直可以说是崇拜。按照他们的说法,创造文字乃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不会用脚去踩字纸;为了促进这种崇敬,惜字会雇人走街串巷地去收集废纸,并以祭祀一般的庄严肃穆将它们放入祭坛中烧掉。这些祭坛被称为「惜字塔」,几乎在传统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城镇和乡村都能找到,如今只有一小部分被保存了下来。

写字,除了沟通交流,讨论国事外,古人相信文字具有神性,它沟通的是天与地,只有敬之、爱之、信之,才会花很长的时间学习,成为大家。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香囊会绣有「安」、「平」等字,过年时,家家户户会在门前贴「福」字。那是人们相信,文字是一道护身符,能驱邪避灾。

电视剧里,瞿鸿禨过于清廉,结伴人少,他自知与袁世凯斗争会失败,写了道弹劾自己的折子,交给学生岑春煊,叮嘱他卖个好价钱,过点好日子。岑春煊含泪收下,开价五十万白银。至此,袁世凯在丁未党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清代与传统文化》

走向共和:维新之难

戊戌变法失败了,袁世凯的维新还是失败了。这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电视剧《走向共和》看,或许是无法做到利益均沾。

戊戌变法里,皇帝没有兵权,妄自变法,动根基,自然会受到慈禧的镇压。康有为有多激进?变法议政,朝堂上,小到服饰礼节,大到官衔品级,无不受阻。讨论实在没办法进行,康有为趴在地上,恳请皇帝杀几个人,以儆效尤。皇帝犹豫了,这一刻,康有为深知改革无法彻底进行。这些风吹到慈禧的耳朵里,变成了:杀慈禧才能成功变法。怕死的慈禧自然警惕,开始镇压变法。

袁世凯的维新,部分官员受到西方新政的影响,逐步接受维新,这次的维新和戊戌变法最大的区别是:得到慈禧的支持。袁世凯似乎胜券在握,讨论改制,正义凛然。他没想到的是,清朝廷官僚勾结,结党营私已经连成一片,牵一发,动全身,要维新,自然要动人的奶酪,结果遭到四处弹劾。

事情越演越烈,官员联名上书,请慈禧杀袁维新。朝廷官员的意思很明显,袁世凯一死,立马支持维新。慈禧会同意吗?肯定不会。毕竟袁世凯是在她的支持下做这事儿,杀他,等于打自己的脸。最后慈禧只能收回袁世凯的兵权,让他的职位成为一个闲职。

维新实在是太难,所以孙中山选择革命,毕竟推翻一个政权,建立新政,远比和一群只会窝里斗的人纠缠来得快。清朝廷的体制,已经成为巨大的脓疮,忍一时之痛,挤掉上药是最快的治疗方法。

袁世凯维新失败,慈禧心里明白,哪怕是她,也没有办法改变许多官员根深蒂固的观念,毕竟维新是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换取人民的利益,没有人愿意牺牲,大家都是自私的,谁也不比谁高尚。

看到这里,转念一想,改革开放不也是这样的情形,大家都担心,怕步子迈大了,你看我,我看你。庆幸邓公英明,不禁想到他的南巡讲话: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 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怀念「对内不折腾,对外有谋略」的邓公。

走向共和:「小人」袁世凯

李鸿章离世,向慈禧保举袁世凯担任他直隶总督的职务。看见这幕,我想起的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袁世凯出场至今,我对他始终没有好感,琢磨许久,如果要恰当定位,我会给他一个「小人」的称谓。

小人是什么形象?用语言描述是:反覆无常,为一己私欲,毫无原则。看《走向共和》越久,这感觉越强烈。以至于到后面,我会有意无意将袁世凯的形象和《黄金三镖客》里的图科(Tuco)画上等号。

袁世凯在《走向共和》出场的第一幕混迹于妓院。那时他在朝鲜立了战功,清朝廷却要杀他,没办法,落难逃窜,躲在妓院,等风声过去,再寻出头的时机。这一幕,他对女人虽然言语粗鲁,却让人心里有些敬佩,毕竟落魄的他,没有沉醉温柔乡,思考的是如何东山再起。

到后面,他不断显露出自己的私利,两面派的作风实在太多,李鸿章签署甲午战败条约,遭世人唾骂,他为讨好翁同龢,跑去请他退位让贤。为向上爬,动用私权敛财,再用这笔钱讨好上面的人。有一幕我记得特别清楚,慈禧回京,中途乘坐一辆火车,请人算吉时,精确到秒。袁世凯从李莲英处获取消息,花一万两银票,让火车司机分秒不差按时到京。慈禧大悦。

要往上爬,有犬儒的一面不行,还是要有实干的精神,袁世凯通晓兵法,朝鲜战争打过胜仗,甲午战争前,已经发急电告诉李鸿章,不能开战。他还有卓越的眼光,知道取长补短,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建立警察部队,办女学堂,废科举,创办实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些事,无不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从袁世凯的性格来看,他有李鸿章实干的精神,却没有他的胸襟与气度。电视剧里,李鸿章是站在朝廷,国家层面解决问题,忍辱负重,离世后获得「文忠」谥号。袁世凯是用实干精神往上爬,从没想过一个人爬到后面,是否会掉下来,不然辛亥革命成功,也不会复辟。一个心中没有天下与百姓的人,再怎么爬,也是自私的。

李鸿章知不知道袁世凯的野心?电视剧里,幕僚盛宣怀曾提醒过李鸿章,却得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回答。或许在李鸿章的心里,真正的答案并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是朝廷真的没有人才可用了。

走向共和:狂风巨浪中的危船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一浪接一浪打来,清朝破得真不像样子。

走向共和》剧情着眼大处,休息日,在家看了两天,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历史的走向,不停从眼前翻过:孙文逃亡美国筹钱,到日本开办学堂,改名:孙中山;维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殉国,希望用鲜血唤醒沉睡的人民;慈禧重新掌权,和义和团勾结,相互利用,引八国联军进攻,带皇帝逃亡……

一边看,脑子不停回想:清朝三百多年,历经康乾盛世,最后遭到各国瓜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电视剧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朝廷腐败,国库空虚。这似乎有些矛盾,如果一个朝廷腐败,那银子不流进国库,去了哪里?有一个去向是赔款,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 2100 万元,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对英赔款 400 万两,对法赔款 200 万两;甲午战争赔日本 2.3 亿两白银,这是对外,对内的太多,只需要看朝廷的花销,慈禧六十大寿的消耗已经知道国库为什么空虚了。一个国家经得起多少次折腾?

看到现在,我发现所有的事无不围绕「缺钱」二字展开,李鸿章办北洋水师缺钱,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缺钱,孙文闹革命缺钱……回望康乾盛世,那励精图治的时代,令人唏嘘。

慈禧在落难时,问为什么祖宗的基业会毁在她手里,我倒是想问她,皇帝准备维新变法时,她做了什么?康有为去见伊藤博文,请教变法之道。伊藤博文说,日本之所以能成功,在于有一个自上而下,独揽大权的皇帝,光绪在慈禧的胁迫下,做不得主,变法不会成功。

这不禁使我想到《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提到的事:

清朝皇帝,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每天都要从早到晚工作很长时间。京城与地方高级官员的奏折纷至沓来,有时一天多达上百封,皇帝需要立即阅读并批复。皇帝每天清晨都要举行朝会,制定内外政策。17世纪70年代吴三桂叛乱期间,据说康熙皇帝每天需要处理500件政务,直到午夜才能就寝。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里,清朝皇帝经常提到他们繁重的政务,以及牵涉「生杀予夺」的巨大责任。

清朝的盛世,建立在初期数位勤政爱民的君主身上,一代代的积累,才造就了帝国伟业。

看到现在,我对剧中的人物情感不停变化,有时恨,有时叹,有时悲,有时哀……清王朝这艘危船,正在狂风巨浪中,载着这群人,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孙文出场

走向共和》第九集末,孙文出场,这一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实在喜欢。

孙文的出场具有历史意义,导演安排他和康有为对话。孙文介绍自己是医学博士,康有为说,这里没有病人。孙文说,这里全是病人。康有为问他,什么病。孙文直截了当:愚昧之病。接着洋洋洒洒大谈特谈,自由、平等、博爱,最后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这番言论,放现在也令人激动。最后,康有为自然不同意孙文的药方。孙文就此别过。

同样是改制,康有为是保皇派,孙文是革命派。各有方法,都是为国,但意见不同,无法达成共识,只能各干各的。

我看孙文出场,正气凛然,目光如炬,康有为看似激进,实则犹豫,这番对谈,他虽不同意,但也没有反对,心里还是希望孙文能干成这事儿。

孙文的出场总使我想起毛教员,他一生也走过很多弯路,试过无数方法,最后才总结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干革命,不流血牺牲,不行,这是先辈们流血牺牲总结出的经验教训。